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音乐盲如何才能听懂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的作品? 第1页

  

user avatar   fu-dong-dong-42-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啊,你思考的起点太高了,如果想听懂,可以从一些基础层面思考。您所谓的“数字之美”这些内容,其实是他人对音乐的一种主观感受,这些东西在我们专业音乐里,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这些东西是很抽象的,探讨这一类问题,需要你有相当的音乐积累和音乐感受,如果没有学习过的话,就会出现你现在的问题,很迷茫。

我建议,开始欣赏古典音乐,可以从作曲家的生平、作品、风格来欣赏。你有了一些知识的积累,加上不断的听作品,就能获得对古典音乐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如果这么做了一段时间,我相信你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了。到那时,你再来思考你现在思考的这些复杂问题,或许会有不同的收获。

我尽量用比较通俗、简洁的文字,整理了一份关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生平、创作时期、代表性作品(附视频音频链接)的材料。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古典音乐笔记本》,谢谢!

一、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出生在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在巴赫家族从16世纪开始,经历了260多年,共7代人,成为音乐家的有78人,比较有成就的有42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J·S·巴赫,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个“巴赫”。

(一)魏玛时期

巴赫1685年爱森纳赫出生,从小和父亲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在巴赫9岁和10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可怜的小巴赫就到了奥尔德鲁夫和他大哥住在一起,并且和大哥学习键盘器乐。15岁时,巴赫来到吕内堡学习,并且参加了学校的唱诗班,同时学习管风琴。18岁时,巴赫在魏玛宫廷当了5个月的宫廷乐师后,到了阿恩施塔特新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同时,这一时期巴赫开始创作管风琴曲,也收学管风琴的学生。22岁时,巴赫到米尔豪森的圣布拉修斯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同年,与他的远房堂妹玛利亚·芭芭拉结婚。23岁时,巴赫从圣布拉修斯教堂辞职,重新回到了魏玛宫廷,当管风琴师。在这期间巴赫创作了不少管风琴曲,其中包括《18首众赞歌前奏曲》、《管风琴小曲集》和各种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与赋格等。29岁时,巴赫被任命为宫廷乐队的指挥。

QQ音乐——巴赫:《18首众赞歌前奏曲》第8首《我不会离开上帝》(BWV658)

(听全部18首可在QQ音乐搜Bach: Eighteen " Leipzig" Chorale Preludes)

(二)科滕时期

在1717年,巴赫32岁的时候,巴赫离开魏玛宫廷,去了科滕宫廷任职。在1718—1723年,巴赫在这里担任乐队指挥,由于亲王喜欢世俗音乐,所以巴赫这一时期创作主要集中在世俗器乐上,其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布兰德堡协奏曲》等经典作品。

《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出版于1722年,与《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以及后来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一样,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目的。同时,它总结了前人作曲家们对复调音乐的创作艺术。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向世人展示运用十二平均律可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转换。《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音乐技巧上无与伦比,而且充满了内涵,因此被后人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

QQ音乐-专辑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

QQ音乐-专辑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

1721年,巴赫收集了他6首最好的协奏曲先给布兰登堡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这就是著名的《布兰登堡协奏曲》。巴赫当时把这些最好的作品贡献出来,其实主要是为了寻求一份在柏林的工作,同时也是为了展示其大协奏曲的创作才能。大协奏曲在前文中我们讲过,是一组独奏者和乐队的“竞奏”,巴赫将大协奏曲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比如:他的作品的规模要比以前的大协奏曲要大;丰富了乐队的配器;加强了音乐的对比;使用高超的复调技巧;木管乐器的运用十分突出。等等。

QQ音乐-专辑 ——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六套

此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也很有代表性。

QQ音乐-专辑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巴赫在科滕就职期间,他的妻子在1720年病逝,巴赫伤心欲绝,于次年1721年和宫廷的歌手安娜·玛格达林娜·威尔克结婚了!哈哈!

