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万历三大征的明军十分强大,可为什么自萨尔浒之战后就变得如此之弱? 第1页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青史为证========================

1567,隆庆元年,万历他爹登基,张居正同志入阁。开放海上贸易,增加税收基数。调戚继光到北方,镇守蓟州。

1569,隆庆三年,升戚继光为总兵官。主管大明帝国北方防线。

1570,隆庆四年,俺答汗的孙子被戚继光击败后,降明。李成梁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从此开始主管大明帝国东北防线。

1571,隆庆五年,隆庆和议,与蒙古俺答汗签署和平协议,俺答汗自降一等,接受顺义王封号,展开双边贸易。

1572,隆庆六年,万历他爹去世。张居正升首辅。

1573,万历元年,张居正开始整顿吏治。万历皇帝10岁。

1574,万历二年,总兵官李成梁率兵讨伐建州,捣毁王杲寨。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被俘,收在李成梁帐下,充当幼丁。努尔哈赤是辽宁人,出生地在抚顺市附近,十岁丧母,后妈待他很不好。这一年15岁。李成梁48岁。当时地方首领常将儿子送到边军将领身边当质子。能否建立亲厚关系全看缘分。李成梁将努尔哈赤收为义子。三年后李成梁支持他返回建州。与东北边军联手搞土特产贸易。

1581,万历九年,张居正开始整顿财政,推行一条鞭法。"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1582,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五十八岁。万历皇帝20岁,大权在手,立马将戚继光解除职务,调至广东坐冷板凳。再三年,一撸到底,直接免职,回家呆着。再三年,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为国为民戎马一生的戚少保病死于家中。

1583年,万历十一年,李成梁攻王杲的儿子阿台于古勒城。阿台妻与努尔哈赤是堂兄妹,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为使孙女免于战乱,便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入城劝说阿台投降。不料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暗通明朝,趁乱大喊:“李太师有令,谁杀死阿台,谁就做古勒城的城主”,打开城门。城中大乱,李成梁判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下令攻城。努尔哈赤的祖、父当时还在阿台府中,或被乱兵所杀,或被恼羞成怒的阿台斩杀。其祖父当时是建州左卫枝部酋长,为明都指挥使,随大军出征,是李成梁部下。努尔哈赤遂哭诉于李成梁,对自己亲近的父亲祖父都死了,如今举目无亲,让我一起死了好了。李成梁知道自己有功于社稷,但的确对不起努尔哈赤。将塔克世所遗土地人马派给努尔哈赤,并给都督敕书,令袭都督指挥衔。“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许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经济、大义、权柄,都给了这个举目无亲,孑然一身的青年。

1589,万历十七年,明廷封努尔哈赤为都督佥事。注意,李成梁当年就是从这个官职起的家。

1590,万历十八年,这才当了八年皇帝,就不想批奏折了,开始玩“留中不发”。家国天下,我想管才管。努尔哈赤上任都督指挥两年,首次赴京朝贡。

1591,万历十九年,把李成梁给撸了。此后十年,换了八位主帅,东北防务步步松弛。

1592,万历二十年,努尔哈赤请求明廷赏冠带、敕书,兑现当年承诺的龙虎将军衔,许封改实封。

1593,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打败海西四部与科尔沁蒙古等九部对建州的联合进攻。努尔哈赤第二次进京朝贡。

1592-1598,六年中日战争。开始惨败,后用李成梁儿子李如松为帅,重新攻克平壤。总体算下来,掏空家底,打了个平手。【其间,1595年,努尔哈赤派弟弟入境朝贡。以“保塞有功”,明廷正式晋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注意,中日战争前及期间,努尔哈赤为明帝国承担了东北防线对蒙古诸部的繁重防务。龙虎将军是正二品。1597年,努尔哈赤第三次赴京朝贡。来得这么频繁,这里面有述职的成分。】

