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分很多种。俺愿意把自己归类到年轻人里面去。虽然同龄人已经有当爷爷的了。落地音箱是很 TMD 重, 搬家的时候一般一个人还抬不了。书架式的, 勉强能算 HiFi 。 可还是很 TMD 重一个人最多只能抬一对。这是俺的经验, 就不说其他的了。
至于房子, 那是可以租的。太阳能发电(来自恒星太阳的核能,核聚变的能)的电池板也是不贵的。只要想做, 总有的是办法。
不方便, 也许就秒杀了其他的原因。当然, 还有配偶/老婆的排斥, 家人的反对, 邻居的投诉等等。
主要的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另外的原因是技术门槛越来越低。
80年代中期, 收录机是城镇家庭标准配置, 电影只能到电影院看。 听点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跳跳舞是那时候年轻人的时髦。
俺还保留着一台这样的收录机, 听听凤飞飞龙飘飘的歌仍然很有味道。
。
80 年代末期, 组合音响和 CD 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那时候, 参考消息上经常看到组合音响的广告。 “燕舞燕舞, 一曲歌来一片情。”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组合音响和CRT大屏幕彩电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谁家有这些玩意, 儿子都不愁找不到对象。
院子里会挤满来看射雕英雄传的街坊邻居。TDA2030A, STK439, 东芝/三肯管的土炮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大陆。《电子报》《电子世界》《无线电》《实用电子文摘》等媒体开始了长篇累牍地发表国内外各种功放、音箱的实作。当然, 玄学也顺便从港台传入。 大陆也有土产的气功大师和风水先生等等。城砖调音的笑话那时候就有了。
随后的 10 来年是HiFi音响迅猛发展的时段, 卡拉 OK 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卫星电视个人地面站虽然在灰色地带,但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得特别普及。直到90年代中后期,廉价的 VCD机 (200~300人民币) 诞生了,再加上后来的 DVD, 一举把 LD 和 VCR 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个人电脑的普及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从HiFi音响的市场份额吸血。年轻一代开始有了自己的娱乐空间, 不用和上一代一起追剧了。 同时 MP3 个人播放器的出现也把这一代人从 CD / LP 上吸引开去。 接下来的 10 来年就是个人播放器开花和收割的 10 年。
(HiFi) 耳机作为个人播放器最关键的电声转换元件, 越来越火爆是显而易见的。
北上广深的电器城电脑城的兴衰, 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的变迁。
举例来说,90 年代初期广州的海印电器城火爆得令人咋舌。 现在估计都快被刷上 “拆”字了吧。 快30年没去逛,即使没了也不奇怪。
手机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的变迁, 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互为因果。现在生活中连菜市买菜都能用手机支付, 可见手机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算力过剩的手机听听歌追追剧小事一桩。
几万块一平米的房子里面摆上HiFi音响少说也要占掉 1 到两个平米。
谁没事还去碰又大又笨的HiFi音响呢?
房贷也是压在各位房奴身上的一座大山,
HiFi音响的市场萎缩, 房贷压力恐怕也是个原因吧。
那就扯得太远了。。。。。。
欢迎来踩俺的散文和专栏:
///////////////////////////////////////////////////////
知乎阅读总量仅0.8亿,远未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900+,时常草地匍匐5000米单膝跪求关注。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不到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