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水浒传和红楼梦谁才是四大名著之首? 第1页

  

user avatar   wa-wa-yu-57-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水浒传》与《红楼梦》结构上的八种相似

一个划时代的小说开创者,一个是数百年文学经验的集大成者,非要排出第一或第二来,对这两部名著来讲,未免都有些不敬。

表面上看,《水浒传》和《红楼梦》非常不同。

水浒写的是男人,红楼写的是女人;水浒讲的是绿林江湖,红楼讲的是贵族生活。

但从整部小说的叙事结构来看,两者存在非常多的相似性,在写作上具有明显的借鉴关系。

当然,《红楼》的经验未必是直接来源于《水浒》。

两者之间存在长达三百年左右的时间差,在此期间,大量古典小说发展、拓展了由《水浒传》开创白话小说写作技巧。

因此,所谓的“借鉴”应该是一个累积和递进的过程,比如:

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或,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尽管《水浒》和《红楼》的作者至今尚未有定论,在成书过程中,也经历了多人改写、增补,但是,一种文学创作上的脉络却始终没有中断。

不论这些写作者是谁,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都完善、传承并且发展了前人的写作经验,将中国的小说创作向前推进。

本文罗列了《水浒》与《红楼》在叙事结构上的八种相似之处,从中可以窥见一脉相承的因循关系。

一、天命灵石

1、贯穿始终的线索

金圣叹评《水浒》时说:“一部大书,以石碣起,以石碣止,奇绝。”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以一块“通灵宝玉”充当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2、立于山上

《水浒》的石碣,先立在信州龙虎山上清宫的伏魔殿里,后降落到水泊梁山的忠义堂前。

《红楼》的顽石,先立在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所在。

3、都是“神迹”

伏魔殿里的石碣是前代老祖天师用来镇住魔王的,青埂峰上的顽石是女娲准备用来补天的。

梁山上的石碣是“天眼一开”,从天而降,红楼的顽石是女神亲手炼造而成。

4、承载了“天命”

梁山的石碣上,两侧分别刻着“替天行道”、“忠义双全”八个字。

红楼的通灵宝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铭文。

5、石碣上刻着姓名,顽石上刻着故事

水浒的开头,洪信太尉见到石碣时,上面刻着龙章凤篆,天书符箓和“遇洪而开”。

后来,梁山好汉见到的石碣,上面用蝌蚪文写着108人的星号、绰号、姓名,并刻着星辰南北二斗。

红楼的开头,空空道人第一次见到顽石时,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写着“历史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小说的结尾,他第二次见到顽石,上面字迹依然如旧,“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

6、与“水”、“木”的关系

水浒的“石碣”与“水”关系密切,梁山有八百里水泊,第一次与官军大战,就是在山脚下石碣村的湖荡里。

红楼的顽石与“木”关系密切,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决定以“泪”报恩,订下“木石前盟”。

二、女仙指路

1、传授奥义

水浒里,宋江半夜里误入还道村的“玄女之庙”,南柯一梦,梦中有九天玄女下凡,向他授三卷天书。

红楼里,贾宝玉到秦可卿房里午睡,梦中警幻仙姑引他入“太虚幻境”,听十二支《红楼梦》曲词。

2、同出道家

两位女仙都是道家的神祇,一个司掌天下战事与安危,一个掌管“风情月债”各种“情案”。

3、教母

九天玄女奉玉帝之命,向宋江说破百八人的前世今生,并指明未来的出路,引导他们“去邪归正”。

警幻仙姑受贾府宁、荣二公之灵的委托,要引宝玉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并借可卿传授云雨之事。

4、先知

九天玄女给出的四句法旨,提纲挈领,提前预言了故事的发展,成为贯穿整本小说的重要线索,有“草蛇灰线”的作用。

警幻仙姑让宝玉听的十二支曲词,也预演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走向,使得第五回成为全书叙事的又一关锁,同样“伏脉千里”。

