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在星巴克有哪些神奇的发现? 第1页

  

user avatar   thomas-talhelm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2007年参加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外教项目,去了广州教高二。我是社会心理学家,所以我一直在观察我周围人的行为。我在广州注意到了一些小细节:

  • 当地超市比美国的要窄,很容易不小心碰到别人。在美国的时候,碰了以后,一般对方会说 "sorry"。在广州的时候,我发现碰了以后,对方看起来有点紧张,不说话就悄悄往相反的方向走。
  • 跟我广州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感觉他们经常在脑子里想下一步,比如“如果我说A,他可能会不舒服,所以我先不说”。
  • 可是过了几个月我跟我的美国室友David去了哈尔滨。在哈尔滨的博物馆,一个员工赞美我们的中文:“你们的中文很好!但是你的中文(指着我),比你的中文(指着David)好”。我和David就尴尬了。好像员工没猜到那么说会让我们不舒服。
  • 过了一年我去北京当自由投稿者和学古代汉语。到北京第一天,我从机场坐出租车去学校。要下车的时候,出租车靠边停了,不巧别了一位骑车的60多岁的爷爷。这个爷爷特别不高兴,开始骂司机。我在后面拿着行李,每多花一秒钟整理行李,司机就多被骂一秒钟。

当时我想,"Wow,在北京,避免冲突好像没有那么重要“。我在中国生活几年内,我一直在观察到这些区别,然后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

大米

我在北京语言大学旁听一个研究生的方言课,看到一个地图。老师在讲中国某一些地方,”手“是专门指hand,但是有的地方也可以指arm(胳膊)。

他给我们看地图的时候,我很吃惊。专门指hand的地方几乎都是长江以北,也可以指arm的地方是长江以南。

已经过了十年, 所以我可能记不清了。我试图找这个地图,都找不到,不确定是不是存在。可是地图的分布跟中国的方言图很像:

我们心理学家经常测一些很模糊的东西。我测一个人的集体主义之后,我就能100%确定这个人的集体主义程度吗?很难。

所以我要了解文化差异的时候,我觉得先看语言就清楚一点。如果这些人是这么说的,那些人是那么说的,那我猜文化差异会沿着这些线。至少可以初步猜测。

所以我看到这个地图的时候,初步猜测是我感觉到的南北文化差异可能也是这么分的。那这条长江呢?它代表什么呢?

我第一个想法是个边界。比如印度和中国为什么那么不一样?是因为中间有山,两边不容易接触。

可是长江不算什么界限,小船就可以渡过。

所以不是边界。后来我发现长江大概是种水稻和小麦的分界线:

那种水稻跟心理学有什么关系?我开始研究传统种水稻的方式,比如费孝通访问水稻村子的研究。我发现,种水稻有两个跟小麦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1. 水稻的工作量要比小麦高大概两倍。
  2. 水稻在水里长得更快,所以很多种水稻的地方需要弄灌溉系统来控制水量。

为了做到这两点,访问传统种水稻的村子的人类学家发现,种水稻的农民会互相分担工作量,比如我这周帮你种地,你下周帮我种地。这样人和人互相依赖程度更高。

然后为了弄灌溉系统,种水稻的农民需要协调用水量,什么时候加水,什么时候放水,还要协调灌溉系统的维修。所以当一个像牛仔那么自由的水稻农民就不行。

测试

后来我到University of Virginia读博士,决定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测来自不同的地区的人,看看(1)是不是真的有这些差异还是只是我想象的,(2)这些差异是沿着水稻和小麦的界限吗?

一开始我是偷偷的去做,因为我觉得我的导师和其他研究者可能会觉得我的想法有点奇怪。我花了几年进行研究,我总共测了1000多个来自各地的大学生,测了他们的文化思维方式,个体主义和朋友/陌生人的区分。

看看东方思维方式结果(心理学家叫这个”holistic thought"), 来自种水稻省的学生更高(原文)。

统计上花了很多时间来比较其他解释原因,比如经济发展程度、温度、城市化、跟游牧民族的交流(比如蒙古族)等等。水稻不是唯一有效的变量,但是能够解释一部分的差异。

比较水稻和小麦的分界线也很有意思,因为这些地方距离不远,温度等其他变量差异不大,但是一边种水稻,一边种小麦。结果发现这些地方也有文化差异。我来自江苏的朋友也跟我说过他们会说“苏北”和“苏南”的同学不一样。

星巴克

好吧好吧,问题是星巴克。我做完这篇研究之后,我想用更贴近真实生活的测试方法。在实验室做的问卷和任务比较容易控制,但是跟日常生活连接起来不容易。所以我当Fulbright奖学金学者的时候,在想:怎么做日常生活测试呢?

