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怎么看贸易战,贸易战的出路又在哪?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扫帚不到,黑灰不会自己跑掉。

两条路:

1:自强,亲自去扫。中国够大,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

2:自闭,搞核扩散,回归同一起跑线。中国够强,有掀桌子的资本。

否则的话,在人家的菜市场摆摊,就算所有摊位都是你的,那也是人家的菜市场,欺行霸市是人家的权力,不服?忍着吧!

你一个商户,又没政府罩着,又舍不得把菜市场一把火烧了,那你拿欺行霸市的黑帮有啥办法?

再说了,美国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实体,那么也没理由在中国的产业升级面前退让。

高端产业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对一个国家的控制力是很强的,美国绝不会让出来。就比如说5G,控制一个国家通信网络后,如果发动网络攻击,可怕程度犹如核攻击。

而在西方世界宁亡于美不亡于华的心理下,对高端产业走不出国门的前景,必须有心理准备。

但你特朗普也不应该低端产业也不给别人留,别人手里不是没牌。

如今之局,中国必须全力加强军队建设保障利益。否则的话,恐怕只有核扩散一条路可走了。

因为特朗普不知道五常都有一张底牌,叫核扩散。这么多年来之所以大家都凑合着过,不把别人往死路上逼,也在于这张牌。结果你美国先不凑合着过了,那凭啥要求别人凑合你?

别拿德日战败吓唬人,核时代的逻辑跟之前不一样。五常任何一国启动核扩散,其对国际秩序的冲击都比希特勒要大得多。而五常体制中利益边界不出国界,最有核扩散动力的那个国家,是谁?

你特朗普敢打王八拳,我就打不得反王八拳?

你天天叫嚣掀桌子,别人要是真掀桌子了,你咋办?

一个伊朗你能制裁,都是伊朗你再制裁,等于制裁自己。我看不把中国逼到核扩散,美国人民理解不了特朗普及其脑残集团的愚蠢。

要知道中国是美国贸易战打击对象中,唯一有这张牌的。


user avatar   wuzhijiansingap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关于这个问题,各大媒体已经报道了很充分了。在这里,我提供一个从美国人看这个问题的视角。

这个美国人,是美国前财长约翰·保尔森。

2018年11月,保尔森在首届彭博新经济论坛(以下简称“新经济论坛”)上发表了关于中美贸易战的讲话,其中的信息量很大,值得我们细细解读。

美国有没有被坑?

保尔森提到,目前中美关系高度紧张,同时覆盖经济、政治和军事层面。在经济领域,两国的紧张关系体现为“中美贸易战”。保尔森说到:

美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领域一事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中国入世贸17年之后,在很多领域,中国还是没有对外资开放。合资和股权比例的限制依然存在。除此以外,在贸易和外商投资领域还有技术标准,政府补贴,办理许可证和管制等非关税壁垒。在中国入世近20年还是这样,这是不可接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朗普政府主张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与时俱进。我同意这个观点。

保尔森的观点基本代表了目前美国精英阶层对于中国的态度:在17年前,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但是17年后,回过头来看,中国没有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因此,他们感到美国被“坑”了,所以要求重写规则。

追溯这种观念的源头,我们需要先把时间拉回到1999年,即中美进行入世谈判的时候。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和中国政府展开的入世谈判一度因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而中断,后来在1999年9月恢复谈判,并在同年11月达成双边协议。

当其时,克林顿政府向本国民众推销“支持中国入世”的决定,列举的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中国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实现经济收入的增长,因此会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和服务,对美国有利;第二,中国会在经济水平增长后推动政治改革,将变得更加开放自由,并和美国的主流价值观趋同。

美国的金融大亨JP摩根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事情,通常有两个理由:一个好的理由和一个真正的理由。上面提到的两个理由可以算得上是“好”的理由,但未必是真正的理由。

