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的文艺青年大多喜欢摄影而不喜欢画画? 第1页

  

user avatar   lea-liu-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蟹邀

因为在写实表现领域,画画只能靠肝,但摄影却可以【弯道超车】啊

普通人更容易通过摄影,而不是绘画,得到一张效果尚可的写实作品。


之所以强调“写实作品”,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包括很多艺术家,一开始接触摄影、绘画这些艺术形式,最初的需求就是“写实”:想要如实记录和反应自己看到的某个瞬间。这也是为什么在表现、抽象等形式发扬壮大的西方文艺界,也仍然承认‘’写实“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最贴近群众的表现形式。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能知道绝大部分绘画和摄影的初学者,都是想得到一副足够写实、具象的作品的。

比如,很多喜欢画画的初学者,可能都有一个体验:脑子里想了一个画面,美滋滋地想画出来:“啊我这么美的画面,这么厉害的点子,肯定能画出一张牛X的作品。”

结果.......很大概率你得到了一张(写实意义上的)........车祸现场。

但摄影不一样啊,你就是再不会拍,器材再烂,“咔擦”一按,你得到的至少是个有鼻子有眼儿的图像。

拿去发票圈,别人不说夸你吧,也至少知道你拍的这是个啥。



前几年国内原画圈,写实风格,影视游戏CG风格的培训班特别流行,而且有些的口号特别离谱,什么零基础X个月/半年速成,包找到工作。

稍微有过美术训练的人,大多会觉得这口号是真扯。

但是这种口号,还是吸引了很多没有学过画画的人。

为什么?

因为你试试,假如把这种培训班换成Excel表格:别说半年了,三个月包给你教得溜溜的。

再比如换成汽修,半年一年也差不多该会修汽车了。

再换成厨师,大半年的菜炒下来,成不了米其林大厨,给普通小饭馆掌个勺总差不多了吧。

所以很多人以同样的思路揣测画画,觉得半年一年培训一下,还有不成材的?

还真够呛,半年一年也就入个门吧。

世界上有没有零基础,学几个月半年达到工作水平的画手我不好说死,但这种班里出来有了工作的,恐怕还是过去有底子的多。

画画这件事,知识、审美、意识,这些本身就是很吃时间阅历的事儿了,在这个基础上,还多了一个对“肌肉记忆”和“手脑配合“的要求,尤其是进行写实表现的时候。而这两种能力,都是要靠长期训练才能达成的。性质跟体操跳舞和打乒乓球差不多。不是光读书,有了意识和知识就能达成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人民群众,其实非常渴望在短期内,以一种相对“经济实惠”的方式,得到对事物进行【写实表现】和【艺术还原】的能力。

很遗憾的是,画画不能满足这种渴望。

但摄影能。

所以有需求自然有市场。


艺术创作分两个环节:想法 + 表现 (有时加一个解读,这个跟本次主题没关系,按下不表)

前者类似于画画时的构思,摄影时的取景,而后者相当于画画的过程,以及用机器拍下照片的过程。

通过这个拆解,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获得想法的过程中,画画和摄影区别不大,想法来源于你的观察、知识、意识、审美、观念等思想活动。

而在表现这一步骤上,画画大多数时候还是要依赖画家的手工,但摄影则会一部分借助机器。

这也说明,摄影在表现这一环节上,有机器借力,这注定会节省人的手工。

当然,摄影仍然要人的指挥去操控机器,熟悉参数,积累构图和观察的经验,多拍多走多尝试,才能出好作品。

但有了机器的帮助,一起手至少很难车祸现场。所以几乎等于买了机器,就有了基本合格的表现能力了。

你在摄影上花时间,提升的是知识、意识、审美等东西,至于表现的部分,机器帮你做,你主要负责:找好表现对象,然后想办法指挥机器按你的意思把事物表现出来。

而知识、意识、审美、机器操作这些东西,虽然练习也有用,但并非不能靠阅读、学习、他人传授的方式获得,这就意味着我有可能通过学习,替代一部分练习过程,节省时间。

画画则麻烦的多,虽然知识意识审美可以靠学习,但写实表现所需的技巧,依靠的肌肉记忆和手脑配合,这些东西却必须靠练习获得,这一步绕不过去,(目前的)机器也帮不上多大忙。

(当然,玩抽象玩表现的艺术家相对来说不需要这么多的肌肉记忆手脑配合,但抽象和表现本身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就是高端玩法,很不贴近群众,绝大多数人要依靠写实才能过度到抽象和表现的领域)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写实表现领域,画画是必须靠肝的一种活动。

而摄影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肝”的时间,靠意识提升操作,实现弯道超车。

有些情况下甚至还可以靠氪金(购买器材)变强。要不然为啥说单反穷三代呢?


