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杜车别,否则我都想不到当代官方文科竟荒唐到如此程度。古代大商人经商只是为了奢侈生活和社会地位,所以不是资本主义!想必现代资本家必然不是为了奢侈生活和社会地位了。这也只是一个例子而已,杜车别的书上举了无数这种例子。
我也不喜欢杜车别的东西,误导性太大,主观性太强。
但是……作为历史的业余作者…能获得宋史专家虞云国和明史专家王家范这些专业学术人士跑出来批判的成就,也算很强了。哪怕他是错的。
敢问知乎有哪位大神获得这种成就了?
…
修改一下好了,免得有人误解。
讲道理说,我挺烦很多明明自己没几斤几两却喜欢嘲笑别人水平的人。
例如嘲笑当年明月或者这个杜车别什么的。
你可以说对方的文章有问题,观点错误,并用史料说话考证出来,这类人还可以说有资格评价。
但是你要论智商啊,专业素养之类。大多数嘲笑这些作者的人其实什么都不是,你并没那个水平,就别秀了,否则你怎么就没能出本书?哪怕写个短文赚点稿费也行啊。
就像我曾在别的答案下说得,嘲笑当年明月的恐怕有99%的人都没通读过明史和实录,当年明月却是做到了的。你的水平比被你嘲笑的人差远了。
再补一下王家范当初评论杜车别的一段文字。很多人大概没仔细看,就直接说你看,杜车别被抽脸了!
呵呵,确实是被王家范指出他的问题了,但是看下面这句话:
“”杜氏则不同,他是太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他在许多事情上的驳辩,泄露了我们现有研究的不足。小的如袁崇焕杀毛文龙,并非明智之举,我也有这方面的证据;大的方面,莫过于至今还没有一部有分量、完整的明代财政史。对明代财政赋税方面的情况,我们不完全清楚,毛估估的居多,论点不乏自相矛盾,留下的空白很多。杜氏钻的就是这个大窟窿,由此恣肆汪洋地发挥出一番新见,恐怕是明史界没有料到的。网上争论并非与我们的专业无关,相反却可以对专业研究从侧面起到提醒或者激励的作用。”
…
【他在许多事情上的驳辩,泄露了我们现有研究的不足】
…emmmm
一个民科能让学术界专业教授承认有不足了。也算难能可贵
杜车别起初在天涯有多个ID,这个ID之前的一些文章看不到,只有一些零碎的记忆,主ID发的贴子,比较长的网上都有WORD文档,我是下载文档粗看下来的,否则这么长的篇幅未必有这个耐心。
我看下来的部分,感觉大致可以分成三块: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历史(包括经济史思想史)、民族理论。社会主义的意思有些争议,这里取最通行的一种,就是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工业国家。
现在可以搜到的主ID发在天涯的贴子最早的几个就是关于计划经济和苏联的内容,以后有两三年时间开始发关于中国历史和民族理论,到08年以生产积极性变革理论贴子为标志,又回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网上看到的访谈说的,关注中国历史就是在阅读中对传统观点产生了怀疑而起,可以说是一次比较大的“乱入”,不过对他还是很有帮助,记得他另一个ID更早在天涯发贴说他写共产论二十年就够了,列出了章节提纲就是08年那个生产积极性变理理论长贴的结构,不过五年就出来了,实际写作时间怕是只有几个月。
陈独秀曾评价自己轨迹是“康党、乱党、共产党”,杜车别的观点,似乎是把这个轨迹反过来了,而且现在有贯通的趋势。
他的思辨方法形成应该很早,从最初几个说计划经济和苏联的贴子就能看出他的思辨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的,其中部分观点他文中一以贯之在强调,所以接触了相关史料才能比较快分析出结论。
网上看到冯胜平几期历史访谈节目,有一段话他在几次节目中都说到:凡天上事必有规律,凡人间事必有逻辑。规律在万物之中,逻辑在人心之中。事实证据可以伪造,逻辑不能伪造。说这是他主要的历史研究方法,网上可以搜到冯胜平关于草地密电的分析文章,结论就是提出八个问题指草地密电经不起逻辑的检验。冯胜平时专注现代史的,古代史其实也适用。秦晖的课程里提到,明清史料不是一个人一生的精力可以穷尽的,这么多的史料,怎么分析思辨方法就是一个大问题。杜车别07年关于明亡原因提出的主要观点就是财政危机税收太低,不过察觉到这一点更早,我就看到过他06年天涯的一个回贴里就说到这一点了,当时有没有接触到系统史料不知道,看一些零星发贴的内容,当时大概看当代人写的明代人物传记比较多,从这些较侧面的资料已经察觉出了明末的主要问题了。
杜车别的很多观点在现在是一个异数,找一些可能与他的思辨方法有某种程度相似的人看法参照可能有些帮助,他自己说是早年写的评价邓小平理论的文章里就引用了一段张闻天的话。二十年代修炼出来的,没有被后来的整风“相结合、中国化”搅乱脑子共运人物我曾拿来作过一些参照,书里看到过陈独秀《抗战中应有的纲领》中第五条“强迫富人购认救国公债,征收财产累进税和加重因战事营业所得税,不把战费加在工人贫农及小商人小职员身上”,发生了战争应该增加税收这不算太高深的观点,之前几十年的史论大概受农民起义史和什么“统治阶级腐朽反动”观念的深刻影响,看不清一些简单的问题。这种征收累进税调节分配平衡市场经济下的贫富差距其实就是现在俗称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做法,工业革命以后,杜车别主张实行计划经济,在无法实行计划经济的前工业时代,这种俗称的“民主社会主义”措施是最佳方案。
