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普通话不好有多难? 第1页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90年代末的时候,有一次舅舅开车来武汉,刚好父母也想看我,就坐着舅舅的车过来了,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导航,一进武汉,舅舅就蒙了,车子在城里乱串就是不知道学校在哪,找交警询问一下,交警一口的武汉话。


武汉话在今天,我们那边小县城的人也听得懂了,但是在九十年代不一样,彼时小县城还比较封闭,湖北省口音迥异,襄阳地区类似于河南口音,宜昌地区类似于重庆口音,武汉又有武汉自己的话,交警一口的武汉话当场就把舅舅听懵了,舅舅尽量憋着一口怪声怪气的“本土普通话”询问交警,交警也懵住了,最后很巧的是在路上询问路人的时候,刚好有个河南人,口音倒是出奇的一致,不然的话恐怕会费更多周折。


在今天的武汉,普通话不是什么问题,但在90年代,问题还蛮严重的,无论是小县城还是武汉市,大家都听得懂普通话,但是说不来,非常影响交流。


1935年,胡焕庸划了一条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分界线,也就是所谓的“胡焕庸线”,也叫“黑河—腾冲线”,这条线东边是较为富裕的地区,居住了90%的人口,西部是贫困地区,居住不到10%的人口,而中国14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就有11个集中在这条线以西,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这条线既是地域的分界线,又是语言的分界线,西边的普通话普及率远不如东边。


不会普通话不但是交流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强,会限制其见识和眼界,增加陷入贫困可能,同时贫困又会弱化人的语言素质和能力,陷入恶性循环。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根据“费希曼-普尔假说”,富裕的国家语言较为统一,贫穷的国家语言更加多样,这一点在印度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美国和印度同为多民族,多种族国家,政治体制也较为相似,但是美国和印度有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美国的语言较为统一,绝大多数人都用英语,而印度的语言较为复杂,全印可识别的母语就高达1396种,其中29种语言的使用人口超过100万,根据印度人口普查显示,以普及最大的语言印地语为例,全印以印地语为第一语言的人口占人口比例为43.63%,能说印地语的也仅为57.1%。


由于语言不通导致南北印度呈现极大的分化,语言不通也严重影响到了印度的经济文化发展,抑制地区之间的交流,人员和资源的流动,降低的相互的认同和信任,抬高了印度发展经济的门槛,阻碍了印度形成单一的大市场。


中国自古以来是大一统国家,在文字上形成了统一,但是在语言上却不是,普通话的普及虽然在建国前就已经确定,但是推广在1955年才开始,一直到了200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才把普通话提升到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


据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上升至80.72%,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率仅61.56%,约20%国人还处于普通话沟通方面的困境中。


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能够促进社会流动


贫困地区熟练掌握普通话读写能力可以有效的获取知识,信息,技术,去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外出务工的竞争力,而一旦有了工作提升的机会,也可以降低工作转换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职业晋升和阶级流动,改善其境遇。


举个例子,当来自贫困地区的打工者想要改善自身的境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发达地区打工,而发达地区的人口来自中国四海,普通话不通,上级布置的任务可能理解不了,即便是勉强听懂了上级的普通话,自己不会说普通话又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反馈。


而即便是此人能够在贫困地区的某家公司打工,而当其工作有成绩,上级有意提拔他到更发达的地区任职的时候,语言问题很可能就阻碍了其晋升的可能。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


贫困有很强的的传承性,一代穷,代代穷。很多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会发现在贫穷地区的人们的思维往往和自己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的思维很可能传承到下一代,它不仅仅是一种人力资源的问题,更是一种意识,贫困地区的父辈的思维往往直接作用于后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语言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感受外面的世界,而不是仅仅依靠父辈的经验传承,树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反过来,当这些子女感受到外界魅力,会把感知到的反馈到父辈,反而有助于父辈改变意识。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语言不通会导致一些传统的扶贫方法都受到影响,举个例子,有些贫困村由于自然禀赋过差,在进行扶贫搬迁后,由于贫困村民语言问题,导致搬迁后贫困村与接收地区出现的语言隔阂,非常不利于贫困村融入当地。


对于中国东部大多数地区来说,年轻的人普通话推广已经不再是问题,但是在相当多的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通话难度不小,也是因为如此2019年国家才推出了《语言扶贫宣言》,宣言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打破地域区隔、传播信息和技术的工具,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基础。语言扶贫在减贫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


传统普及普通话一般是通过搞双语教育,培养专业老师,办培训班,建普通话媒体平台,组织普通话活动,针对基层干部搞普通话培训,强化学校的普通话等等,但是新时代应该有新时代的信息化工具,这也是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为什么研究开发或引进普通话学习辅助学具或软件的原因。


过去中国也搞过类似的技能培训,比如说“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都兴起了学习打字热潮,各式各样的政策,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办了不少,虽然培训了一部分人学会了打字,但是真正让全民普及打字的,其实是聊天交流软件的普及。


正因如此,互联网时代,数字工具的力量及影响不容小觑。为响应国家推普脱贫的战略,腾讯首款推广普通话公益游戏,作为信息化教具也参与其中,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推普脱贫。《普通话小镇》专门为普通话入门者研发,以语文出版社《普通话1000句为核心》,以信息化教具的形式寓教于乐,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学习普通话。



另外,我也很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共同参与推普公益活动“捐出你的普通话”,与杨澜、陈伟鸿、邓亚萍及电竞明星选手们一起,共同助力推普脱贫,通过H5参与“捐出你的普通话”公益活动,共同响应“推普脱贫”攻坚战,让人们在听见彼此中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帮助更多可爱的梦想被实现。殷切的希望,所有这些尚被普通话所困扰的同胞,早晚有一天能像《普通话小镇》公益宣传片里这群人展现的精神风貌一样,坚信自己总有一天可以“学好普通话,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懂”,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






  

相关话题

  工作后希望重新捡起大学时代学习的语言,是否意味着需要重新学习一遍? 
  现代汉语里的「爸爸」「妈妈」是外来词汇吗? 
  在看英美剧的时候,英文字幕能看懂但是却听不懂,要怎样改变这样的状况? 
  如果一个字被多数人读错,那么其读音是否应改成多数人的读法? 
  为何汉语经常省略主语甚至宾语? 
  中文是否有类似英语的高级词汇与普通词汇之分? 
  第一个把「陕西」拼成「Shaanxi」的人是谁? 
  「萝卜」这个词是外语借词吗? 
  为什么原神国外的名字用的是日语发音 Genshin,而不是中文拼音 Yuanshen? 
  泡菜「Kimchi」一词来源于汉语词「浸齑」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近期抖音《DOTA2》及《魔兽世界》相关游戏视频遭腾讯投诉下架?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动画《半妖的夜叉姬》第二集?





© 2025-0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