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啊,这不就是冷暴力(Emotional Abuse)吗?
恕我直言,这种「训练」方式,跟驯兽差不多吧。把一条嗷嗷直叫的狗关笼子里,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就在旁边冷冷地盯着它,它累了,自然知道怎么闹腾也没用,除了妥协别无他法。
只不过是高级一点的暴力罢了。
美国心理学会将「Emotional Abuse」定义为[1]:
Researchers have yet to formulate a universally agreed upon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but they have identified a variety of forms that emotional abuse may take, including verbal abuse; intimidation and terrorization; humiliation and degradation; exploitation; harassment; rejection and withholding of affection; isolation; and excessive control. Also called psychological abuse.
其中就包括了「拒绝和抑制情感」以及「隔离」。
李玫瑾教授是我个人很尊敬的犯罪心理学教授,但这段关于「训练孩子」的观点我并不赞同。
这段话过于简单地将「3岁」作为分界线,认为3~5岁的孩子哭不是痛苦,而是有目的性。
现实是,有很多人即使到20多岁、30多岁、40多岁甚至更大年纪,依然会因为痛苦而哭。
在这里没有区分孩子的哭到底是「情绪表达」还是「目的手段」,就将其过于简单地归为后者,恐怕也并不符合事实。
作为「目的手段」的乱发脾气行为是2岁~6岁儿童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通常表现为当孩子提出的要求被拒绝后大吵大闹,直到要求被满足为止,甚至会故意提出跟父母作对的要求,以大吵大闹要挟父母来听从他的要求。
然而,「哭」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这种悲伤的情绪需要被接纳。
听到「训练」一词就知道了,这套看似有用的方法,其理论根基源于伯尔赫斯·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的行为主义,发扬于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约翰·华生(John Watson)的一系列「儿童训练方法」。
约翰·华生关于儿童训练最著名的言论是[2]:
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我在自己所指定的世界里来抚养他们,我保证让任何人接受培训后,都将成为我可能会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无论他的才华,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祖先的种族如何。
在这种训练系的养育方式下,约翰·华生关于「爱和情感」的建议是这样的:
让您的行为始终客观,友善。永远不要拥抱和亲吻婴儿,永远不要让他们坐在你的腿上。如果需要,当他们说晚安时,在额头上亲吻一次。早上与他们握手。如果他们在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做得非常出色,请轻拍他们的头。
约翰·华生在19世纪30年代主编了给美国父母的育儿指导手册,让这类内容得到广泛传播。
直到哈利·哈洛(Harry Hallow)关于爱的本质的一系列实验对行为主义的训练式养育提出了挑战,才有了今天强调亲密关系的养育方式[3]。
目前系统性的家庭教育理论,包括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和积极养育(Active Parenting)等,都会提到积极暂停这一工具。但不同于我们所认为的罚站(Time-out),积极暂停(Positive Time-out)一定是提前设置好令孩子舒服的场所,然后鼓励孩子因为发脾气而大脑卡壳的时候去那边冷静一下。
注意要点:
我们能看出来李玫瑾教授在讲课时提到了很多限制条件,比如
进行一次训练就行
避免长期的冷暴力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不能让她太压抑了,要给她留一条出路……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比例是「三比一」
在事情发生后有补救措施,并且依然鼓励交流。
但我想问:
一次这样的训练真的就能让孩子知道下次哭闹没有用吗?
家长会不会滥用这种训练法,不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反正孩子哭闹就给整这么一出?
说到底,这种「训练式育儿」仍然是专制型的。
让孩子学会臣服,当然就听话了,当然就好管了;
家长控制一切,决定「三比一」地满足愿望,孩子也不跟你闹,当然好管了;
当孩子情绪发作时,你冷冷看着他闹,拒绝和撤回情感,让孩子害怕,当然好管了……
是的,我需要坦诚,「打骂是否会让孩子听话」是有效的——短期有效,长期来看,只要你彻底把孩子打怂了,孩子也会一直听话。
就像那只幼年时每次抬头就会碰到笼子的狗,即使撤掉笼子,它也再不敢抬头。
说到底,还是追求孩子的服从,通过这类训练让孩子在权力之争中落于下风。
而这样的孩子,你又如何期待他能和别人竞争,如何期待他建立起平等和彼此尊重的亲密关系?
李教授的训练法,肯定会有很多父母为之叫好;但换个角度来想,假如你是那个被训练的孩子呢?
