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成化万贵妃既然权倾朝野,为什么到死都没法封后? 第1页

  

user avatar   15927102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问者所言“成化万贵妃既然权倾朝野,为什么到死都没法封后?

很明显是对明宪宗、周太后、万贵妃三人的性格、行事作风及明中期成化朝的政治局势和政治风气都存在较大的误解。

这里我就不引用具体的史料了,就凭着我所看过的《宪宗实录》及其他成化朝的一些史料的记忆,先来简单说一下这三个人,也回答为什么宪宗那么宠爱万贵妃,但仍然没有封其为皇后。

我个人给出的答案如下:

1、明宪宗本人并不那么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封万贵妃为皇后,至少他从未明显流露出这样的想法。而皇帝本人的主观意愿是最重要的原因。无论是国事还是他个人的后宫问题,他始终都是在一定的框架原则之内行事。比如在天顺八年废掉吴后之後,他很快就遵从太后及群臣所请,改立原定的一后两妃人选之一的王氏为皇后。

明宪宗是明中期一位真正的中兴之主,成化朝前中期他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励精图治的英主,他在国家政务、军事、选任官员等方面的很多决策都堪称英明,也能听得进臣下的意见,主观上的意图也是想做一个好皇帝,所以自然要讲皇帝的体面,因而顾忌颇多。

宪宗后期逐渐奢靡腐化、穷奢极欲,较前期也明显专断、暴戾了一些,很多时候不耐烦听取臣下的反对意见,但他仍然不像后世的嘉靖帝、万历帝那样和官员们闹得那样僵,嘉靖一个大礼议几乎算是撕破脸皮,万历帝干脆是长期无脸无皮、厚颜无耻。

而很多时候宪宗表现出一种反复、矛盾的心态,比如传奉官封了又罢,罢了又封,他知道这样不好,但又管不住自己,天变、灾异之后更是因为敬畏上天,很多逾矩行为也立即收敛,像极了假期玩了一天到晚上又非常不安后悔决定第二天改过自新的我们。总地来说,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称职合格的皇帝。

尽管出于个人原因,宪宗不太愿意面见太多大臣,但他可不像万历帝那样将大量奏疏留中、不报,恶意阻挠国家政务运转,成化朝的奏疏少有不及时处理的,留中不报者很少,皇帝的本职工作他基本都完成了。

即使是成化末期,他可没有像老阴逼嘉靖帝那样专制、阴鸷、残暴,对大臣非杀即打,像伏阙、叩阍这样在嘉靖、万历朝经常出现的场景可没在成化朝出现过,成化朝的君臣关系基本维持在正常的政治秩序之内。

总之,宪宗同之后的嘉靖帝、万历帝那种私欲熏天、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自私至极的性格不一样,他主观上还是想治理好国家,始终还是把江山社稷放在首位,并没有无限制的胡作非为,通俗地说,就是他更要脸,想做个好皇帝。

而宪宗也没想非要立万氏为皇后,万氏是他心中的情感寄托,但这不妨碍他宠幸其他女人。同样,宠爱万氏也没必要非立其为皇后不可。

2、周太后的强势性格也不会允许宪宗封万贵妃为皇后

很多人怕是不太了解周太后,这个女人自成化朝直至弘治朝,性格一向强势刁蛮,完全可以用“妒悍”一词来形容她。

天顺八年,宪宗刚登极,她就因为同钱皇后尊太后的名分问题,置英宗遗诏于不顾,同满朝官员争论不休,一战成名,让大臣们都知道她是不好惹的。

成化四年,钱太后崩,又因为合葬问题,再次同满朝文武官员们展开大战,宪宗被亲娘和官员们闹得左右为难,批答说:“卿等所言固是正理,但圣母在上,事有窒碍朕屡请命,未蒙俞允。朕平昔孝奉两宫如一,若因此违忤,致有他虞,岂淂为孝?今当于裕陵左右择吉地安葬,崇奉如礼,庶几两全,卿等其体朕意。”直接跟大臣诉苦他被老娘逼得烦死了,实在是没办法。

最终虽然宪宗批复:“卿等所言,皆合朕意,合葬之礼,蒙允行矣。”于是文武群臣皆呼“万岁”而退。,实际上周太后暗中搞鬼,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悄悄把钱后陵墓的隧道给堵上了,这女人为争这个名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而弘治年间,升为太皇太后的周氏强势依旧,弘治朝有名的权阉李广,据说也是被她的一怒给吓的自尽的,“太皇太后怒云: 「今日李广,明日李广,兴工动土,致此灾祸,累朝所积,一旦灰烬。」广惧,饮鸩死。”

