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对特定食物过敏,而在中国很少听说? 第1页

  

user avatar   graceminz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人在美国,两周前做了过敏原测试,结果惊人——65种过敏原,我对50多种过敏。

然后,我问了医生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多过敏,我在中国时感觉大家都没有过敏呢”。

医生笑笑说,(中国人没有过敏)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大家了解程度太低。

没错,我活了20多年,该吃吃该睡睡,自以为没有过敏问题。但事实是,我长期有呼吸道过敏反应,自己不自知,又一直被医生误诊为扁桃体炎。国内医生一直建议我做手术割除扁桃体。美国也看了不少医生,大多束手无策,但全部建议我不要动手术。终于最后一个医生发现,我就是花粉、霉菌和螨虫过敏刺激了呼吸道嘛,扁桃体也只是受害者……

另外,我也有轻微的食物过敏,包括gluten/麦麸,牛肉,牛奶,三文鱼等海鲜。坦率说,我一直觉得很多美国人不吃麦麸是装X,没想到火锅油面筋(纯麦麸)吃那么嗨的我才是那个傻X。欧美人很多会对坚果有严重过敏反应,一小部分人摄入一丢丢花生都可能导致死亡,但是不是所有过敏反应都那么激烈。我注意观察会发现,如果我喝一杯咖啡加牛奶,不会有问题,但如果一天连喝三杯以上的奶咖,消化道就会有明显不适症状。作为一个吃货,这种级别的过敏根本不能妨碍我吃牛排和三文鱼刺身好嘛!

总结来说,即使你的过敏症状不严重,可是你免疫系统对抗特定物质和食物是事实,这种"保卫战役"多少是会消耗额外能量的,也许身体反应就是亚健康。疾病有轻有重,但因为病情轻,就不管不顾的做法绝对不可取。我建议还是应该认真倾听身体的信号,找到你的过敏反应,再决定是治疗,还是照常食用过敏食物(但仍要观察身体反应)。

总结一下问题造成的原因:

  1. 中国人不是没有过敏,而是这方面教育没跟上。我把我发现过敏的经历告诉朋友,基本100%都会和我分享他们自己或者身边人吃某种食物就会引发特定不适的症状,只是没有人意识到需要去医院做检查。更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过敏原测试这个东西。插一句,有一些研究表明,现在流行的蔬果汁清肠法让人身心清爽,有一部分原因由于你从每日的饮食里阻断了过敏原。
  2. 有些过敏是天生,有些是根据环境而发展的。我的医生说,很多外国人在美国居住3-5年后,容易发现过敏症状。原因是,你可能接触到了更多你从小没有接触的过敏原(动植物蛋白和多肽)。免疫系统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会产生抗体,当抗体累积到一定量,才会触发过敏症状。所以当你移居一个新的环境、或者从比较干净的地方搬到污染程度高的地方,都容易“平白无故”得上过敏疾病,即使你已经人到中年。相对的,过敏也可能因为环境和身体情况改变消失。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过敏原的反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一个度及不同反应症状。我随便举个例子,你可能对橡树花粉高度过敏,对于樟树花粉轻微过敏,而对松树花粉不过敏,表现可能是连续打喷嚏,也可能像我是扁桃体发炎红肿;你对牛奶过敏可能会腹泻,对牛肉过敏可能只是消化不良,但对花生过敏可能引发呕吐、甚至呼吸困难。

那英分享过一个她向林志玲逼酒导致她过敏的故事,最后尴尬道歉。两人参加嫣然天使基金会的活动,那英看自己喝酒,而林志玲不喝,还说自己酒精过敏,就觉得林很装。于是那英放话:你这是在北京,知道不喝的下场吧?林志玲没办法就喝了酒,当场全身红肿瘙痒,提前离席。视频:那英自述对林志玲逼酒的过程

你自以为没有过敏反应,更多情况是你适应了身体的反常反应。大多数呼吸道过敏的反应是连续打喷嚏、流涕、眼睛瘙痒、流泪。这些症状我基本没有,可是前几年我严重过敏的时候,可没少去急症室。我的症状之一,长期扁桃体发炎和红肿是注意不到、甚至不怎么感觉得到的。每次直到炎症重了看病,医生总说是扁桃体炎,所以耽误了治疗和确诊。症状之二,则是我长期的黑眼圈和眼鼻水肿,一旦用药,水肿症状就会缓解,但医生说黑眼圈恐怕是治不好了(再也不买那么贵的眼霜了!)。

