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有一种理论,叫做回声室效应:
在一个“封闭系统”内,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反复传播、放大,令到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导致与之不同的或者具有竞争性的信息、观念或信念受到自动过滤、被加以否定或无法得到充分表达。
就是说,圈子不同,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壁垒,群体内普遍的常识,在群体外或许根本就是冷门。新垣结衣在宅男圈子可谓众所周知,因为圈子内都在不停地强化“新垣结衣”这个名词的属性,反复传播加强,让人产生“新垣结衣已经无人不知”的错觉。
我第一次意识到问题是在由此过年去外婆家,三线城市的郊区,晚上一帮亲戚坐在客厅看电视,电视剧里有个人长得像凤姐,我随口说了一句“这个人长得有点像凤姐。”然后亲戚们都问我凤姐是谁。我感到非常疑惑,心里念着“你们居然连凤姐都不知道?”在我的圈子里,凤姐的认知度应该是非常高的,大部分上网的人都知道这个人的存在,而且那段时间她非常火。然而我这些四五十岁的亲戚根本很少上网,根本就不知道凤姐的存在。就像现在很多网友吐糟自己用一些网络语跟父母交谈,父母会信以为真(比方说,你说“我去”,你父母还真的会问你去哪儿)。
说起回声室效应,不得不说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类的新闻资讯类APP,算法可以说是加深回声室效应的助推器。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可以快速完成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会让人走向“自我封闭”的危险。正如人民日报在评价算法所说:在算法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轻易过滤掉自己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只看我们想看的,只听我们想听的,最终在不断重复和自我证成中强化了固有偏见和喜好。一旦身处这样的“信息茧房”,就再难接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甚至在不同群体、代际间竖起阻碍沟通的高墙。
其实我有个很邪恶的想法。
老年人敢于闹事、犯罪,更多是有恃无恐,因为国家有政策老人犯罪从轻一类的。
同时罚老人的款他们也很可能不交。
但是大部分老人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养老保险啊,治病考什么?医保啊。
罚款不交,停养老金,停医保啊。
老人犯罪处罚从轻是可以啊,折现啊。
有老人犯罪,从轻处罚,但一年刑期按照一万人民币标准来抵。
什么时候交清罚金什么时候恢复社保医保。
违法行为不够入刑的也没问题啊,一样罚款。每次500、1000块的,不交清罚款就不发养老金、停医保。
不配合警察执法?无所谓啊,警察不需要他们配合,直接通知社保中心就行。他们下个月发现养老金被停了的时候会主动来找警察结案的。
让你拿钱出来难,毕竟不能去抄家;不给你打钱还难吗?老人胆子再大难道还敢去抢银行吗?
去闹社保中心?可以啊,数罪并罚,叠加罚款呗,有什么难的。
什么时候交清什么时候恢复。
要相信这帮大爷大妈的信息扩散能力,只要圈子里有一个人被停了半年一年的养老金,整个圈子很快就知道了,很快也就没人敢闹了。
这就叫攻其所必救,他们在乎什么就拿什么开刀。
一般这种坏老人都挺在乎钱的吧?
解决了坏老人问题,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保短缺。
一举两得。
ps:不用你们告诉我可行不可行,执行有多大困难。就是个突然冒出来的没仔细论证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