你希望有这样的父母吗?还是说,你不希望有这样的父母,却希望成为这样的父母?
2019.1.1 终于有空来更新这篇文章了。
我补充了这段视频中李教授讲座的全文:
他的哭声都代表着他的一些痛苦,但是到三岁之后就不是了。
3~5岁孩子开始什么呢?我要这个东西你不给我,我就给你哭。他有目的性的,他不是痛苦了。
这个目的性一开始出现,你就开始要训练他了。这个训练怎么训练呢?我经常在我在博客上也写过这个,我在很多地方也讲过这个问题。很简单,您就在这个时期抓住他一件事儿,对他做一次训练,三到五岁,什么事儿呢,就是他提这要求不合理。他要的这个东西不能给他。
比如他要买小汽车,买了家里无数了,他还要买,在商店开始闹起来,说我就要这辆小汽车。你说家里那个跟你差不多的,不要买了吧。不行,我就要,我不走。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你就开始一定要对他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
把他抱起来,抱回家。您也不要打他,也不要骂他。任他哭去,你不要管他。抱回家以后干嘛呢?放到卧室里去。卧室没什么危险的地方,然后还要一对一,就是不管爷爷奶奶还是谁来管,一个人管足够了。
把门一关,四个不要:第一吧不要骂他,父亲或者母亲吧这个时候骂他都不太好。这个给孩子不好的观点,刚我讲观念,观形成的念。第二呢不要打他。你那么老大个,他那么小,你打不公平。第三不要说教,因为什么呢,他这时候正在闹呢,你说什么在他耳边都是噪音。你越说他越跟你闹,所以呢你要安静下来。第四呢你不要走开,他闹给你看的,所以你一定要看着他闹。
四个不要。您就坐在这里把门一关,往孩子跟前一坐。孩子,今天这事儿不行就是不行,你闹吧。他就会跟你哭。我那孩子小时候非要她那被子,也是跟我闹。我一句话不吭,我就坐在旁边。她哭得累了。然后她把小被子挪下来看我一眼,结果一看我就在跟前,结果她就接着哭,一直哭到她筋疲力尽(笑)。最后哭完了以后呢,有的时候我也讲,到这个时候,孩子哭得筋疲力尽,我就讲包括脑袋哭到床角上你都不要管她。为什么呢?什么呢?她知道疼。她磕完以后你就问她疼不疼,不疼接着磕,她肯定不再磕了。
然后呢,等他哭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再给点爱,拿热水给擦把脸,因为孩子哭到那程度也挺难受的,擦一把。擦完以后这孩子心想,你是不是回心转意了?然后你接下来一定要跟上一句话,把毛巾往旁边一放,往床上一坐:还哭吗?要哭接着哭。你看你没有不文明,也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你只以这种方式告诉她,如果你闹起来没道理,我不心疼,也不让步。我也不跟你闹,你就闹吧。那么这一次她就会知道了,以后闹是没用的了。
这孩子越小管越好管。闹没事以后呢,还有一个事儿,就是你也不能让她太压抑了。那怎么办呢,就是你跟她讲,以后有什么事儿啊,你能不能跟我好好说?如果你要能说服我,我没准可以考虑你的要求。这是给孩子留一条路。那么她小嘴巴巴她一旦要跟你说「妈妈,我想要辆小汽车。」
「你这小汽车和家里有什么区别呢?你能给我讲讲吗?」鼓励他跟你交流。当然交流呢,一般什么原则呢。我告诉你,「三比一」。就是让她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要每次都给她。这样的话呢,这孩子以后第二个问题就解决了,她知道跟你交流。那么这个关系要建立好了,第一,你说不行的事她不闹了,第二,她要如果真的想坚持,她会跟你商量。这个到青春期,你们俩的关系就好处了。
为什么说李教授是训练式的育儿,因为她自己说的要给孩子「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
在训练这个前提下,李教授很好地切断了自己的同理心,让父母觉得自己撤回感情是正常的,通过她描述中的这样一些话:
第一,李教授认为3~5岁的孩子哭只目的性,而不是痛苦。
3~5岁孩子开始什么呢?我要这个东西你不给我,我就给你哭。他有目的性的,他不是痛苦了。
第二,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撤回了关爱和情感联结:
任他哭去,你不要管他。
以话语故意激起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是试图让孩子平静下来,而是引导孩子情绪进一步崩溃:
您就坐在这里把门一关,往孩子跟前一坐。孩子,今天这事儿不行就是不行,你闹吧。他就会跟你哭。
为什么我说李教授这时切断了对孩子的共情和情感联结呢,因为她提到自己对女儿的处理方式时也是没有情感联结的:
我那孩子小时候非要她那被子,也是跟我闹。我一句话不吭,我就坐在旁边。
