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明王朝 1566》中,嘉靖为什么突然因为别人叫吕芳「老祖宗」而大发雷霆?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yun-2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形势变了。


严党摇摇欲坠,政治失衡,眼看着天下大乱是大明1566的主线剧情,讲的是如何让失衡的政治再平衡,避免天下大乱。


吕芳退休是这个历史浪潮下的支线剧情,讲的是被裹挟进浪潮的人如何能退休。


浙江大案要看就要按不住了。毁堤淹田如此骇人听闻的大案发生说明严嵩已经控制不住严党了。根本问题是严嵩老了,严嵩失去了对严党的控制力。既然严党失控了,那么就要倒严。严党垮了,清流就会一家独大架空皇权,需要有人制衡清流。为了避免皇权被架空,需要司礼监或者说阉党对抗清流。让失衡的政治再平衡。


严党存在的意义是嘉靖的白手套,皇帝想又当又立,既想捞钱用于修仙,但是又想要好名声,作为交易严党帮皇帝捞钱,替皇帝承担骂名,作为回报,皇帝允许严党诛锄异己和贪污。这点嘉靖、吕芳、严嵩都心照不宣。所以严嵩才骂高育良大明朝只有皇上可以呼风唤雨,只有我可以替皇上遮风挡雨。


嘉靖其实是个权力欲到了无可救药的专制君主,不要说触碰他的权柄,哪怕是觊觎都不行,没事就吓裕王,导致裕王被他精神虐待的身体都不行了。嘉靖有自己的特务组织,也有自己的金融核算团队,所以他对于如何分账,怎么分账门清。严嵩能当二十多年的首辅,也非常清楚嘉靖的精算师和稽核团队。所以几十年来一直遵守嘉靖的分红底线,三七分账,皇帝7,严党3。皇帝也知道严嵩老了,控制力弱了,队伍不好带了,也就默认了55分账。但是严党少壮派还继续突破底线来了个37分账,严党7、皇帝3。掠之于民掠、掠之于商才给分三成,再这么下去嘉靖就成崇祯了。


历史中严世潘不讨论,剧中的高育良就是典型的二代。觉得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了。他爹地苏大强可以呼风唤雨,他可以替苏大强遮风挡雨。他片面的认为只要我能捞钱,能保证给皇帝的分红就行了。在育良书记的心中把皇帝已经成为了一个只需要献祭就可以保护自己的神。而不知道其实皇帝对于权力的欲望和掌控没有丝毫的放松,他们贪了多少可以精确到万两这个单位。高育良毁就毁在自己不懂帝王心术,而已投胎之后的育良书记潜心研究明史,以儒雅学者型官员形象示人。


吕芳是个善良的人(剧中设定),虽然他忠于皇帝,但他性格上、意愿上都不想做残害大臣的大恶人。所以吕芳已经不适合继续在新时代继续担任司礼监一哥 。谁更合适呢?就是司礼监排名二哥的陈洪,此人心狠手辣又有很强的权力欲望。为了权力可以做皇帝的爪牙。那么倒严之后的政治局面就是陈洪成为司礼监一哥,率领宦官集团作为皇帝的枪对抗文官集团。


既然吕芳要退休,很多人说了那你就退呗。问题是专职皇权下想退休哪那么容易。尤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这种权力同内阁首辅不相上下的角色。权力这艘船是上船难,下船更难,想善终下船的更是难上加难。


历史上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权臣要么政治斗争失败被杀,要么放弃权力被杀,不想被杀就篡位。司礼监的太监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不存在篡位这个选项,只有被杀。正常操作是让陈洪找个吕芳的失误,诛杀吕芳,陈洪取而代之就可以了。


但是吕芳跟嘉靖几十年的主仆,情义已经超过主仆,更像是亲人(剧中设定)。所以嘉靖想让吕芳善终。吕芳自己也意识到了危险,也想退休,一开始想让冯宝接替自己,后来因为浙江大案严党进去倒计时,被迫选择planB由陈洪接替自己。


吕芳想善终,就不能简单的告老回乡。要不然陈洪看到了心想,好麻,吕芳老好人回家养老了,合着让我做坏人。我tm也不傻,我也不当坏人。


大明这部剧好看就好看在都是人精,都不傻。看起来最二的陈公公,其实也不傻。陈洪其实双商都不属吕芳,他也想跟裕王、徐阶搞好关系。剧中几次嘉靖让陈洪做坏人,陈洪都是尽可能的不得罪裕王派系,甚至不惜自残。可惜的是嘉靖不允许,嘉靖用陈洪就是用他的狠。


人家吕芳作为宦官集团首领可以做好人,那是因为人家跟皇帝有几十年的情义,有严党做坏人。你陈洪既没有这份主仆情义,也没有严党遮风挡雨,你不做坏人嘉靖为啥让你上位顶替吕芳。所以陈洪必须上位,陈洪也必须做坏人。嘉靖通过各种事件让陈洪明白想要权力必须做坏人。


有一个声音一直在陈洪脑海中回响:做坏人还是做个没权利的好人,你自己选吧。

陈洪想了想义无反顾选择了做个有权力的坏人。因为做个没权力的好人会死的很惨。


吕芳都服务嘉靖几十年了,司礼监、东厂、锦衣卫、以及派往各省州府道衙门的眼线都有吕芳的嫡系。这些人的首脑管吕芳叫干爹,比如黄锦、杨金水、冯宝。这些人的嫡系又管这些人叫干爹,比如河道监管李玄。那李玄的嫡系管吕芳叫什么,干太爷爷?肯定不可能嘛,那不打起来了,我叫干太爷你叫干爷爷,你比我大一辈啊。所以核心嫡系都叫吕芳为干爹,非核心嫡系都叫吕芳为老祖宗,这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几十年嘉靖也一直是默认的。干爹老祖宗也是嫡系才有资格叫的,你不是嫡系想认干爹人家都不答应。