(三)莱比锡时期

在1723年,巴赫38岁,巴赫离开了科滕,到了莱比锡,担任托马斯教堂附属学校的乐监和莱比锡市的音乐指导,此后的27年,巴赫就没有离开莱比锡。巴赫在这一时期,需要负责教堂的音乐工作,也需要对学校的学生进行音乐培训,同时还要负责政府仪式庆典的音乐作品。他为了满足其服务的路德派教会的需求,每个主日都要创作一首新的康塔塔,巴赫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康塔塔,现存巴赫作品中,有两百多首康塔塔,占了他作品的一半。他的康塔塔的特色是运用了众赞歌的曲调。比如他的第80首康塔塔《我们的上帝是坚固的堡垒》就运用了马丁·路德作品的曲调。

QQ音乐 ——巴赫:第80首康塔塔《我们的上帝是坚固的堡垒》

同时,他也需要为复活节等节日创作受难乐,他主要创作了两部受难乐,《约翰受难乐》《马太受难乐》,这两部作品将受难乐这种体裁推向了新的高峰。有学者甚至认为,《马太受难乐》是“现存宗教音乐”的巅峰。

《马太受难乐》是根据《圣经》的《马太福音书》的第26、27章对基督受难过程的叙述,包括78首分曲,总谱要求庞大的双合唱队和乐队。巴赫基于原来受难乐的创作特点上,在《马太受难乐》中经常使用同一主题运用不同的调式调性和歌词,贯穿整个作品,全曲充满了肃穆和庄重,将其音乐创作的经验都运用其中。

在莱比锡工作的后期,巴赫开始在莱比锡大学音乐社作音乐指导,经常能演奏和指挥他自己的作品,所以在这一时期,巴赫放飞自我,创作了很多世俗作品。在1733年,巴赫将自己的《b小调弥撒》中的“慈悲经”和“荣耀经”献给了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以争取宫廷作曲家的头衔。

QQ音乐 ——巴赫:《b小调弥撒》

在这一时期,巴赫的创作风格开始有些变化,他对“古代风格”似乎更有兴趣,他开始研究、抄写、改编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作品,并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这些创作理念,体现在他的《哥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中。

1742年,巴赫以《键盘练习》第四卷为标题,出版了他的《哥德堡变奏曲》。这部作品是为俄国驻德累斯顿大使的要求创作的。主题是一段萨拉班德舞曲风格的曲调,随后是30个变奏,类似于组曲,风格华丽,技巧复杂。同年,巴赫还创作了一首世俗康塔塔《农民康塔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创作不再受到宗教限制,而是在民间寻找音乐来源。

QQ音乐-专辑 ——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1747年,巴赫受到腓德烈大帝的要求,访问柏林皇家宫廷。大帝给巴赫出了一个主题,要求他根据这个主题即兴创作卡农和赋格来。巴赫成功的完成了,让在座的各位都服了。然后巴赫发现这个主题很美,在加工整理后,用《音乐的奉献》为标题,编成了一册乐谱,连同一封信,呈送给大帝。这部作品包括1首利切卡尔、1首三重奏鸣曲及10首卡农,彰显了巴赫炉火纯青的复调技巧。

QQ音乐-专辑 ——巴赫:《音乐的奉献》

巴赫从4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赋格的艺术》,但还没等创作完,便去世了。巴赫在这部作品中,对巴洛克时期的赋格进行了最后的总结。作品由15首赋格组成,以一个简单的主题为基础,充分的探索了赋格创作的各种可能。巴赫死后,他的儿子整理和出版了未完成的修改稿,并且在曲尾增加了巴赫的管风琴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以让作品有一个完满的结尾。

QQ音乐-专辑 ——巴赫:《赋格的艺术》

巴赫死后,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大家普遍忽视了巴赫的音乐。直到1829年,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在柏林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乐》,人们才认识到巴赫音乐的价值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由此巴赫的音乐得到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结语

整体来说,巴赫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作曲家。他不像同时期的亨德尔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走访过很多国家。巴赫一生都在德国,往返于德国各地的宫廷、教堂、学校之间,为了能让自己的音乐创作更加成功,他十分善于抓住各种机会,以体现自己的创作才能。康塔塔、受难乐、复调音乐、大协奏曲等体裁,在巴赫的手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些创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莫扎特经常被称作为“神童”,虽然只活了35年,但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十分深远。

莫扎特的一生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1756—1771)

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兹堡,从小就受到他音乐家爸爸的严格教导。莫扎特从能听懂话开始,他爸就给他疯狂灌输音乐知识,教他弹琴作曲。6岁的莫扎特已经可以跟着爸爸和姐姐一起到各国宫廷演出了,一点不给同龄的小孩留活路。此后的十年期间,莫扎特到维也纳、巴黎、伦敦、罗马等欧洲重要的城市和宫廷演出,在积累了音乐演奏和创作经验的同时,也大大的开阔了眼界。

