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明朝愿意的话,当年的明朝有能力在东南亚建立殖民统治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i-shen-zheng-qi-36-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经建立了,而且不止东南亚,准确来说是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明朝都存在不弱的介入能力,只是时间太短,而且在形式上,因为天朝上国的理念,导致与西洋人的殖民方式有一定的差异

永乐三年,因为清迈王国拒绝明使入境,沐晟带着两千步骑兵团征发木邦老挝车里等宣慰司士兵前往讨伐,攻破十几个寨子,吓得清迈王国派使节到明军营门外,向明朝官军以及仆从军伏罪求和

不要以为占据十几个寨子很一般,王骥率领15w大军最后一次南征麓川,打的思机发尿遁到金沙江以西,被史官评价“此亦勋著燕然,功高铜柱”,也是攻破十余寨

明朝并没有按汉地的行政模式来统治三宣六慰,因为明朝皇帝与宣慰司头目实际上是封君封臣的关系,跟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相似

对于印度洋,也有人认为明朝的海外官厂类似今天的美军海外基地,以南巫里西北海域的冒山岛为界,印度洋成了明朝的内海,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是巡航印度洋沿岸诸国

官厂的形式

立摆栅墙垣,设四门更鼓楼。内又立重城,盖造库藏完备。

马六甲官厂,郑和舰队在占地三公里的三保山建立的基地(城市)(宫殿),三保山总共160公顷,合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皆为外府统辖地区,当地人称为Bukit China(中国之丘),西洋人殖民时期,发现了一座古城,即三宝城,内部都是中国式建筑,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

筑造王宫的瓦是明军送的,到了国王都要万分忌惮的地步,当年攻打爪哇的元军有这待遇?

王居前屋用瓦,乃永乐中太监郑和所遣者余屋皆僣拟殿宇,以锡箔为餙遇制,使若列国互市,王即盛陈仪卫,以自儆备

美国学者louiselevathes如此认为:

“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上舰队,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前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国。”

放在今天,那可了不得,先搞几个海外基地玩玩,建个城,有驻军有人口的那种,派官吏过去,让什么总统总理下跪迎旨,然后带上顾问幕僚亲信上百人,来北京交易贡物,不服的就地灭了,肆意干预对方内政

郑和这种商业活动,迥异于传统的海贸流动,在别国内建立补给站、商贸点的操作,明摆着跟西洋殖民者在澳门等地做的事一样啊

所以,明朝曾经短暂殖民过东南亚,是最合理的说法,唯一要顾及的,就是友邦的脸面了,毕竟我国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嗯


user avatar   kang-xi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初其实是有在东南亚-印度洋建立过类似西方殖民统治机构的,只不过明宣宗停止下西洋以后全部废弃了而已。国内学术界对“殖民”“霸权”很忌讳,往往略而不谈,结果造成了大众对此问题的不了解。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官厂”的性质,一个是海外华侨机构的性质。

永乐下西洋,在东南亚-印度洋设立了好几个“官厂”,其中最重要的是满剌加官厂。《瀛涯胜览》记载:

“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栅,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放在内。去各国船只俱回到此取齐,打整番货,装载停当,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其国王亦自采办方物,挈其妻子带领头目,驾船跟随回船赴阙进献。”

《瀛涯胜览》作者马欢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通事(翻译),这段记载其实写的是明朝第一次在马六甲建官厂时的情形(因为满剌加国王并没有每次都跟船去中国朝觐,“到彼,则立”显然不能理解为每次都重盖的临时建筑),时平认为设立满剌加官厂是在永乐八年(1410年),郑永常认为是在永乐十年(1412年)。此后满剌加官厂即作为明朝下西洋的“外府”,《西洋番国志》记载:

“中国下西洋船以此地为外府。立排栅墙垣,设四门更鼓楼。内又立重城,盖造库藏完备。大䑸宝船已往占城、爪哇等国,并先䑸暹罗等国回还船只,俱于此国海滨驻泊,一应钱粮皆入库内贮。各船并聚,又分䑸次前后诸番买卖以后,忽鲁谟厮等各国事毕回时,其小邦去而回者,先后迟早不过五七日俱各到齐。将各国诸色钱粮通行打点,装封仓储,停候五月中风信已顺,结䑸回还。其国既受皇恩深重,其年乃携妻子赴阙谢恩。”

“厂”是明代太监管理的机构名称(比如“东厂”)。从这段记载看,各分舰队往来各国,钱粮都要先后入存满剌加官厂,最后撤离时也是先在马六甲汇合,再集体回国,因此号称“外府”。有两重城寨,建筑结构是排栅+墙垣,开四个城门,设有更鼓楼,驻兵巡逻。在下西洋期间,官厂应该持续有军队驻扎并由太监管理。

《武备志》郑和航海图记有两处官厂,一个在满剌加河口对岸,一个在苏门答剌海峡中的一个小岛上:

对官厂的另一条重要记载见于《宝日堂初集》,

“(永乐)十三年遣少监侯显等使榜葛剌国,宣诏书,赐其国王、王妃、头目以下。……其国海口有港曰察地港,一名察的可湾,官舶停焉。柳塘公(张璇)以病卒于其地官厂内,葬其东门之左隅。……柳塘卒海外,而葬其国凤凰山左翼,一太监指其地曰“当令后世代有文人”,故后人厅事联曰“一派春从海上来”,盖指此矣。”