回想起女儿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训练步骤」继续哭时,是面带笑容的。
第三,这里就是很多人提到的李教授对孩子也是有爱的:
等他哭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再给点爱,拿热水给擦把脸,因为孩子哭到那程度也挺难受的,擦一把
但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是切断了情感联结;除非孩子在对抗中处于弱势,已经筋疲力尽了,才会「给点爱」。
按照这种方式养育孩子,会让孩子和父母缺乏情感交流,遇到很多自己认为父母接受不了的事,都选择自己去处理——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父母只能接受一个他们所认可的孩子,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第四,李教授的这套训练法接下来还在继续:
然后你接下来一定要跟上一句话,把毛巾往旁边一放,往床上一坐:还哭吗?要哭接着哭。你看你没有不文明,也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你只以这种方式告诉她,如果你闹起来没道理,我不心疼,也不让步。我也不跟你闹,你就闹吧。那么这一次她就会知道了,以后闹是没用的了。
目的是为了告诉孩子:「如果你闹起来没道理,我不心疼,也不让步。」再次映证了,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是切断了情感联结的。
第五,是有人提到的李教授也鼓励孩子交流:
闹没事以后呢,还有一个事儿,就是你也不能让她太压抑了。那怎么办呢,就是你跟她讲,以后有什么事儿啊,你能不能跟我好好说?如果你要能说服我,我没事可以考虑你的要求。这是给孩子留一条路。
明明可以在孩子出现这个情况:
比如他要买小汽车,买了家里无数了,他还要买
这个时候完全可以直接鼓励孩子交流,但李教授没有,因为她是要让孩子闹下去,寻找一个契机来开始进行这套训练。
第六,规则的标准是父母制定的,而不是共同制定的,体现在:
如果你要能说服我,我没准可以考虑你的要求。
不是说服了就行,而是说服了才有概率成功,这个概率就是她所说的33%:
当然交流呢,一般什么原则呢。我告诉你,「三比一」。就是让她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要每次都给她。
一开始回答的时候,我直觉认为李教授对孩子的训练非常类似于「驯兽」,然后我翻到了她这段演讲的完整版。果然,在一开始她就提到了这样的观点:
养个孩子有时跟养个小宠物一样,我们养个小猫小狗,大家就有这个经验。这个小狗你管它最好的时间,是8个月之内。8个月之内有些习惯没养好,这个等到后来,比如它咬人这样的一些坏习惯,你到后边再想改,很难。
这个视频中,李教授第二次提到了「宠物的例子」:
注意下面这段话里,提到和孩子的交流部分,李教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那么,抚养孩子也一样
视频地址:
2019.1.2 有人说李教授并不是训练孩子,并且认为「训练」和「管教」是一回事。
我认真学习了李教授的更多视频,她在多个场合都认为,六岁之前可以训练孩子很多东西,就跟小动物是一样的
视频地址:
并且,李教授后来的讲座里,再也不提「三比一」了。
李教授提到0~3岁期间需要父母一对一的抚养,需要给予孩子安全感,我认同。
她给孩子擦脸、鼓励交流这些方式都很好,但仍然改变不了她对于3~5岁孩子的核心观念:
「训练式养育」。
是的,在专制型的养育风格下,也许能预防犯罪,让孩子「听话」。但——
It's survive, not thrive.
最后,如何和孩子沟通,我以往写过的方法,供参考:
育儿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有时候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但坦率地说,父母做得越多,孩子会成长得越好;简单粗暴也许短期有效,但爱之子,则为之计深远。
更多育儿干货,欢迎关注我坚持5年原创的微信公众号:萌妈小教室。
养娃不易,一起努力!
有效有效,当年印度圣雄甘地靠这种办法让印度从世界第一强权大英帝国手里独立出来了。
我很服气李玫瑾教授的内容,我都经常推荐给朋友们看,不过有些人满意,有些人觉得操作难,因为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后面需要父母的素质,父母的财力,父母的时间作为后盾支持的。
陪伴最耗时间了,这也是双职工父母最欠缺的。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