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当之无愧的佛系歌手。
1.淡泊名利。
15年参加我是歌手大火之后,粉丝数目大涨,李健一度在微博微信里被各式封神。集高学历,高才华,高颜值于一身的他,低调谦虚又不失幽默,成为了当时娱乐圈最有吸金潜力的艺人之一。可是,偏偏是这样眼前星途一片璀璨的他,在这个人人都想借着风头乘热打铁的娱乐圈,却婉拒了各种造势节目和娱乐综艺,回避了走一炮而红的明星都选择的那条商业道路。参加完节目的他激流勇退避过热潮,出国旅游放松身心,度过了一段悠哉惬意的日子。
他说:“你的身份是个歌手,作品就是你唯一的名片。当你人比歌红那一定不对。”
2.清澈明净。
特别着迷于李健的眼眸,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舞台下,他的眼里都流淌着那条歌声里的贝加尔湖一般,眼波清澈,明净透亮。
人人皆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样空明清澈的瞳仁,它们的主人也一定是个十分美好纯粹的人吧。
记得余华说过,李健歌如其人,他的音乐很安静,他的人也很安静。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就是那种安静的东西。
私以为他的安静是一股内在的力量,有所寄托,有所坚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对纷繁小节上心动神,不会为无谓之事乱耳劳形。
因为心里有束光,所以眼里有片海。
3.简单纯粹。
第一次听到李健的歌声是在午夜的音乐电台。那时候《传奇》还没被王菲于春晚演唱,李健并不被人熟知。当时不知道他唱的哪首歌,只觉得耳机里面,那个缓缓流淌的声音好悦耳,有一种陌生的熟悉之感,清新干净,舒缓轻柔。 真如风吹麦浪一般,轻轻撩拨着我的神经,慢慢咬噬着我的思绪……
后来听得多了,发现他的歌,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有一种清风拂面的感觉,给人以一种宛若慢摇小船划入水中央的简单舒适。他的歌声,为每一个疲倦的灵魂提供了一方栖息的净土,里面有童年和故乡,有爱情和月亮,有年华和星辰。他从不紧跟潮流,也不哗众取宠。有人称他为音乐诗人,一点都不为过。他的歌声如诗如画,饱满而宁静,有一种大气的诗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听到他的音乐总能让我想起摩诘此诗。
4.随性自由。
他喜欢慢生活,每天以一杯气泡水开始。一天两顿饭,喜欢喝喝咖啡,细细品茶。空余时间弹弹琴,弹着弹着灵感来了,就写一下歌。他说希望四十岁的他可以体面地老去,所以每天都留下足够的时间运动和看书。坚持锻炼以拥有外在健康的体魄,坚持读书以充实内在强大的灵魂。他没有微信,用着的还是按键的老式手机。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这样的他宛如与世隔绝的“古人”。
看书是他的一大乐事。记者去他家采访,拍到他的家中整整齐齐堆满了各式唱片和书籍。
那些年代有着久远却记录经典的唱片图书,是他心头至爱。无论是Leonard Cohen,Freshly ground的音乐,还是博尔赫斯,茨威格的著作,他都以沉浸式阅读的姿态徜徉其间。在他的书架上,看不到一点消费化便捷式碎片式阅读的影子。
他的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那种清醒、自持,力求与物欲横流的世界自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在精神世界上从严自律,追求精进。他一直追索着自己的那道光:不愤世嫉俗,不煽动情绪,不迎合讨巧,不飙高炫技。浅吟低唱,婉转空灵,自成一派。这样的独立气质也是其音乐上多年不变的匠心。
“我一直都是跟随心声,我不愿意为了商业利益在音乐上、在为人处事上压抑自己,我需要自由。” 李健如是说。
“自由”一词,在瞬息万变,诱惑无穷的娱乐圈,在一众明星艺人的眼中真可谓是最廉价不过的东西了。可偏偏是这个词,被他如此重视珍爱。
他是自由的,进有进一寸的欢喜,退有退一分的悠游。
李健妻子的微博记录着他俩生活的点滴:
养养植物种种花,品品好茶画幅画。
他们逗猫躲雪,他们旅行读书。
他是她的“休假先生”,也是她的“健身先生”。
所谓岁月静好的闲适生活,大抵如此吧。
李健身上的“佛系”是
在物质世界无争无抢的豁达出世,
在精神世界自律自严的审慎入世。
他说:“懂得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无需懂。”
活得自由,过得通透,这份佛系,很李健。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