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关联到自然选择与文化共同塑造的“用来让未满两岁的小孩学语言的语言”:儿向语言,特征是句子简短、词汇简单、语调夸张——叠词就是其中的一种。
儿童对语言掌握得不完善或口齿不清时自然出现的叠词词,是世界各地都观察到的现象,在非人哺乳类和鸟类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通过特殊的模式,吸引成体的注意力并诱发特定的反应。
对人来说,这大概会让大人的镜像神经元和照顾后代相关的回路放电电,配合催产素之类,让大人暂时觉得叠词词比较可爱爱而不是恶心心,并对着儿童使用。
可以用 fMRI 照照大人的脑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一般认为儿童自己使用叠词词对儿童的语言能力无害,但大人的模仿在两岁以后可能污染其数据输入,造成儿童的语言学习出偏。因此,大人在一定阶段就不应该继续对儿童使用叠词了。
在上世纪,曾有一些人类学家,曾经到非洲的原始部落研究当地的“战鼓”语言。
因为处于地广人稀又茂密的草原,外出检查陷阱或采集的猎人往往会在部落外几公里的地方,当地诞生了采用敲击战鼓伴随歌唱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歌唱的声音非常低沉,但伴随着鼓声能在没有都市噪音的草原上传递的很远。
仔细研究他们的歌词发现,内容里面会伴随大量“冗余”或重复的信息。
举个例子:
比如:村里有事情,请尽快回来。
用歌唱加鼓声的方式,类似于:
远方勤劳的战士啊,你们在哪里;如果你们在打猎,请放过你们的猎物,回到妻子身边;远方勇敢的战士啊,你们在哪里;如果你们在采集,请放下树上的果实,回到父母身边;远方自由的战士啊,你们在哪里。如果你们在捕鱼,请放下手中的渔网,回到孩子身边。
当然,人家非洲人肯定不是这么唱的,大概表示个意思,就是将一件简单事情用不同的角度来回说好几遍,伴随着重复的内容和类似的声音,显得非常冗长。
人类的语言都是以简单,准确为要求,为什么不能一句话“猎人,请回家。”就好了呢?
这是因为在野外,收听到歌声的距离很远,很可能听不清楚。又或者猎人恰好正在专注做别的事情,无法全神贯注的听歌,错过了前面的一些重要内容。
如果非常简短,那么,错过一个字,就无法明白意思,或者产生歧义。
而看似重复冗长的歌声,加上不同旋律的鼓声,能让猎人哪怕漏了几段也能通过上下文判断出来,这个信息大概是什么意思。
此时,“冗余”的信息就不是多余的,它增加了信息的可靠性与纠错能力。
这就像在战争电影里,如果在前线,士兵焦急的向无线电呼叫支援。
不管多么紧急,一定会重复几次重要的内容,比如番号、指令、坐标。防止对方没有听清造成错误攻击。
对孩子的交流也一样。
成年人会下意识担心孩子的理解能力与注意力。如果一件事只给予简单的指令,孩子有可能理解错误。
而简单的动宾短语叠词,能增加沟通的有效性。
同样举个例子:
如果你想和朋友说,“我们出门逛街去”会这么表达:
“哎,别在家耗着了,趁天还早,你快点穿上鞋,咱出门逛街去。”
但如果你对刚学说话的孩子这么说,可能他会有点茫然的看着你。
你的下意识反应是,去掉刚才那句话里面的复杂无效内容,提炼核心词再次沟通:
“宝宝,我们穿鞋,去逛街。”
这时候他好像有点理解了,似懂非懂的重复“穿鞋、逛街”。
这时候你会再次重复,帮助他理解,并把物品强调,方便理解。
“对,穿鞋鞋,逛街街。”
此时,你和他建立了一套虽然略有冗余,但很容识别,容易理解和记忆的沟通体系。
你告诉他做什么,并且用“动宾宾”的短语增强了识别力。
宾语强调两次,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动词往往没有宾语重要。
比如“吃饭饭”“吃菜菜”,很难理解错“吃”这个动词,理解不了也可以辅助动作,而到底吃什么的宾语更容易混淆,搞错目标。
比如让小孩拿玩具车,孩子可能会拿成别的玩具,至于是抓,还是拿,或是捏,反而不重要。
久而久之,人们和孩子说话就会养成“冗语叠词”的效果。
其实类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其他的情况下,比如惊慌时候,连续说好几个“别”字,高兴起来连续说好几个“对”字。都是情绪激动下,担心表达不清而在下意识强调的结果。
不是大人喜欢用叠词词,而是孩子喜欢和你用叠词词。
我也想教她喊「妈咪」,奈何她总是说成「咪咪」
我其实会教她讲「苹果」,但她只听得懂「苹苹」
给她饼干的时候,你要说「饼饼」,她才会眼前一亮。
久而久之,我们之间的对话就变成了:
我:妹妹,这个刀刀不可以玩的,会割伤手手的,妈咪和你去拿饼饼……
妹妹:嗯嗯
我:妹妹,你要不要冲凉凉呀?冲凉凉要拿什么呀?
