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神话体系里,菩提祖师是什么来历?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ken-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悟空在人世间苦苦寻找了十几年,终于来到了一个地方——灵台方寸山。就在这座山上他听到一个樵夫在唱歌,其中有“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一句。我估计从小没受过义务教育的猴子并不知道《黄庭》是道教上清派的主要经典,分为《黄庭内景玉经》与《黄庭外景玉经》[1],引起他心跳加速的只是那句“非仙即道”,自己出海十几年,不就是为求仙访道吗?


抓住了这样的好机会,悟空自然赶忙跑去问那樵夫是不是神仙。樵夫给出的答案喜忧参半,虽然他本身并不是神仙,可他却的确知道一个老神仙的住处,而且那位老神仙住得还不远,就在这座“灵台方寸山”里一个叫“斜月三星洞”的地方,而那老神仙的名号是——须菩提祖师。悟空很欣慰啊,自己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苦苦寻找的神仙原来在这儿,没啥说的,马上拜师!


猴子去拜师了,可是很多读者和分析人士却发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通过后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祖师随便教猴子点本事就能让它上蹿下跳地去“大闹天宫”了,由此可见这位菩提先生还是很有些法力的,可西天的如来佛祖却完全无视这么一个强大的存在,号称“我西牛贺洲虽上真……”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佛祖”不知道,至少是表现出来不知道在“西牛贺洲”有这么一位法力强大的“须菩提”,可是作为《西游记》一书中的超级大Boss,他真的会有不知道的事情吗?这个“如来”都不知道的人物究竟是佛是道,他到底是谁呢?


就我所知关于这个问题在世面上最流行的解释方法一共有三种:一、须菩提祖师是《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二、须菩提祖师是如来佛祖(太上老君);三、须菩提祖师就是佛经中的须菩提。这三家的支持者各自都为自己的观点找出了种种看似精彩纷呈,却完全尽不起推敲,甚至是有点不知所云的论据,那么这些观点正确吗?让咱们来一一分析着看看吧。


首先说说那个须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的说法——这个观点的信奉者最多,所以咱们就先来判断一下这个观点到底靠谱不靠谱。


支持这种观点的论据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有些读书人通过细读文本发现在《西游记》中介绍须菩提祖师的诗跟《封神演义》里介绍准提道人的诗一样——或者至少是差不多!于是有些人就有了一个这样的逻辑线索:1、两首诗一样,说明《西游记》中的诗的来源是《封神演义》;于是他们很自然地推导出2、《西游记》中的诗歌描写对象——须菩提祖师,自然也就来源于《封神演义》中的诗歌描写对象“准提道人”。简单直接,推理到此结束,听起来很合理对不对?让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推理过程吧,不过首先我要说的是很抱歉,那两首原诗我就不在这里全文录入占字数了,因为事实上那两首诗一样或者不一样对咱们的分析都产生不了任何影响。有人可能会问:不是吧?那两首人家作为论据的诗你看都不看就敢分析人家的观点?我要说,没错,我要强调的是抱着一种负责任的分析态度,我们并不是没必要去比较那两首诗,而是根本就不应该去比较它们!重点问题在于那些如此推导的人别有用心地——也或者是他们不自觉地忽视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说《西游记》中的诗歌与角色统统来源于《封神演义》,那么《西游记》的作者必须得在看过《封神演义》之后才开始动笔创作,不然怎么抄袭,或者说借鉴?


可《西游记》的作者创作本书之前,看过《封神演义》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虽说对于这两本书的具体成书年代,学术界至今仍有争论,但是《西游记》的成书时代大概在公元十五世纪中叶,而《封神演义》则大约成书于公元十六世纪上半叶,这一点基本上是被大家所公认的,也就是说《西游记》的成书要早于《封神演义》。