有一天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对面的咖啡馆工作。桌子和椅子像这样:

一个客人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椅子往外挪了。过了几分钟,一个服务员走过来了,侧了一下身就过去了。没动椅子。

当时我脑子里亮了灯泡。

Aha! 这个像文化心理学家说的差异:个体主义文化的人(比如美国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改变环境。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比如日本)倾向于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这个椅子实验正好可以在中国南北的咖啡馆都做。

所以我开始设计我的挪椅子实验了。我选择只去星巴克因为(1)很多城市都有,(2)南方北方的星巴克环境、颜色什么的差不太多,所以环境到一定程度被控制。

我在星巴克用了那种比较轻的、木头做的椅子,把两个椅子挪到一起。

为了控制椅子之间的距离,我用了我的腰的宽度为标准:

这样的距离可以过,但是要侧身。

我先去了上海和广州,每个地方测了(麻烦了)大概100个人。结果只有大概5%的人挪椅子!

我原来猜南方会比较低,但是这意味着100个人当中,我看到90多个人侧身不动椅子。我看到两个情侣一个一个排队过去,我看到商场拿着两个购物袋的人把购物袋抬起来过去!

后来我去了香港。作为测试地点,香港比较有意思,因为是在水稻文化区,但是又那么发达,而且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结果香港跟广州差不多,挪椅子只有大概5%。

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有点担心。如果我乱创造一个实验方法,是个冒险的事。有可能花了那么多时间,给几百位星巴克客人添加麻烦之后,发现谁都不挪椅子。是不是我来自美国的腰太宽了?

所以我在北京开始收集数据的时候,很焦虑。我在第一个星巴克(在新东路)开始“设计”椅子。一般设计椅子的时候,我没有一下子挪到一起。我不想那么明显,不想让客人知道有一个歪果仁在星巴克挪椅子。

所以第一个人过来的时候,第一对椅子只挪了大概70%。第一个人是阿姨,可能50岁。她看到椅子的时候发出声音,“哼”,然后两个都挪了!

“ Ahhh..." 我放心了。北方人是这样。

在北京和沈阳收完数据,大概15%的人挪椅子了。

因为这个任务是我乱创造的,我试图做一些验证工作。所以我拿了两个比较著名的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国家做对比实验:美国和日本。结果日本人像中国南方不挪椅子,美国人挪椅子最多。

这些差异肯定是水稻和小麦产生的吗?这个很难说。我在文章里比较了不同的变量。如果感兴趣,我建议仔细看两篇原文(实验室星巴克)。有很多因素;水稻只是一部分。

文化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现象。如果有年轻的研究者想研究文化差异,这个领域大部分还是一片空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星巴克和种地有什么关系?

拿星巴克作为实验室比较有意思因为(1)这些客人的生活离种地很远,可是文化不容易改变。有时候一些莫名其妙的历史因素还是会影响我们的行为。(2)如果要讲中国不同区域的文化,最流行的是大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或者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比较。

可是这些差异跟城市化完全没有关系。我最早观察到这些差异的时候是在广州(几千万人口发达城市,比我长大的East Lansing, Michigan要大很多)和北京(也是几千万人口发达城市)。

就算我们只看中国的大城市,还是会有有意思的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是一切(即使在国际连锁店!)。

P.S.

对了,有人问过我:在北京星巴克的人很多是外地来的。怎么就假设都是北京人?