妹妹:布布
我:还要什么呀?
妹妹:盆盆、凳凳
我:好的,我们去放水水吧!我们走~
至于理论基础嘛,很多心理学老师都讲的很明白了,就是小孩子是从一个字→叠词→叠词词→大人词汇→短句→长句……这样学说话的。
1⃣️我们不要执着地教孩子「苹果」,对于很小的孩子,叠词词能更有效地和孩子沟通,有效的沟通能激发宝宝学说话的欲望,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2⃣️也不要一直和孩子用叠词词,这样不利于孩子学习正确的词汇,也不利于从词语过渡到句子。
至于应该怎么把握这个尺度,其实每一位父母都知道的,因为我们是那么地爱孩子,关心着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就这样吧,我要去和我的孩子叠词词了~
我 @是一只逃家小兔呀 ,90后二胎妈妈,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长呀~~
这种叠词词,又叫妈妈语,目的是为了帮婴儿更好地学习语言和发音。
当面对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时,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孩子,大多数人会放慢说话速度,提高音调和声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字,通常还会伴随着夸张的面部表情。
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motherese)。
例如 “洗脸脸、擦香香、穿衣衣、穿鞋鞋、吃果果、抱抱、亲亲……”
这种叠词,能帮助孩子掌握发出多音节词声音的技能。
叠词发音是从发出单音节词(妈:mā)向发出多音节词(母亲:mǔ qīn)的过渡(妈妈:mā ma)。
从孩子语言习得开始(大概12个月),到大约18-24个月大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儿童语音的重复。
这个阶段叫做 “规范的胡言乱语阶段”(play a game with language structrue)。
在这个阶段,婴儿练习发音并不时为了学习某些具体的多音节单词的含义,但是这种产生多音节的技能之后能用来表达含义。
孩子在之前无法发出多音节词语,例如 “苹果”,而只能发出 “果”。
此时,当妈妈发出“吃果果”的叠词时,孩子就能听到 “果果”,并重复这样的叠词,从而慢慢掌握发出多音节词的技能。
当孩子通过这样的练习,慢慢能正确发多音节词后,他们就会减少叠词的使用。
在和几个妈妈聊天中发现,她们说在和婴儿沟通中,会本能的使用叠词,或许使用叠词帮助婴儿发多音节词已经刻在妈妈本能的基因中了吧。
除此之外,妈妈语当中高声调和单字连读让孩子更容易区分话语的不同部分。
同时,放慢速度的说话方式也让孩子更容易对语言进行加工处理,因为孩子对听觉信息的加工能力只有成人的一半。
声音的响度也能让孩子更好地将一个人的声音从背景噪声中辨认出来,因为他们的听力不如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敏感。
妈妈语在我们听来非常可笑,却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让他们开始学习语言的基本知识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Reduplication in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2]曾洁, & 刘媛. (2017). 妈妈语的动态调整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 000(003), 32-40.
大人在自我陶醉。其实对小孩没有好处。
大家情绪激动主要是通告认为保安行为不违法,对保安的处理不满意。
以及,西安地铁之前的报道在避重就轻。
但是我看到某些人的评论大概是:
1. 这辈子不去西安,把西安拉入黑名单
2. 地铁很危险,保安不违法,太恐怖了
这就直接定性成地铁、西安有问题,不能坐,不能去了。
是不是有些发泄情绪怨恨和因噎废食了?
本质上是保安为了交通能正常运行,但是处理方式过激。
但我看某些评论还以为保安好像另有所图,对女子有不轨似的。
是不是某些人眼里,思维太定式了,眼里只有男女问题了。
不过,这确实不是保安粗暴拖拽的理由。
保安可以劝说为主,但是不应该动手。如遇违反法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
但是保安不应强制暴力措施解决。
保安只是维护治安秩序,但是没有执法权,不可以实施强制行为。
女乘客吵闹但是没有威胁他人安全,保安的拖拽行为明显超出了职权范围。
保安的行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处理通报中也说了,西安交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经常,日常监管存在漏洞,保安人员履行职责不文明不规范。给予相应处分和谈话。
我觉得这事吧,保安和女方都有点责任,没事的时候可以学点法律知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我最近在看抖音博主:四平警事(id:LPpolice)的视频,都是用一些严肃认真的普法态度,但是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大家普法,我觉得没事看看挺好的。
大家多学点,平时在社会上处理问题也会更好一点,给社会少添一些麻烦。
总之,槽边往事的读者总能相处得特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