1598,万历二十六年,日本退兵,蒙古入侵此起彼伏。李如松调往对蒙前线,骄兵急进,中伏身亡,仅五十岁。努尔哈赤第四次赴京朝贡。

1599,万历二十七年,各种征税,开始有民变出现。

1601,万历二十九年,明帝国东北防线无将可用,把七十六岁的李成梁老大爷又拎出来统管东北防务。李老大爷以垂暮之身又撑了十四年。这年,努尔哈赤第五次进京朝贡。并综合明朝世兵制度与前金猛安谋克制度,正式建立八旗制度。【顺带说一嘴,开始只有正黄镶黄二旗归皇帝直管,后来多尔衮身死,他名下的正白旗从此也归了皇帝直管。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明朝兵制,百夫长下面设两个旗。努尔哈赤最开始只设了一个旗。实录上经常几十人出征,虽说是为了吹嘘武勇,但也足证开始时兵员并不多。第一旗是黑旗,后来人多了,新建红旗,黑旗给了亲弟弟舒尔哈齐。弟弟亲近明帝国,将女儿嫁给李如柏,娶了乌拉贝勒布占泰的妹妹为妻,1607年因不愿因小部落投靠跟布占泰兵戎相见,导致两兄弟闹崩,挨着亲家李成梁开了个分基地,1608年李成梁被撸,无处安身向哥哥投降,1611年被哥哥幽闭至死。1615年努尔哈赤将红旗改正黄+镶黄,白旗改正白+镶白+正蓝,黑旗拆成正红+镶红+镶蓝。再也不用黑旗。】

1608,万历三十六年,四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十二月,努尔哈赤第六次进京朝贡。间隔时间明显变长。

1615,万历四十三年,这年三月,李成梁义子努尔哈赤第七次进京朝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进京朝贡。六月,李成梁在北京病逝。满清虽然在实录中口口声声父祖被杀是不共戴天之仇,实际并无怨恨之心,万历给李成梁修的表彰牌坊,就在锦州,被攻克后一直好好的,现在仍在。李成梁的墓在铁岭,也一直维护得好好的,现在仍在。

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李成梁逝世第三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李成梁死后,诸子无一与努尔哈赤发生过正面战斗。皆守城不利或接战即溃。李成梁爷爷叫李春梅,是大哥,弟弟叫李春茂。两兄弟各保一家,满清初起时求贤若渴,后者子孙大批加入清军入关,巡抚总督提督这类封疆大吏一抓一大把。索额图的女儿都嫁入了他们家。

==================插播一段史料=====================

万历后期,徐光启同志亲自考察了北京附近的军队,给皇帝写了报告。《廵历巳周实陈事势兵情疏》

《廵历巳周实陈事势兵情疏》_《皇明经世文编》卷之四百八十九 在线阅读_诏令奏议_史部

臣于三月二十日以后,前后廵历通州、昌平二处,据山、陕、河南三营,册开原额民兵一万六百名,内除三月以前,沿途迯故,并选取援辽上等民兵外,实在者止六千八百三十七名。向来行文清勾,陆续解到迯兵,并臣所募补教师家丁等,共新收八百三十九名,今七月见在食粮民兵七千六百七十六名。此臣所辖三营兵数也……故据臣所见七千五百人中,略能荷戈者,不过二千;并入可充厮养者,不过四千;求其真堪教练成为精锐者,不过一二百人而巳。此臣简选之大略也。

翻译:

名册上的10600兵,实际只有6837人。加上新入伍的7500人,其中能扛得动武器的,不到2000人,真正可以训练成精锐的壮男,才一二百人而已……

上面是人数的实录,下面我们看看装备。更加触目惊心。

厂库领出盔甲。止头盔可用。其暗甲止可披戴操演,稍令习于负重,临事无一足恃者。器中止有钢快刀可用。其余亦止堪操习它若臣所酌用鎗筅钯金翁镰棍长短器械等,全然未备。除借发价值于近地置买杂木棍一千二百根暂时应用外。有河南领兵守备丁吕试捐俸一百余两。差官置买嵩县枪棍等杆未到。
翻译:防具只有头盔,暗甲(可能是纸甲?)只能训练。武器只有钢快刀(估计是短刀)可以用。其他装备库里根本就没有。幸好有人捐了点钱,买点枪棍暂用。