这无疑非常适合现在有钱没时间,想“占有美”,又来不及从头开始肝的文青。


↑就比如这样一个场景,从头开始画,少说得画个几天一星期(这妥妥是大牛的手速,而且其实现在这类场景图也都有可能借助了摄影或者3D建模打底)),多则十天半个月,但摄影,连出门带拍,讲究点儿的再加上等待好光线好时机的时间,通常最多一天也就够了。

而且这一天下来,你得到的很可能不是这一张作品,而是一大堆,随便你挑。

机器在“表现”上给你节省的时间,不是一点半点。

这难道不是比画画爽多了?

当然如果你想玩抽象玩表现,摄影还是比不上画画便捷。但绝大多数人真的没这么大的野心。有点小野心的,想给照片加点料的,再学个PS也差不多足够了。

对于普通的文青和艺术爱好者来说,摄影上手快,出效果好,玩得爽,表现空间也足够,还允许以氪代肝,无疑比画画更“经济实惠”。
(有人会问,不是说单反穷三代吗?哪里经济实惠了?
这个你得知道,对于现在有些人来说,最昂贵的东西真的不见得是金钱,而是时间。)

而且,摄影拍的好能登大雅之堂,拍的不好,权当做个生活记录,可退可进,不至于像画画一样,学艺不精就只能产乐色。

哪一点看上去都是比画画更实用、更亲民的艺术形式。


这也是为何当年摄影术一出就踢了绘画的馆,写实绘画迅速没落。画家努力了多年,才在抽象和表现领域重新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的原因。摄影术的出现其实约等于实现了写实作品的量产。

(当然现代的应用艺术领域,比如游戏电影什么的,又重新给了写实主义生机,但重生后的写实主义,也和过去的题材、表现形式、使命完全不同了。)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针对题目“为何文青更喜欢摄影”而谈的,所以谈到摄影比画画更亲民这一点。

并不是说专业摄影比画画更容易,没门槛,望不要曲解我的意思,对号入座。


而对于艺术普及来说,我们也实打实地该感谢摄影。

就像楼里朋友说的,人人都有“占有美”的欲望。但在过去,“占有美”的成本是高昂的,你需要进行多年的训练,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创作,才有可能将美占有。

但摄影提供了一个让人能以更少的时间和成本“占有美”的途径。

人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但过去人们想要传达自己的审美和艺术观,绕不过“表现”这一环节。脑子里的idea再好,奈何手上功夫跟不上,没有办法将心中的风景传达出来。

而摄影,让机器帮助人完成了这一环节,人就可以更纯粹地,更放心地输出自己的想法、美学和观念了。

很多人通过摄影,完成了对艺术创作的第一次“触电”,从本来只想拍个影儿留个纪念,不知不觉就开始讲究起光线、构图、细节了,这就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之前有很多朋友问我们:都说现在的人没有文盲了但有“美盲”,我也觉得我不懂美学不懂艺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入门吗?

我们的回答都是:除了读书,还是要尝试一下亲自创作艺术的感觉。

而摄影,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现在也有不少人在探索AI画画的可能性,不知道会不会过一段时间,绘画也可以用机器来表现,从而让只有概念没有技法的人也可以进行创作。

还是说,绘画相比起摄影,是连同想法到表现,都必须由人类亲力亲为的艺术呢?

摄影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思考。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如果美丽,那无所谓你怎么追都行。如果你不行,或者他们不喜欢你这款,是不会因为你更懂球愿意看球和你在一起的。他的确喜欢足球,但没说什么都得和足球有关系吧?按你的逻辑梅西的老婆就该是女足队员,可实际上并不是。

所以,做好你自己,用你擅长的方式去打动他,而不是硬要去在足球做什么。你要是喜欢的人喜欢钱,难道你就给他送钱吗


user avatar   liu-yan-1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比于单反而言,请谈谈微单在某些拍摄场景会出现的具体情况和问题


  

相关话题

  梵高的画有多好看? 
  如何说服男朋友让我买个单反? 
  有哪些你去了以后会感叹「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地方」的所在? 
  想买相机,5000左右的,拍人像和风景,有推荐吗? 
  低端定焦镜头的光学素质是否优于「大三元」变焦? 
  学习摄影是否一定要配高档相机? 
  我画得真的很丑吗,可以帮我提点建议吗?真的求求了!!? 
  素描如何练出完美的排线? 
  4 月 8 日的「超级月亮」,你看到了吗? 
  你怎么看待艺术生?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JOJO奇妙冒险第七部《Steel Ball Run》?
下一个讨论
爵士钢琴谱里好多在谱子上方写和弦缩写,但是下方音符却对不上是怎么回事?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