如果我这样说有些人还是不理解的话,我可以再更加具体地推理说明一下: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咱们假设《西游记》的作者真的是吴承恩[2],而《封神演义》的作者真的是许仲琳[3]。那么好了,咱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人的生卒年代,吴承恩老先生生于公元1506年,死于公元1582年,而那个许仲琳前辈据说可是生于公元1567年!大家看明白了吗?如果按照这个年头计算,要想让《西游记》的作者有机会借鉴《封神演义》中的诗歌或者角色,我们就必须让许仲琳先生在1582(这个是吴承恩死的时间)-1567(许仲琳出生的时间)=15岁之前就把《封神演义》全部写完,还得刊印传播出去——那个时候可不流行网络发文,不能够随写随发!我记得晚写了不少年的《红楼梦》从写出到正式刊印,坊间流传好像都很过了些年头吧?更何况即便许先生真的是天纵奇才,真的在10岁那年(留给吴老夫子几年时间写,刚看到就死了是无法引用借鉴的)就悍然写出了大明第一畅销书(不然如何能迅速流传开来,被另一伟大作者看到?),那时已经70多岁的吴承恩先生看了后生小子的作品《封神演义》偶有所感,突然人品爆发,决定引用其中的一些原文,借鉴一些角色写出一本《西游记》,大家觉得可能吗?不用说了,完全不可能!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即便那两首诗真的很相似,也并不能说明《西游记》中的须菩提祖师的来源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理由很简单,因为在《西游记》的作者创作“须菩提祖师”这一人物的时候,他根本不可能看过,也根本不知道有《封神演义》那么一本书,更遑论书中的诗歌或者人物了!


至于那两首相同的诗,我只能说那是《封神演义》作者对《西游记》的借鉴(注意,不是《西游记》对《封神演义》的借鉴),花儿乐队著名歌曲《穷开心》的旋律还跟相声里“卖布头”还有卖“十三香”的吆喝旋律差不多呢,这不过只能说明《穷开心》在旋律上借鉴了那些民间艺术形式,完全不能由此证明大张伟同学[4]就是卖布头或者卖十三香出身的吧?


更何况如果那些所谓的读书对于《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两本书都阅读得足够仔细的话,他们应该会发现两本书中互相“串联”的诗歌简直是比比皆是,其内容比陈冠希的历史还要丰富多彩,比如咱们随便举个例子: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路过比丘国的时候曾经去见过一位著名的昏君,而在这位昏君的强烈要求之下,唐僧不得不在金殿上捏着鼻子与昏君的老丈人一起谈论过一次关于各自修行的“人生感悟”。而就在这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哲学大辩论之中昏君的那位老丈人用了一段说诗不是诗,说词不是词的“小调”对自己所修的“道”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立体化的详细诠释:


“修仙者,骨质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达道者,神之最灵。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锑。歌之鼓掌,舞罢眠云。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华精。运阴阳而丹结,按水火而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应四时而采取药物,养九转而修炼丹成。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般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恩,这段奇怪的说法大家如果看不懂没关系,只要大概记得就成,反正以后咱们还要讲。而在这里,我把这段玩意全文引用是为了让大家对照一下《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段落:《封神演义》第五回《云中子进剑除妖》。


这段故事是描写妲己入了纣王床帏之后将宫中弄得妖气熏天。而阐教上仙云中子前辈有一回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看到了这些妖气决定去棒打鸳鸯。而当他进入纣王的宫廷之后,对纣王讲了一套修道的好处,其原文是:


“但观三教,惟道至尊。上不朝于天子;下不谒于公卿。避樊笼而隐迹,脱俗网以修真。乐林泉兮绝名绝利,隐岩谷兮忘辱忘荣。顶星冠而曜日,披布衲以长春。或莲头而跣足,或丫髻而幅巾。摘鲜花而砌笠,折野草以铺茵。吸甘泉而漱齿,嚼松柏以延龄。歌之鼓裳,舞罢眠云。遇仙客兮,则求玄问道:会道友兮,则诗酒谈文。笑奢华而浊富,乐自在之清贫。无一毫之挂碍,无半点之牵缠。或三三而参玄论道,或两两而究古谈今。究古谈今兮叹前朝兴废,参玄论道兮究性命之根因。任寒暑之更变,随乌兔之逡巡。苍颜返少,发白还青。携单瓢兮到市廛而乞化,聊以充饥;提锄篮兮进山林而采药,临难济人。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以回生。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判凶吉兮明通爻象,定祸福兮密察人心。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书符箓,除人世之妖氛。谒飞神于帝阙,步罡气于雷门。扣玄关,天昏地暗;击地户,鬼泣神钦。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精华。运阴阳而炼性,养水火以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按四时而采取,炼九转而丹成。跨青鸾直冲紫府,骑白鹤游遍玉京。参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殷勤。比儒者兮官高职显,富贵浮云;比截教兮五刑道术,正果难成。但谈三教,惟道独尊。”


