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在被爆头的一瞬间是什么感觉? 第1页

  

user avatar   xie-yiw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冷兵器和枪弹两者对头部的损伤机理是不一致的。

刀具等锐器(即冷兵器)的致伤机理主要是侵彻作用(即直接损伤作用),其损伤性远小于子弹。

子弹杀伤力的真正体现,则是子弹对重要器官造成的空腔效应。



一、子弹的致伤机理:

弹的致伤效果是侵彻作用与空腔效应的有机结合。

上世纪40年代初,现代创伤弹道学开始出现,它专门研究枪弹等投射物在人体内的致伤效应和作用规律。目前大量的实验证明,子弹对人体的致伤机理有:

1、侵彻作用

即直接损伤作用,是投射物穿过组织时造成的组织断离、撕裂,伴随撕裂和挤压,致伤机理与冷兵器相同。子弹的穿透力愈强,侵彻作用越大。如果弹头最终穿过人体飞出,即造成贯通伤道,如果弹头留在体内,即形成盲管伤道。除非击中重要的器官或大血管,否则单纯的侵彻作用带来的致伤效果并不明显,当然对于头骨这种坚硬组织,侵彻作用是有可能造成其碎裂的。对于低速(速度不超过340m/s)、钝头、大口径和全被甲弹头而言,造成侵彻杀伤的可能性更大。而在高速子弹对组织的损伤作用中,撕裂效应居于次要地位。

2、空腔效应:作为弹道创伤中破坏力最强的一种致伤作用,它是由弹头高速穿过人体组织时的压力波而产生的,相对侵彻作用它造成的伤害要严重得多。可分为永久空腔效应和瞬时空腔效应。能够造成该效应的枪弹,必须具备一定的速度和动能,而且通常高速步枪弹的空腔效应要明显高于低速手枪弹。

A、瞬时空腔效应。

人体密度远高于空气,子弹在身体内高速运动时会挤压组织和器官,形成压力波,使初始伤道急剧扩张,形成瞬时空腔。当瞬时空腔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空腔内压力的迅速变化使伤道周围的组织、器官在极短的时间内受到压迫和牵拉,发生广泛的撕裂和挫伤。这种力量如同用手挤压弹簧后来回反弹一样的促使空腔剧烈反复收缩膨胀,严重损伤肌肉、血管和神经,还可折断未直接命中的骨骼,使中弹者迅速丧失作战能力乃至死亡。子弹速度越快,空腔效应越明显,空腔直径最高可达弹径的30倍以上。

B、永久 空腔效应。

当持续的时间只有1到数毫秒的消失压力波后,受到严重损伤的瞬时空腔再也不能恢复到初始伤道的状态,依靠撞击摧毁掉的人体组织,最后会形成大小介于两者之间的通道,这便是永久空腔。永久空腔效应是子弹杀伤人体最重要的方式。

美国5.56毫米M193弹的典型伤道剖面图(弹头重3.45克,初速943米/秒),该弹曾因近距离内杀伤力巨大而被称为“黑弹”。图中各部分为:A.瞬时空腔;B.永久空腔;C.肌肉损伤处;D.残留在空腔内的弹头残片。

两张图记录的空腔都是用明胶来测试的,当然明胶并不能完美模拟人体,但仍然可以看出,枪弹初速越高,其空腔效应越大,但侵彻作用却相对越小。



二、子弹爆头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军用步枪小口径化的进程,以加大空腔效应的方案开始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在弹头构造上做文章,采用空尖或钢/铅复合结构,同时提高其初速和动能。

因为前端开空腔的设计是为了让弹头质心偏后,导致弹头射入人体后立刻重心偏移、迅速产生翻滚效应。同时速度更高、重量更轻的尖弹头更容易发生失稳,而且仅靠失稳就能造成足够的永久空腔来毁伤人体,它使其击中人体后失稳和侧向搅动,产生出口远大于入口的喇叭形枪伤。相较于软组织,压力波更容易对于颅脑、内脏等粘稠组织造成广泛损伤,甚至出现血肉横飞的“爆头”现象。由于其造成的瞬时空腔很大,形成的负压还会把外界杂物吸入伤道而造成感染。