大米理论有一个狡猾的好处:在北京的人不一定要是北京人。只要他们来自小麦地区就行。

不过,为了确定,我做了小调查,问了大概50个北京星巴克客人是在哪里长大的。结果大概60%是在北京长大的,再加上30%是在小麦地区长大的,所以90%是小麦人。在上海差不多,89%是来自上海或其他水稻地区。

研究原文:advances.sciencemag.org


user avatar   xiao-qiang-56-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星巴克可以秒变富家千金。

仅限女性。

从容地排队,到你的时候点一杯你最爱的焦糖玛奇朵之类,有能力上超大杯。

关键来了,当服务员问你小姐贵姓时,自信地说出[大],对,就是大大泡泡糖的大,不要在意她的眼光。

从容的等待,“大小姐,你的焦糖玛奇朵好了。”

“谢谢”,然后优雅的转身离开。

完美。


user avatar   Ryanask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来可以自己买星巴克的“星冰乐”,不需要到店里。

星冰乐

星冰乐(Frappuccino法布奇诺)星巴克的招牌饮料。由意大利浓缩咖啡低脂牛奶、砂糖、干果胶粉、可可粉、冰块混合而成。星冰乐分咖啡系列、非咖啡系列和果茶系列。

星倍醇(double shot)也是可以自己买的!!

星倍醇

星倍醇包括加入牛奶的经典浓郁咖啡、经典美式咖啡、黑醇摩卡口味及焦香玛奇朵口味。按照星巴克的说法,这4种口味是根据消费者调查研究后作出的决定。不难看出,它们也是在星巴克门店内比较受欢迎的咖啡类别。


user avatar   aaronli-yu-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服务员问你:要不要加点钱换大杯,反正也就几块钱。


这时候,请勇敢的说:不好意思,我就要中杯,多了喝不下。


再猛一点,就直接说:我就缺这点钱。


并且露出自信的笑容,再记得用坚定的眼神和服务员对视。


如此,你可以发现所有人、包括服务员,都会向你露出肯定的眼神。



----

说正经的。

做零售行业的,销售、服务员的话术都是经过培训的,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提升客单价,尽可能的让客户多掏钱、赚利润。包括他们说出的话语、甚至轻蔑的眼神,都是总部专门搞营销的人设计出来的,我们客户根本没必要在意。

这些营销套路,都直接写进了经管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背后都是用户研究、行为学、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挣钱的生意,没什么大不了的。


脸皮厚一点,生活更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学生朋友关注我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喝粥小爷]



.


user avatar   lee-jin-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a-sa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老蓬这已经是很明确了:中国学生别过来,还要回来的话,我可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

理智的人应该想办法离开美国,而不是现在还心存幻想地考虑怎么过去。

诚然中美只要不打世界大战,最终还是会有和好的一天,也许就在大选后,也许三五年,也许等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

如今还试图往美国跑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这个“代价”。

写了篇感想: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喜欢可以关注公众号“三叔看世界”,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犹记得早在3月份那会儿,当我发现欧美国家居然没有办法搞定疫情、进而开始甩锅给中国之后,脑海当中立刻写满了“第三帝国”四个字。

从那之后,我又写了不少文章警告还在美国的中国人,如果有条件就请尽量回来,最起码不要继续留在美国,否则犹太人曾经的遭遇可能就是他们未来的命运。

从那之后到今天,差不多也过去将近半年时间了。我看到很多原本计划在美国多留一阵子的人已经踏上了回国的飞机,甚至连14天隔离期都结束了。

各位,未来你们一定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历史上,第三帝国对犹太人下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某篇文章里,我就相对具体地分析过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何那些犹太人总是心存侥幸不愿意第一时间逃离,直到后来想走也走不掉的原因。

对于犹太人的种种束缚,总是乍一看好像没有特别严重,受害范围也不算大,但不知不觉之间,舆论已经形成了一种“必须消灭犹太人”的意识,犹太人注意到自己在德国成为社会另类,哪怕是街头小娃都会怒斥杀死犹太人。

历史上发生过的这些事情,如今都在美国一步步上演。

如果说之前中美之间打贸易战,还可以被理解为国家竞争的一种形式,那么从特朗普开始喊出“CHINA VIRUS”之后,就已经在强化一种中国人和美国乃至其他“自由国家”的人不是一个物种,中国就是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意识。