其领出涌珠佛郎机三眼等大小炮位,炸裂极多,悉不敢用。止有鸟铳一种,曾经试放不坏。陆续改造机、分发演习。其余应造者,料价全无,悉在停阁。此三营军火器械之大略也。
翻译:军中的炮,一用就炸,老徐无奈啊,只能扔一边,完全不敢用。小口径的鸟枪有一种还能用。其他装备全部没有。

恐迁延日久、耽悞愈甚、它日计之无丝毫之益、而有丘山之损、臣不足惜、其如国事何哉、臣亦愿当事者勿谓臣今日不言也、伏惟圣明裁察施行、

翻译:老徐忧国忧民,为了让万历重视,“勿谓言之不预”这种狠话都放出来了。

======================史料插播结束====================

1619,万历四十七年二月,萨尔浒之战。

万历皇帝以常败书生杨镐为统帅,坐镇沈阳。这位统帅搞出了一个很神奇的计划,明军自西向东,分四路,酷寒不是问题,山路不是问题,敌军六万重甲只当没有,你们必须连续强行军,三天在赫图阿拉城下汇合后攻城,抓了努尔哈赤给我送来。(详见下图,从上而下,1路军马林1.5w,2路军杜松2.5w,3路军李如柏3w,4路军刘綎1.5w。)

第1天:2路军从沈阳出抚顺关,山路少,路况较好。努尔哈赤派兵骚扰迟滞了4路军和1路军。在抚顺关外萨尔浒(位置在今抚顺市东郊大伙房水库东段水底)设下埋伏,滴水成冰的季节,出其不意筑坝拦河,乘杜松率部过河时放水,队伍被截断后,以绝对优势兵力迅速包围歼灭。杜松被射死。

第2天,转场,攻击1路军,马林被击溃后逃回驻地开原,三个月后城陷,战死。

第3天,努尔哈赤再转场,去攻击4路军,同时用间将杜松信件送给刘綎,约他放弃辎重,轻兵急进,一起攻击赫图阿拉。另一边杨镐收到1路军2路军全军覆没的战报,心胆俱寒,派人急令3路军4路军后撤。3路军收到警告,向后撤退。一年多后,在言官们铺天盖地的弹劾下(老李的小老婆是努尔哈赤弟弟的女儿,此次出兵,其他3路都是全军覆没大将殉国,唯独老李全身而退),68岁的李如柏服毒自杀。

第4天,4路军尚未收到警告。还在急行军,进入伏击圈后,全军覆没。刘綎被射死。

第5天,4路军的后半截(朝鲜军)投降。

明军高层、中层、基层军官为之一空。兵员损失过半。

[以上各路除丽兵外,主客出塞官军共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阵亡道、镇、副、协、参游、都司、通判、守备、中军、千把总等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并印信一颗。阵亡军丁共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阵失马骡驼共二万八千六百余匹头只,今阵回、见在并招集官军共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员名。]-----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

万历皇帝视若无睹,和中枢各种扯皮,留中不发,拖了三个月后,“命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

老熊去了之后,写的目击报告能吓死人。

惟是总兵李如桢督同游击柏世爵等专守沈阳,虽复帮以河西李光荣之兵,共万计,而堪战者不过一二千;总兵贺世贤专守虎皮驿、应援辽阳,兵虽数千而堪战者不过二千四五百人;总兵柴国柱专守辽阳,虽有川兵及残兵募兵零杂之众二三万人,然皆无甲无马无器械,既不能战而守城又无火器等项,且将领中军千把总等官俱贼杀尽,各兵又皆无人统领。人但知辽尚有兵,而不知箭不能射、马不能骑,与无兵同。《请发近镇兵将疏》熊廷弼。