莫扎特从5岁开始作曲,这一时期创作了弥撒、赞美诗等宗教作品;歌剧、独唱曲等声乐作品;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嬉游曲、舞曲、重奏等器乐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莫扎特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基本是在他爸的辅导和修改下完成的,而且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体现了他爸的创作痕迹,而莫扎特自己的创作是什么样,可能只有他爸知道。这个学者还说,在这一时期有8首作品是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独立音乐风格的,具体哪8首他也没说,让人有点憋气。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莫扎特在音乐上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音乐风格与他后来的作品相比,还不是特别成熟。莫扎特作为一个“神童”,音乐天赋肯定是有的,但在这个“神童”的身上,更能感受到的是他爸的教育与培养。没有他爸,莫扎特应该也很难成为“莫扎特”。

在莫扎特这一时期期的创作中,还要数歌剧、交响乐、钢琴协奏曲最突出。

歌剧

xiami.com/album/4006735 ——莫扎特:歌剧Apollo et Hyacinthus(1767)

莫扎特《装痴作傻》200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 WA Mozart La finta semplice - Salzburg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semplice(1769)

xiami.com/collect/10971 ——莫扎特:歌剧Bastien und Bastienne(1768)(莫扎特第一部德语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p ——莫扎特:歌剧Mitridate, re di Ponto(1770)

v.qq.com/x/page/u3063cx ——莫扎特:歌剧Ascanio in Alba(1771)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交响曲(K.16,1764—176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4交响曲(K.19,176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1交响曲(K.84,1770)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3钢琴协奏曲》(K.107)

(二)第二时期(1772—1781)

莫扎特在这一时期主要在萨尔兹堡专心创作,同时在萨尔兹堡的教堂当管风琴师。能在一个教堂或者宫廷工作,在当时来讲是很有牌面的一件事,就好比现在的公务员,收入稳定,还不累。但“神童”莫扎特偏偏是不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他在工作的期间,经常和“主教领导”吵架,弄得领导经常给他“穿小鞋”,越是这么整莫扎特,莫扎特就越气,到最后实在气不过,莫扎特就辞职了。在辞职前,他爸劝他好久,但最后还是没劝住。莫扎特辞职后,想要做一个“自由”的作曲家。他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相信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由才能和道德决定的。于是,“辞了职的公务员”莫扎特基于对自己才能的判断,决定要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去打拼,当一个“维漂”。

这一时期的莫扎特的创作,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相比于之前都有很大提高。由于他的教堂的工作关系,莫扎特在这一时期创作了比较多的宗教作品。同时,在管弦乐器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体裁上,也有很多突破。

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r ——莫扎特:歌剧Il sogno di Scipione(1772)

bilibili.com/video/BV1T ——莫扎特:歌剧Lucio Silla(1772)

bilibili.com/video/BV1i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giardiniera(1775)

v.qq.com/x/page/c03450y ——莫扎特:歌剧Il re pastore (1775)

bilibili.com/video/BV1S ——莫扎特:歌剧Thamos, König in Ägypten(1773)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5交响曲》(K.124,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8交响曲》(K.130,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1交响曲》(K.134,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7交响曲》(K.199,177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1交响曲》(K.201,177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4交响曲》(K.338,1780)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5钢琴协奏曲》(K.175,1773);《第6钢琴协奏曲》(K.238,1776);《第8钢琴协奏曲》(K.246,1776)

QQ音乐-专辑 —— 莫扎特:《第9钢琴协奏曲》(K.271,1777)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0钢琴协奏曲》(K.365,1780)

弦乐四重奏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136,1772;K.137,1772;K.138,1772

钢琴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284,177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09,1777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10,1778

教堂奏鸣曲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CHURCH SONATAS》专辑

(三)第三时期(1781—1791)

莫扎特人生的最后10年是他在音乐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穷的时期。1781年,刚来到维也纳的莫扎特感受到了经济的压力,体会到了当一个“自由”的作曲家并不容易。1782年,莫扎特结婚了,这让他本来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泽·韦伯会唱歌,是写《魔弹射手》、《奥伯龙》那个韦伯的远房三表姐。莫扎特其实开始喜欢的是康斯坦泽的亲二姐阿罗伊齐亚·韦伯,开始为了追人家,又帮着写作品,又给介绍工作,但无奈阿罗伊齐亚只把莫扎特当备胎,且莫扎特他爸不喜欢这个阿罗伊齐亚,所以这事也就吹了。而这个康斯坦泽·韦伯对莫扎特开始是暗恋,后来她爸爸去世后,家里变得十分穷苦,加上她妈经常管她,康斯坦泽·韦伯就想通过和莫扎特在一起过上“人上人上人”的生活。于是,她就和莫扎特好了,并且偷偷结了婚。但让康斯坦泽·韦伯没想到的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结婚后的康斯坦泽·韦伯发现,莫扎特似乎也是没啥钱,好像还是得过穷日子。好在,康斯坦泽·韦伯对莫扎特是有感情的,愿意陪着他一起打拼,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了新的生活。