正视过敏

如果大家对自己是否过敏有疑惑的话,推荐去做一个过敏源测试。千万不要讳疾忌医,或抱着别人都是矫情的心态。

  • 过敏检测主要是两种方式:皮肤测试(skin prick test)和血液检测(blood test)。欧美主流是做皮肤测试,除非身体条件不允许,否则医生是不推荐做血液测试的。两种方式似乎没有所谓的优劣。我的体验只是,皮试过程仅需30分钟,当场可以出结果,但对于医生的经验要求高,且皮试一次能检测的过敏源有限,通常在50-60个左右。血液检测抽一管血就可以做100多、甚至200项过敏源,因为要化验,所以需要几天甚至一周多才能获得结果,到时候不免还要跑趟医院,不如皮试方便。
  • 有朋友私信问我,查过敏要做IgE还是IgG测试?我搜索了一下,血检就是IgE过敏检测,而IgG在美国认为是未经证实准确性的食物过敏测试(unproved food allergy test)。不过国内外,医生一般会根据你的身体情况、检测效率、医务人员皮测经验等作为考量向你推荐过敏测试方式(皮试或血检),没有必要自己选择。

不少朋友问我有没有推荐的的过敏检测机构?统一答复:

  • 国内直接去医院,不少知友说是挂皮肤科,具体请各位和医院挂号护士确认。检测方式来说,国内似乎流行做血液检测,自费只需要¥200-¥500,可以查110+项过敏源。当然也有皮测可以做,建议遵从医生建议。
  • 美国因为医疗体系不同,千万不要去医院,而是去看过敏与免疫专科医生(Allergy & Immunology)。这类医生通常有自己类似办公室的诊所,而不在医院上班。正如我前面所说,美国流行皮试,通过保险一般只需要付$15- $35的copay。我是最普通最便宜的HMO保险,皮试本身免费,含65项过敏源,只需要支付看专科医生一次看诊的费用。PPO保险因为比较好,一般看诊会贵一些。

不少知友和我分享他们的经历,还问他们是不是也过敏了。这里我需要补充一句,了解、关注过敏是好事,但也不要凡事就往上套。有疑惑请看医生。这里我简单澄清一下,针对某种物质时有时无的不良反应肯定不是过敏;大多数过敏反应都是即发的,也就是一接触短时间内就会引起不适。

过敏治疗

  • 如果确诊有过敏,美国这边治疗起来通常就是两种方法。
    • 一是持续吃药和使用鼻子或口腔喷剂,除非自愈,否则吃药本身是无法根治的,不过价格便宜,有病就吃。
    • 二是进行脱敏疗法,疗程1.5-2年,适合某些特定的过敏,而对食物过敏效果不确定。开始每周两次治疗,从小剂量到大剂量注射过敏源,后期可能只需要每月一次治疗。通过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从而使免疫系统适应无害的外来物质。85%的概率之后不再过敏(也意味着15%概率治疗无效)。价格方面我不太确定,感觉就不便宜。
  • 重度食物过敏可以选择不吃。坦白说,我觉得自己的部分食物过敏没有明显症状,但我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轻视,而是做个小小的测试:两周内不吃过敏食物,然后将过敏食物逐步加回三餐,对比一下找出你的症状。除了消化不良,很多时候轻度食物过敏也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精神不振(因为你的免疫系统其实在你没注意的时候,一直不停对抗那些在你胃里的过敏食物,这都是要消耗能量的)。然后你可以考量,是否要放弃食物,还是特地时间场合少吃食物(比如有重要工作项目,或者出差期间少吃过敏食物,平时没事时可以适当多吃点解解馋)。
  • 呼吸过敏无法避免,如果不严重影响生活,可以考虑花粉季吃口服过敏药或喷剂。如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请自行了解脱敏疗法,毕竟我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最后,纠正一下高票答案,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是两件事情。

  • 牛奶过敏源于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敏,过敏的人往往将牛奶涂在皮肤上就可以引起红肿和瘙痒。
  • 乳糖不耐受源于消化系统不能吸收乳糖。我看到一个数据说70%人成年后都会乳糖不耐,其作用就是帮哺乳动物断奶。(不想放弃牛奶?可以吃酸奶或奶酪。)
  • * 乳糖不耐受VS牛奶过敏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

我看评论区热火朝天,其中有好几个奇特的观点:

  • 外国的空气比较甜,外国的医生比较好(嘲讽语气)
    无语……我相信的是科学,美国医生只是客观的告诉了我,我有过敏的事实。另外,美国医生还推荐了比较贵的的脱敏疗法。我自行调研,觉得自己过敏程度可以通过比较廉价的口服药物解决。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医疗体系都是被利益驱使的,没什么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凡事还是要自己思考,不要盲目听信他人,即使对方是医生。身体是自己的,还是得自己来负责——该问的问题就问医生,该做的决定还是得自己做。
  • 过敏都是因为现在人变矫情、金贵了
    我前面提到了,过敏反应有强有弱。过敏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不能轻视;过敏看似没有反应的,你得知道你的免疫系统可是明明白白在过敏原报告里说,“我要抵抗入侵者!” 也许是你轻视了负面反应,或者过敏就是导致你亚健康的原因。通常当你反应轻微的时候,医生也没法明确解释。你需要做的是倾听你自己的身体,找出问题,而不是听信网络霸凌,以为病人在意自己的病情是矫情。
  • 外国人过敏就不接触过敏源,其实应该多接触,时间长了过敏就没了
    这是很严重的误区。脱敏治疗虽然说到底,是长期注射从小剂量到大剂量的过敏源,从而使免疫系统适应无害的外来物质。可是,你不能抛开计量谈问题啊!计量掌控不好,不但无法使身体逐步适应原先的过敏源,更可能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哎,网上的赤脚医生太多了,各个都是神医,我也是服了……
  • 过敏是现代医学造成的
    虽然国内医患关系紧张,甚至美国的医疗体系也深受诟病,我们也不能随随便便给现代医学戴帽子啊!我看了一些报道,确实说现在过敏的病人以每年十几倍的速度递增(这里没有引用,欢迎大家交流数据)。个人认为,除了更多人意识到了过敏这项疾病,更多原因是现代工业和全球化。现代工业合成出了无数前所未有的人工物质,全球化又让普通人有机会去全球各地接触非本地物质。这些都是以前的人没有遇过的,只能说过敏是个现代病吧。
  • 你说过敏那么常见,怎么国内没怎么听说过敏致死呢?
    • 首先,有严重过敏的病人肯定从小身体就有反应,或是父母有相关遗传疾病。鉴于早知道病情了,不太可能误食导致死亡。
    • 关于花生过敏,我看到两种说法。简单归纳一下:一是说中国花生中的过敏原(某些多肽)相较欧美品种低的多,造成过敏反应的概率低;二是中国在明朝引进花生时,过敏的人都死了,也未受重视,最后基因优胜劣汰
    •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做过敏测试的情况,就遭遇了网络喷子。再加上国内对过敏的不了解,更容易造成对公开病情的病人的二次伤害,比如校园、办公室的歧视和霸凌。更令我不寒而栗的是,如果有人恶意针对严重食物过敏的病人,只需要随便在食物里动手脚,就能置人于死地。这种情况下,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隐瞒病情吧?

user avatar   karanokyouk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高赞的 @周文心 说的差不多了,不过她毕竟不是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国内很多情况她也不了解,没必要去对她冷嘲热讽,我来说一下国内的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的33个城市居民0~24月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比例为40.9%,说明其实并不是不存在这种情况,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实际上我们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孩子(每天估计上千吧起码)因为各种过敏来就诊,各种针对乳制品过敏的深度水解配方奶粉都卖的很好,那就问题来了,那么你为什么不知道呢

其实也不能怪你,之所以你觉得好像中国人食物过敏现象不严重,根据我的猜测,一个是科普宣教不到位,一个是基层的过敏源筛查不普及;

一般人可能以为,过敏就是吃个海鲜什么的,起疹子,就是过敏了,实际上免疫系统远比这复杂的多得多,比如很多尘螨过敏或者真菌过敏的患者以为自己是感冒,还有一些迟发型的过敏反应,那就更无法主观的得知过敏源是什么了。

而过敏源筛查的实验室也不是每个医院都有,一些基层的社区医院和诊所就没有相关的检查,导致患者无法简单的对自己的过敏症状有着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规避过敏源。

还有在我院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就是,医生怀疑孩子对某种过敏源过敏,建议做皮肤点刺实验,然而这个实验比较痛苦,要扎很多针,家长心疼孩子就不做了,实际上以“主观认知”为主导的“我以为我对XXX过敏”是很不靠谱的,很多家长就这么糊弄着过去了,总之就是各方面的问题导致了现在这个“貌似不严重,实际很严重”的情况,至于你说怎么办?你去问卫计委吧别问我了……


以上~


Reference

王硕, et al. 城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 24(2)


user avatar   at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敏是个外来词,我们这里有很多本土称呼。

比如小时候叫「娇气」、「挑食」;

长大了叫「矫情」、「事儿逼」;

出门了叫「水土不服」;

酒桌上花样就更多了,「不给面子」、「怂」、「不是男人」;