结合之前老徐的报告。能说什么呢,唯有一声叹息。资料来源链接:zhihu.com/question/2970

努尔哈赤损失很小。3月初打完萨尔浒之战后,就没歇过气。3月下旬武力恐吓朝鲜,4月攻铁岭,6月攻开原,7月再攻铁岭,8月灭掉叶赫,11月与蒙古内喀尔喀五部结盟。

1620,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万历皇帝逝世,五十七岁。他的儿子登基,不到一个月暴毙。他15岁的孙子登基。年号天启。七年后去世,年仅22岁,无子。去世的前一天,他将烽烟四起的明王朝交到弟弟朱由检手上。这一年,崇祯皇帝朱由检16岁。几百万平方公里的乱局,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担子真的太重了。。。

广袤的东亚大地,从此揭开了百年战乱与杀戮的战幕……

======================插播实录=======================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二百一十九_明实录

万历十八年正月甲辰朔立春上不御殿免百官朝贺顺天府官进春【万历皇帝时仅二十八岁】

○以正旦令节赐辅臣上尊珍馔上御毓德宫召辅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入见于西室御榻东向时行等西向跪至词贺元旦新春又以不瞻睹天颜叩头候起居

上曰朕之疾已痼矣

时行等对曰皇上春秋鼎盛神气充盈但能加意调摄自然勿药有喜不必过虑

上曰朕昨年为心肝二经之火时常举发头目眩晕胸膈胀满近调理稍可又为雒于仁奏本肆口妄言触起朕怒以致肝火复发至今未愈

时行等奏圣躬关系最重无知小臣狂戆轻率不足以动圣意上以雒于仁本手授时行云先生每看这本说朕酒色财气试为朕一评时行方展<疏>未及对上遽云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若酒后持刀舞剑非帝王举动岂有是事又说朕好色偏宠贵妃郑氏朕只因郑氏勤劳朕每至一宫他必相随朝夕间小心侍奉勤劳如恭妃王氏他有长子朕著他调护照管母子相依所以不能朝夕侍奉何尝有偏他说朕贪财因受张鲸贿赂所以用他昨年李沂也这等说朕为天子富有四海天下之财皆朕之财朕若贪张鲸之财何不抄没了他又说朕尚气古云少时戒之在色壮时戒之在斗斗即是气朕岂不知但人孰无气且如先生每也有童仆家人难道更不责治如今内侍宫人等或有触犯及失误差使的也曾杖责然亦有疾疫死者如何说都是杖死先生每将这本去票拟重处时行等对曰此无知小臣误听道路之言轻率渎奏上曰他还是出位沽名时行等对曰他既沽名皇上若重处之适成其名反损皇上圣德唯<宀十见>容不较乃见圣德之盛复以其<疏>缴置御前上沉吟答曰这也说的是到不事损了朕德却损了朕度时行等对曰圣上圣度如天地何所不容上复取其<疏>再授时行使详阅之时行稍阅大意上连语曰朕气他不过必须重处时行云此本原是轻信讹传若票拟处分传之四方反以为实臣等愚见皇上宜照旧留中为是容臣等载之史书传之万世使万世颂皇上为尧舜之君复以其<疏>送御前上复云如何设法处他时行等云此本既不可发出亦无他法处之还望皇上宽宥臣等传语本寺堂官使之去任可也上首肯天颜稍和因先生每是亲近之臣朕有举动先生每还知道些安有是事时行对曰九重深邃宫闱秘密臣等也不能详知何况疏远小臣上曰人臣事君该知道理如今没个尊卑上下信口胡说先年御史党杰也曾数落我我也容了如今雒于仁亦然因不曾惩创所以如此时行等曰人臣进言虽出忠爱然须从容和婉臣等常时惟事体不得不言者方敢陈奏臣等岂敢不与皇上同心如此小臣臣等亦岂敢回护只是以圣德圣躬为重

上曰先生每尚知尊卑上下他每小臣却这等放肆近来只见议论纷纷以正为邪以邪为正一本论的还未及览又有一本辩的使朕应接不暇朕如今张灯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览这等殊不成个朝纲先生每为朕股肱也要做个张主