榜葛剌即今孟加拉国,察地港即今吉大港。《星槎胜览》记载:

“永乐十年并永乐十三年,二次上命太监侯显等统领舟师赉捧诏敕,赏赐国王、王妃、头目,至其国海口,有港曰察地港,立抽分之所。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赉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

对照可知,“立抽分之所”即察地港“官厂”。抽分所即税务关卡。从“葬其东门”看察地港官厂应当也盖有城寨,城外山上还有墓地。“一太监指其地曰”从文意看应当不是指侯显郑和这样的正使大太监,可能是常驻官厂事务工作的下层太监。可见官厂是下西洋时设在海外类似机构的通称,并不仅指航海图上有标注的马六甲和苏门答腊两处。郑永常认为原本苏门答剌是“西洋总路头”,由于政局动荡(内战,后郑和发兵攻灭其伪王),明朝才将官厂迁往满剌加,郑对局势的解读比较合理,但苏门答剌官厂应该并没有废弃,只是重要性下降了而已。

明朝在海外还有不少商站,在下西洋的重要节点古里、忽鲁谟斯等都有据点,从孟加拉的情况看当时用的汉字名称应该也是“官厂”。葡萄牙占领南印度的卡利卡特,即在原本明朝留下的废墟基础上重建城堡。葡萄牙史料里记载:

佩德罗·卡布拉尔下令起造大房子,其中部分供人员居住。他命令代理商手下经常要有百人随时准备执行任务。他给教堂及修士们也造了房子。所有房子外面有巨大的栅栏。有的是地方。那里是华人在古里和如前所述在整个印度时的居所。当地人称它chinacota,意即“中国人的堡垒”(fortaleza dos Chins)。
华人很早便在这一带航行了;由于当地人未开化,无学问,从华人那里学到了法律和习俗,也学会了用中国式帆船进行各种航行……他们以前在古里有一个商站,今天还在。人们称它China cota,意即“中国人的堡垒”。
这个城堡实际上在南方的下面,他们称其为Cota China,原因是在华人拥有胡椒贸易时,在那里有一座城堡。当地人称城堡为Cota,China是因为它是属于华人的。其废墟仍存……
当时华人航行印度海岸。因为香料贸易的缘故,他们在那里有自己的多处商站(rias)。(金国平编译《西方澳门史料选萃(15-16世纪)》)

林梅村《观沧海:大航海时代诸文明的冲突与交流》引此处插图注“葡萄牙人16世纪绘制古里中国城堡”,这个城就是葡萄牙人在明朝的古里官厂废墟上重建的,古里官厂原本的建筑形制已经很难考证了。由葡萄牙史料可知,官厂内有明朝军民住宅,而且在印度海岸还有多处商站。

对于官厂的性质,Geoff Wade认为是类似CIA的海外军事基地或殖民地。对此有学者反驳说官厂只是临时仓库性质,但这种说法显然与史料不符。不过,官厂设置于相对忠诚于明朝的属国,并不管理当地民政,即使像察地港官厂那样设有“抽分所”,应该也只是对商船收税,跟后来的西方殖民地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跟现代美军基地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不完全一致,比如美军基地不管侨务也不收税,法律上美军基地是向当地主权国家租用,而明朝人眼里官厂是直接设置在属国,属国一样在皇帝管辖之下。

明朝停下西洋以后,从葡萄牙人的记载看,古里官厂成为废墟。马六甲官厂则可能仍有华侨居住,现建有郑和文化馆,为避免“友邦惊诧”把“官厂”改成“官仓遗址”。具体范围则存在争议,有认为到三宝山都是郑和驻军区,蔡丽珠认为官厂在后来的华人聚居区,因为1685年华人甲必丹李为经购山时仍为荒山,作为华人公墓,不过考虑到官厂规模巨大、也可能包含墓地,后世荒废的可能性也存在。网上有个日本人画的官厂推测,转载作为示意图(左边是现代地图,古马六甲河口远比现在宽,因此在右图涂蓝,红点即郑和博物馆,可能是官厂的核心区、后世华侨住宅区,黄色是官厂范围,红色是郑和以降扩展范围):

又,《海语》记载满剌加“王居前屋用瓦,乃永乐中太监郑和所遗者。余屋皆僭拟殿宇,以锡箔为饰”,有学者解读为官厂废弃后满剌加王取废墟之瓦修建王宫,其实“遗”是送的意思,满剌加独立原本就是明朝扶持的结果,这条史料写的是郑和军队提供瓦片援建王宫。官厂规模巨大,其实相当于城市了,满剌加建国的时候全国(其实是马六甲城的土著)就几千人,而官厂人多的时候有几万人。有的学者把官厂解释为“官仓”,其实如果“厂”得名自仓库的话,明朝各地直接叫某仓某库的多的是,为什么要叫厂?其实汉字厂的本意是指没有墙壁的屋子,演变为工业作坊,然后皇室又大量用宦官掌管国营手工业,结果宦官机构也叫厂,然后宦官在海外建的据点就也叫厂。厂的本意是敞棚的,跟封闭仓库正好相反,史料上看官厂的仓库也只在内城小城里面而已;而如果说是工厂的意思,明朝在东北的吉林船厂确实有在造船,但史料上看马六甲官厂似乎没写有造船之类的工业活动,就算有也不是得名的原因。加上孟加拉官厂明确写了有太监在,官厂得名的最可能原因就是因为宦官。部分学者担心“友邦惊诧”,强行改“官厂”为“官仓”,不敢提属国国王要跪接圣旨而强行说成“友好、平等”,只敢提经济贸易,而不敢提军事政治,也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了。