莫扎特在婚姻的滋润下,创作出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莫扎特为了赚钱,每天要教学、演出、出版作品、创作,这一时期不少优秀的作品都是为了赚钱而完成的,频繁的创作,让莫扎特作品的艺术水准越来越高。莫扎特在维也纳期间,结实了海顿,他与海顿的交流让他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启发,他还特意为海顿写了几部作品来表达他的情感。海顿也非常地道,经常和别人说,莫扎特的歌剧天下第一,我不如他。两个人就这样,保持了相当温馨的情谊。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去世了。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彰显了一个“神童”的音乐才能,为世界留下了伟大的音乐遗产。

与“音乐遗产”一起被留下的,还有他欠的债。(狗头)莫扎特拼尽全力工作,到头也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还欠了不少钱。好在,他的妻子是一个聪明人,通过运营“莫扎特”这个“IP”,把钱都还上了。并且还找了一个“新老伴”,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莫扎特在人生的最后10年,完成了他人生中最伟大的一批作品,并且总结了不同艺术体裁的创作经验,比如: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在莫扎特歌剧中,十分强调“诗词要服从于歌唱”,他十分注重角色性格的刻画与情感的表述,音乐在歌剧中占有支配地位等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女人心》、《魔笛》等;莫扎特在协奏曲的创作中,不断完善了协奏曲的古典范式,他在原来协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他确立了在第一乐章“双呈示部”的音乐结构;其次,他在再现部的结尾加入了“华彩乐段”(cadenza),为演奏者提供了炫技的空间;另外,他还设计了协奏曲三个乐章“快—慢—快”的速度布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钢琴协奏K.449、K.450、K.482、K.488、K.503等。莫扎特的交响曲也十分出色,特别是K.543、K.550、K.551,甚至能和海顿的12首《“伦敦”交响曲》相媲美;莫扎特的《安魂弥撒》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为莫扎特的音乐人生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Q ——莫扎特:歌剧 Idomeneo, re di Creta(1781)

bilibili.com/video/BV1q ——莫扎特:歌剧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后宫诱逃》)(1782)

bilibili.com/video/BV1i ——莫扎特:歌剧L’oca del CairoLo 和sposo deluso(年代不明)

v.youku.com/v_show/id_X ——莫扎特:歌剧Der Schauspieldirektor(1786)

bilibili.com/video/BV1p ——莫扎特:歌剧 Le nozze di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1786)

bilibili.com/video/BV1e ——莫扎特:歌剧Il dissoluto punito, ossia Il Don Giovanni(《唐·乔万尼》)(1787)

bilibili.com/video/BV13 ——莫扎特:歌剧Così fan tutte, ossia La scuola degli amanti(《女人心》)(1790)

bilibili.com/video/BV1M ——莫扎特:歌剧Die Zauberflöte(《魔笛》)(1791)

bilibili.com/video/BV1F ——莫扎特:歌剧La clemenza di Tito(《狄多的仁慈》)(1791)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5交响曲》(K.385,178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8交响曲》(K.504,1786)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9交响曲》(K.543,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40交响曲》(K.550,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41“朱比特”交响曲》(K.551,1788)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4钢琴协奏曲》(K.449,1784);《第15钢琴协奏曲》(K.450,1784);《第16钢琴协奏曲》(K.451,1784);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7钢琴协奏曲》(K.453,1784)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2钢琴协奏曲》(K.482,178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K.488,1786)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5钢琴协奏曲》(K.503,1786)

(两部小调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K.466,178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4钢琴协奏曲》(K.491,1786)

弦乐四重奏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87,1782;K.421,1783;K.458,1784;K.428,1783;K.464,1785;K.465,1785;K.499,1786;K.575,1789;K.589,1790;K.590,1790

钢琴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31,1781—178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332,1781—178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53,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45,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70,1789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K.576,1789

弥撒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K.427,1782

QQ音乐-歌单 ——莫扎特(《安魂弥撒》)(K.6261791)

三、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

在贝多芬的的音乐创作中,既体现出了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的继承,同时也能看到对传统创作思维的突破,体现了一代音乐大师的创作风范。

贝多芬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波恩时期(1770—1792)