的确,这两端话并非一字不差完全一致,但是大家可以对比对比其中到底有多少相同或者相似(只差一两个字,或者变换了一下顺序)的地方。


而且我们要注意到,我引用的这两首“诗”可不仅仅是那两位我们谁都无法确认的(吴承恩与许仲琳,丘处机和陆西星都属于“据说”)作者对书中角色的介绍,而是那两个书中角色真真正正的“台词”,难道看到这里我们就应该得出结论:阐教上仙云中子其实就是南极仙翁的坐骑梅花鹿——专门教唆比丘国王怎么当昏君才能更昏一些,才能真正超越“桀纣”所保持的“吉尼斯世界上最混蛋记录”的邪恶老丈人?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悍然确定,所谓“须菩提祖师”来源于,或者说就是“准提道人”这个事儿完全不靠谱,那些如此分析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根本不读书,毫无学术素养,而且通过这个事儿,其实大家还应该总结出一条分析小说的纲领性经验:通过对比两部小说的创作手法,思想内涵来评判其各自的艺术成就,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以某一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或者内容作为分析另一部小说的论据,那是很不科学,也非常不负责任的!


接下来我要分析第二种不大符合逻辑的观点了:须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佛祖!


对于这个观点,那些分析达人们给出的论据比前一个观点要复杂许多,简单说来就是他们觉得悟空在带着六耳猕猴一起跑到西天见佛祖之前,一直信守着他与须菩提祖师那个关于“不可说出悟空的师承来历”这一约定,可自从那次借佛祖之手干掉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之后,那个约定仿佛就自动失效了,悟空就跟发言人似的到处乱说他曾经拜须菩提祖师为师这件事。


除此以外,他们甚至还偶然地发现等猴子那次见佛租的时候,如来老大曾经肆无忌惮地说出过“六耳”猕猴这个称呼——“假悟空乃是柳儿猕猴”。再接着他们就发挥了自己超强的联系能力,联系出当年须菩提传悟空长生之道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此间更无六耳”的对话细节,于是这些人就相信,或者妄图让别人相信认为这“六耳”两个字其实是须菩提祖师与悟空师徒俩之间的暗号。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须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那些人还在最后给自己的说法找了点铺垫,他们号称从此悟空自认为如来已经不反对自己说出师承来历了,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对外宣称自己是“须菩提祖师”的弟子!


这个观点不靠谱在什么地方呢?跟前一个观点一样,它的基础论据不对!大家详细看看就会明白,这个观点的基础论据是悟空胆敢说出自己是“须菩提祖师”的徒弟这一情况,是在他听到如来关于“六耳猕猴”的介绍之后,可这并不符合事实!真正的事实是,别说六耳猕猴之后,就在唐僧见到八戒之前,准确的说是在黑风山黑熊怪偷盗袈裟的章节,悟空就已经对外宣布过自己是“须菩提祖师”的弟子了,原文中猴子寻到黑风山见到那黑碳团儿之后曾经说过一段很夸张的自我介绍,里边赫然有几句是这样写的:“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大家看到了吗?不用继续反驳了吧?推论出这个观点只能证明那些人根本没认真细看过《西游记》原文,由此我们应该吸取第二个经验:不细看原文就跑出来分析也不靠谱,而且会丢人的!