此外,郑和航海图还有两处“官屿”在新加坡、马尔代夫(又叫官坞,马尔代夫在明代被称作弱水三千,形容其岛屿多、浮力弱、易沉船,或许明朝在此有修船所),新加坡附近的“官屿”有推测可能是棋樟山岛,出土有明代的碎瓷片,可能也是明初下西洋时的据点。

另一类是海外华侨机构。最有名的是旧港宣慰司。但旧港其实并没有非常特殊,明初南洋半官方的华侨机构还有不少,比如吕宋总督许柴佬:

“菲律宾国立仙道顿马示大学(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的邦牙尼曼教授(Prof Panganiban)的著作,以及拜耶博士(Dr.Otey Bayer)的著述,均云三宝太监郑和分别于公元1405、1408和1417年,即明朝永乐三年,六年和十五年三次,率领拥有二万七千人的大型舰队分别巡视菲律宾群岛的灵牙渊(Lingayan)、马尼拉(Manila),民多洛(Mindoro)和苏洛(Solu)等地区和城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其巡视吕宋岛之时,委任泉州晋江人许柴佬(Ko-Cha-Lao)为吕宋的总督,时在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一直到永乐朝为止(1424年),历时达20年之久。”
“关于这段历史,拜耶博士在为亚申诺·曼伟尔(Arseno Manuel)先生所著的《打家鹿语言中的汉语成份》(《Chinese Elements in the tagalog language》)作序中这样写道:1405年,一位名叫Ko-Cha-Lao(许柴佬)的中国总督被委派到吕宋岛——某种程度的政治和商业控制,似乎至少在一个短期中存在着。”
奥斯订·克拉伊格(Austin Craig)在其所著《西班牙人到来以前菲律宾的千年史》一书中,同样也记述道:“1410年,除了冯嘉施兰(Pangasinan)的使节以外,还有一个由许柴佬(Ko-Cha-Lao)所率领的吕宋使节,带着他的国家的产物,其中以金最为突出,后一个使节的到来,是因为在1405年,永乐帝是派遣了一位高级的中国官员去治理该国,这是与中华帝国有政治结合的绝对标志。”
《重修吕宅许氏族谱序》也记载“……溯晋邑吕宅许氏自明初永禄大夫柴佬公肇基而来,蕃衍顶厝支派。”(《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

当然此总督跟后来的总督应该不是一回事,更接近华侨社区的领事之类的职务。不过当时东南亚是曼陀罗体制,各社区独立性很强,实质都是自治政权。明朝下西洋也加强了对这些华侨社区的管理,比如《三宝垄华人编年史》记载郑和任命“哈芝”黄达京管理占城华人穆斯林社区,又任命颜英祖从吕宋调任爪哇的杜板。不过由于南洋华侨主体是商人,和当地政权始终关系暧昧,比如前述颜英祖也从满者伯夷受封“阿鲁耶”头衔(人名均为音译)。这些社区本质和旧港一样,只不过旧港在明朝的官位最大,有正式的土司封号罢了。我另一个回复里有写:

陈达生《郑和与东南亚伊斯兰》整理这些侨务机构的关系和传承:

明朝停下西洋以后,南海各个华侨社区跟中国的联系日渐疏远,《三宝垄华人编年史》记载从黄瑞和开始“没有事事与中国联系”、“采用爪哇语”,时间大致是1450-1475年。旧港华侨应该也是这一时期逐渐跟爪哇人同化。明初对旧港的定位是土司,有正式的土司封号,而这些华侨社区的“官员”虽然在家谱和本地华人编年史里有明朝封的官职,但不见于明朝官方记载,他们更多应该是“吏”或“绅”,而非正式的“朝廷命官”。

旧港之所以受封土司,是因为明朝对旧港态度特殊。旧港原本是三佛齐国,朱元璋时三佛齐国王试图摆脱爪哇控制而倒向明朝,结果被爪哇灭国,朱元璋鉴于元朝征爪哇失败的教训没有发兵讨伐。爪哇扶持当地华侨陈祖义自治,原三佛齐王室逃亡满剌加,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派重兵下西洋,扶持满剌加建国,灭陈祖义,任命亲明华侨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然而《明史》载“进卿虽受朝命,犹服属爪哇”,后来“满剌加国王矫朝命”索要旧港,爪哇疑虑,明朝安抚说“比闻满剌加国索旧港之地,王甚疑惧。朕推诚待人,若果许之,必有敕谕,王何疑焉”,事实上承认旧港跟爪哇的臣属关系。三佛齐事件在明初经营南洋问题上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郑和下西洋的直接原因之一,明朝最初设立旧港宣慰司时,可能有过加以重用的想法,但最终由于当地华侨跟爪哇的暧昧关系而失望,仅限维持现状而已。不过有趣的是,按清末中国融入西方国际法的标准,羁縻土司算主权、朝贡属国算宗主权,明朝虽然更看重满剌加,但满剌加是外蕃,而明朝虽然对旧港态度复杂,但旧港是土司,严格来说按今天的标准,旧港是应该要画入明朝版图的。