嘉靖要做的就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表达对吕芳的不满。对于老祖宗这个称呼不满就是一个理由,向陈洪传达:朕不信任吕芳这个政治信号。向陈洪传达吕芳失宠,你作为吕芳副手可以上位了这个信号。而不能让陈洪感觉到皇帝的真实想法其实是想让吕芳善终,陈洪你可以去替皇帝堵枪眼了。


陈洪把冯宝抓去朝天观之后回去向嘉靖复命那场戏。嘉靖和吕芳演双簧,就是要推陈洪上去,吕芳退隐。陈洪还有点犹豫,没有对吕芳痛打落水狗。吕芳急得都看不下去,机会给你你不中用啊,这个时候还矫情什么,还是我来帮你一把吧,于是说,“是不是冯宝那厮激世子哭让你自残的”。只要陈洪回答个“是”嘉靖就会借坡下驴让吕芳交出权力给陈洪。就可以以冯宝是吕芳安排到裕王府的,冯宝借世子抵抗皇帝意志,折辱皇帝特使,为借口免去吕芳的一切职权。


陈洪一听心想,我去,我还在想要矜持下,你吕芳自己就送上来了了,这幸福来得太突然,都给我整不会了,犹豫了半天,陈洪不负众望回答了“是”。


自此吕芳的时代终结,陈洪的时代开始。其实陈洪没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陈洪只是帮冯宝过渡了一下,其实真正继承吕芳的是冯宝。因为嘉靖没蹦跶几年就死了。


最后嘉靖给了吕芳一个可以保命的符,吕芳用标准的五体投地拜别嘉靖。给几十年的主仆情意画上了句号。浙江毁堤淹田死了几十万百姓都没掉一滴眼泪的嘉靖这个时候泪流满面。原来嘉靖也会哭,我还以为嘉靖的心是石头长的呢。


吕芳可以善终是小概率事件,需要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需要同时具备

1、跟嘉靖几十年一直用心做事,跟嘉靖培养出感情,并且嘉靖是个念旧的人。没有这个层面,你吕芳善不善终关我什么事,得罪文官的事你去干,就算我死之后你被清算,那我也不在乎。嘉靖让陈洪去得罪人的时候就完全不考虑陈洪以后怎么办会不会善终的问题。

2、吕芳会用人。

有靠谱的嫡系,如果吕芳最得意的干儿子杨金水没有装疯把替皇帝把罪名都自己扛了,那么杨金水吕芳都会被嘉靖处死。

培养了副手,吕芳培养出一个能力不逊色自己,同时权利熏心、心狠手辣、随时想取自己而代之的陈洪,没有陈洪接替吕芳,嘉靖也不会放吕芳走。这也是为什么,陈洪一次又一次暗中坑自己,吕芳能容他的原因。孩子你就坑我吧,你越坑我我就越开心。

为未来的皇帝培养了忠犬。吕芳最疼爱最器重的两个干儿子一个派到制造局给皇帝捞钱,一个派到裕王府给皇帝保护储君。冯宝在裕王府不仅仅是世子的大伴,也是裕王与皇帝沟通的桥梁,没有冯宝这个聪明人帮裕王斡旋以及传给消息,以裕王的性格估计嘉靖还没死,自己先吓的自杀了。当然冯宝的本职工作也做的很好,世子很依赖他。但是他要不是帮裕王同皇帝沟通,就算本质工作再好裕王也不会那么信任他。冯宝就是未来裕王登基后的吕芳。

3、最关键的一点。吕芳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文官的思危、思退、思变,他可算玩明白了。该退的时候就要退,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形势,退早了或者退晚了都是死。必须恰到好处。而且要提前为自己退休铺路。

以上三点缺一个,吕芳都无法善终。


这部剧让我细思极恐。突然想到,历史上很多心狠手辣、残酷狠毒的人,可能只是上面的白手套,替上面做坏事,以免脏了上面的手。看史书觉得他们很可恶很可恨,其实他们也是身不由己,如果他们不心狠手辣,就会直接被上面毁掉换个心狠手辣的上来。


以上全基于大明1566的剧情,与历史不相符之处请找导演




  

相关话题

  《庆余年》中庆帝知道范闲的身世吗? 
  为何越看《铁齿铜牙纪晓岚》,越觉得纪晓岚无耻,越让人讨厌,而和珅越让人舒服? 
  为什么中国很少有元朝的电视剧? 
  为什么近十年来抗战电视剧偏爱描写「纨绔少爷」「江湖大佬」参加抗日? 
  为什么看《甄嬛传》的那么多人都喜欢华妃这个反派角色? 
  为何谢耳朵那么刻薄外加行事古怪,但仍然招人喜欢? 
  近几年为何没人再拍类似于《马大帅》这类体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题材的电视作品? 
  那些让你“真香”的电视剧有哪些? 
  在《亮剑》中,黑云寨如果被孔捷顺利收编了,李云龙说,收编他们早晚得出事。那么会发生什么事? 
  《大明王朝1566》中,严党最后关头怎么会那么傻只分给皇帝一百万,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的吕芳?
下一个讨论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名场面?





© 2024-06-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