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能不能用简单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耳机的解析力,素质,动态,瞬态等等这些东西? 第1页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要看这些词是从谁的嘴里吐出来的。


如果是大湿……那你们随意。解析力一会儿是跑肚拉稀一会儿是便秘都正常。因为这些人本来的目的就是希望没人懂。


但如果是真的懂音频、试图把感性感受传达给你的人——这在过去那个缺乏仪表的时代是常态——这些词还是有确切的固定含义的。


但在谈这个之前,我需要先科普点知识。

首先问个问题:你现场听过音乐吗?正月十五跟着秧歌队看过热闹都行。


如果你听过,那么,你听过人形容哪种乐器解析力不足、素质不好、动态瞬态不佳吗?

那么,为什么到音箱/耳机这儿,这些词就出来了呢?


没错。因为我们的技术水平所限,使得我们的音频设备在还原现场时出了偏差。


这些偏差,在过去没有仪表的那个时代,是很难直观看到的;就是看到了,大多数人也不懂。

尤其是,当年的技术水平没那么高,不存在缺陷的音箱/耳机是不存在的——现在也不存在什么没有缺陷的耳机——这就使得设备重放的声音,那个频响曲线坑坑洼洼、失真度居高不下……


然后,瘸子里挑将军,从中挑一些吧——于是,各种词儿就出来了。


先说“解析力”。

说解析力之前,先谈谈人耳的“遮蔽效应”。

简单说,安静的房间里,你能听到一根针落地的声音;嘈杂的菜市场里,你的手机闹铃响了十几次,你都没听见。

换句话说,较大的信号会遮掩较小的信号。


典型的,当一个音箱低频过量时,你可能只听得到隆隆声,演员/歌手的语音就被遮掩了,怎么都听不清楚。更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完全的遮蔽,使得你只听得到鼓点声,却完全听不到人声、丝竹声。


那么,解析力就有两种含义。

一种含义是,这个音箱很糟糕:本来摩擦琴弦、风吹旗帜、背景里鸟鸣的声音是不应该听到的;但因为这个音箱在相应频点存在共鸣,极度放大了这些声音,使得它们“声声入耳”——相伴随的,提琴的泛音有些刺耳,歌手唱起来嘴里好像叼了个难听的哨子(齿音重)……

另一种含义是,(相比于其他瘸子),这个音箱频响曲线更平直,该听到的声音都听得到——比如背景里救护车的声音……


注意到了吗?

虽然大众习惯以“解析力更好”为佳;但事实上,“解析力”完全可能是凸出了不该凸出的声音!

换句话说,这个词经常用来当好词用;但事实上,它完全可以拿来形容某些高频刺耳、品质恶劣的劣质音频设备(换句话说,解析力过高=频响曲线在某个点存在鼓包)。


因此,经常有大湿用这个词推荐垃圾。

实质上,由于现在仪器仪表普及,还坚持这个词的家伙推荐的,大概率为垃圾。

事实上,哪怕在当年,凡习惯使用这种模棱两可、好坏两个方向都行的模糊词汇的,那也绝对不会是专业人员。


类似的,“素质”的本意应该指的是“三频均衡”的设备——而三频均衡说白了就是频响曲线平直(对音箱)或者符合心理声学模型(对耳机)。


这是因为,中频不足的声音听起来中气不足,好像有气无力的痨病鬼一样;中频过高又好像砸石头蛋子,铿锵的让人头痛——过去没有设备,很多大湿就偏好中频不足/过量的“调音”。

因为往好处说,前者听起来柔和,后者听起来“力道十足”——这两者显然都可以叫素质。


因此,和解析力一样,喜欢用这个词的大湿热衷于给人推销垃圾——稍微懂点的都不会沾这种词


动态也是个模糊的词。


动态的含义之一是音量。音量足自然“动态凌厉”。

动态的含义之二是低频相对于中频的比例——频响曲线不平直就不平直了,看看究竟不平直到什么程度吧。

如果低频早早的、坚决的塌下去了,那么自然鼓点声就有气无力的——注意解析力更偏重于高频,动态偏重于低频。

相反,如果低频鼓起个包,那么自然鼓声隆隆,存在感极强。这就是大动态。


当然,还有更差的。

因为低频声波往往会强烈的压缩空气——表现上就是扬声器纸盆会弹出/缩回近一个厘米——因此电路设计不良/偷工减料时极易出现削顶失真。听起来就好像鼓破了一样,拍哒拍哒的。