中国历史经济史,他阅读的史料可能和晚明史料有部分重叠,也是因为思辨方法已经成熟,接触到了相关史料论著,马上就能推翻以前官方的宣传说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再探讨及对中国历史的重新认识》的主要观点是,不存在独立的奴隶社会阶段(中国和外国都没有),夏商周到春秋是封建社会,战国到隋唐是资本主义待孕社会,宋明是资本主义萌芽社会。资本主义待孕社会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共同点是都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区别是资本主义待孕社会还没有获得工业革命进化到资本主义的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已经获得了进化到工业资本主义的条件,这个条件是“星火意识上升为燎原意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略作修改补充,把存在决定意识的意识分成星火意识和燎原意识,认为经济基础只决定星火意识,中间必须有一个星火意识上升为燎原意识的过程,燎原意识才能决定上层建筑。在提出他自己的观点之前,搜集分析辩驳了很多其他论著里以前的观点,韦伯的占一章,中国以前的主要观点也占一章。
沿用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概念,对内涵作不同的解释。这样的做法比较容易和以前的“资本主义萌芽”相关研究造成混淆,说说我对以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讨论的看法。郭沫若二十年代末提出了先秦是“奴隶社会”,以后是“封建社会”的说法,并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到后来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搬用了这种观点,这样的作者和唬人的标题加上后来特殊的环境,就成了标准答案,稍有异议就会倒霉,杜车别文中引用论文举了尚钺的例子,后来我查到还有束世澄、柯昌基、华山这些人,这些是中国史的。世界史角度最早雷海宗1957年论文就提出不存在奴隶社会的独立阶段了,都没有好下场。后来环境稍宽,但是还不敢彻底推翻被视作与意识形态关联的“封建社会”说法,就小心翼翼地提出“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折衷性的概念,全称应该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再后来,随着史料挖掘逐渐丰富,有些学者发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出现越来越早,尚钺还是非常保守放到晚明,束世澄、柯昌基、华山等人说是宋代,后来从史料中发现汉代乃至战国都有同样的经济社会现象,就引出了他们想破头都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市场经济为什么两千年都没有工业革命进化到工业资本主义?面对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如果让这些学者承认,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是因为自己太愚蠢,分析水平太低,他们的脸皮没地方搁,于是乎,就指这个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是“伪问题”,“理论不适合中国”等等说法,进而怀疑推翻整个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似乎还找到了一些准确的结论能当成依据,就是先秦不是所谓的“奴隶社会”,以后不是所谓的“封建社会”,现在秦晖、李伯重、葛金芳、余英时等学者都持这种观点,甚至连郭沫若的学生田昌五在最后一篇论文里也推翻了原先的几种社会形态划分,把中国历史阶段划分成洪荒时代、邦族时代、帝国时代。
杜车别修改补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理论以后,重新划分的中国历史社会阶段,算是对中国工业革命以前的市场经济延续两千年这个问题作出的一种解释,但是原文太长,又建立在补充修改后的理论上的,想转述还要重新介绍理论修改,过于繁琐麻烦。以前我也见过从另一个比较简洁角度解释这个问题的,陈独秀的《民族野心》有一段话也解释过这个问题,我一般说到这个问题都贴这段话: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chenduxiu/mia-chinese-chen-19380716.htm