截至2000年时,美国已经对中国施行了长达20年的贸易制裁。但在2000年左右时,美国的政商两界都转而大力支持和中国恢复正常贸易关系。

2000年5月,美国众议院就是否解除对中国的贸易制裁(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国身份)的提案进行投票。结果,该提案以237票赞成、197票反对通过。值得一提的是,投赞成票的绝大多数是共和党议员(3/4的共和党议员投了赞成票,2/3的民主党议员投了反对票)。随后,2000年10月,克林顿签署了《2000美中贸易法案》(U.S.-China Relations Act of 2000),正式确认中国的正常贸易伙伴地位。

对于《2000美中贸易法案》的通过和签署,时任德克萨斯州州长小布什说:该法案的通过,意味着一个更强大的美国经济。时任纽约州议员John McHugh说:我认为向中国出口冰激凌和奶酪能够获得的好处,会大于通用汽车可能遭受的损失。我们的农民现在日子不好过,他们需要这个法案的通过。

如此可见,当时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主要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标普500中的那些大公司高管希望能够打开中国市场,提高自己的公司盈利。而美国的农民群体则希望可以多卖一些大豆、玉米、奶酪这样的农产品给中国。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的话,确实有很多美国的大公司(和高管)从和中国的贸易中获得了诸多好处。2000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为1千万吨左右。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豆进口量快速上升。2017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达到了9千万吨,其中接近4千万吨来自美国。纽约州议员McHugh提到的美国农民,从和中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美国国防政策顾问和中国问题专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是美国有名的“中国威胁论”智囊代表。他曾经出版过一本书,书名《2049百年马拉松:中国称霸全球的秘密战略》(The Hundred-Year Marathon: 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白邦瑞在美国的保守派中很有影响力,让更多的美国人感觉到了中国的威胁。他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提到,他的一位同事,6年前在中国投资的2亿美元到现在已经变成了20亿美元。他试图以此例子来说明,美国精英层内部的很多人都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好处,因此与其他人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美国人的意外

在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以后,有三件事情让美国人大感意外。

其一,中国的国力从此快速上升。

2000年时,中国的GDP大约为美国的1/10左右。但是到了2017年,中美的GDP分别为12.24万亿美元和19.39万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GDP是美国的2/3左右。从1/10到2/3,中国的进步,显而易见。

并且,除了生产力之外,中国的进步是全方位的。比如,在2000年时,中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为108亿美元左右,是同期美国的4%。而到了2016年,中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为2378亿美元,大约为美国的一半。

2000年时,进入财富500强的中国公司只有10家。到了2018年,进入财富500强的中国公司多达120家,仅次于美国(126家),远超第三名日本(52家)。

美国人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20年间,中国的国力会有如此飞速的发展,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第二、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

2008年,在美国爆发了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今天来看,这场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但是影响深远。

2008年9月18号,时任财长保尔森和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白宫向时任总统小布什做紧急汇报,告诉小布什:为了挽救美国的金融系统,我们需要1万亿美元!如果政府无法拿出1万亿救市,那么美国的整个金融系统,将在72小时之内崩溃。

同年10月3日,美国国会在匆忙之中,通过了救市方案TARP,拨出7000亿美元来拯救“陷入困境的资产”,像AIG、高盛、摩根斯坦利这样的金融集团,得以顺利度过金融危机,避免了像雷曼兄弟那样破产的窘境。

政府拨出如此巨额的资金,去为那些“金融精英”兜底,其做法是否合法、公平和必要?这是一个至今都存在巨大争议的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陆续发生了“茶党运动”和“占领华尔街运动”。这些运动,都是中产阶级对现状极度不满的集中体现。在他们看来,危机的始作俑者,即华尔街的大银行高管们,不但没有像其他民众那样深受金融危机之苦,反而获得政府的大额补助,还能继续拿着天价高薪享受生活,“马照跑,舞照跳”。

如此鲜明的反差催生出了各种比较极端的民间思潮和团体,包括在2016年受到全球关注的美国右翼民粹运动。在他们看来,华盛顿政府和华尔街精英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把美国政治搞得乌烟瘴气。因此整个政府的最高层,需要重新洗牌、彻底清洗。这一思潮,是特朗普能够获得2016年总统选举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美国的中产阶级收入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拉大。

