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其实是有商人抵达过斯里兰卡的,所以史书有相关国家的记载。东晋著名僧人法显回国就是搭船从斯里兰卡回到广州(当然不确定是中国船),但是确实去过印度洋的华商和进行东洋,南洋贸易的华商数量没法比。
首先,当然是因为 南洋等地 地理距离中国近。在中古时代,航海的距离和海上的风险是成正比的。海上是很危险的,多呆一天,都有可能遇到前一天没有的危险海况如风暴,打家劫舍的海盗,以及触礁这样的意外。 印度洋贸易利润不高于南洋而风险倍之,对华商去印度不划算。
而且古代中国人走海外贸易都是有针路的,这个针路是几百年来商人们对航海线路的总结。而印度洋的针路,这个很多人真不熟。
其次,印度在大航海时代最著名的特产是印度棉布。 而在东亚有类似的替代品松江棉布。不远万里运来印度棉布,在中国也根本竞争不过松江棉布。
在东南亚的话,印度棉布生意已经被穆斯林商人或者 荷兰殖民者垄断了。这里是印度洋,没你华商后来者的份儿。
再次,在中国沿海的贸易中,无论是砂糖,瓷器,丝绸还是茶叶,都是利润更高的商品,而且东亚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购买力非常可以(典型比如金山银山开发大户 日本) 西班牙人为了购买中国商品都主动把墨西哥白银往菲律宾搬,华人没必要航海出远门就能大赚特赚。
第四,中国人也没有放弃印度市场,明清时代 云南商帮对藏,对东南亚缅甸等地的茶马古道,都有茶叶等物资流入印度市场。尤其是在缅甸活跃的云南商帮,因为陆上接壤,所以没必要走海上。
最后,相比之大航海时代的欧洲盖伦船,中国帆船的航海能力并不差,但是速度比较慢,作为军舰的战斗力也不强,对纵横印度洋的 各路海盗的抵抗力明显更差。没有武力作为保障,也没有开拓新市场的动力。
华人到海外主要是为了谋生,而谋生这一经济目的最重要原则就是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马六甲海峡以东就是最佳平衡点,再往西走,对多数人来说成本和风险就要大大超过收益了。
在工业化时代之前,只有东南亚和印度能提供中国需要的大宗海外商品。而马六甲海峡既是南中国海与印度洋的分界点,也几乎正处在与印度和中国等距离的中间位置。
对从事海外贸易来说,在马六甲以东就能以较低价格获得中国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把贸易线拉长到印度,首先意味往返航程增加了一倍,这不仅意味着货物周转时间大大延长,也意味着各种风险成本呈几何级增长。而与此同时,印度和马六甲以东商品价格差距并不悬殊,利润不会随风险增加有同等或更高的增加,那延长贸易线就是亏本生意。所以只有象明初以国家为后盾且有建立国际秩序政治目的的大型武装舰队,才能承担这种风险远航印度洋。而对风险承受度较低,又无经济以外目的的华人海商而言,到马六甲海峡以西活动显然没必要。
而对于近代海外华工来说,到南洋首先是当地有市场需求,同时南洋也距离中国更近,对于多数仍以衣锦还乡为目的的中国人来说,这显然是最大优势。同样南洋长期的移民已经形成了成规模的华人社会,对于谋生和发展,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地区。而印度自身就是主要劳工输出地,如英国就在马来亚引入了大量南印度人。这种情况下,显然印度缺乏对华工的需求,印度以西地区引入印度劳工也比引入华工更经济。同时印度种族、文化与中国有更大的差异,也让华人生活更为不便。印度尚且如此,往西更有过之。请问是选择在距离祖国更近,风险更低、市场需求更旺盛,环境更利于华人发展的地区;还是选择距离祖国更远,风险更高、市场需求度低,更不利于华人发展的地区?显然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所以原因很简单,海外华人是有经济头脑的正常人。
找到了几则19世纪前华人在印度洋活动的有趣记载。
Kunjali Marakkar是16世纪印度洋卡利卡特扎莫林(Zamorin of Calicut)王国授予在海上对抗葡萄牙殖民者的穆斯林海军军官头衔,总共授予了4任,而其中的第四任Kunjali曾经救出一个在葡萄牙船上为奴的中国男孩Chinali,Kunjali IV很欣赏这个男孩,将其培养成自己的副手和一个穆斯林,在海上攻击葡萄牙船只,两人联手一度为海上的葡萄牙人带来无比的恐惧。
不过随着其海上势力的强大Kunjali IV也越来越跋扈,自称”印度洋之主”(Lord of the Indian seas)和“莫普拉人之王”(King of the Mappilas),最终两人服务的母国扎莫林王国的国王决定与葡萄牙人联手攻击Kunjali IV和Chinali,联手攻击的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由扎莫林王国在陆上,葡萄牙人在海上发起进攻,两人只得投降。在葡萄牙人的审问中Chinali表示自己原本是马六甲的一位仆役,被带到马拉巴尔的船上,又被Kunjali IV解救,因此他全心全意的信任他的船长,和他一起在海上袭击基督徒。
而在稍早的16世纪初期葡萄文献中还记载了一位叫做"中国 古铁里 阿里“(China Kuttali Ali)的印度洋穆斯林商人,他也属于Marakkar——南印度穆斯林的一族,在南印度和马六甲之间的海域从事稻米贸易。自1528年开始他在印度西海岸的商船就开始被葡萄牙人打劫,虽然曾经支付高额赎金并向葡萄牙人宣誓友好,但他的船队在1530年和1536年还是再次遭到葡萄牙人洗劫。他最后一次记录是在1539/1540年作为扎莫林王国的使者前往葡属果阿签署和平条约。
葡萄牙人记载的“China“并不确定是指他真的拥有华人血统,或只是因为有蒙古利亚人种的样貌,或者其实是Chinna清奈的误写。
有人认为,这位China Kuttali就是扎莫林王国第一任的Kunjali Marakkar
谢邀
首先,有一个残酷的事实需要说明的就是,华人从来就没有成为马六甲海峡以西跨洋航海的主要参与者,是的,包括你大元。
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来自南中国的绝大多数商船最远也不过抵达南印度,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收买胡椒等印度商品,至于更加往西的航线,还是由阿拉伯或者波斯商人来完成的
而且,即使从中国到南印度航线的这些中国商船,绝大部份也是由色目人在运营
强调一遍,这里我没有说色目人不是中国人,没有说色目人不是中国人!但是题主所指的华人航海活动的分量,我认为在这里确实是需要打个折扣的
总结起来就是,华人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是OK的,但是扩张的动力是不足的,对航路的运营也还是要靠那些经验丰富的西亚老司机来掌控的
如果说华人从来就不是印度洋贸易的主要参与者,那么随着个别外部因素的变化而渐渐退出,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外部因素是什么呢?就是你我今天在饭桌上非常常见的,胡椒
作为中国商人对印度主要的需求品胡椒,大约在1400年左右被成功引种到了东南亚。而且,随着郑和下西洋带动了诸如马六甲等东南亚港市国家的兴起,中国的海外贸易重心也就转移到东南亚
郑和下西洋停止后,虽然海禁松弛,私人海外贸易重新活跃起来,但是私人海商已经没有必要再冒险做横跨印度洋的活动了。以下是弘治年间明朝人的话,可以看出对出海通贩的明朝私商来说,回回国还是回回国,商品还是那些商品,那又何必再玩命去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