欧洲罗马衰亡后数百年,便踏进了资本主义社会。日本德川幕府一倾覆,紧接着便是明治维新,两个社会的过渡时初为时不久或几等于无。中国自晚周封建崩溃以至清代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社会,差不多延长了二千年,第一是因为四邻都是些生产力和文化较低的民族,没有外来的刺激;第二因为海岸线实际的短,不作易形成沿海岸对外贸易的都市;第三因为缺少纵线的河道,形成大陆内部交通之困难,不容易发展国内市场,迅速的集累原始资本;第四因为最大的四次蛮族侵入(五胡、金、元、满清),破坏了中国经济之继续进展,以此种种,遂至延长了中国前资本主义时期,未能进入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这就是中国和欧洲、日本强弱盛衰之历史原因。
对于获得演化到工业资本主义的条件“星之意识上升为燎原意识”,杜车别认为重要的促进技术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在中国时间分界就是宋代,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pengshuzhi/marxist.org-chinese-peng-195001.htm
彭述之这篇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传统观点提出前资本主义进化到工业资本主义的条件是海路国际市场,说中国秦以后没有这个条件,这不准确,中国大兴海上国际贸易的时间分界点也一样是在宋代。
杜车别贴中引用了很多以前的论著观点,提到认为战国以后经济状态除了没有工业革命已经和资本主义没有区别的学者陶希圣和赵冈,按上面的链接,观点明确的至少还有陈独秀和彭述之,只是他们都不是专门研经济史的,接触的史料也有限,也只是凭他们的思辨力及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也得出了大致准确的结论。从观点提出时间上看,彭述之那篇文章写于1950年,不知道晚于彭述之1950年,早于2007年,中国内地还有没有别的学者对中国经济史社会阶段得出过相似的结论??
民族理论长贴主要是分析民族压迫的危害、民族存在的意义(可以拓展为民族文化交流对文明史的推动作用)和民族理论概念上的一些梳理。
民族压迫的危害这一段他已经在这里回答里贴过文中那一节原文了,其他两条说说我看后的想法。
民族文化交流对文明史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早在06年发在天涯的看《王夫之评传》写的《从王夫之的文明多元起源论看华夷之辨的实质》http://bbs.tianya.cn/post-no01-237672-1.shtml 就已经分析了,严格说来这种观点出自王夫之,《评传》作者(不知道是萧箑父还是许苏民)作一些概括,“文明是由互不相知的各民族分别创始的多元独立发生论”就是《评传》中概括的一句原话改了一个字,把文化改成了文明。
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都是文明史演化的一种独立思路,随着各民族联系加深,在横向文化交流中能加速文明史的推进。一个民族创造出一种文明成果可能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年,但是在文明相互交流中,可以被另一个民族在几十年十几年较短的时间里学会吸收,相当于十几年几十年顶上了几百上千年的效率。侵略与民族压迫的危害说到了这些现象在世界历史上对文明的巨大破坏和倒退,正当的民族文化交流也可以推进文明史快速演进。我也在陈独秀《资本主义在中国》里看到了类似的文明史进化观点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chenduxiu/mia-chinese-chen-193808a.htm
人类进化有两种形式,一是循序的进化,一是跳跃的进化。循序的进化是依一般进化的阶段,循序渐进,跳跃的进化是跳过中间阶段,突然进化到较高的阶段。循序的进化之真实性,除了进化论的反对者,已为众人所周知,现在无庸多讲了,至于跳跃的进化,则往往为人们所忽视。
每个民族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力量,固然能够使循序的进化比较的加速,而跳跃的进化则大半由于外界之影响。例如:在古代社会史上,北朝鲜及日本有些地方,跳过绳纹陶器时代,由无绳纹陶器直接走到铜器时代,甚至走到铁器时代,这是因为受了中国输入铜铁器之影响。又如近代史上,俄国因为西欧的影响,由封建的农业国,很快的经过了甚至于可以说跳过了西欧手工工厂时代,一跃而为近代工业并且踏进了产业托拉斯边沿的国家;在中国,一面继续前资本主义的生产状况,一面采用了本世纪三十年代最新的纺织机器,跳过了英国数世纪的循序进化,所以在上海马路上往往可以看见独轮车和无轨电车及最新式的汽车并行,马拖的公共街车时代则未曾经过。一部分资本主义的工业之所以在中国有些跳跃的进化,也和俄国及其他落后国家一样,是受了资本主义先进国的外来影响,而不是由于内部力量以循序进化的。