上面这张图,显示的是全球处于不同收入阶层的民众在1988—2011年的财富增长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处于全球收入最低端的70%的民众的收入增长非常快,其财富在过去二十多年增长了接近一倍。这些人群主要集中在像中国、印度、巴西、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但是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在全球收入阶层中处于75%—99%区间的人群,其收入增长非常慢。二十多年来,他们的真实收入几乎没有变化,原地踏步。

再往上,全球收入处于最顶层的1%的人群,也就是各国的超级富豪、跨国企业的高管们。他们的收入增长又变得非常快,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的民众类似。

这张曲线图的形状,就像一只大象一样,因此得名“大象曲线”。

基于这张图,我们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美国有不少民众反对贸易全球化,支持美国提高关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民众并没有从全球贸易中获得多少好处。

2016年,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数,扣除通胀后)为59,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40万元左右)。而早在1999年,当时美国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就已经到了这个水平。也就是说,在1999—2016年长达18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没有发生任何增长。

在过去二十多年,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在稳步下降,产品和服务的跨国贸易量不断上升。但问题在于,全球贸易带来的好处主要被发展中国家(制造商和出口国)和发达国家中的资本所有者(跨国企业高管,拥有大量股票的超级富豪)获得。美国的不少中产阶级反而成了全球贸易的受害者,因此他们对于自由贸易的敌对态度就合情合理了。

中美并不是一对伴侣

那么,基于上面提到的三个意外,美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手段呢?

保尔森在演讲中提到:美国一些提倡美中“离婚”的人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当你真的是一对伴侣时,“离婚”会更容易。但事实上,美中并不是一对伴侣。美中关系不仅涉及到两国。尤其是亚洲其他国家都有发言权。因此,美国可以通过限制商品、资本、技术和人员流动来试图与中国离婚。但是,如果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不想效仿呢?在亚洲及其周边地区多年的工作经验教会了我,我不认为任何一个亚洲国家能负担得起,甚至愿意与中国离婚。这是由他们每日面对的地理、经济引力以及战略现实所决定的。

这恰恰是美国上层的精英对于是否和中国开打贸易战发生分歧的原因。一方面,有一部分鹰派主张和中国“离婚”,在商品、资本、技术等方面限制中国;但另一方面,他们也非常聪明地看到,即使美国单方面和中国切断贸易往来,其他国家也未必会跟随。如果其他国家拒绝跟随美国的步伐孤立中国,那么这种策略就无法为美国带来期望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再加上上文提到的不少美国利益团体在中国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中美之间的贸易纷争在美国内部也充满分歧。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不是说断就能断。

中美之间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也决定了中美不太可能像当年的美苏那样,发生长达几十年的“冷战”。中美中的任何一方,如果贸然决定对对方实行制裁和孤立策略,到后来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把对方围死,却把自己孤立起来。

但是,保尔森提到的中美之间的分歧,包括中美利益渐行渐远、国际规则上缺乏共识、以及在根本性问题上的相反看法,也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紧张竞争关系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话题

  美国对中国芯片禁售,中国为什么不能禁售稀土? 
  如何看待中芯国际表示可能无法为华为代工? 
  外交部回应美方将微信等加入「恶名市场名单」,称「敦促美方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应对美方准备将医疗供应链从中国等国家转回美国? 
  华为当前面临极大的困境,为什么员工不主动降薪陪伴华为渡过难关? 
  美国打压华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看待加拿大放弃与中国的自由贸易谈判? 
  为什么美国那么惧怕华为?华为究竟有多牛? 
  对于美国4月16日宣布的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的禁令,我们究竟有没有底牌? 
  如何理解翟东升的东海国寓言故事? 

前一个讨论
清朝相对明朝的倒退有多少?
下一个讨论
东海舰队有能力与第七舰队一战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