好了,两个很流行但统统完全不着调的观点分析过了,事实证明这两种解读别说观点本身,就连他们所倚仗的论据都是不正确的,自然,观点的正确性也就很难另人信服了。再重申一遍,关于《西游记》的真实写作意图,或者说叫《西游记》的故事本意,咱们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着以“造化会元功”这一作者终极提示为总基础的思路来进行分析,如果哪位同学到现在还觉得“造化会元功”跟“纵横术”一样就是勾心斗角方法大集成,并由此推导出须菩提教育猴子就是如来佛祖的个人阴谋,我只能大体上判断你的心理太过阴暗——而且还没有查字典的好习惯,快过来让我鄙视一下先!


鄙视完了不爱查字典且拥有反社会人格的同学们,咱们回来接着说须菩提,两个不大合理的关带你分析过了,很显然它们统统没有前途,但我们可还没到能够欣慰的时候,因为还有第三个,也就是最不好判断的一个观点在在等着咱们,那就是“须菩提祖师”就是“须菩提”,这个说法正确吗?


要弄明白须菩提祖师和佛经上的“须菩提”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咱们得从佛经说起(不论结果如何,这个论据来源就已经比《封神演义》像样多了,起码听起来挺能唬人的),前边在分析“金蝉子”的时候,咱们曾经说过,佛经上真正的“须菩提”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第四大弟子,而这个“须菩提”的名号其实就是它梵文“Subhuti”的音译,这个名字还往往被翻译成“须浮提”或者“须扶提”。而在《西游记》中,给猴子指路的樵夫也明确说过“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为须菩提祖师。”一切看来很和谐,问题似乎解决了!可是别忙,如果这个须菩提祖师就是佛祖的四弟子的须菩提,为什么《西游记》作者给他设计的身份是“神仙”,而不是佛爷?他又为什么做道家装扮,还不住在佛教的根据地——灵山,最关键的是佛祖这样的超级牛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四弟子在什么地方?


那么这个做道家打扮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到底是谁呢?如果我给出的答案是他谁也不是,大家会抽我吗?可事实上他的确真的谁也不是,或者说他根本是个不存在的人!他不过是我们的心猿在历经人世(两座大洲,一座大洋)以后自己灵光一闪,灵机一动,“坚持科学发展观”之后找到的……找到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已。


关于这一点,咱们还得从佛祖的四弟子“须菩提”的真正身份说起。有人可能会说,不是吧,你前边絮絮叨叨半天了,须菩提是梵文subhuti的音译,他是释迦牟尼的四弟子,我们都知道了,你怎么还要说他的身份?我要说的是,听过一个名字,或者说知道他排行第几那没有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知道李宇春这个名字,还知道她曾经是“超女”第一名,这并不代表我知道她的身份,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她的照片并由此把她从普世公认的人类两大群体中剥离出来……这时我才真正敢说我算是认识了这个人!也就是说,当我们所谓了解一个人的真正身份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人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须菩提”也是一样。那么这个“须菩提”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是他这个名号的梵文原意——空生[5],或者说就是咱们前边提到的“解空第一”!


先说说那个“解空第一”,可能有些人会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那样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金刚经释义》,里边有个说法叫:“须菩提人人有之,若人顿悟空寂之性,故名解空,全空之性,是真菩提,故名须菩提。”这下明白了吧?“解空”基本上可以被理解为“顿悟”,而“顿悟”的解释就简单了,不就是突然的境界超越嘛?


还是不明白?没关系,略微功利一些基本上那就属于是咱们在精神世界里中彩票,比如说本来一个人啥也不会,连字都不怎么认识,但是有一天睡醒一觉,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等这些不太符合逻辑的超级存在——最重要的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学会那些希奇古怪的知识——或能力——的,这就叫“顿悟”!原来这才是须菩提的真正意义,所谓的“须菩提祖师”不过是悟空自己的顿悟——他凭“空”而“生”!


可悟空到底是如何顿悟的,这种顿悟在传统宗教文化中有理论依据嘛?在《西游记》原文中我们又能否找到证据呢?