5、守护者

九天玄女在后期的情节和战斗中,又多次出现,或预言凶吉,或传授计谋,是水浒众好汉的“保护神”,作用类似于《西游记》里的观音。

警幻仙姑在第一回中以“木石姻缘”的撮合者形象出现,也是宝黛关系的推进者,也有类似观音“一路护送”的功能。

三、如梦如幻

1、以“梦”为纲

“智取生辰纲”之前,晁盖梦见北斗七星,金圣叹批道:

此处为一部大书提纲挈领之处,晁盖为一部大书提纲挈领之人,而为头先是一梦,可见一百八人、七十卷书,都无实事。

《红楼梦》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回应顽石思凡,说红尘中的“乐事”,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甲戌本在这八个字旁侧批曰:

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2、次要角色的梦:起和收

梁山聚义,起于晁盖一梦,梦见北斗七星坠于自家屋脊之上;全书结尾,是宋徽宗一梦,梦中游水泊梁山,与百八将的魂魄相见。

红楼故事,起于甄士隐一梦,梦见一僧一道讲顽石的前生;全书结尾,是贾雨村一梦,梦中空空道人携《石头记》的抄本前来找他。

又及:

金圣叹批改的贯华堂本《水浒》,以卢俊义一梦结尾,并且自批道:

晁盖七人以梦始,宋江、卢俊义一百八人以梦终,皆极大章法。

虽然这一梦是他自己杜撰的,但这句批语仍然适用于《水浒》的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说明金圣叹充分认识到了“梦”在《水浒》结构上的重要作用。

3、主角的梦:重要线索

宋江遇九天玄女,贾宝玉遇警幻仙姑。

他们两位都是承接天命的人,故事中,所有人的命运只向他们一人展示,这个过程都在“梦”中完成。

4、预言的梦:提示灾祸

水浒第六十五回,晁盖在宋江梦中显灵,提示他将要生病。

红楼第八十六回,贾母亲口说,元妃独自一个人到她梦里,交待“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

5、告别的梦:黄泉引路

水浒里,宋江、李逵死后,托梦给吴用、花荣,第一是为辞行,第二是道出自己的死因真相,第三是请他们前来看视,但实际上是接引他们共赴黄泉。

红楼里,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凤姐,第一也是辞行,第二是说出对贾府未来的担忧,第三是给出了两条解决方法和两句赠言。

在后面“鸳鸯殉主”的环节里,秦可卿再度现身,这里的作用就是充当“黄泉引路人”,接引她赴“太虚幻境”。

四、魔君下凡

1、转世历劫

水浒百八将是天星出世,只因魔性未断,道行未完,所以罚到人间替天行道,修炼功果。历劫功成之后,天星归位,重登紫府。

红楼的宝玉是神瑛侍者下凡,因为凡心偶炽,下凡造历幻缘,历劫完成,也是复归原位,“两番人作一番人”。

2、魔君与魔王

水浒的天罡、地煞被称为“魔君”,红楼的宝玉号称“混世魔王”,本质上都是“明贬暗褒”的写法。

3、投胎之地

水浒天星出世,是在“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红楼顽石投胎,专门选了“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4、聚散离合

水浒众星宿历经百千曲折,完成梁山聚义,成就“水泊中的英雄地”。尽管发誓“生死相随,誓不相舍”,但最终还是十停去七,风流云散。

红楼女儿聚会,从黛玉入贾府开始,宝钗、湘云、妙玉、宝琴、邢岫烟等陆续前来,遂成“大观园里的女儿国”,但最后也是家业散尽,逐一离去。

两部大书概括起来,全都是“聚散离合”,命比纸薄。

5、星主和花主

水浒里,宋江被称为“星主”;红楼里,贾宝玉有“绛洞花主”之名。

五、天罡地煞与正副簿册

1、古典小说喜欢给主角排名、列榜单的风气从《水浒传》开始。

先有了梁山上天罡、地煞的排座次(或可称为“忠义榜”),接着又有了《封神演义》里的“封神榜”。

在现实中,各种仿《水浒》的榜单也接连问世。

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列了《东林点将录》;清代乾隆间年,舒位排出了《乾嘉诗坛点将录》,都使用水浒里的绰号乃至星号,给政坛、诗坛的人物排名,后者还附上了每个人的小传和赞语。