因此,如果一个音箱没有太大的削顶失真、或者通过电路把削顶失真处理的比较柔和,那也算“动态不错”。


这个词在当年比前两个词要好。因为它有较为明确的指向,偶尔会被专业人士使用。

典型如“大动态不失真”,有时候可能简称为“动态不错”;但请注意,“动态不错”说的不是动态本身,没有动态这种东西;它的实际含义就是频响较为平直、大音量不失真(失真在频响特性上就体现为各种谐波。比如输入一个1khz的信号,结果出削顶失真了,经过傅里叶变换,这个信号就会变成1khz、2khz等一系列信号的叠加,于是我们就会听到各种杂音)。

没错,说来说去,其实还是频响。

只不过专业人士说频响会把外行吓跑。于是外行为了充大湿,那自然是要坚决反对频响的。


显而易见的,如果中低频存在共鸣、把频响曲线顶了个包——那么这个音箱的“动态”自然足的不得了。

但缺点是,这玩意儿会轰隆隆个不停,震的人头昏脑胀,完全不是那个味。


因此,这里就需要一个新的词。

没错,这就是“瞬态”。


什么是瞬态呢?

意思就是,鼓槌敲击鼓面时,扬声器振膜应该出现一个同步冲击;而当鼓面震动渐止时,扬声器振膜也应该迅速平静下来。


如果一个音箱存在严重的低频谐振峰,那么当敲鼓时,它就不会跟着震,缺乏冲击力。

但敲完鼓了,它却仍然“兴奋不已”,轰隆隆个没完没了……

显然,这玩意儿就不存在什么“瞬态”。


但是,如果你设计不良,比如弄个很小的封闭箱体、却装了个很强的低频扬声器(或者倒相管等设计不合理),也会出现“鼓槌敲下去时,扬声器振膜跟随震动;但鼓面仍在震动时,扬声器振膜却不动了”——这音箱瞬态的确很好,但低音却垃圾的没法听。


这个词相对来说也较为明确,没有像前两个那样沦为民科专用词。但因为其模糊性,在做电路/音响设计时,它们毫无意义。

专业玩这个的有自己更精准的术语(比如共振峰、凹陷、Q值、交越失真[电路设计不良时、小信号状态可能出现]、削顶失真[电路设计不良、大信号时容易出现]等等),是不会用这些看似专业实则不知所云的词的(当然,有时候为了照顾外行,偶然会借用一下)。


综上。如你所见,这些词都有一定的含义,但却都难以形成共识。

因为它们仅仅是一些形容词而已。而且常常是中性的、好坏都能用的形容词。


既然好坏都能用,既然“好”必然意味着频响曲线平直且低失真——换句话说,只有恰到好处的那个点才是好的,其他都是坏(无论是更高还是更低)——因此,实践中,这些词基本都会被用成贬义词。


被误认为是褒义词的贬义词。


换句话说,如果有人告诉你,某个音箱/耳机解析力好、素质好、动态好、瞬态好——这九成九是个垃圾。

他可能不是故意忽悠你;但一个不专业的人士瞎撞一气,给你推荐的自然大概率是个垃圾。


尤其是,这些人多半不知道“真实的声音”是什么样子。他们会偏执狂一样的执着于某个点——比如如果他们执着于“解析力”,就会给你推销中高音过量甚至尖利的垃圾;执着于动态,就会给你推荐那种动次打次甚至轰隆隆起来没完没了的垃圾……


总而言之一句话:离喜欢用这些词的人越远越好。

因为愚蠢会传染。




  

相关话题

  如何取舍监听耳机的欧姆? 
  耳机的耳放,到底有没有音染? 
  用仪器煲耳机和自己放音频煲有区别嘛? 
  人们真的喜欢三频均衡的声音吗? 
  小白刚入手索尼XBA-N3AP一枚。初听平平无奇?是否欠煲?是否有更换升级线的必要? 
  什么是耳机智商税? 
  有哪些头戴式音质超好的有线耳机? 
  想入手一款耳塞,1000左右,六七百也行啊,一千多点也行,初烧,平时多听流行乐,想要杂食点的HIFI? 
  煲耳机大概要多久? 
  耳机性价比最高的价位区间是多少?好听不贵,往上提升小。? 

前一个讨论
有什么音质极高的耳机吗?
下一个讨论
我妈妈说八九千的笔记本算是一般的对吗?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