通过前边的分析,我们猜测出须菩提祖师有可能谁也不是,他不过是悟空灵机一动、灵光一闪、天灵灵、地灵灵出的一次“顿悟”。可是我仍然要说,光猜出来那没用,我们不能无耻地告诉人家“就是这么回事儿,但理由、证据通通没有,为什么你甭管,不过我告诉它就是这么回事儿!”这种讨论或分析方法是不可行的!那咱们不就成了那种把两本小说往一块一堆,然后随便挑些靠不住的论据,非要引申出一错误观点,还强烈要求大家都去相信的邪恶思想家了吗。


鉴于这种情况,两个问题很自然地就被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是作者在《西游记》原文中是否给了我们关于“须菩提祖师”代表“顿悟”的足够提示与线索;二是悟空到底凭什么就“顿悟”了,这种顿悟在我们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文化中是否可以找到足够的依据——或者说它是否可以被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所接受呢?


本着文本优先的原则,我们自然首先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顿悟”,作者在《西游记》原文中是否给了我们足够的提示?


答案很明显,作者所讲的故事情节中的确涉及到了“顿悟”,而且不指一处。最直观的是大家应该还记得,悟空找到须菩提祖师,或者说得到关于须菩提祖师的消息的直接原因是他听到一个樵夫在“边走边唱”,而他所唱的内容之中第一句话分明就是:“观棋柯烂。”


稍微读过些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是一个典故(而且是道教中很重点的一个典故),不过为了防止有人不知道,我还是大概说说这个典故吧:


“观棋柯烂”的大概意思是当年有位兄弟叫王质,他好巧不巧的也是个樵夫——看来樵夫在古代是一种很普遍的职业,砍柴这门儿手艺在那时候应该算是被普及的基础教育范畴——樵夫嘛,为了安于本职工作,他每天都得进山砍柴。有一天,王质和往常一样进山之后,却发现了一些不同,具体体现在那本应杳无人烟的山顶上除了枯树古藤这类长期存在的背景元素之外,突然多了俩老爷爷。而且就在王质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两位老人正在很和谐地下着棋——通过后文我们会知道,这两位老人家都是神仙,甚至咱们由此还可以推断出他们下的应该是围棋,不然大家谁能想想两位鹤发童颜,丝绦麻履,飘飘有神仙之概的老人家拿着大木头棋子摔在棋盘上,口中大喊“当头炮”是什么概念吗?

当然了,到目前为止王质并不知道自己中了彩票,遇到神仙了,他只是秉承着自己那份一直以来一直坚持贯彻着的闲散生活方式:一琢磨自己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就站在旁边观摩学习——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现在路边那些棋摊,没事儿的人总爱跑去看。


当然,王质的素质比现在大多数观棋者要高很多,所以他只是静静地看,绝不插嘴支招。同学们再注意一下啊,这一盘棋可是俩神仙在下,那下得时间自然很是漫长,而王质由于观棋地投入,自然站得就也很漫长,漫长到王质饿了。


没错,就是饿了!


这个问题很现实啊,门槛万恶的旧社会那些统治阶级再怎么不是人在老百姓真的要饿死的时候也都会象征性地发点救济粮嘛——今饿亦死,造反玩亦死,折腾吧咱们就!


幸运的是那俩老头比统治阶级善良得多,还没等王质快要饿死就变戏法似的随手递给了王质一个桃子(注意啊,是桃子,这种物质在神仙世界的地位是很高的,以后咱们会专开一章具体讲解)。


相对于老人的善良,王质则充分彰显了他质朴的一面,既然人家给了,老实不客气接过来就吃了(从这方面说古人,至少是王质还是很淳朴的,要是现在马路上有陌生人给你一瓶水,你敢仰脖就喝么?不过王质后来的遭遇告诉我们傻人有时候还是有傻福的,你天天防着人家,合计着算计人家,谁还肯来帮助你,点化你啊?)吃完之后继续看,一直看到棋局结束。


可是棋局结束的刹那之间奇迹出现了,那俩老头一起身竟然就统统凭空消失不见了,王质这才知道那两位老人原来都是神仙。神仙不神仙不去管他,反正他们已经走了,正事儿还得干,王质突然想起:“诶,好像我还得砍柴呢!”马上找斧子,可这一找不要紧,他发现自己刚刚放在脚下的斧子已经锈迹斑斑,连木头斧柄都烂没了……


王质的职业可是樵夫啊朋友们,那没有斧子不就等于失去了唯一的生产资料嘛?于是无法砍柴的王质确认:自己暂时失业了!