两个《点将录》实际上都有109人,包含“托塔天王”

到了红楼,“太虚幻境”的橱里,收藏着一系列簿册,脂砚斋庚辰本说,里面藏的是“警幻情榜”。

2、和水浒把人物分成“天罡、地煞”一样,红楼女儿按身份也有主次之别,有“正册、副册、又副册”。

3、水浒好汉出场时有赞诗,红楼女儿在“薄命司”里有判词

六、三层结构

《水浒》和《红楼》在主角人物以及故事主线之外,都各有三层围绕着他们的叙事结构。

1、主角和主线

居于《水浒》故事核心的主角是108位梁山好汉,以及他们的敌人、仇人,核心主线是好汉们四方汇聚、最后消亡,辅线是大宋社会的各种乱象。

居于《红楼》故事核心的主角是大观园里的男男女女,从主子到下人,核心主线是贾宝玉的感情经历,辅线是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

2、第一层:具有寓言功能的“人”

水浒的外围第一层人物是“三个太尉”:洪信、高俅、宿元景。

他们以人的面貌出现,穿梭在故事发展主线里,一个“放”、一个“逼”、一个“收”,促成了好汉们出世、聚义、招安的命运。

红楼的外围第一层人物是:宁荣二公、贾元春和秦可卿。

他们也是以人的面貌出现,但能够清醒地看到贾府的命运,也都试图以不同的方式阻止和化解这个危机,却没能成功。

他们在贾府盛极时出现,给出预言;在败落时再次出现,发出叹息。

3、第二层:亦人亦仙的僧和道

水浒第二层人物是:鲁智深的师父智真长老和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

这两位是亦人亦仙的形象,知道徒弟的前世来生,能够与上天沟通,并给出各种偈语作为预言,还传授秘诀来化解危机(如罗真人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破高廉法术)。

红楼第二层人物是:茫茫大士(癞头和尚)、渺渺真人(跛足道人)。

他们同样忽人忽仙,也知道主角的前世来生,能够与警幻仙姑沟通,曾经试图度化甄英莲、林黛玉出家,也送过甄士隐四句偈语,还给过薛宝钗金锁和“冷香丸药方”,给过贾瑞“风月宝鉴”,都是在传授方法以期化解危机,其作用和真长老、罗真人的“师父”角色类似。

4、第三层:主宰一切的神

水浒第三层人物是:九天玄女以及没有露面的“玉帝”,是纯粹的神,也是所有事件的主宰。

红楼第三层人物是:警幻仙姑,也是纯粹的神,总管尘世所有风月男女之事。

七、开篇隐喻

表面上看,《红楼》开篇说“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而《水浒》貌似有一个明确的时间: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但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已经去世6年的范仲淹还在启奏关于瘟疫的事,正是由他提出了去信州龙虎山请张天师来做罗天大醮的主意。

洪信太尉去请的“虚靖先生”张继先,是道家正一派第三十代天师,他要在34年后才出生。

也就是说,范仲淹是向后穿越了,而张天师则是向前穿越。

另外,按史书记载,嘉祐三年前后并没有什么瘟疫,倒是发生了另外几件事:

其一是大宋决定开始治理黄河,“以葛家岗新开河为永济河,凡役工六十三万”;

其二是王安石写下了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前者是真正的洪水,结果是治理无效,梁山八百里水泊(巨野泽)就是由于黄河的泛滥才得以形成。

后者是政治上的“洪水”,引发了政坛的动荡。

牵连起范仲淹、张继先一前一后两位真实人物的,是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洪信太尉”。他之所以姓“洪”,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谓“洪水猛兽”,108个魔君(猛兽)“遇洪而开”,顺理成章。