时行等对曰臣等财薄望轻因鉴人前覆辙一应事体上则禀皇上之独断下则付外廷之公论所以不敢擅自主张

上曰不然朕就是心先生每是股肱心非股肱安能运动朕既委任先生每有何畏避还要替朕主张任劳任怨不要推诿

时行等叩头谢曰皇上以腹心股肱优待臣等臣等敢不尽心图报任劳任怨四字臣等当书之座右朝夕服膺语毕

时行复进曰皇上近来进药否

上曰朕日每进药二次

时行等云皇上须慎重拣选良药

上曰医书朕也常看脉理朕都知道

时行等云皇上宜以保养圣躬为重清心寡欲戒怒平情圣体自然康豫矣

时行等又云臣等久不瞻睹天颜今日幸蒙宣召刍荛之见敢不一一倾吐近来皇上朝讲稀疏外廷日切悬望今圣体常欲静摄臣等亦不敢数数烦劳起居但一月之间或三四次间一临朝亦足以慰群情之瞻仰

上曰朕疾愈岂不欲出即如祖宗庙祀大典也要亲行圣母生身大恩也要时常定省只是腰痛脚软行走不便

时行等又云册立东宫系宗社大计望皇上蚤定

上曰朕知之朕无嫡子长幼自有定序郑妃再三陈请恐外间有疑但长子犹弱欲俟其壮健使出就外才放心

时行等又云皇长子年已九龄蒙养豫教正在今日宜令出阁读书

上曰人资性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也要生来自然聪明安能一一教训

时行等对曰资禀赋于天学问成于人虽有睿哲之资未有不教而能成者须及时豫教乃能成德

上曰朕已知之先生每回阁去罢

仍命各赐酒饭

时行等叩头谢遂出去宫门数十武上复命司礼监内臣追止之云且少俟皇上已令人宣长哥来著先生每一见时行等复还至宫门内立待良久上令内臣觇视申阁老等闻召长哥亦喜否时行等语内臣云我等得见睿容便如睹景星庆云真是不胜之喜内臣入奏上微哂颔之有顷上命司礼监二太监谓时行等可唤张鲸来先生每责训他时行等云张鲸乃左右近臣皇上既已责训何须臣等司礼监入奏上复令传谕云此朕命不可不遵有顷张鲸至向上跪时行等传上意云尔受上厚恩宜尽心图报奉公守法鲸自称以多言得罪时行等云臣事君犹子事父子不可不孝臣不可不忠鲸呼万岁者三乃退司礼入奏上曰这才是不辱君命久之司礼监大监传言皇长子至矣皇三子亦至但不能离乳保遂复引入西室至御榻前则皇长子在榻右上手携之皇三子旁立一乳母拥其后时行等既见因贺上云皇长子龙姿凤目岐嶷非凡仰见皇上昌后之仁齐天之福上欣然曰此祖宗德泽圣母恩庇朕何敢当时行等奏皇长子春秋渐长正当读书进学上曰已令内侍授书诵读矣时行云皇上正位东宫时年方九龄即已读书皇长子读书已晚矣上曰朕五岁即能读书复指皇三子是儿亦五岁尚不能离乳母且数病时行等稍前熟视皇长子上手引皇长子向明正立时行等注视良久因奏云皇上有此羙玉何不蚤加琢磨使之成器愿皇上蚤定大计宗社幸甚乃叩头出随具<疏>谢是日时行等以传免朝贺特诣会极门行礼忽闻宣召急趋而入历禁门数重乃至毓德宫从来阁臣召见未有至此者且天语谆复圣容和晬蔼然如家人父子累朝以来所未有也

====================实录插播完毕=====================

本文不设版权。需要用的朋友,尽可拿去用。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点回答你的疑问。


第一,晚明军事实力巅峰不在万历三大征。

晚明军事实力巅峰在嘉靖末期-隆庆时期-万历前十年。

这几十年才是晚明作战能力的巅峰期,进入三大征时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多镇多兵种大规模混合作战协调能力大幅下降。