至于为什么周太后准许宪宗废掉了吴后,一是因为宪宗本人废后意愿强烈,其实另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就是钱后不支持宪宗废吴后,那凡是钱氏不支持的,她就要唱反调支持,也正是因为废后的问题,宪宗疏远了嫡母钱氏。

但支持宪宗废掉吴后不等于周太后愿意看到万氏这样大了他儿子十七岁、出身卑贱的侍女当皇后,尤其是婆媳关系大家都懂的,儿子越喜欢的女人,亲娘只会越厌恶。

如果宪宗非要立万氏为后,恐怕文武百官还没闹,周氏就要先闹起来了,到时候宫内宫外吵,非得烦死宪宗不可~

3、机警,善迎合上意且笼络群下的万氏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蛮横任性、无理取闹,她本人也并没有成天跟宪宗吹枕边风,闹着非要当皇后,这么干除了成为朝野上下所针对的众矢之的以外,并没那么大的好处。

很多人一提到万贵妃的善妒,就联想到了一个任性胡闹、蛮不讲理的妒妇形象,甚至出现像题主这样更荒谬的言论,给她安了个“权倾朝野”的罪名。

实际上万贵妃并非这样,她是妒,但并不“妒悍”,相反,她非常懂得讨好迎合宪宗,就像撸猫那样,她懂得顺着猫毛撸,猫才会舒服得咕噜咕噜。

据说宪宗喜欢军事武备,意图振兴明朝军事,经常演武出游,她就女扮男装,身着戎服,陪同宪宗一起出游,这让宪宗非常喜欢,“每侍宸游,戎服男饰以从,上益爱之。

又比如万氏发现纪氏生子这个既成事实后,她并未表现出无理取闹的丑态,反而是有意表现得很有风度,主动前往祝贺,并厚赐纪氏母子,还请宪宗择吉日将皇子接入宫来,他有可能是想借此维系自己在宪宗心目中的地位,“至是,太监张敏厚结贵妃主宫太监段英,乘间说之,贵妃惊云:「何独不令我知?」遂具服进贺,厚赐纪氏母子,择吉日请入宫。次日,下敕定名,徙纪氏处西内永寿宫,礼数视贵妃。”

不止如此,万贵妃晚年积极谋求固宠之道,万氏虽然是宪宗心中的情感寄托,但一个皇帝,花心喜欢更多美女也是很自然的,不然宪宗那么多子女怎么来的?而且宪宗晚年还很宠幸邵宸妃。

另外,据一些史料记载,万氏不仅在宪宗身上下功夫,还开始讨好皇太子朱佑樘,如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万氏曾养了一对鹦鹉,教会了鹦鹉说“皇太子享千万岁”,准备送给皇太子,只不过太子不领情罢了,还说这是妖物,要拔刀砍死鹦鹉,这让她一度很伤心,遂因此自尽。

至于所谓的“权倾朝野”,没错,万贵妃的确对宪宗朝的政治颇具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宫内得宠太监影响朝政,比如钱能、覃勤、汪直、梁芳、韦兴等人都是靠了她的关系,得到宪宗的信任,才得以到地方上出任镇守、监军等要职,以及一些依附于他们的官员,如万安等,共同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

但这真称不上万贵妃权倾朝野,万贵妃起的实际上是一个桥梁的作用,通过她而让宪宗信任。

而且所谓的“万贵妃势力”内部也一直在发生争斗,比如万安集团和汪直集团虽然同属于万贵妃势力,但二者之间的存在着复杂深刻的矛盾,而且斗争越来越激烈。

就成化朝的政治局势来看,除皇帝本人以外,参与辅政的核心政治势力还是内阁和司礼监。

而万贵妃对成化朝政的影响主要在成化十三年以后的成化后期,主要原因是宪宗打击了司礼太监为主导的辅政体系之后,有意提拔起另外的辅政力量,用以平衡政治局势。

南开大学的一篇博士论文《明代成化时期政局研究——以阁臣、司礼监、后妃为中心》就对此有非常精彩的论述,这里不再详述。

4、成化朝的官员对宪宗的约束

其实前面也提到了一些,成化朝的官员对宪宗的很多逾矩行为多有劝谏,甚至先后短暂迫使宪宗屈服,如尊两宫太后事件、钱后合葬事件、罢西厂事件,都可以看出,当时官员们对宪宗有一定的约束能力。