《水浒》用一个“真”的时间,推出了一系列“假”的人物,意在提醒读者,这一切皆是虚幻。

这样开篇,和《红楼》以“荒唐演大荒”的大荒山无稽崖,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时,《水浒》这种给人物起名的方式,对真实历史的隐喻处理,几乎完全被《红楼梦》所继承,并得到了发扬光大。

又及:

《水浒》在名字上,很少使用索隐法,但并不是没有。

除了“洪信”之外,“宿元景”的名字也是隐喻之一。

宿,即星宿;元景,即原来的景象。

所以“宿元景”这一人物的作用,就是负责促进招安,让108个天星完成道行,重新归位。

八、出场次序

1、第一人

水浒故事的第一个人物高俅登场之后,时间线一下子恢复了正常,表明从“魔幻时间”进入了“真实时间”,开启了现实主义的叙事阶段。

红楼故事从第一个人物甄士隐登场后,同样进入了现实尘世,时间线也是连贯的。

2、第一个故事

在现实现世中,《水浒》讲的第一个故事是“高俅发迹”。

乍看上去,高俅的人生经历和梁山好汉没有关系,但从小说的主题看,高俅的平步青云直接揭示了社会混乱的根源,所谓“乱自上作”。

高俅的成功史,是梁山崛起的背景。

《红楼》讲的第一个故事是甄家的败落。

“甄(真)事”是“贾(假)事”的背景,这个“真”的底色反衬出了“假”的繁华,就如同元宵夜的灯火,埋藏着“霍启(祸起)”的危机。

3、收尾的人

给水浒故事收尾的人还是高俅,他伙同杨戬,毒死了宋江、卢俊义,水泊里的轰轰烈烈从此划上句号。

给红楼故事收尾的人还是甄士隐,他揭示了贾府还能“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女儿英莲甚至为薛家遗一子以继宗祧。

但是,明眼人不难看出,这个“圆满”的结局,和《水浒传》最后那句“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一样,只是为悲剧蒙上了一层面纱。

4、第二人

《水浒》第二个出场的人物是王进,由他引出了第一个梁山好汉史进。

《红楼》第二个出场的人物是贾雨村,由他引出了第一个大观园里的女子林黛玉。

王进是史进的师父,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

5、从西到东、从南到北

《水浒》主要的场景在梁山,但王进得罪高俅,逃离东京后,却往西走到了延安府,是东西殊途。

《红楼》主要的场景在京城,但贾雨村中进士,被革职之后,却游历到维扬,成了林家的西宾,是南辕北辙。

不过,红楼梦里,贾雨村在故事结尾再次出现,完成了首尾呼应,而水浒传里的王进却一去不返,杳无踪迹,极大可能是撰写前几回的作者未能完成自己的写作计划,中途搁笔。

尾声

上面所列的八种相似点,都是小说叙事结构层面上的,其实,《水浒》与《红楼》在人物和情节层面上,也颇有相似之处。

这里稍举一例。

两部小说里,都有一种“借粗人妄语,一语道破天机”的写作方法。

在《水浒》里,李逵经常口不择言,当众发作,很多时候都是说出了宋江不方便说的话。

如大破无为军之后,宋江跪下请大家上山,李逵就直接跳起来大叫:“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

在《红楼》里,焦大、李嬷嬷,乃至薛蟠都干过同样的事。

焦大的醉骂揭出了宁府的隐情,李嬷嬷几次点破宝玉和袭人的关系,薛蟠也直接道出过宝钗对宝玉的心思。

这种借醉言妄语,说出天机的技巧,古代批评家已经注意到。

金圣叹批过:

一路写宋江权诈处,必紧接李逵粗言直叫,此又是画家所谓反衬法。读者但见李逵粗直,便知宋江权诈,则庶几得之矣。

(老金一贯是“宋黑”,请忽略其立场)

清代的姚燮在《读红楼梦纲领》中有云:

王(疑为笔误,应为“李”)嬷嬷妖狐之骂,直诛花姑娘之心,蟠哥哥金玉之言,能揭宝妹妹之隐。

这种方法可能继承自《西厢记》中“红娘”的言行,只不过她是聪明伶俐的,是“慧者有心”,后来被《水浒》和《红楼》反用了,变成了“愚人无心”。


2022.3.19


user avatar   li-ming-hui-25-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与书之间,也讲究缘分。你和红楼梦,目前还没有缘分,仅此而已。

能与它们都有缘分,我觉得仿佛赚了十个亿。祝愿你某一天看见这个问题,能取笑一下年轻的自己。

——————分割线——————

我又收到题主一个问题的邀请,说感觉红楼梦“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是狗屁道理,自己越来越喜欢水浒传。

这是题主的近期提问:




这个题主应该只是个挑事儿的,或者说想显示一下自己欣赏水平多么与众不同。大家其实不用浪费口舌了。

顺便奉劝题主一句,一个问题提多遍也并不是就会显得你更有道理,只能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user avatar   chen-guo-chu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某省厅任职,受单位委派,在某大山深处农村扶贫。

真实体会到什么叫做世人皆苦。

1:海拔1800米的山上,128户农民世世代代以种植中药材为生。最近的公路在海拔700米的山腰。山体几成垂直状,垂直高度1100米,修上去需要新建道路14公里,仅仅修一条毛路(不包含硬化和安装安全设施)需要投资5600万元。修路难度十分大,经常有滑坡和塌方。三分之二以上的路段需要砌挡墙。当地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委书记县长都来看了,苦于没钱,一直没有修路。后来我们找到资金修了一段,发生滑坡和塌方事故,紧急停工。现在正在重新论证,确定方案,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再开工。

山上原来没电,我们到了之后协调上级机关化缘,花费130多万元给他们通了电。130多万元,30万元的设施设备安装费用,100万的人工运费。所有的铁塔、水泥桩、电线、水泥全部靠人工背上去。

山上的农户每年上千吨的中药材,都是人背马驼弄下山,每天一个来回,基本全年无休。

那一村子的人,祖祖辈辈,哪个不苦?

下图是施工现场。深山老林,悬崖峭壁,绝大部分路段都要用石头修建挡墙,所以造价特别高。

2:两兄弟,左边的是哥哥,右边的是弟弟。

猜一下哥哥多少岁?才40多岁。是不是看起来像50多岁了。

两兄弟住在后面的木屋里,房子是父亲从别人手里买的。只看得到一角,其实已经快要垮了。

哥哥已成家,有一个小孩10左右,在山下上小学,周一到周五住校,每周生活费5块钱。那孩子有农村人的那种淳朴,但是也有小孩子的顽皮。夏天了,还穿着一双长筒水靴。有次去小学打球乒乓球,他给我买了一瓶矿泉水,我不要,硬要给我喝。最后走的时候把我的乒乓球送给了他。

两兄弟都是贫困户。哥哥患有口腔病,牙齿全部掉光了,只能吃流质食品。因为常年进食流食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无力,无法外出务工。妻子忍受不了贫穷逃跑了。现在靠务农为生。

弟弟30多岁,没成家。早年在外务工,现在在家务农。兄弟两相依为命。

不好意思,不能放小孩子的照片,感觉于心不忍。

想想十几年都只能吃流食喝稀饭,苦不苦?

3:70多岁的老人,与老伴相依为命。儿子快50岁未成家。儿嫌家贫,多年未归。两个老人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自种自收。

70多岁的年龄,吃穿住无着落,儿子面都见不到,苦不苦?


