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情况应该是二站式的农产品交易模式,是比较基本和简单的农产品交易模型。
深入了解一下三站式、四站式、五站式甚至是六站式的交易渠道,你就会发现天外有天啊。核心的批发市场是个交易、结算、冷链、仓储等完善的园区性质的交易基地,你深入了解一下的会发现远比你表面看到的要先进得多,根本不需要硕大的服务器、每个交易员手持信息终端满场飞、富丽堂皇的冷库、无人驾驶卡车和堪比淘宝的智能物流系统,基础设置不装修其实也能够满足现在蔬菜交易需求。而且这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很不错的,SAP、ERP啥的都有在用(这部分才是信息化真正的核心所在),甚至部分意识比较超前的市场已经开始尝试采用B2C、O2O等等交易模式(这些都是最吸引眼球和注意力的,有极大的卖点和噱头,但是真的不那么实用),没啥有影响力的案例。
感兴趣的话了解一下年交易额超过100亿的山东寿光蔬菜电子交易市场(建在天津),以及其他蔬菜价格指数的数据采集点市场,既然都上知乎了,这点数据检索能力一定是没问题的,我就不贴地址了,嘿嘿
另外,看看KIFA(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交易场景,完全就是感觉在阿姆斯特丹啊。这样的交易中心信息化建设肯定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大部分功能是针对平时顾客看不到的后台系统里面。
如果想深入研究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农改超”的福州模式(永辉主导的项目)、“农加超”的义乌模式(虽然现在不是很乐观),如果对国外的案例感兴趣可以看看荷兰模式的拍卖市场和扁平化的北美模式,嘿嘿。
再多了我就不了解了,浅见,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