贝多芬在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贝多芬的祖父和他爸都是波恩选帝侯宫廷的乐师,祖父在当时宫廷混的还不错,但到了他爸这就开始不行了,他爸爱喝酒脾气大,非常粗暴,这样的爸爸就让整个家庭过得不是太好。贝多芬他爸从小教贝多芬音乐,处于贫困中的贝多芬他爸想了一个发财致富的好办法:“要是能把贝多芬能成为‘第二个莫扎特’,那自己不就名利双收了嘛!真是太好了”。于是,他开始更加细心的教导自己的贝多芬,想要努力把贝多芬培养成为一个“神童”,甚至听说还曾经偷偷给贝多芬在“身份证”上改小了年龄。但随着贝多芬不断的长大,贝多芬他爸发现儿子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有天赋”,于是又开始变得粗暴,经常打骂贝多芬,贝多芬最后实在是挺不住了,贝多芬就跟他爸说:“爸,你也别打我了,我不想学音乐了,我想去卖面包”。由此,他爸在他妈的劝说下,决定给贝多芬换一个老师,贝多芬终于不用再和他爸学了。

在1778年,8岁的贝多芬开始和他祖父的一个朋友——宫廷管风琴师海因里希·范·艾顿学习音乐,艾顿是一个老头,非常慈祥,教给贝多芬很多钢琴技术。艾顿虽然教的整体还不错,但因为年龄大了,也会有一些问题,就是他的教学思想相对保守,而且也不愿意教贝多芬比较感兴趣的管风琴。期间贝多芬也和别的老师学了一些东西,比如管风琴、小提琴、中提琴、男高音、双簧管等。这一时期,他爸好像慢慢明白了,其实不是自己儿子没天赋,是之前自己水平不行,他现在慢慢看出来贝多芬好像“有天赋”了。于是,想给贝多芬换老师。

在1781年,贝多芬换了一个老师。他的新老师是在波恩当时最好的老师,宫廷管风琴手艾登的继承人,波恩国立歌剧院的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格特劳勃·尼夫(Christian Gottlob Neefe),年仅31岁,在音乐界很有名气。尼夫上第一次给贝多芬上课时就看出了贝多芬的天赋,并且认为之前的老师都是“辣鸡”,这么好的苗子都没教好(贝多芬他爸害羞的低下了头)。此后,尼夫开始系统的教导贝多芬,尼夫在教贝多芬钢琴的同时,也系统的教贝多芬理论知识。尼夫在教了贝多芬一阵之后,公开表示“他一定会成为第二个莫扎特”,足以看出对贝多芬的喜欢。值得注意的是,尼夫非常喜欢巴赫的《平均律曲集》,他经常辅导贝多芬演奏巴赫平均律,这让贝多芬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了基础。在1782年,贝多芬已经可以代替了尼夫在宫廷演奏管风琴了。在1784年,14岁的贝多芬基本在演奏技术上可以与尼夫达到相当的水准,并与尼夫进行着同样的工作。又和尼夫学了几年作曲后,尼夫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交给贝多芬的了。在当时的波恩,已经没有再厉害的老师了,贝多芬的学习遇到了瓶颈。

在1787年,贝多芬在17岁的时候曾去过一次维也纳,专门拜访莫扎特。贝多芬想让莫扎特指点一下自己的演奏,但第一次演奏“掉链子”了,莫扎特客气的夸奖了之后,贝多芬表示不服,提出可以再即兴来一段,于是他把莫扎特《唐·乔万尼》中的片段作为主题,进行了即兴的演奏,当场得到了莫扎特的认可,莫扎特同旁边的人讲:“这个小孩以后大有作为,可能会震动世界。”此后,贝多芬成了莫扎特的“迷弟”,他后来公开表示莫扎特的音乐是“最伟大的”,他认为自己是莫扎特最大的“粉丝”,“莫扎特用脚作的曲子都比我强。”

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贝多芬正好在这一年进入波恩大学,接受了启蒙思想的精神。在这样的教育下,使得贝多芬对“革命”与“突破”有了很大的兴趣。在1790年12月,海顿来到了波恩,海顿在这一期间是刚从埃斯特哈齐家族“离职”,从维也纳去伦敦,经过波恩,但当时和贝多芬见没见着还不好说。在1792年,海顿又一次来波恩,这一次海顿是从伦敦回到维也纳,又路过波恩,这一次他和贝多芬见到了。在1792年7月,尼夫告诉贝多芬海顿来波恩的消息,并且带他来到了海顿的住处。海顿见到贝多芬问了一个非常“扎心”的问题:“你现在在作曲上有什么积累和成就?”贝多芬说:“我现在还真就没啥积累,尼夫老师说他已经在作曲上没什么教给我的了,我自己也不知道咋提高了”。海顿当场就说:“跟我到维也纳去吧,我当你的老师。”