明初的东南亚华侨,其实是以唐宋以来控制南海商道的汉化的阿拉伯-波斯人后裔为主,按今天标准是回族。这个群体至迟到宋代就已经高度汉化,讲汉语、用汉字、对内对外都被视为华人。宋代南海华侨似乎就已经有这样的半自治机构了,比如见于文莱穆斯林墓葬的南洋最早的华人墓碑,铭文“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景定甲子男应甲立”(《东南亚历史译丛》第3集),南宋景定甲子即1264年,很容易联想到宋末元初的蒲寿庚,“蒲”可能来自阿拉伯语常用人名Abu的音译(也有说是阿訇),未必是同一家族,“泉州判院”可能是赠官,这个蒲公应该类似明初的许柴佬、黄达京,是当地华侨社区半官方的官员。这类华侨机构虽然也有来自中国的任命,但跟西方的殖民统治显然很不一样,强行类比的话,有点接近于明朝后期的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状况。晚明以及清代在东南亚的华侨以闽粤汉人移民为主,这些华侨组织也是自治的,有名的比如兰芳公司甚至也有被叫作兰芳共和国,跟明初的区别大概只在于他们跟中国几乎没有官方从属关系,而明初的东南亚半自治华侨机构似乎也要听命于中国。


user avatar   lu-pi-gong-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这帮动不动就“殖民”的兄弟能不能先了解一下“殖民”的历史?

菲律宾明朝和清朝都发生过大规模屠华事件,中国皇帝的反应都是“杀就杀,反正那些人离开了中国也不算是中国人了”。

“入华夏则为华夏,出华夏则为蛮夷”,是古代统治者一以贯之的思路。

而从罗马帝国时代的蛮族殖民地到大航海时代欧洲的海外殖民地,历史的总结经验就一条:新殖民地越建设越赔钱,不如直接照死里压榨才有利润。

英国当年镇压印度占西女王起义,战死的士兵数百人,但是当年病死的英国人光是有统计的就八万。英国一鸦二鸦也是,在中国战死的士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病死的都有数千人。

英国当年统计,出海去一趟加勒比,如果你从上船到下船只是掉了几颗牙,烧高香去吧。达尔文就是环游世界之后几乎满口牙掉光,这个不是他酷爱甜食引起的,而是数次高烧引发的口腔炎症。英国统计,三个月以上的航行初次航海者有三分之一都会生病,十分之一的死亡率是正常的,倒霉的话新手死亡率会达到三成。所以英国海军招人一贯的手段都是坑蒙拐骗:先在酒馆里宣布今晚免费喝,等大家都喝高了忽悠他们签合同,然后把这帮醉鬼装船上出发,第二天酒醒了告诉各位“你们已经是光荣的海军一员啦,如果现在后悔也没事,自己跳下海游回去吧~”

英国是出了名的对海外殖民地只管压榨不管建设,因为法国人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反面教材:法国人积极给殖民地做各种建设,教育,甚至承认海外殖民地人的学历,移民法国也几乎零门槛,大仲马就是个黑人。但是投资大收益少也就罢了,海外殖民地照样和法国心不齐,各种暴动风起云涌。于是英国人想开了,我就要钱,我就把殖民地当倾销地,我就故意破坏殖民地经济文化,反正你不管对殖民地好还是坏都有一大堆问题,我为啥要装大善人呢。

照着英国人学的还有西班牙和比利时,西班牙属于不好不坏,用“西班牙的老少爷们们,马德里的小娘们是不是太会花钱养不起?去美洲吧,大把大把的棕皮肤辣妹在美洲等着你们呐!”现在,夏威夷的草裙舞其实是西班牙造就的文化,属于人造的“异域风情刻板印象”,而南美洲拉丁混血多的惊人,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拉丁裔不是白人。比较操蛋的是比利时,比利时在刚果干的事算是丧尽天良,刚果曾经有十分之一的人被砍掉了手。

总之,海外殖民的一大问题就是,没有向心力,飞地状态下的殖民地始终都会脱离宗主国,例如南北美洲大规模独立,实际上是在差不多的时间范围。而这一点,中国古代统治者也早早就发现了,所以,中国古代对于海外殖民兴趣始终不大。对中国来说,古代海外移民实际上一直没有中断,不然传说中泰国王室“不过九世”的诅咒是怎么来的。但是有效统治的话别想了。

当然,你要是认为“中国一定是例外的”,你开心就好。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朝廷主持移民去种地,纯粹是灾难,让谁去谁就反。

朝廷控制少数重要据点,垄断贸易,这个办法倒是可行。但是以明朝时的状态,在东亚、东南亚这样的环境下查禁走私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垄断贸易的利润迟早会被走私侵占,而为了垄断还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人亡政息是必然的。

华人海主为了商业利润,在东南亚占岛为王,或者在某个当地国家或者欧洲人治下承包土地,大量引入华人劳动力,这倒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人家既然出了海,又何必再听大明的。巴结当地王公,勾搭荷兰人,不是获益更多吗。


user avatar   li-meng-yang-8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 其实明朝曾经对东南亚地区是有想法的,亦试图在安南殖民。明朝的目的是在东南亚建立以明朝为核心,以朝贡贸易和册封体系控制的宗藩圈,明朝为宗主国,东南亚各国成为明朝的藩属附庸国。明朝皇帝宗藩圈建立后,皇帝可以通过垄断海贸贸易在不增加国内名义上的田赋税赋动摇自己的统治基础之上,依然可以通过海贸来摄取超额暴利,满足皇帝个人的挥霍以及对外征伐的消耗。