杜车别主张用共同体分析方法取代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只是很多共同体其中之一。共同体分析方法在《 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再探讨及对中国历史的重新认识》里只是《一些有价值的学者观点》一章提了一下,认为刘泽华提出的共同体分析方法的建议很有潜力。后来在民族理论长文中《民族存在的意义》那一节就大段大段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了,把各种共同体分成三个层次,阶级方在了中层,和国家、阶层、政治组织等同一层次。最高层的两个共同体是意识形态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民族)。
关于阶级斗争理论再说些看法,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思原创,但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却是马克思的发明,不过举的例子,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只是欧洲的历史的例子。而且中间少了关键的一环,“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的古罗马,是怎么变成“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的中世纪的呢?这是日耳曼蛮族入侵灭了古罗马,而不是“阶级斗争”,即使说“至今欧洲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无法成立,何况是“一切社会的历史”,按前面说的文明史演化思路,阶级斗争充其量只是影响一个民族内部的循序进化,跳跃进化和文明巨大破坏毁灭大多是出于各民族文化横向交流共同促进和侵略与民族压迫的破坏。欧洲近代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主要也是吸取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主要就是三块,拜占庭灭亡后流亡学者的身传,翻译阿拉伯文献保存和记载的各民族的成就和耶稣会传教士翻译的中国典籍,也不都是“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斗争出来的。
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原因可能是因为《林木盗窃法》争论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有些人更强调阶级斗争,不客气地讲,原因只怕是除了“阶级分析”以外统统外行,离开了“阶级分析”就像不认识ABC的人到了英国那样,就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先说成是“阶级问题”才能方便发挥了。
杜车别分析民族理论上中国古代的华夷之辨理论远比欧洲近现代形成的分不清楚民族种族和国家的理论清晰精密得多,百度百科就是按他梳理的资料罗列的,春秋就已经成熟,南朝到唐代更趋完善,明代又从更高的视野加入了从世界文明史角度分析解读的内容。为了区别中国的精密民族理论和欧洲的含糊民族理论,纳入同一个理论框架,把民族发展分成部族和文族两个阶段,把欧洲分不清楚民族种族国家,把血统地域等因素视为民族相关因素的理论称为民族发展的低级阶段部族,华夷之辨以文化心理划分的民族称为民族发展的高级阶段文族。
民族的本质是文化共同体,文化差异的形成与地理气候环境有较大有关系,文化交流深入了以后,不少人受多个民族文化影响的,个人的民族认同则决定于文化心理认同,席慕蓉的诗《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就是例子。要使人们回归真实的文化心理民族认同,必须取消民族登记和把民族身份和一些利益挂钩的做法。现在一些民族学者,比如马戎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主张,但是对这些做法的的解释我觉得不能成立,马教授说这种说法是消除了民族差别(改了一个词叫族群),都“融和”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本身就是按不通的“民族国家”理论编出来的一个伪概念。取消民族登记也不会取消民族差别或者都融合成同一个民族,身份证上也没有登记身高体重血压视力,不等于这些差别都消失或者融和了。
杜车别后面的一些文章里会有几段对以前的长文意思作一些简短的概括,民族理论长贴中提出的大致主张在《辛亥革命不彻底造成的悲剧》一文中进行了一些概括说明,尤其是最后提出的八项纲领建议,可以看成浓缩版。我先看到这篇文章时,还没有看那个民族理论长贴,已经大致明白他的意思了。看过他的民族理论长贴中,觉得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个贴子最后主张,有些民族应该鼓励同化,有些民族应该注意保护不轻易被同化,这个判断标准是什么??要特别注意容易混淆的就是,在这里,不适用“先进同化落后”的规则。技术、社会形态等很多领域都是先进取代落后,但是民族文化上,不是先进民族的文化应该保护,落后民族的文化要鼓励同化,是看有没有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已经形成独特文化体系的民族应该保护,没有独特文化、与别的民族文化雷同的鼓励同化,具体操作涉及很多专业民俗学的内容,但是大致思路,我看可以参考《天龙八部》里王语嫣对青城派武功“青字九打、城字十八破”的分析:
王语嫣道:“你这句话问得甚好。我以为‘青’字称作十打较妥,铁菩提和铁莲子外形虽似,用法大大不同,可不能混为一谈。至于‘城’字的十八破,那‘破甲’、‘破盾’、‘破牌’三种招数无甚特异之处,似乎故意拿来凑成十八之数,其实可以取消或者合并,称为十五破或十六破,反而更为精要。”
第三块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这里的意思就取通行的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工业国家,这种状态其实是超出了马克思原先的预料,马克思原来想的是世界革命以后直接共产主义(可以参照LINUX为代表的网络开源软件的制作共享模式),结果世界革命失败,各政权只有苏联一家独存,要在苏联先运行中央计划经济,这种状态不在马克思的预料中,马克思原来的方案里没有应对这种局面的措施,这些措施属于当年苏联原创。在共产主义运动上,除非是还主张世界革命,否则就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如果不主张世界革命满嘴马克思理论的人,那还是称为“吃马克思饭”更准确一些。前几天下载看秦晖讲座,也说到类似的观点,当年苏联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和布哈林虽然经济主张不同,但是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批资本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用不上。
杜车别08年的《生产积极性变革理论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构想》以快乐机制分层理论对中央计划经济下的积极性作了理论分析和在理论思路下的各种制度建构,后来文章中作过概括,以中央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上大部分人的经济基础满足本能的快乐机制,再建立各种配套社会制度帮每个人达到“创造性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的共产主义核心理念状态的高级快乐机制。在激发最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快乐机制的制度发挥作用之前,先用中层荣辱快乐机制建立的制度保持生产积极性维持争取时间,越来越多的人达到最高层快乐机制,计划经济的发展就越快。
苏联实行了计划经济,并且建构生产积极性过发挥出了一定的社会效果(这一点杜车别最早发在天涯的评价苏联和斯大林文章里引用爱伦堡回忆录《人 岁月 生活》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有部分描述),只是应对二战前后的世界环境,良性政治制度没有建立,生产积极性不能进一步激发建立高级快乐机制。如果用杜车别修改补充后的理论,就是社会主义的星火意识上升为燎原意识,达到社会主义受孕萌芽状态,只是需要时间使燎原意识决定上层建筑。其实改变政治制度不难,苏联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到后来的二战这么巨大的动作都自上而下完成了,改变政治制度比这些难度和规模都小。斯大林以后的操作者外行,没有继续促进激发大部分人的“创造性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的高级生产积极性,回到计划经济的维持星火意识的“社会主义待孕”状态直到解体。
杜车别有一次解释,只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成功典范区(中央计划经济加上各种社会制度运行使越来越多的人达到“创造性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的最高层快乐机制状态),就证明了存在比工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活力的经济模式,就能终结工业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合法性,进行反向的和平演变,使资本主义从内部自动瓦解。这就是说,这种思路完全可以取代原来世界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思路,这也比较容易理解,苏联的解体也没有经过直接的战争。对新事物大部分人无法做事先成竹在胸,还是要事后眼见为实。几个程序员可以事先写出程序,可是大部分用户还是要WIN7、8、10上市了才会逐渐抛弃XP、VISTA。
三年前的儒学思想的梳理,之前他说经过了约两年的阅读历代典籍原著的过程。,我也是粗看了一遍下来,除了引用大量原文辨析一些争论问题,介绍一些观点以外,就是如他说过的,把儒学思想和他以前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一下无缝对接,比如引用《大学》“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一句作为重点加粗,这个“以财发身”就和他中央计划经济为大部分人建立经济基础,配合其他各种制度帮大部分人达到最高层生产积极性的思路一致,修改的五行五端说把体现创造性劳动快乐机制的称为“圣之端”,达到了这种“创造性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的共产主义精神境界就是圣人的境界。