波恩时期的贝多芬对作曲还处于学习和探索之中,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比较少,且均为习作性质的作品。

(二)第一成熟期(1792—1802)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为了音乐,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波恩,来到了维也纳。在贝多芬到维也纳的1个月后,贝多芬的爸爸去世了,但贝多芬并没回去,可见贝多芬对他爸是多么恨他爸。能和海顿大师学习,是贝多芬的荣幸,但在与海顿的学习中,贝多芬却感到不是很愉悦。海顿在教贝多芬的时候,更多的是教贝多芬一些基础知识,这让贝多芬觉得很枯燥,同时海顿在作曲中强调要“服从规则”,这对接受了“启蒙思想”的贝多芬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贝多芬与海顿在观念上的矛盾在一次小的争吵中升级,贝多芬提出离开。离开海顿的贝多芬又和维也纳的一些其他作曲家学习了作曲,也有了一些进步。期间,贝多芬在维也纳还需要解决经济问题,他先后服务于多个贵族,把自己的作品献给贵族们换取工资,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贝多芬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有献给各种贵族的作品。与此同时,贝多芬也靠教学生或开音乐会赚钱。

在1795年以后,随着贝多芬作曲技术和音乐理解的不断成熟,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明显增多,在这些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音乐的基本风格。在1796年开始,26岁的贝多芬耳朵开始出现耳鸣的症状。1798年,贝多芬作为“市民代表”和“法国驻维也纳使馆”的“大佬”会面(当时的背景是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把奥地利帝国打败了,法兰西得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设立一个使馆),在期间接触到了“大佬”的辅助罗多尔弗·克罗采,这个人是一个小提琴手,也是个作曲家,克罗采跟贝多芬讲,他们之前打完胜仗都是要有庆祝胜利的音乐的,并且给贝多芬看了一些。贝多芬看了非常激动,他见到了真正“革命”的音乐。在一年后,他还特地将克罗采《序曲》的材料,融入到他的《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以表示对“革命”的尊重。在1799年,29岁的贝多芬出现了第一次失聪。1800年,贝多芬完成了首次个人音乐会的同时,也开始教一个学生叫卡尔·车尔尼。在1801年听觉大大衰退,出现耳聋的症状。1801年,他在给他的好基友魏格勒的信中写道了我们后来知道的名人名言:“我要扼住生命的喉咙,要我向他弯腰,这是不可能的。”

在这一时期,贝多芬早期的创作体现出海顿的影响,比如他比较早的前三首奏鸣曲(Op.2,No.1—3)和弦乐四重奏Op.18等作品都能看出海顿的音乐风格。但在之后的创作,逐渐可以看出贝多芬对“革命”精神的向往,以及在音乐上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他的《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悲怆”奏鸣曲》等作品中尤其体现了这些特点。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裁包括交响曲、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室内乐作品等,代表性作品如下:

交响曲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Op.21,1799—1800;1800)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D大调第二交响曲》(Op.36,1801—1802;1803)

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No.1,1794—179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A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2,No.2,1794—179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1794—179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g小调第十九钢琴奏鸣曲》(Op.49,No.1,?—1797)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G大调第二十钢琴奏鸣曲》(Op.49,No.2,1796—1797)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Op.7,1796—1797)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1795—1797)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Op.49,No.2,1796—1797)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D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Op.49,No.3,1797—179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Op.13,1797—179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Op.14,No.1,179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G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Op.14,No.2,?1799)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B大调第十一钢琴奏鸣曲》(Op.22,1800)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A大调第十二钢琴奏鸣曲》(Op.26,1800—1801)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十三钢琴奏鸣曲》(Op.27,No.1,1801)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小调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Op.27,No.2,1801)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D大调第十五“田园”钢琴奏鸣曲》(Op.28,1801)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c1788,rev.1794—1795,179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179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1800—1803)

室内乐作品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Op.1,No.1,1794—179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Op.1,No.2,1794—179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Op.1,No.3,1794—179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Op.18,No.1—6,1798—1800)

(三)第二成熟期(1802—1812)