朱元璋就曾这么说过:

“尝闻凡有中国利者,利尽南海,以今观之,若放通海道,纳诸番之微贡,以其来商市舶之所,官得其人取合古征,则可比十卅之旷税”[1]

这话说的够赤裸裸了吧,掌握南海之贸易,所获其利巨大。所以知乎一群键盘党动辄说朱八八小农思维不知发展商业,真是可笑。朱八八的野心其实很大,试图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垄断整个海贸,因此所颁布的海禁也不过是手段之一罢了。

明朝通过下西洋及朝贡贸易获利之事我曾经写过一个回答如下,不再重复:

以前我在此回答说有精力补充下西洋的东南亚局势,这次也借这个回答补完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明朝皇帝心里的理想藩属国?最简单的例子为朝鲜,明朝的一纸册封就能影响其国王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参考光海君)。作为附庸国,其甚至有义务和责任配合宗主国调兵遣将完成军事行动,并按要求为宗主国提供必要的物资,例如成化明军与朝鲜联合行动征伐建州女真,以及万历萨尔浒之战,天启年间明朝甚至讨论过派官员到朝鲜直接指挥和训练朝鲜军队配合明军作战。附庸国还需要接受宗主国物资上的贡献,如明朝强迫朝鲜贡马,但又严格控制牛角等军用物资流向朝鲜。甚至,作为附庸国,不得不接收宗主国君私下的索取,如朝鲜不得不向明朝皇帝提供“贡女”,满足皇帝个人的私欲。朝鲜在被迫成为清朝的附庸国后,不仅为清军提供大量后勤粮饷,更直接出动军队帮助清军与明朝作战,松锦之战没有朝鲜的大力帮助,清军亦难以支撑长达2年的战役。

回到主题,明朝在东南亚建立宗藩圈的努力贯穿洪武和永乐两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就试图在东南亚建立以明朝为宗主的宗藩关系,但是朱元璋的成果很少,甚至可以说比较失败,至朱元璋死,东南亚诸国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也没几个,马六甲以西与西洋诸国的航路亦没有打开,西洋诸国的香料、象牙等物资很难贩运到明朝,或需要经过暹罗等二道贩子才能到明。直到朱棣上来后做了2件大事,一是郑和下西洋,二是征安南,通过这2件事耀兵于海外才最终打通并完全控制了西洋海路,明朝在东南亚的宗主地位和外交体系直到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才被打破。

为什么朱元璋比较失败?因为当时的马六甲海峡有一个满者伯夷,即爪哇王朝,他作为当时的南海霸主,已经在南海地区建立了他自己的一个宗藩势力范围。其势力范围包括了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婆罗洲、巴厘、望加锡、班达群岛、马鲁古群岛等。如果用今天的地图来表示,即是说其势力范围囊括了今天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大致就是下面这一块。

位于苏门答腊南部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三佛齐和位于婆罗洲的浡泥国均为爪哇势力范围。

此时的爪哇国即满者伯夷王朝,其始自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忽必烈派遣使者去爪哇“使亲来观“,忽必烈的使者对当时的爪哇国王新柯沙里国王一通威胁后,却获了个“刺面”而回的下场。这让忽必烈很没面子。于是元军于至正二十九年(1292年)派大军攻打爪哇。但是当元军到达爪哇时,爪哇已经发生变乱,新柯沙里灭亡,其女婿罗登·韦查耶成为新国王。韦查耶通过诈降邀请元军帮他平叛,元军不虞有诈,中计后全军覆没。韦查耶打败元军后势力大涨,建都于满者伯夷,建立了满者伯夷国。此后满者伯夷向元称贡缓和关系,同时不断向周边扩张势力,直至明朝建立,曾经向元朝朝贡的三佛齐国已经向爪哇国称臣,即便如此,爪哇亦不断压迫三佛齐的空间,直至攻打灭亡三佛齐,

洪武三十年”时爪哇已破三佛齐,据其国,改其名曰旧港,三佛齐遂亡。国中大乱,爪哇亦不能尽有其地,华人流寓者往往起而据之。”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元璋试图招揽东南亚乃至西洋诸国朝贡,必然会与爪哇国发生冲突。洪武二年,朱元璋即派使者宣谕爪哇、三佛齐和浡泥,但未有回应,直到洪武四年才有浡泥遣使入贡,但这也是浡泥唯一一次入贡,此后洪武年间再也未曾来朝。而三佛齐亦于洪武四年来贡,比浡泥早了一个月。两个国家前后脚一起到来,背后恐怕是得到了爪哇默许。但是洪武十年,朱元璋册封三佛齐国王一事打破了政治平衡,爪哇认为明朝试图夺取三佛齐的宗主权(事实明朝确实打算这么做),在明朝派出册封使团后,爪哇居然杀害了明朝的册封使团。同时,爪哇不仅杀害了明朝派出的册封使团,还攻灭了三佛齐。虽然此后爪哇迫于明朝压力主动向明朝入贡缓和关系,但是,自三佛齐事件后,爪哇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就再也没来明朝朝贡过。显然这是爪哇在从中作梗。“十四年来贡如初,有黑奴三百人,后绝其贡“。爪哇虽然通过入贡提供了赔偿,但却不肯放弃三佛齐宗主地位,朱元璋与爪哇的霸权争夺处于了下风,此后明朝拒绝爪哇再次入贡。虽然后来爪哇有2次试探性的入贡,但至朱元璋死,与明朝关系也未能改善。而三佛齐被爪哇攻灭后改称旧港,被华人陈祖义所占据,控制了马六甲海峡。陈祖义向爪哇称臣,成为了爪哇的爪牙,而明朝向西洋的海路依然不通,被陈祖义所阻。朱元璋此后颁发海禁政策,试图通过禁止贸易使爪哇屈服,却导致明朝国内番货匮乏,胡椒价值居然高达20两一斤,仅仅通过政治和经济的手段,没有办法制服爪哇。