第二,万历朝实际上进行了六场相当规模的长期战争,对明朝这个快要二百五十岁的老东西的国体消耗不小

除了为人熟知的三大征之外,万历时期为了彻底捏碎已经在正北和西北形成大片巨幅势力范围的土默特人,又或者可以说是“大明金国”,进行了长期作战。

尤其是环绕青海河湟,甘肃,宁夏的西北延边三大虏,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动员和征剿,连康区的藏民都发动起来了。

另有针对蒙古左翼诸万户在察哈尔部领导下的南下东进运动,进行了长期对抗。在察哈尔诸万户的推进下,原本的朵颜三卫藩篱解体。

因此在东北的局势绝不只是面对一个丰臣秀吉,还要面对图门札萨克图汗,布延汗。

李如松即死于布延汗的大军围攻之中。

最后自然是明缅战争,这个倒是相对影响较小,确认了明朝对中南半岛西部权威的丧失。但是把强盛一时的东吁王朝给打解体了,攻下了曼德勒,俘虏了缅王叔。

第三,明军不是萨尔浒之后就立刻变弱的,战力大幅下降怎么也得等到熊廷弼滚蛋,贺世贤被内奸所杀,柴国柱因病退休之后。

在萨尔浒期间不用说了,明军在萨尔浒时,精锐部队的训练水平和作战素养比八旗兵还是高一点的。

弱的是将领团队和经略的团队。他们在管理协调能力上,与努尔哈赤的团队有很大的差距。你要单说军人,这一时期八旗兵并不比明军里五花八门的精兵强。

哪怕在萨尔浒之后,第一次沈阳会战,贺世贤出蒲河北,柴国柱出奉集堡东,都能打败当面八旗。贺世贤和麾下家丁亲随更是冲垮正白旗的白甲巴牙喇。后来抚安堡又再次突击八旗精锐的巴牙喇护军,斩首116级。

你说它弱还是强,你说它弱吧,沈阳会战能打退携萨尔浒大胜之威的努尔哈赤。还能冲杀八旗精骑巴牙喇。

你说它强吧,它萨尔浒确实输了,而且很快之后就更惨。

明军表现一步步衰退到谷底,应该是从熊廷弼被赶走,柴国柱因病退休,贺世贤被内奸所杀之后开始的。

整个天启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败再败,尤其是孙承宗时期,战力更是沦为笑柄级别。

一直到崇祯中期才算是被农民军给锻炼出一批又可以和八旗刚正面的人。

明朝的火器当时这么先进,还有专门的【神机营】很有战斗力,为啥还是抵挡不住清军的攻击呢? - 永乐大帝明成祖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5089

详情看这个回答。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

万历三十六年(1608),“巡视库藏,见老库止银 8 万,而外库萧然。”

三大征可以慢慢耗,可这一次,没钱耗了

明朝和清朝不一样,清朝喜欢派几万人万里远征,被打败了还能再派几万人过去,败了再派,活活耗死你,毕竟清朝孜孜不倦的杀江南大儒杀了几百年,收税好收,有的是钱。

明朝是真没钱啊,三大征之前,万历还是有点钱的

但是三大征用完了以后,支撑不起来以后的消耗了

这个是根本原因

就是王朝末期,随着战斗力的下滑,更多的是靠大量的资源十换一甚至二十换一的耗

但是明朝末期耗不起了····


二、

萨尔浒明军的指挥是谁?

万历二十五年,杨大军事家带着副将李如梅出边作战,失败。后朝鲜用兵,首辅大臣方从哲推荐杨大军事家作辽东经略被免罪起用,经略朝鲜军务。岛山之战,明军大败,死亡2万。杨镐却向朝廷奏捷报,后来败露,首辅赵志皋营救,才免于一死。后又被起用,因事再丢官。

到了萨尔浒

估计杨大军事家的后台认为此战优势在我,肯定会赢,决定又派大军事家去带兵,去刷功劳····


也就是说,你当领导不是看你的本事,而是看你的后台

那不就完犊子了

和王明博古李德等军事家齐名的著名军事家杨镐,决定2月份开打,当时天降大雪 ,行军困难 ,杜松和刘大刀一致请求后延发兵 ,原因一是大雪封路,二是路途不熟悉,加上很多部队都是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旅途疲惫,还没修整好(如四川、浙江的兵,赶路100多天才到,还没适应气候,也没修整)。结果被杨镐怒斥 : “国家养士 ,正为今日,若复临机推阻 ,有军法从事耳 !”