很多传统医学术语都跟过敏搭边:「阳虚」、「肺火」、「风邪」;

以及给妇女后半辈子一切不适安上的万能理由:「月子没坐好」。


其实有些轻度过敏确实能通过不断接触过敏原最后脱敏。

但脱敏这事看运气,就像酒精过敏的人练酒量,练出来的不少,喝死的也不少。


有人从小对某种食物或动植物过敏而不自知,吃完之后也没太严重反应,但对免疫系统是个消耗。所以在老家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身体虚弱,搬到外地后没有这种东西吃了,一下子就健康起来。

国人对此的解释基本就是那地方山水滋养人吧。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得有研究证明过度清洁的成长环境和免疫系统过敏存在关联性


user avatar   pi-pi-21-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tian-ya-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大原因,第一个是地位。姚明和林书豪在NBA的地位不一样。

姚明进NBA的时候,抛开状元的身份,所有人都知道斯特恩是把姚明当成中国版jumpman一样捧,给了未来NBA符号式球星的定位。给最一流的资源,那时候火箭是个小弱队,进不了季后赛的,一个赛季下来全美直播都没几场。结果姚明来了年年雷打不动上圣诞大战,奥尼尔科比那时作为联盟头牌,死敌那么多,圣诞大战全都让给姚明火箭来打。一直到奥尼尔东游去了热火,奥尼尔圣诞大战的对手才换成科比。当时乔丹马上第三次退役,科比本来被捧为接班人,结果出了鹰郡事件,卡特希尔都连年重伤,詹姆斯韦德这批人还未成熟起来,NBA急缺立得住的偶像,斯特恩为了保住NBA的品牌力广撒网,谁也不知道未来的联盟的logo式人物是谁。那时候全明星网络票选,中国网民多,姚明新秀赛季就上首发,第二年直接当票王,挤掉奥尼尔,咋没像现在一样改制度,网络票选只占一半。

姚明进了NBA是这个地位,所有球员都看得见,场上场下小动作放一边,谁敢种族歧视?无意间蹦出几个涉嫌歧视的词,全都赶紧道歉。第一个赛季穆大叔场上直接一肘子怼姚明喉咙上,给姚明怼晕了,场下敢蹦一个辱华的词儿来不?

林书豪就是个落选秀,十天合同一签的临时工,地位和姚明根本比不了。

第二是国籍,对于美国球员球迷来说,姚明是中国人,是代表中国男篮打球的,跟美国没啥关系,是带着庞大球迷群体来送资源的人。而林书豪是美国人,土生土长的美国篮球人,也曾经入选过美国篮球集训队,是跟大家一起抢资源的自己人。美国球员,球迷,媒体等会更在意,对他批评得也会更直白,更苛刻,更不留情面。日本韩国啥艺人来个出轨有了小三啥的,who care?但咱本国文小哥吴大叔来个出轨小三的事儿,微博服务器都扛不住,会爆。

第三就是心理因素,反差。你可以忍受空降来的学霸一直比自己成绩好,但是如果哪天有个学渣考得比你好,你就会很不爽。姚明就是那个空降来的学霸。来的时候就是状元秀,几乎联盟第一身高,比奥尼尔都高一块儿,新秀赛季就打上主力,场均十多分,后面常年前三名的命中率,在那个内线为王的年代,谁站在场上只要不瞎都看得出来姚明不太好对付。

但林书豪就是那个逆袭的学渣。从前几年大家都不放在眼里的落选秀,到哪支球队都是被裁,突然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和话题性,甚至打上了无数球员梦寐以求的主力,很多人心里不舒服。就连我作为林书豪球迷,看到丁威迪打出来了,我心里其实也是不爽的。

林书豪遭到歧视和其他不公正待遇的原因有很多,但和姚明相比,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以上三个。谢谢阅读




  

相关话题

  看书如何做到读进去,还能讲出来? 
  如何才能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 
  对于很没礼貌与态度不好的人总是感到很愤怒,怎么找心里平衡? 
  为什么中国人用烘干机、洗碗机的不多?如何选购洗碗机? 
  PS5的画质帧数表现大约与什么显卡持平? 
  跟学识浅薄却固执己见的人聊天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果女性主动要求上床,会拒绝的男人有多少? 
  电灯泡塞嘴里真的拔不出来吗? 
  女生爱看书和不爱看书的差别在哪里? 
  假设你现在二十多岁,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40万元,你会选择买车还是买房?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上海周浦医院改为方舱医院?
下一个讨论
泽连斯基会成为乌克兰亲美西方而卖国的罪人吗?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