靖难之役后朱棣上台,此时东南亚发生了新的变化。

1 南海霸主爪哇分裂为东西两王后势力衰退。西王于永乐元年重新与明朝建立关系,而东王亦获得朱棣的册封。朱棣似乎想通过册封分化东西王,这对明朝争霸南海是个有利的变化。

2 中南半岛上的霸主安南向占城等国发动战争时,国内却出现了乱局,即“陈黎之变”,黎氏家族的胡一元篡权,杀害陈氏国王,并试图获得明朝册封。

需知,在东南亚,与中国接壤的安南国一直都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小霸王,从11世纪开始就不断扩张领土,向占城等国侵伐,更学习中国的样子,试图在半岛建立他自己的宗藩圈。明朝灭亡后,安南甚至宣称清朝是北朝,他自己是南朝,继承了中华大统。这样的一个国家在明朝南部接壤,早已被明朝所注视。

在明朝国内,此时对朱棣而言,他迫切需要打通西洋海路展开贸易,解决靖难之役后“国用不足”的窘境恢复战争带来的损失。同时,朱棣亦希望通过控制东南亚,实现其“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维护他统治的合法性。占领安南,即可通过对安南的掠夺获取利益,又可震慑整个东南亚国家,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这一局面下,朱棣有意的利用了安南国内乱局,做出了发兵征服安南的决定,明军仅用一年就占领整个安南,并借口安南陈氏王族后人找不到,将安南改为交趾郡直接统治,实行明朝的殖民统治。

另一方面,朱棣派郑和开启了下西洋之旅。永乐三年六月十五,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郑和此次下西洋的过程不再累述,需要注意,此次下西洋,郑和带去了二万七千多人和六十二艘船,途径南海诸国实现了非常强烈的震撼效应。再加上郑和有意直接剿灭了爪哇臣属的旧港陈祖义,设立旧港宣慰司,杀陈祖义这只鸡给猴看,直接打破了爪哇在南海的霸权。马六甲海峡的海路不再有阻碍,甚至被牢牢控制在明朝手中。在永乐三年九月开始,就不断有西洋诸国前来朝贡,暹罗、满刺加、古里、苏门答腊、回回、碟里等遣使入贡,爪哇东西王、旧港亦入贡。海路就此打开。

虽然在此次下西洋途中因为爪哇东西王的内战误杀了明朝登陆的将士,但郑和对此表现了克制,与南海这个强国爪哇直接起冲突并不符合明朝利益。对明朝而言,夺取南海至西洋诸国的海路和贸易主导权,并建立东南亚以明朝为中心的宗藩国际秩序才是目的。要注意,此次事件爪哇一开始并没有遣使谢罪,直到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挟攻灭安南的兵威直接警告爪哇西王。

尔比与东王构兵而累及朝廷所遣使百七十余人皆杀,此何辜也,且尔与东王均受朝廷封爵,乃逞贪忿擅灭之而据其地,违天逆命有大于此乎?方将兴师致讨,而遣亚烈加恩等诣阙请罪,朕以尔能悔过姑止兵不进,但念百七十人者死于无辜岂可已也,即输黄金六万两偿死者之命,且赎尔庶几可保尔土地人民,不然问罪之师终不可已,安南之事可鉴矣!

朱棣的警告中谴责了西王擅自灭东王和误杀明朝使者,用安南之事警告爪哇国王,如果不服从明朝权威,将派兵攻打。

永乐六年,爪哇派人“献万两黄金谢罪”。爪哇势力范围内的国家纷纷借明朝之手脱离爪哇控制,如浡泥国王竟然亲自率队朝贡,死在明朝后,其子奔丧,居然向明朝说“本国供片脑,供爪哇片脑四十斤,乞敕爪哇罢贡,请以进朝廷”。浡泥将原本给爪哇的贡品给了明朝,不再向爪哇朝贡。

自此,爪哇不再拥有南海霸权,而明朝在东南亚的新秩序建立。这一秩序直到西方殖民者到来才被打破。

参考

  1. ^ 《皇明世法录》

user avatar   jian-xi-xi-xiao-ha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愿意的话应该是可以的,只要保持强大舰队,然后保持贸易,再不断输出儒家文化,推广汉语。时间长了自然内附了。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殖民,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现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即殖民主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殖民的概念。对于古代中国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外的扩张往往是基于“吊民伐罪”的政治大义,而在征服新地区之后也不是采取掠夺式的经济盘剥,而是编户齐民,把当地人民按照内地人民那样纳入到整个国家统治架构中。这就导致中央王朝必然要对新征服地区派遣和内地一样的官吏,要开设职能性机构,要兴修水利保障当地的正常生产生活,在发生灾害时要赈灾,还要着手建立当地应对边患威胁的国防机构,最重要的,允许当地人和内地人一样有机会参与到政权统治中。

这是古代中国扩张和近代列强扩张最重要的不同。近代列强从来不认为新扩张的地区是自己的,对这些被征服区域的歧视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便出于更好地盘剥当地经济的考虑,会对这些地方进行基础建设和机构设置,但最重要的一点,即“平等”,列强从未考虑过。

明朝灭了安南,安南人是可以通过科举来进入明朝的统治阶层的,不会有人觉得,你是个安南人所以你不能担任五品以上官员。但英国治下的威海卫或者香港人,有这个待遇吗?归根结底,因为明朝是在开拓疆土,而英国是在殖民。

回到问题本身,明朝有能力在东南亚建立统治吗?

