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到哪个层次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ong-guo-ke-pu-bo-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试着捋一下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应该是博览目前最长的一个回答。

本回答将持续更新,第一部分写了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我们对宇宙认识的变化,第二部分讲的是我们是如何发现宇宙在膨胀的~今天我们更新第三部分。

在弗里德曼、爱因斯坦等人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揭示了我们的宇宙来自一次大爆炸。如果时光倒流,这个爆炸一定会有一个起点。“大爆炸的起点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今天的物质又是从哪里来?”早期的大爆炸理论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它只能描述“爆炸之后”发生的事。


第一部分

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便对宇宙充满好奇。在诞生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之前,各民族的祖先用深邃的哲思和瑰伟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个关于宇宙的神话。17世纪的伽利略率先开启了实证科学的时代,接下来牛顿(Isaac Newton)写下了运动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使物理学第一个成为有精确定量理论的现代科学。 从此,对于宇宙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牛顿说:宇宙就像一个永恒不变的精密钟表

中世纪欧洲,人们对彗星缺乏科学了解,以为彗星是灾难和痛苦的预兆。1682年,一颗彗星掠过英国上空,在全国引起了恐慌。一个叫哈雷的天文学家对这颗彗星十分着迷,他就去拜访那个时代最大的大牛,正好他也姓牛,牛顿(Isaac Newton ,1643年-1727年)。牛顿告诉他:“这颗彗星沿椭圆轨道运动,控制它的力来自太阳,力的大小和太阳彗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哈雷非常震惊:“你是怎么知道的?”牛顿回答:“我计算出来的。”牛顿用自己制作的反射望远镜跟踪这颗彗星,它的轨道完全遵循他在20年前建立的万有引力定律。哈雷意识到牛顿研究非凡的意义,1687年,在哈雷的资助下,牛顿出版了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 牛顿在书中给出了牛顿三定律和第一个引力理论——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任何有质量的粒子间相互吸引的作用,两个质量m1、m2距离r的粒子受到引力F为:

式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这个公式今天所有的中学生都耳熟能详,它囊括了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一直试图解释的有关太阳系的一切。同时牛顿为了解引力方程,发现17世纪的数学不够用,于是顺便发明了数学的新分支——微积分。牛顿发现苹果、月亮、行星全都遵循这个引力规律,在他眼中,宇宙就像一个永恒不变的精密钟表,当钟表师傅给它上好发条以后,它就会自己永远不停地运行,一切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牛顿推出万有引力定律以后,科学家们认为引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运用牛顿的公式可以解释一切,从机械设计到桥梁制造,人们在牛顿开创的道路上开启工业革命建立现代文明。牛顿引力理论统治了他之后的几个世纪。

图1 牛顿在引力理论、光学、数学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图片来源:搜狐网)

不过,牛顿的宇宙模型很快遭到了质疑。

1692年,一个叫本特利的牧师写信给牛顿,他说:“因为引力总是吸引,那所有星星将会最终聚集在一起。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夜晚的天空不会是永恒和静态的,星星会彼此相撞汇聚成一个超级星球。如果宇宙无限,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向左和向右的力也是无限的,星星将被撕成碎片。”[1]

牛顿被问住了,才创立的理论你不能热乎两天再来提问啊?他仔细思考以后给本特利回信,他认为宇宙是无限而且均匀的,一颗星星被无限的星星拉向左,就会被另一边无限的星星再拉向右,不同方向的力都是平衡的,从而产生一个静态宇宙。但是牛顿承认,均匀、无限的宇宙是不稳定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他说,需要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奇迹来制止星星们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牛顿的钟表宇宙本来只要拧上发条就可以自己走,不需要师傅的干预,但现在他需要师傅时不时拧一下发条,以防止崩溃。

牛顿的静态、无限、均匀的宇宙带来了更深层次的问题,19世纪的奥尔勃斯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的?”如果宇宙是均匀无限的,那不管往哪看,都会看到无数个星星发出来的光,夜晚的天空应该是一片火海。但事实上夜晚的天空却是黑的[2]。

起初人们认为光线被尘云吸收了,但尘云不能解释奥尔勃斯佯谬,尘云经过无限长时间吸收无数星球的光线,最终将会和恒星一样发光。奥尔勃斯佯谬的真正解答,要在现代宇宙学建立之后。

爱因斯坦说:有了相对论,才有了现代宇宙学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有两大支柱,一个是牛顿力学及其万有引力定律,另一个是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理论,他证明了光是由彼此不断改变振动的电场和磁场组成。但爱因斯坦震惊地发现,这两个理论竟然是互相矛盾的。矛盾的核心在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3-6]。

回忆一下我们小学常常见到的习题:“小张在地面上,小李在一辆火车上,火车相对地面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小李在火车上扔出一个球,他看到球的速度是u,那么小张看到球速度是多少?”上过小学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小张看到小李扔出的球速度为 u+v,是两个速度的叠加。这种不同惯性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就叫做“伽利略变换”(如图2上)。牛顿认为,地面上的小张做实验得到的力学定律,和火车上小李做实验得到的力学定律没啥不同,他们俩无法区分自己是在地面还是火车上,这就叫“伽利略相对性原理”[3-6]。

图2-a 伽利略变换下,不同惯性系力学定律无法区分(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2-b 电磁定律在伽利略变换下不适用(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但是麦克斯韦鼓捣出麦氏方程组以后,大家都愣住了——通过伽利略变换,小张和小李得到的电磁定律竟然不一样。老司机小李开着车从小张面前经过,车上载着电子。地面上的小张看到,根据库仑定律,电子会产生电场。随着车开过,电场还在不断变化,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电流加上变化电场会产生磁场。所以小张既感受到电场又感受到磁场。而车里的小李却说:“没有啊,根据库仑定律,我只看到电场。”这下全乱套了,同一个物理现象,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变成了不同的物理定律。不遵守相对性原理的结果就是小张在地面上用一套公式,小李在火车上得用另外一套,“定理”就不再是定理了。然后大家下车后一对,结果的解释还不一样。小李郁闷了,不是吧我只是坐了个火车而已。

