这种不叫文言文,叫做直译,就是简单地把每个词用类似的古文替换掉,语序和结构完全不变,后头再加个之乎者也,高端点的再加个”欤“和”焉“,就到头了。其效果等同于把”给你点颜色看看“翻译成”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
不过我看到这样的"文言文",颇有些亲切。我当年在初中,就特别热衷写这种”半吊子古文“,觉得很酷很屌,不分场合一通乱用。老师批评我,要我戒,我还不屑一顾,觉得他们脑子太僵化。语文老师人很好,送了我本书,名字忘了,反正是类似历代经典文选的书,说你大声朗读一遍,再把你写的东西大声朗读出来,多做做对比。我朗读了一段时间,就再也不乱写了,因为领略了真正的好东西,就知道自己不是在炫酷,而是在炫丑。
赤旗的作者
@罗四维老师曾经翻译过纪伯伦的一首Sand and Foam
(原诗)
I AM FOREVER walking upon these shores,
Betwixt the sand and the foam,
The high tide will erase my foot-prints,
And the wind will blow away the foam.
But the sea and the shore will remain
Forever.
(罗译)
余踟躇于溆浦兮
步沧浪并飞沫
洄潮没余迹兮
绪风散浪与沫
独四海同昆仑兮
不舍昼夜
这才是真正的最炫文言文。尤其是最后两句,纪伯伦以the sea和the shore比喻空间的恒久,罗译则替换成了”四海'与"昆仑"两个古典中国意象,末句forever用孔子典,信息量丝毫未损,反而更有古风韵致。
“哇,这个老外中国话说得真好!”——实际上不配字幕观众根本听不懂;
“哇,这人京剧唱的真好!”——实际上是票友根本不忍细听的皮毛水平;
常见么?
对于多数国人而言,只曾在教科书上看过两眼文言文,文言文审美标准降低也是正常。
“依ㄗ然à、★冥葵☆、メ壞氣尐帥、ぜ果········”
以上90后擅长的火星文,可能20年后不再流行,届时某年轻人翻出他爸的QQ空间来,偶尔模仿着秀一下估计也很炫,会得不少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