中南半岛,有一定可能,马来群岛,断无可能。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别禁止福建和广东人出海,

马来亚(西马+新加坡)到1950年就自然会80+%汉人。

现在回头看,1570-1640 这一段短暂的时间,已经给闽粤汉人社会带来了非常强大的开拓激励。

A、源自漳州海澄港的漳府闽南语,从明末开始成为了整个台湾、马尼拉、雅加达、马六甲、槟城 的闽南语模板。各地根据泉州府移民多寡,不同程度融合了泉州音,如台湾的“黄饭ng”韵;马尼拉是直到清末泉州府移民大量涌入,才改成泉州音(马六甲可能更早);菲律宾从西属时期开始,闽南语【黄氏】的拼写一直是 Uy-,体现清末之前当地闽南语是漳州音。

B、源自广州-澳门港的广府粤语,从明末开始持续在粤西/广西的沿海与府城大扩张,拥有了通用名“白话”,一直扩张到崇左市区与东兴市区(沿江与沿海的中越边境)。

有人常问“为什么粤语/闽南语...”,而这种大航海背景下的语言整合与扩张,早在明末就完全开始了。


1650~1850 被禁止出海,导致1910年马来亚的汉人仅91万,而同年台湾岛已高达327万。就算是这样,到1957年马来亚的汉人也暴增到了342万,占马来亚人口44%,成为第一大民族,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中断200年,80+%是百分之百的。

虽然这是很遗憾的历史,但由于到1996~2010 越南/大马/印尼汉人的生育率仍然比中国高0.5,所以南洋汉人也已经尽力完成人口的扩张了,现在集结在西贡、吉隆坡、新加坡、雅加达,逐渐换赛道去美加澳了。


同时,南洋汉人还阴差阳错达成了一件“历史再平衡”。

在汉代,壮傣语的核心区是珠三角和两广沿海,越南语的核心区是红河三角。但由于南朝之后粤语在广州站稳脚跟,8世纪之后以广州为核心开始持续向粤西/桂东扩张,壮傣语的人口不断缓慢向汉语(粤语)流失,到了11-13世纪核心人口几乎完全退到广西/滇南/北越的山区,人口基数来到低谷。而这时,越南语不仅稳坐红河三角,还成为独立国家。

13世纪后,壮傣语(布傣支系)开始大面积南下扫荡湄公谷地和湄南平原,最终拥有新的核心区。但由于经历过人口低谷,所以基数较低。19世纪后在汉族超大规模的不断流入/融入之下,傣族成为了8000万人的大民族,再次赶上了京族。

近20年,傣族和京族各自超高速涌入曼谷/西贡市区,速度对标广州/深圳,高密度的人口、塞爆的交通压力,狭窄的居住面积,一切都为未来去美加澳换赛道做好准备。


user avatar   wei-bo-29-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一统帝国和殖民主义存在结构性矛盾的,因为殖民地与本土巨大的贸易会产生帝国内部的敌人,殖民地的新农民也会成为帝国的敌人。看看我的《丝路大亨》就明白了,大明皇帝不是活雷锋,为了一小撮种植园主,船主,大手工业主,金融资本家的利益,毁掉自己的帝国。

当然大明如果只有长三角,珠三角这么大,的确可以。


user avatar   da-wu-dao-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南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假如仅以现在政治地理上的“东南亚”(自然地理上的东南亚包含了相当的中国领土)而言,北越是“东南亚”,缅北是“东南亚”;另一方面爪哇岛也是“东南亚”,香料群岛也是“东南亚”。上述四个地方也分别代表了儒教、小乘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不同程度影响“东南亚”的文化,前两者位于亚洲大陆上,同明朝密近,后两者远处海岛,同明朝相去万里。无论怎么说,让明朝在香料群岛建立“殖民统治”大约都是极不现实的事情,但如果看大陆东南亚,那么就是本位面明朝已经在这里建立过“殖民统治”了,而且不止一次。

1407年,朱棣命张辅、朱能等以推翻篡位者胡氏为借口率兵征讨安南,灭亡安南后设置了交趾等处承宣布政司。但由于明朝对安南残酷压榨剥削,安南很快就起义遍地,在1418年爆发了黎利领导的蓝山起义,明朝无力彻底镇压,到宣德时期明朝更是在支棱、昌江惨败,主将柳升战死,宣德只得最终放弃安南,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而一般人相对不那么熟悉的是,在嘉靖年间明朝又一次对安南进行了征伐,这次征伐的规模小的多,但也换取了安南北方统治者的臣服,且持续时间也比永乐年间那次长的多。

