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赞了,更新几点。
1、一万三千五百这个数字据评论里说是源于古代医书中记载的人一天的呼吸次数。以及评论中说古人了解更大的数字。
这与我的回答并不矛盾。虽然这个数字有出处,同样也可以知道古人对这个重量的铁没有直观感受。古人当然了解更大的数字,比如清道光朝一年北运的漕粮是400万石。问题是这并不代表古人对大重量的金属有直观感受。
接触过钢材的人,一万三千五百斤铁是很小的分量,而且也知道这东西就一点大,但对于古人(包括很多现代人),是想象不出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体积。
2、评论区里不少人觉得6吨重的东西“定”不住东海,书中对金箍棒的表述是“测江海深度的定子”。测水深最常见的方法是“重锤法”,用绳子拴一个重锤放入水中,重锤触底后测量绳子的长度。金箍棒充当的是下面那个重锤,不是很多人想的利用金箍棒可伸缩的特性直接拿去当尺子。至于为什么是重锤,看下一点。
3、据李天飞的考证,金箍棒的原型是船锚,明代的船锚不是现代的样子,就是一根直杆,一般是木质或者是石质,两端用金属箍增加强度,锚爪是装在两端的单独附件,用的时候很容易掉的,锚索捆在正中。泉州的博物馆里有不少实物。
木质的船锚在长期使用后会变的乌黑,配上两端的金属箍,就是金箍棒的造型。
而且在南方一个地方有这样的传说(具体地点忘了,可能是泉州):
郑和下西洋出港之时,突然风浪大作,郑和取出一件法宝——定海神针投入海中,于是风平浪静。郑和离开时并未取回定海神针,于是往来船只在此地多有触礁。
建国后在此地疏浚航道,挖出了不少明代船锚,所以前面的那个传说用日常语言说就是:
郑和出海时遭遇风浪,于是下令舰队下锚,待风平浪静之后起锚离开,有若干船锚失落。这些失落的船锚导致日后过往船只容易触礁。
PS:船锚失落是很常见的事情,船上一般会带数个船锚,不少船仅装在锚机上随时可用的船锚就有三个,还不算仓库里的备件。
以下是原答案:
因为古人对大重量缺乏直观感受,所以写出来这种问题。
对于今天的人,一万三千五百斤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重量,一万三千五百斤合六吨多,一个小酸洗卷的重量,这东西放地上,卷宽一米五,高度大致到腰,卷芯里小孩还能轻松钻来钻去。前段时间压翻高架桥的超载车,那辆车上拉的钢卷,单个重量一般在25吨到33吨之间。
对于古人,一千三百五十斤的兵器和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兵器没什么区别,都是人拿不动的,而且因为缺乏概念,所以古人也不知道这分量的铁到底有多大。
中国古代话本小说里,重量大多都是他那么一说,你那么一听就完的东西,没必要细琢磨。
而西游记是中国古代话本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