加上明代中后期武将地位非常低,连军委副主席戚继光都得和文官看大门的奴才拜把子结拜兄弟那种。再往后甚至有省长一刀杀了军委副主席然后屁事儿没有的情况

这武将怎么敢违抗军令啊

打赢了是文官指挥有方,打输了是武将轻敌冒进,嗯,宋代就有了,这个我熟悉···

在大战出师前夕,即二月二十四日,为震慑努尔哈赤,大军事家竟然特派人员将作战部署和师期以下战书的形式送给努尔哈赤,表示要分路奔杀后金,公然将进军日期通知敌方,杨大军事家的无能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

野猪皮:嘿,您猜怎么着,我还没派夜不收呢,对方就把情报送来了,咱老通古斯人啊,就是这个运气,地道!老杨你真是路易斯的妹妹,够意思!!


三、

后期明朝又开始了骚操作,“辽人守辽土”

老熊的《新兵全伍脱逃疏 》里边就说:“乃 臣则因是而叹‘以辽守辽 ’之说误边误国,而人卒莫之悟也 。”

他认为“辽人”与辽东地区的豪势之家 、 将门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以辽守辽”这一策略则是他们力主而用以维护和发展自身地位的工具。 (老熊的:《勘覆地界疏》、《与李宁远书》、《答周毓阳中丞》等等资料里,都表明了这种看法)


熊说的很清楚

这些世家门阀,为了自己的利益,养寇自重就玩的很好

打仗,打什么仗??

很多客军在东北,就是被这些“辽人”坑死的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迁都北京以来,南方支援北方的粮食大量被北京官僚工匠及其家眷所食。使得边境难以获取南方的粮食。即使雄才大略如judy,在北方连连大胜,不仅寸土未得反而放弃半个省的直辖国土。

(虽然在朱元璋的设想中,卫所官兵自己耕食不需外援,但实际上洪武朝很多边境卫所屯田的士兵与产粮不多,急需南方运粮。)

然后大明嫌弃运粮麻烦(也没粮食可运都被北京官僚吃了),直接给士兵发银子。弘治十六年辽东米价,原先一钱银可买五六斗三四米,因兵荒只能买一斗,士兵原本月薪一石,照旧粮价改发二钱五分。(明孝宗实录)


由于迁都北京降低对南方粮食的控制,还在北方造出一个粮食黑洞,使得明朝失去对粮价的控制。导致越打仗,粮价越高,当兵越亏。再加上天灾降低边境的粮食产量。当兵?请勒紧裤带!



user avatar   san-xie-cao-81-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


user avatar   yadhahi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qiong-qiong-luo-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中国在明朝相较与西方仍然互有高低。设想如果没有清朝的统治,中国现在会发展的怎么样呢? 
  明朝有没有割地赔款交贡金的黑历史? 
  明末的阉党和东林党,谁才是作恶多端罪不可恕的一群人? 
  如果明英宗同意娶也先的女儿,后来有没有机会即位蒙古大汗,蒙古和明朝成为共主邦联,成为地表最强的国家? 
  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为什么标志着专制主义的腐朽? 
  为何努尔哈赤给皇太极留下的家底那么好,还有人说是烂摊子? 
  为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会覆亡? 
  为什么有时将美国称为大明? 
  自刘彻到明朝中后期,有没有办法解决文官集团威胁皇权的问题?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采用京杭大运河而不用海运?
下一个讨论
美国如果未来借故冻结我国持有的美债,应该如何回应?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