1802年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很多资料依据这个依据这个遗嘱认为贝多芬是一个很脆弱的人,想要自杀。但事实上贝多芬当时并不想死(贝多芬:“没想到吧,哈哈。”),因为在这份“遗嘱”中,贝多芬自己也提到了“在我还没有完成交给我的全部使命之前,就离开这个世界,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并且事实证明,贝多芬在写完了这份遗嘱之后,又活了20多年,这份“遗嘱”是在他死后才发现的,所以目前可以认为这个“遗嘱”是贝多芬当时自己写的一段“小作文”。

1803年,贝多芬完成了他的《“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激励而写的,最初是为拿破仑·波拿巴而作的,但因为拿破仑称帝了,贝多芬将题目改了,改为“英雄交响曲”。从《“英雄”交响曲》可以看出,贝多芬的音乐内涵更加深刻了,他似乎开始更加向往“革命”精神了。在1804年—1805年,他创作了歌剧《莱奥诺拉》,这部歌剧是一部与“革命”有关的作品,作品的情节取材于一个历史事件,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个妻子女扮男装救丈夫“越狱”的故事。在1805—1806年,这部歌剧又被改了第二版,贝多芬期望通过这部歌剧来实现自己的音乐观念,但失败了。这部歌剧在当时反响很一般,失败后贝多芬非常伤心,就到朋友家里调整心态连着散心,顺手创作了《第四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让贝多芬恢复了心态的是他和特蕾莎的爱情。特蕾莎·布鲁斯维克是贝多芬众多女朋友中比较喜欢的一个,虽然她是一个寡妇,但贝多芬仍然相信她是一个好女孩。贝多芬为特蕾莎免费上钢琴课,《致爱丽丝》就是贝多芬写给这个女孩的,《“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写给女孩他哥的。但俩人在1810年闹掰了,特蕾莎和别人结婚了。但贝多芬也没闲着,接着又联系上一个女孩——柏蒂娜·布伦塔诺,这个女孩是一个名媛,认识很多名人,她还帮贝多芬和歌德联系上了。要知道,贝多芬以前经常拿歌德的词创作歌曲送给女孩子,贝多芬可太喜欢歌德了。但在贝多芬真正认识歌德之后,贝多芬开始有点讨厌歌德了,为啥呢,因为有一次,贝多芬和歌德一起在路上走,歌德看到贵族之后就变成了“舔狗”,这让贝多芬很瞧不起。后来贝多芬和歌德也不怎么联系了,可见贝多芬还是比较“刚”的。

在1811—1812年期间,贝多芬创作了《第七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这两部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这一阶段音乐创作的最高标准,同时也意味着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风格完全成熟。但达到高标准的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达到更高的标准,在之后的时间里,贝多芬一直在探索着这个问题。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如下:

交响曲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Op.55,1803;180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B大调第四交响曲》(Op.60,1806;1807)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大调第五交响曲》(Op.67,1807—1808;180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Op.68,1808;180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Op.92,1811—1812;1812)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大调第八交响曲》(Op.93,1812;1814)

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G大调第十六钢琴奏鸣曲》(Op.31,No.1,1802)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d小调第十七“暴风雨”钢琴奏鸣曲》(Op.31,No.2,1802)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十八“狩猎”钢琴奏鸣曲》(Op.31,No.2,1802)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大调第二十一“黎明”(“华尔斯坦”)钢琴奏鸣曲》(Op.53,1803—1804)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奏鸣曲》(Op.54,1804)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小调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Op.57,1804—180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大调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Op.78,1809)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G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奏鸣曲》(Op.79,1809)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二十六“告别”钢琴奏鸣曲》(Op.81a,1809—1810)

钢琴协奏曲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Op.58,1804—1806/1807)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Op.73,1809)

室内乐作品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Three String Quartets ‘Rasumovsky’》(Op.59,No.1—3,1806)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String Quartet‘Harp’》(Op.74,1809);《String Quartet‘Serioso’》(Op.95,1810—1811)

钢琴作品

QQ音乐 ——贝多芬:《致爱丽丝》,1810

(四)最后的成熟期(1813—1827)