大家不要觉得懂王看起来像是个小丑,但是当他利用自己强大的舆论工具来推广这个词之后,受众们就会逐渐接受这个设定,下意识地认定中国要对疫情负全责。

所以,特朗普顺理成章地将“中国负责论”写进了下一个任期的章程,毕竟铺垫完毕了嘛。

之后就是对“中国群体”的一种妖魔化宣传,方式大概可以有:

1.中国破坏美国安全(tiktok跟华为);

2.中国正在阴谋颠覆美国政权(拜登亲中论);

3.很多中国人都是来美国窃取情报的。

当网内网络上有不少人还在自满“哎呀,原来我们厉害到能够左右美国啦”的时候,站在普通美国人的立场上,会如何看待我们呢?

恶魔,一个似乎无处不在、无恶不作、无所不能的恶魔。

恰似从中世纪就被称之为撒旦伙伴,千百年来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的犹太人。

可想而知,这些美国人走在街头,看见实实在在的“中国人”(可能只是亚洲人)时,心中将产生怎样的恐惧。

所以,当美国高层开始一步步将“中国人”从正常秩序中剔除时,遭遇到的阻力就会非常非常小,最终有了蓬佩奥的这段发言:

也有了美国部分高校赤裸裸驱逐中国公派留学生的现象:

你瞧,这两招乍一看温情脉脉,仅仅只是“考虑限制入境”,亦或者是仅仅只针对“公派留学生”,大多数在美中国人的利益似乎没什么影响。

巧合的是,历史上希特勒也曾经这么干过:

1933年,纳粹政府颁布法律恢复了对公职人员资格的限制。该法律试图将纳粹的反对者排除在外,这些反对者包括犹太人和政治反对派。公职人员必须提供关于其父辈和祖父辈宗教信仰的文件,证明他们属于“雅利安”血统。如果不能证明,就会被开除。

很多犹太人想了想,好像也只是公职人员才受到限制,他们做生意或者当个公司职员啥的又不受影响,怕个球?

等怕了,也晚了。


当前,疫情、经济萧条、大选等多重因素,导致了中美关系短期内不可能稳定。

甚至不排除在某些意外的状况下,发生擦枪走火,毕竟光看最近湾湾跟南海的局势,明天打起来都不奇怪。

乐观主义者可以认为,只要熬过今年困难期,明年一切就要恢复正常了。

但谁又能给未来一个明确的保障呢?

只要两国紧张关系骤然升级,普通人在大国对抗面前,必然是脆弱无力的。

今天也许还能想办法买到去中国的机票,明天所有持中国护照的人就有可能失去自由。

以中国当前实力,保障大陆范围(甚至第一岛链内)国人的安全,问题不会很大。

但距离能够将航母开到珍珠港甚至洛杉矶港的那一天,估计还有很长很长时间。

只是真有这一天,也就不存在中美关系紧张了。

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需要我们做出很多努力,甚至于很多的牺牲与代价。

而目前依然在美国的每个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代价”。

所以,哪怕是今天刚下飞机的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幸运儿,都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

就算未来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我们还是可以坐在空调房间里敲键盘,当个吃瓜群众。

当然了,那些想要继续留在美国的群体,也纯属个人自由。

毕竟1美元的炸鸡特别好吃,美国政府不管对自己做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嘛。


其他的随口答:

扎克伯格到底做了哪些恶?

历史上都有哪些突破普通人想象的真实事件?

外媒称印度国有炼油企业已停止从中企购买原油,你怎么看?

9 月 1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 620万,新增100万确诊仅用22天,针对疫情目前美国主要在做什么?




  

相关话题

  中国的咖啡市场真的大吗? 
  进入社会就意味着一定要吃亏吗,有没有不吃亏的人? 
  你是如何强迫自己不断学习提升的? 
  宜家有哪些神器你一定会买? 
  世界要变成什么样,才不会有人抱怨世界不公平? 
  长大后,你明白了哪些不一样的道理? 
  可以说一个最冷的笑话吗? 
  如何才能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 
  你是如何使用 Marginnote 这款阅读软件? 
  你如何看待开放式婚姻?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南明的江北四镇迅速沦陷?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玻璃大王曹德旺宣布捐资 100 亿元在福州建立福耀科技大学?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