说完弹头的构造,我们来说说人的头部结构。

大脑周围有8块颅骨用于保证脑部的安全,子弹擦过发梢、突破头皮、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后,就接触到了由钙、磷、硅、胶原组成的颅骨。



高速的子弹瞬间就能将脑壳的命中点击成碎片。此外,离枪越近,从弹头上脱落的碎片就会在主创道周围造成许多更小的永久空腔,弹头的主要部分接下来就会一路撕扯组织,造成可怕的伤口,同时其动能就向周围组织传递越多,造成周围细胞被毁,伤口损坏的越严重,你所受到的伤害就越大。

当子弹穿透大脑后,大脑就会留下一条空腔,充当内部缓冲垫的结缔组织和纤维膜被撕裂,脑脊髓液直接随着由子弹造成的空腔流出。同时剧烈运动会导致脑压增高,使得大半个脑子都喷出来了。

当然,那么大的瞬时空腔不是一定会产生的。大型的瞬时空腔一般发生在弹头失稳的情况下。军用的全金属被甲尖头弹在进入人体组织后,需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会开始失稳;如果在弹头失稳前就穿透人体(毕竟人体不一定有那么厚),那么就不会造成大型瞬时空腔。

如果弹头在瞬时空腔收缩前就飞出人体,产生的射出口是星状撕裂伤。虽然看上去很大,但是伤口较浅,也容易止血。



三、爆头时的体验

如果你 突然被爆头 ,你真的可以说是 ——连怎么死的都 不知道。

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人脑没有痛觉感受器,人在脑部手术或者头部受到撞击时产生的痛觉是因为碰到了硬脑膜和肌肉,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的大脑功能完好。事实上就算是在大脑完好的情况下,人体的自主运动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还是比意识知觉的反应要快。

神经生物学家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说,电信号在大脑皮层灰质中的传播速度大概是 1 m/s,与电传导的速度相比,这个速度简直 “慢到爆”。

如果把电传导的速度比作是朱迪的语速,那么电信号的传导速度就是树~懒~的~语~速~

换句话说,就是 其实 我们一直是活在过去的。”

如果一个人遭遇到撞击,他需要经过 150 - 500 毫秒(ms)才会觉察到撞击物对皮肤的撞击。

以初速943m/s的M193弹为例,单纯考虑子弹的侵彻作用,假设子弹发出后由于各种原因几乎没有损耗,到接触人体的那一刻速度仍认为943m/s,则在150ms后,当设想中仍能正常工作的大脑感知到子弹撞击产生的疼痛时,子弹也已经完全穿透大脑并持续飞行一段距离,并且由于子弹的飞行速度比组织撕裂的速度要快,因此当子弹触碰到结缔组织时,它会连拉带扯的将结缔组织拉伸一段距离直至断裂。

更别提由此而形成的空腔效应在那一瞬间对大脑造成的如同搅拌豆腐脑一般的巨大破坏力。


其次,遭受剧烈创伤以后,认知功能的完整性非常成问题,而认知功能受损会导致意识体验丧失。

脑由三个部分组成大脑(cerebrum)小脑(cerebellum)和脑干(brain stem)三部分构成。

粗略来讲,大脑主要负责语言、认知、情感等高级功能,小脑负责运动与感觉、认知功能的协调,脑干则控制着至关重要的呼吸、心跳等活动。


如果产生知觉的脑区受到了严重损伤,那所有的意识活动就会戛然而止。

这些重要的脑区包括

负责 注意力和记忆 的额叶皮层

负责 意识和警觉 的丘脑

负责 知觉和理解力 颞回

以及负责记忆和空间意识的海马体

当子弹穿过你的前额叶皮层时,你的注意力、思考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会消失。

当子弹穿过你的丘脑时,你的意识将消失。

当子弹穿过你的颞回时,你的感知觉也不复存在。

当子弹穿过你的海马体时,你这一生中的所有记忆便被销毁了。

当子弹从你的大脑里射出时,你的大脑里面会形成一条空腔。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四溢的鲜血和碎肉很快就会重新填补进去。