4.在贫困地区扶贫,见过了太多太多贫困的人,再怎么心如钢铁都被化了。所以针对扶贫工作,我是真觉得太有必要了。有些老百姓,真的过得太苦了。

只希望自己能时刻保持赤子之心,永远记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希望将来能为这些人做一点事情,让这样的事情少一点。


感谢大家的鼓励。

其实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我以前也见过穷人。但是我家不像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连片贫穷。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到整片地区的人都处于这种贫困状态,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世人皆苦吧。


评论里讨论最多的就是修路不划算。我多说几句。

单纯从花钱的多少来说,将128户易地搬迁确实花不了5000多万。但是搬家并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

很多人有一个本末倒置的认识,大家都以为贫困户贫穷是因为他家房子在山上,所以他贫穷。其实这种认识太片面。

他们贫穷的本质,是他们缺少生产资料,或者是生产资料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另外一种贫穷的原因就是他们有生产资料,也能转化为经济效益,但是他们刚性支出远远大于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资料转化成的经济效益,入不敷出,就变贫穷了。

分别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家庭在农村没有任何土地(土地被水冲毁、自然灾害泥石流、滑坡等),那他家唯一的生产资料就是农户自己的体力,或者说他们家根本就没有生产资料;第二种,比如他们家有土地,但是壮年劳动力全部去世或者生病,导致土地没人耕种,这种就是有生产资料但是没办法转化为经济效益;第三种就是家里有地也有人耕种,但是家里有人生大病每年需要医药费几十万导致家庭贫穷。

以上土地只是一个比喻,也可以替代成其他生产资料。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如果单纯的移民和给资金,能不能让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呢?

显然是不行的。把老百姓从他常居住的地方搬走,即使给他建了房子,他有土地吗?他们还是没有生产资料。就算再补一笔资金,可以想见的是,补助资金肯定不会太大,政府也没有那么多钱来无限制的补助贫困户不是?那么这笔钱,他到了城镇能用多久?城镇的消费水平他们是否跟得上?

也就是说单纯的搬迁和给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解决贫困的最好办法是让其家庭发展产业,并将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才是长久的办法。

结合到实际,就是三个方面,第一是要让群众有生产资料,第二是让他们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经济效益,第三是对大额刚性支持予以短时间的补助。生产资料方面,大部分群众都是有土地的,如果没有土地,那就用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让他享受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资料。关键是第二步,怎么将生产资料转化为经济效益?那就需要将他们生产的农产品运出大山,减轻他们的成本,增加他们的利润。这就涉及到修路。所以修路是解决他们这个地方长期贫困、整体性、区域性贫困的基础。第三种就是家里有大病、残疾的,可以适当的、小范围的给与政策保障。

如果扶贫只是单纯的给钱给物,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经济的流动性注定了贫困户的钱会流向社会。只有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能保证他们真正脱贫。而政府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挖掘潜能,寻找资源,带动他们自己自力更生。

虽然我们投入了近6000万,看似很大一笔资金,但是这些资金投入,无论是近期、中期还是长期都是利于老百姓的。近期看,修路需要附近的老百姓出力,他们可以获得劳务报酬,可以顺便带动一部分家庭增收脱贫;中期看,修路能够减轻上面中药材种植成本,老百姓利润更高;远期看,公路沿途群众都能受益,以后山上的资源也有了开发的基础,能够带动整片大山的群众脱贫。

把6000万分给128户,只有这128户能脱贫;修路,能让整个山区脱贫。




  

相关话题

  为什么水浒里卢俊义捉住了史文恭,按天王遗言,应该是可以当山寨之主却为什么不当呢? 
  为什么宁荣二公认为能振兴贾家的是贾宝玉而不是贾兰? 
  为什么说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从小一处长大? 
  我和学校一老师说我不喜红学考据派,我索隐到哀悼明亡血泪史上,老师对我的想法有一丝鄙夷,你们怎么看? 
  在看完水浒传一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哭笑不得的问题 ,就是在当时得大宋时期牛肉是随时能吃到得吗? 
  晴雯为何不向贾母求救? 
  《水浒传》中众好汉之前没有一个牺牲,征方腊的时候却死伤大半,是不是败笔? 
  卢俊义是高富帅,贾氏为什么要出轨李固? 
  袭人对宝黛爱情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什么猎户解珍、解宝能够位列天罡 36 将? 

前一个讨论
曹魏的都城在哪,是许昌还是邺城?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神探狄仁杰》和《大宋提刑官》?





© 2025-01-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