尤其是成化前中期,司礼监的怀恩和内阁的商辂较为融洽的配合,对宪宗极具约束力,这也是成化中后期宪宗打击司礼监主导的辅政势力的重要原因。

当然,主要还是宪宗本人顾忌颇多,他主观上还是想做个好皇帝,愿意听从大臣们的劝谏。

如果他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封万氏为皇后,即使群臣全部反对,也并非做不到,请看嘉靖的大礼议就行了,伏阙、叩阍又能怎样,杀一批,贬一批,换掉反对的,提拔迎合的。

只不过宪宗这时相对更在乎皇家的脸面罢了,没必要为这种事撕破脸皮。


个人公众号:【明天明史明实录】

翻译、解读《明实录》,长期连载更新!

以及研究以明朝历史为主的各类文史问题,分享个人所收藏的各种电子资源。

目前最新系列为《明宪宗实录》。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user avatar   fei-fei-43-5-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笑语盈盈

我个人不赞成用性格来评价皇帝。宽仁还是仁弱,勇武还是暴虐,也就史官那么几笔的事。

要看就看实际的。比如说成化“缺少作为”,我是不敢苟同的。

文治方面:

1.拨乱反正。朱见深对北京保卫战有功、后因夺门之变遭到清算的大臣比较同情。成化初年,为于谦平反。后来又任用商辂为首辅。更为难得的是,他恢复了代宗的帝号(代宗曾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2.任用贤相,国力日盛。成化初期,任用李贤、陈文、彭时、商辂为首辅,总体上都是一时之贤相(虽然像陈文也有一些污点),施政有方,百姓富足,国家日渐呈现强盛之态。

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明史》

武功方面:

1.内平流民。朱见深当皇帝的第一年,就爆发了荆襄流民起义。不久,起义军被官军镇压。成化帝任命原杰安抚流民,并设置了勋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巡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难题。

2.威宁海大捷。成化十六年,报称鞑靼亦思马因欲进攻延绥。宪宗命朱永、王越前往讨伐。王越于威宁海子击破鞑靼军,斩首437级,擒171人,获马驼牛羊六千。同年,亦思马因攻大同,为大同镇将范瑾击退。

3.成化犁庭。成化年间两次会同朝鲜征讨建州女真。成化三年,建州女真犯边。宪宗命赵辅、李秉出兵,并约朝鲜协助,夹击建州卫。斩建州女真首领李满柱及其子,擒斩女真1700余口。成化十五年,宪宗命朱永东征,并约朝鲜协助,夹击女真。此役击破建州女真部,擒斩695级,俘获486人,破450余寨,获牛马千余。这两次战争对女真的打击非常严重,所以史称“成化犁庭”。它使女真长期不能恢复元气,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限于篇幅,这里只能提到成化帝一些比较重要的功绩。实际上当然还有其他的有益政事和军事行动,题主有兴趣可以翻翻史料。

诚然,朱见深宠幸万妃,重用汪直、万安、刘吉等人,犯过不小的错误,虽有功亦有过,这个可以讨论。

但说成化“缺少作为”,恐怕并不是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user avatar   qing-la-jiao-chao-fei-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亏后继者的陪衬,让明都成为华夏的代名词了,如果不是反清复明的口号喊了两百多年,谁会在意明朝啊?




  

相关话题

  为什么郑芝龙把持隆武朝大权还要降清? 
  明朝时期的各种宣慰使司跟什么军民元帅府和XX都司能算做明朝国土吗? 
  宋朝和明朝似乎都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二者有何异同? 
  你最喜欢明朝哪一位皇帝?为什么? 
  孩子问我「为什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门神」? 
  为何崇祯会在最后平反魏忠贤? 
  吕思勉的个人素养及他作为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如何? 
  明成祖朱棣是“千古一帝”吗? 
  如何看待当今,某些人为了洗白美化清朝,一直拿清朝之前的朝代发生的什么事,来证明清朝是好的? 
  为什么「金山卫」「威海卫」之类带「卫」的地名不少,但现在带「所」的地名几乎没听过呢? 

前一个讨论
请问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集评或者评注一般可以去哪里寻找,有相关书籍吗?
下一个讨论
朱元璋屠杀山东人有历史依据吗?





© 2025-0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