实话说,我无法确知王质当时的心境是满不在乎,还是痛心疾首,依照典故的原版进程,王质只是再确认了一下“恩,的确失业了”了以后就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小山村。


这还没完呢,原来惊喜无处不在,王质回到家里之后发现村子里自己认识的人已经都不见了,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时间已经过了好久好久,当年与自己同时代的人都已经去世了,这下麻烦大了,失去的原来还不仅仅是工作……


怎么办呢?王质经过短暂地思考,突然发现原来当神仙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于是重新进山去寻找那两位老神仙……


这个典故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地“观棋柯烂”,而王质遇到神仙的那座山在后来也被人们称为“烂柯山”。当然,关于这个典故有些版本到这里还没结束,后边还有王质又经历了一系列考验最终成仙云云,但那些与咱们的主题“顿悟”无关,所以关于王质同志的先进事迹咱们就只说到这里。


这时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观棋柯烂”的典故本身就包含着忽觉人世变幻而不足倚,返寻长久之道的意思,或者简单点说就是有“顿悟”的意思?这不是作者给我们的提示又是什么 ?


可能有些朋友仍然会质疑,这也太牵强了吧?择出这么一句来讲个不知所谓的故事,你就敢说这是悟空顿悟的证据?别忙啊,那首“砍柴号子”咱们不是还没听完呢么?在“观棋柯烂”后边还有许多东西,基本可以概括为一大串樵夫幸福生活的具体描写,看得我都有想去砍柴的冲动了,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咱们以前提到过的“静坐讲《黄庭》”前边有三个大字:“相逢处”!


有了这个“相逢处”,如果再联系联系前边那被挂起来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问题,咱们将得到关于顿悟的第二个提示。


上回说到悟空听见“相逢处”三个字就反应过来自己要找的老神仙原来住在这儿,自然他就很欣慰地跑去找唱出这三个字的樵夫打听具体消息了。可是也许是对“找神仙”这个关注点太过偏执,悟空好像忘了捎带着问一个问题,你一个樵夫天天在深山老林里头砍柴,没准三月半年都见不到一个人影(大家想想王质不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山里站了几十年也没碰到过其他有生力量——因为那俩老头不是“人”),你能跟谁“相逢”啊?


那么这里的相逢到底是在说谁跟谁“相逢”呢?


是作者在表现即将“相逢”的猴子与樵夫,还是樵夫在追忆曾经“相逢”过的须菩提祖师呢?


咱们再看看原文,好像这俩“相逢”都不太具有实际意义对不对?理由很简单,人家说了相逢之后应该静坐讲《黄庭》。樵夫与猴子相逢之后短短几句话就把对方打发到“老神仙”那儿去了,分明没讲过那么高深的学问吧?当年樵夫跟老神仙讲过《黄庭》吗?明显也没有,因为原文里明确写到他本想去学道,却终究因为某种“PRIVATE BUSINESS”而没有学对不对?


看来这个“相逢”并不是指这几个故事中几个主要角色之间已经产生的相逢,那么到底是谁跟谁相逢啊?先放在这儿,咱们回头去看看“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问题。


话说猴子当年刚找到组织的时候,曾经现过一把个人英雄主义,为猴群找到了一个家,就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关于这俩名字中的什么山什么洞的由来,解释多种多样,但咱们暂时还用不到它们,只说说那个“福地”与“洞天”。很明显吧,这无疑是两个道教词语,来源出处是唐代一位叫杜光庭的兄弟所写的《洞天福地记》,这里边“福地”比较好理解,基本意思就是住在这里你就有福了。可是“福地”的地位比起“洞天”来,还有着相当的差距,大概可以理解成“人大”与“清华”的差别吧,因为“洞天”的本意是“有洞可通天。”


插一句,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下,这个所谓“有洞可通天”按照后来比较通行的理解可并不是说这个洞跟烂尾楼似的属于敞棚系列,而是说天地之间有一种地方环境非常好,可以让人身处其中更好的感受天地交感变化中那种常变而永恒的规律,最终帮助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与天地万物和谐并存。

插完回头接着说“洞天”,咱们前边刚说过“洞天”就是通天之处。这时我们又要回到那个“天人合一”的概念:既然天地之间有可“通天”之处,那么遵照道教的这一修行总纲,人身上自然也应该有“通天”之处。问题出现了:什么东西是人身上的“通天”之处——洞天呢?