1527年,安南权臣莫登庸再度篡位,几年后逃入民间的黎朝后裔也被忠于黎朝的群臣拥立,在清化重建黎朝,安南进入南北对峙。明朝对安南的混战开始持观望态度,但到了1538年,明朝终于对长期拒贡的莫氏政权忍无可忍,派毛伯温出征安南,毛伯温率领12.5万以少数民族士兵为主的部队来到广西,并没有真刀真枪开战而是进行军事威慑。1540年冬,莫登庸向明军自缚投降,明朝将他降为安南都统使,仍然有权治理他实控的安南北部地区,这之后莫家对安南北部的统治至少维持到1592年黎朝攻陷升龙。而在升龙失陷后,莫家残余势力仍然不死心,退守到中越边境的高平地区,在明朝的保护下仍然维持一个明朝册封的“安南都统使”的头衔。此时由于莫家实力大大缩水,只得更加倚靠明朝而不能像1592年之前那样外臣内帝,之后莫家在清初仍然依附南明,在1677年才被彻底消灭。莫家在名义上是明朝封臣而非属国国王,在后期更是自主性大为减少完全依托明朝保护,因而莫家领地,至少在其后期是可以算作明朝“殖民地”的,虽然面积很小又临近明朝边境,仍可算是明朝在东南亚建立“殖民统治”的最成功范例了。


除了越南以外,明朝在今日缅甸、老挝甚至泰国境内也有建置,其中最久的甚至维持到万历年间,这种程度的“殖民统治”其实也不算很差了。

明朝在这些地方的建置归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控制,是从元朝继承而来,主要包括木邦、孟养、缅甸、八百大甸、车里、老挝六个宣慰司,其在明朝时的命运大致如下:

木邦宣慰司,位于掸邦境内,1404年建立,1575年失陷,1606年再度失陷

孟养宣慰司,位于克钦邦境内,1404年建立,1575年失陷,1604年再度失陷;

车里宣慰司,包括今日西双版纳和老挝西北部分地区,1404年建立,在同缅甸几经争夺后虽然领土缩水仍有部分位于中国境内。

八百大甸宣慰司,即泰国北部兰纳地区 ,1404年建立,1565年失陷。

缅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不解释,分别在1531年独立、1565年失陷。

此后清朝也尝试在云南边外争夺这些土地,但最终除了车里还是全部丢失。

总的来讲,明朝对缅北、泰北、老挝之类地方的统治其实也不算太成功,但比起西北的关西七卫到嘉靖初年已经丧失殆尽,明朝对这些地方的统治持续还是要长一些的。

在走海路殖民方面,考虑到明朝连台湾都长期无意开发,建立“殖民统治”难度会大很多,若走这条路,明朝最可能开发的首选自然是台湾,只要有意愿,已经继承宋元控制澎湖的明朝开发台湾的难度并不算特别大,徐晓望就指出:

“然而,万历四十年之后,福建多次出现灾荒,闽粤海盗重起,并以北港(嘉义一带)为根据地,多次骚扰闽粤沿海。为了镇压这些海盗,万历末年福建官府已有在台湾设置郡县的计划。”

除台湾之外,第二位最可能被明朝从“海路”殖民的地方是今日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周边地带,这里原本是高棉之地,但高棉时期仍然是开发很差的沼泽地,不受高棉王国重视,欧洲殖民者涉足也较少。而本位面这里得到大力开发也同明亡后南渡的遗民有关:

1671年,华人鄚玖渡海来到河仙地区,建立“港口国”,同时受高棉、暹罗、阮主册封。

1679年,明遗民陈上川、杨彦迪率部投奔阮主,阮主把他们封到南方的嘉定地区开垦。

这之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湄公河三角洲都是华人集中的地区,考虑到这里离明朝尚属较近,大力开发南洋的明朝在这里成功建立殖民统治应该也比较容易。

除了湄公河三角洲,最有可能被明朝殖民的地方就是婆罗洲,婆罗洲古为渤泥国,南宋时就有华人迁居,其国王仰慕中国,在明朝永乐年间甚至客死中国。16世纪欧洲人抵达亚洲后,这里也较少被欧洲国家重视,18世纪还有华人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国、戴燕王国等政权,欧洲在19世纪下半叶才正式在这里建立殖民统治。

除开台湾、湄公河三角洲、婆罗洲(可能也只有一部分)之外,明朝要在马六甲、苏门答腊、吕宋等更为键史家心心念的地方建立殖民统治的难度——无论是从能力上还是意愿上——就要大得多,乃至于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知友 @路易·罗莎 就有中国成功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建立殖民统治的《日升日落》架空,其中中国在东南亚的势力主要有直接吞并的北越和部分缅北,以及位于湄公河三角洲和婆罗洲的华人国家,而东南亚海岛大部分地方仍然被欧洲殖民势力控制,这一结果基本是符合“有意愿南下东南亚”的明朝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国最后四个封建朝代里面,宋明的面积远不如元清? 
  张居正为什么终生不重用海瑞? 
  为什麼人们对清朝的认同感比对元朝的认同感高? 
  明朝为啥不收复伊尔汗国? 
  如何评价明孝宗朱祐樘? 
  为什么小说故事大多设定在明朝,电视剧的背景总是发生在清朝? 
  雍正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比立太子更优越吗?如果中国古代一直实行这种制度,历史会有什么不同? 
  看了《明朝那些事》,朱元璋农民出身应该更懂人间疾苦,为啥那么残忍? 
  庚戌之变时,俺答汗有无灭明的实力? 
  廖耀湘攻占彰武的行动是否在东北野战军的预料之中? 

前一个讨论
普京最后的下场会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太平军和清军,到底是谁在屠害百姓?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