前阵子杜车别提到过正在搜集书目准备写关于计划经济的文章,计划经济问题上观念的混乱不下于中国经济史,民族问题,比如什么是计划经济?中国大跃进明明摧毁了计划经济,却长期自称是实行计划经济,比如米塞斯、哈耶克师徒提出的运行计划经济必须事先可以计算到百分之百完全准确这类扯淡都非常流行,也确实需要分析。
《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再探讨以及对中国历史的重新认识》开头前言引用了钱穆一句话“过去不能包孕未来,不能控制未来,则此过去便成死绝,便成寂灭,亦便于历史无关”,杜车别就是取了很多研究的历史、思想史内容放到建构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中,我看到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他设计的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一部分,就是明代制度和苏联制度的复合体,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1ca59301013j2z.html
这个制度里的最高行政机构,就是明代内阁和苏联中央委员会的复合,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加强版,杜车别认为中国宋明是工商业利益代理人在还没有足够成熟时就大量通过科举选拔掌握政权,成为宋明灭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这套选官制度里,文化知识学习训练以外了,加了第一关就是特种兵标准的训练严格淘汰。
这钱花在航天不好么?
两个县500亿资产扔到航天上能产生多少新技术啊!
结果就被几个官僚拿去霍霍了,真是太可惜了。
真是太可惜了…
——————————
哦,对了,大佐又在日常胡扯了:
这钱花在航天不好么?
两个县500亿资产扔到航天上能产生多少新技术啊!
结果就被几个官僚拿去霍霍了,真是太可惜了。
真是太可惜了…
——————————
哦,对了,大佐又在日常胡扯了:
这钱花在航天不好么?
两个县500亿资产扔到航天上能产生多少新技术啊!
结果就被几个官僚拿去霍霍了,真是太可惜了。
真是太可惜了…
——————————
哦,对了,大佐又在日常胡扯了:
当感情成为生活的一种负担而且无力改变的时候。
与女生不同,大多数男生是不会把感情当作生活的全部的,过日子是头等大事,感情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对于男生来说,一段好的感情是能让生活更轻松的。
一个男生可能会因为你漂亮而喜欢你,但这种喜欢无非是荷尔蒙冲动无法长时间维系,真正能让男生愿意和你一辈子走下去的,是你能够理解他,能够支持陪伴,能够默契相处。
但就这一点上,很多女生都是在逆行。她们所期望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对于男生的索取之上,她们会因为男朋友没有足够专注自己而去作,会因为男朋友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闹,会频繁吵架提分手来试探这个男人是否足够爱自己,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自己一步步在抛掉自己值得被爱的筹码。
当男生觉得和你在一起,不但体会不到丝毫乐趣,反而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积累失望了。但这个时候男生一般不会直接放弃,他们会尝试逃避,会尝试沟通,会寄希望于你能逐渐去改变。
所以有经验的女生应该知道,男人的态度变化是有个周期的,不会因为你和他吵几次而一下子和你分手,但是会逐渐冷漠下来,这个过程中他就是在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合适,会希望看到你有所变化。然而往往女生在这个阶段,又会因为男生的逃避而更加变本加厉去作去闹,想要控制对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等到失望积累够了,也就变成绝望。他会判断你已经不会变了,无药可救了,再相处下去只会让那自己越来越累,最终决定分开,等你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已经来不及了,这种理性思考下的分手,往往挽回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很多女生整天担心男生变心不爱自己,但同时却又是亲手在不断把他往外推,想想还挺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