答案是“灵台”!


朋友们看着眼熟么,没错,这就是那祖师的老家“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那个灵台。让咱们来好好看看这山名与洞名:


先说比较好理解的“方寸”与“斜月三星”,很多人都知道,这俩玩意儿都是指“心”。“方寸”那么普及的概念就不解释了,举个例子,《抱朴子》里说得明白“方寸之心,制之在我”;而所谓的“斜月三星”不过是个字谜:一个弯钩加三点。


下边是重点,“灵台”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可能也觉得自己知道,所谓“灵台”也是心啊。可是这个理解其实并不全面,没错,灵台有心的意思,比如《庄子》里就说过“不可内于灵台”。但其实这个词在道教中还指脑袋,就在那樵夫所唱的山歌中提到的那卷《黄庭经》——准确的说是《黄庭外景经》中恰恰就有关于灵台通天的话题,叫“灵台通天分中野”,这里的这个灵台指的就是脑袋[6]——所以唐僧师徒西行到五万四千里的时候,才会遇到那条“通天河”


明明是心(方寸,斜月三星),怎么又扯出了脑袋呢?这与“相逢处”到底有什么关系啊?


答案揭晓,在道家看来真正的“境界提升”,或者说得道通天的方法光动心眼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到心神交汇——也就是“灵台”与“方寸”的相逢——“灵台方寸山”。


有点乱吧?没关系,咱们详细说明一下:


从头捋,方寸是心,而灵台有些时候指脑袋。可是我们要知道人是一种充满了智慧的动物,所以光空空地长个脑袋那没用。脑袋之所以能够取得“六阳魁首”的地位就是因为它里边住着“神”——“头有九宫,中曰泥丸”,而且泥丸宫乃是藏神之所,都有印象吧?而当我们的心与神能个朝着“通天”这一共同目标达成最广泛的成仙统一战线的时候,得道才有可能。



当然了,在这里只是粗略地说一下“相逢处”的实际意义,至于为什么每次心神相逢悟空就遇到“领导”因为涉及到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之中很重要的一条基本概念“身国同道”,但与问题无关所以不详细讲解。总之,作者在这里借着樵夫之口所唱出的那一段小曲其实是为了深刻地揭示出“须菩提祖师”的真身——他谁也不是。

[1] 还有《黄庭中景玉经》,但是因其出现较晚,所以一般不列在《黄庭经》之内。


[2] 关于《西游记》作者,学术界也有争论。


[3] 一说为陆西星。


[4] 大张伟:“花儿乐队”主唱。


[5] 须菩提Subhuti梵文原意:善现、善吉、空生。


[6] 这个灵台指头仍然来源于樵夫所唱出的《黄庭外景经》,不过是务成子的批注,原文“头为高台”。




  

相关话题

  猪八戒和孙悟空谁厉害? 
  如果伴唐僧取经的三徒弟是杨戬、孙悟空、牛魔,《西游记》的情节会怎样? 
  西游记里有哪些厉害的凡人?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如果出现在《七龙珠》里,战斗力是多少? 
  怎么简单介绍一下埃及神话? 
  前有三打白骨精,后有真假美猴王和黄袍怪,喜欢唐僧的人 为什么要赶走保护唐僧取经的孙悟空? 
  西方神话中的龙与中国龙造型差异很大,为什么也译作「龙」? 
  金箍棒“碗来粗细”会不会太粗不方便使用? 
  Jupiter 为什么不叫雷星,而称木星? 
  如果孙悟空当年被压在五行山下,是屁股朝外的话,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庆余年》里面,庆帝有过把皇位传给范闲的想法吗?
下一个讨论
买个nas个人使用,求高性价比nas推荐!?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