“有越多的脑区受到伤害,伤者的意识也就越模糊。”

意识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如果把意识比作是正常使用的手机APP,那么当头部收到猛烈撞击时,就像猛地讲手机摔在地上一样, 关机、重启”。

再进一步,当头部遭受大规模的损伤时,就如同拿铁锤连续敲击手机,碎片会在机体内外四处撞击,这通常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而无法感知,“game over”

除了因为射击导致血肉模糊和烧焦使得死状看上去惨不忍睹外,这种算是比较痛快的了,因为几乎是子弹射入的一瞬间大脑就停止运作了。



四、爆头幸存者

说到爆头,确实有记录表明有些人头部中枪后依旧幸存下来。在爆头后能幸存的案例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子弹并没有穿过伤者的大脑中线,几乎没有子弹穿过大脑中线而生还的。

如果能在头部中枪后仍然能存活下来,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

1、子弹必须相对较小,使得永久空腔的直径不至于过大。

2、子弹的速度过于小,使得瞬时空腔无法形成,仅以侵彻作用对头部造成损害,但这时子弹往往过小的速度无法穿透大脑而滞留在伤者头部,造成盲管伤道。

3、子弹速度足够大,使得子弹在造成瞬时空洞之前就已经穿透了头部从而没有造成大脑太大的器质性损害,造成贯通伤道。

4、中弹角度碰了巧,子弹能够快速进入颅骨并从中穿出,而不会对脑部造成太多伤害。

事实上,1/3 头部带有枪伤的患者能够幸存下来,尽管他们中有 50% 的人活不过 30 天。而那些真正活下来的人,一般都会面临严重的认知功能损伤。比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前国会女议员加布里埃尔·吉佛兹(Gabrielle Giffords),子弹从她的颅骨后方进入脑部,贯穿大脑左半球后从前面穿出来。由于受影响的脑区包括语言中枢和其他不会危及生命的功能区。手术时医生并不需要切除很多坏死的脑组织,他们也成功地减轻了脑水肿,同时他们也不需要处理任何危险的感染。


——————————————————

4月23号补充一下争议点:

关于“长期记忆在大脑皮层,短时记忆在海马体”的说法,理论上是对的,理论上是对的,多次重复表强调。

只是目前对于大脑皮层的理论比海马体的理论的验证性实验要少很多。主流观点认为海马体能将几个月内的短期记忆转存到大脑皮层形成长期记忆,但具体如何运作还不完全清楚(哈佛大学曾经有过叙述性记忆的研究)。

同时,由于无论长期记忆还是短期记忆都存在着定时删除,所以当海马体遭到损坏时,是存在丧失全部记忆的可能性的。有人做过实验,切除海马体后有部分出现部分记忆或永久记忆的消失。1957年神经心理学中一个叫H.M.的病者的报告,就是由于癫痫切除了顳叶皮层下一部份的边缘系统组织(包括两侧的海马区),从而失去形成新的陈述性长时记忆的能力。




  

相关话题

  新冠疫苗第三针在浙江、河南和广东都宣布开打,接种第三针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吃胎盘到底科不科学? 
  国家卫健委提出「采取更有力措施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印度新冠肺炎确诊超 700 万例,未来是否会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对全球疫情防控有何影响? 
  如何看待《纽约时报》质疑印度瞒报死亡病例数「真实人数是报告的2到5倍」,这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部分动物惯于食用昆虫,但常人须经后天训练克服不适才能食用昆虫? 
  如何看待南京所有成人确诊病例都用了中药治疗?中药有可能为消灭新冠肺炎做出贡献吗? 
  一个人活一辈子会杀死多少生物? 
  为什么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引起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假如成功受精后父亲会死亡,而且成功分娩后母亲也会死亡,还有人会生孩子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安徽近十名中学生群殴老师只为不交试卷?
下一个讨论
台湾人对政府不满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想起借鉴对岸大陆的政府呢(或者声音很小)?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