在1814年维也纳会议期间,贝多芬多次参与官方音乐活动的指挥和演出,他受到了欧洲亲王贵族的敬意,成为官方推崇的音乐家。贝多芬之前失败的歌剧《莱奥诺拉》改名为《费德里奥》经过改编后重新上演,获得了成功!但好景不长,在1815年,45岁的贝多芬出现了重大危机,他的赞助人们在这一年相继去世,他的年薪,没了!!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很严重的一件事,他之前之所以可以相对舒适的创作音乐,是因为有人每年给他工资,但是现在这些工资没有了,对他的生活和创作来讲,影响是非常大的。贝多芬是这样描述当时的生活的:“我几乎沦为乞丐,而我又不得显露出一副不差钱的样子。”不巧的是,在这一时期,意大利风格开始盛行,人们似乎有点听腻了贝多芬热烈、深刻的音乐风格,大家开始喜欢罗西尼清新灵动的风格了。在这一时期贝多芬耳朵完全聋了,他得靠笔记本与人沟通。贝多芬家里亲戚也有很多烦心事,都得贝多芬亲自去处理。所有的这些使得贝多芬的脾气越来也不好,身边的人都被他气走了,他自己描述自己的境遇是:“我什么朋友也没有,我在世界上是孤独一人。”这一时期的贝多芬,真的是有点可怜了。

1816年,贝多芬创作了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这似乎可以说是西方音乐历史上第一套声乐套曲,表达了贝多芬对理想爱人的向往,这也许是终身未婚的贝多芬最后对爱情的一点追求。

在1819年,贝多芬开始为自己的学生兼赞助人鲁道夫大公创作《庄严弥撒》,这部作品创作了4年,直至1823年才写完,1824年首演。贝多芬自己认为它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能够看出亨德尔的合唱写作技术,也能看出受到了海顿弥撒音乐的影响。所以说人呀,到了一定年纪,还真的是愿意怀旧。在1822—1824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九交响曲》,这部作品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作品的内涵极为深刻,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是“全世界的人们都是一家人”,有点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资料里写道《第九交响曲》的创新之处就是在于在交响乐中加入了“合唱”,但其实这并不是首次,贝多芬在1808年的《C大调合唱幻想曲》中,就已经加入了“合唱”,而且从旋律来看,还和《第九交响曲》有一点像,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小贝九”。

贝多芬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是《F大调弦乐四重奏》(Op.135),包括之前的Op.127、Op.131、Op.130、Op.132,这些都是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大成之作”。

贝多芬,于1827年逝世。

在贝多芬最后一个时期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巴洛克时期音乐以及海顿、莫扎特音乐的寻找,在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的同时,也赋予了音乐作品更深刻的思想深意。这一时期的作品创作体裁相对丰富,代表性作品如下:

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Op.125,1822—1824;1824)

管弦乐作品

QQ音乐 ——贝多芬:《c小调合唱幻想曲》(Op.80,1808,rev.1809)

钢琴奏鸣曲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小调第二十七钢琴奏鸣曲》(Op.90,1814)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A大调第二十八钢琴奏鸣曲》(Op.101,1816)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Op.106,1817—181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Op.109,1820)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Op.110,1821—1822)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小调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Op.111,1821—1822)

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9 ——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1814)

艺术歌曲

QQ音乐 ——贝多芬:声乐套曲《至远方的爱人》(6首)(Op.98,1816)

弥撒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D大调庄严弥撒》(Op.123,1819—1823)

变奏曲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Op.120,1819,1823)

室内乐作品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Op.127》,1824—1826;《Op.132》,1825;《Op.130》,1825—1826;《Op.133》,1825—1826;《Op.131》,1825—1826;《Op.135》,1826

结语

目前的资料里形容贝多芬最俗也是最贴切的一句话就是:“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贝多芬的作曲技术以及创作构思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海顿、莫扎特这两位古典主义大师,他在超越前辈的同时,贝多芬也在不断超越自己。从贝多芬人生最后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的音乐更加强调个人情感,同时也在传达自己的崇高理想与追求。贝多芬开创了西方音乐历史一个全新的时代,后来的作曲家们都在为能够超越贝多芬而不断突破。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人不需要学习听音乐,就像一个人不需要学习做爱一样。




  

相关话题

  李云迪自作孽不可活的背后反映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现象? 
  8-bit 音乐的来源的是什么?如何制作这种音乐? 
  如何评价蔡依林? 
  古典钢琴家和爵士钢琴家在演奏技巧和音色上有何不同?如何在爵士钢琴中获得古典音乐的音色? 
  跪求宋冬野安河桥间奏那段马头琴的旋律简谱!!!? 
  程序员怎么伪装才能不让别人看出自己菜? 
  如何知道自己的音域? 
  文艺青年最后怎么样了? 
  摇滚入门要了解那些音乐知识? 
  丁真发布新歌《1376 心想事成》,你听了吗?感觉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欣赏莫扎特的音乐?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莫扎特和巴赫的名声在中国没有贝多芬大?





© 2025-01-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