这时大家不得不面临两个选择:(1)麦氏方程组错了;(2)相对性原理只适用于力学,不适用于电磁学,可能有个绝对参考系以太,麦氏方程对这个参考系适用[5]。因为麦氏方程当时非常成功,于是大家一窝蜂地开始寻找以太参考系。在所有寻找以太的努力都失败以后,爱因斯坦出场了。

不同惯性系测到的真空光速都是c,在小张看来,是小李运动着的火车沿运动方向缩短了(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爱因斯坦拍着胸脯说,伽利略不敢保证我来做保证,无论力学还是电磁学,所有的物理定律在惯性系都一样,无法区分,而真空光速在所有惯性参考系都是c。小张小李,你们不准再用伽利略变化,要用洛伦兹变换。

这就是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5]。

也就是说,小李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用手电筒射出一束光,他看到光速为c。而地面上的小张看到这束光的速度也是c,而不是c+v。要满足上面两个假设,不同惯性系之间的变换关系应该是洛伦兹变换,而非伽利略变换。在洛伦兹变换中,时间和空间统一了起来,用一个四维矢量(t,x,y,z)来描述。空间变了时间也跟着变,小张在地上看到小李电筒光速也是c,是因为他看到小李的火车沿着运动方向缩短了。而图2-b中,小张和小李看到的是同一个物理量——电磁张量,电场和磁场其实是这个统一的物理量在不同惯性系中的不同表现形式[3,4]。

爱因斯坦指出,我们熟悉的时间观念是错误的。

在牛顿的钟表宇宙中,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在北京还是纽约,地球还是太阳上,所有人都按照同一个宇宙时钟生活。

爱因斯坦说:“不,时间是变化的、因人而异的。”爱因斯坦时空中每个人都佩戴自己的手表,显示的时间不尽相同。当你坐在高铁上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时,会看到我的手表走得比你的手表快。当一对双胞胎中的姐姐/哥哥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归来,会发现妹妹/弟已经衰老不堪。

图4 双生子佯谬(图片来源:搜狐网)

和牛顿一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一次让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相对论统一了时间和空间,并发现为了满足时空的统一,电场和磁场、物质和能量也是统一的,且可以相互转换,转换关系遵循 E=mc2。因为要乘以光速的平方,一丁点的质量可以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揭示了恒星的能量来源。

图5 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遵循相对论的质能方程[7]

在彻底颠覆人们的时空观念后,爱因斯坦并不满足。因为他的狭义相对论中还有惯性系,而这个世界上根本找不到真正的惯性系。

地球自转有加速度,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围绕银河,银河围绕更大的系统转,只要有引力,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惯性系,所以狭义相对论还不能用来描绘有引力的宇宙。另外,根据牛顿引力理论,所有在引力场的物体都受到引力,引力大小为mGg,g是引力加速度,mG是“引力质量”,质点在引力场中的加速度为 a=(mG/mI)g,其中mI是惯性质量。我们知道惯性质量衡量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多难改变,而引力质量是引力的“荷”,决定物体在引力场中怎样受力。无数的、一个又一个的精确实验表明,mG=mI,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量为何严格相等?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爱因斯坦进一步在1915年推出了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指出,三维空间的引力,实质是四维时空的弯曲,时空弯曲情况,由物质分布决定[3,4]。爱因斯坦再一次拍着胸脯保证:这回就算有引力场也不怕啦,我保证你们的物理定律在任何参考系都一样都一样(爱因斯坦等效原理),但是你们得用我的数学描述,这样在坐标变换时才能保证数学形式不变(广义协变性原理)[3,4]。

小张在“均匀引力场”中(不均匀引力场会有潮汐力,这点和加速度情况不同),小李在无引力场的加速为a的飞船中,他们做任何物理实验结果是一样的,只要不开窗,他们无法分辨自己是在地球上还是在飞船中。这就是“爱因斯坦等效原理”(Einstein Equivalence Principle,EEP)。原来的描述“引力质量=惯性质量,任何力学试验无法区分引力和加速产生的惯性力”,被称为“弱等效原理(Weak Equivalence Principle,WEP)”。另外还有一个“强等效原理(Strong Equivalence Principle,SEP)”,WEP和EEP不考虑系统中物体所激发的自引力场,而SEP对主动、被动引力都考虑[3,4]。

图6 爱因斯坦等效原理,任何物理实验无法区分均匀引力场的效果和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效果(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爱因斯坦用他的场方程来描述物质和时空几何的关系:

图7 爱因斯坦场方程

爱因斯坦场方程左边表示时空几何性质,合在一起称为爱因斯坦张量,用度规张量和曲率张量来描述。曲率张量描述时空曲率,度规张量类似于度量时间的钟和空间的尺子。方程右边部分表示物质分布情况。

用著名物理学家惠勒的话来概括广义相对论就是:“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广义相对论本质上是一个新的引力理论,牛顿引力理论描述静止源的引力场,而广义相对论描绘一般的、作任何运动的引力源产生的变化的引力场。它是有引力情况下对狭义相对论的推广,狭义相对论是无引力时广义相对论的特殊情况[6]。

广义相对论中,我们看到地球绕太阳运动不是因为引力的的拉力,而是因为太阳使地球周围的空间弯曲,产生推力迫使地球运动。在牛顿的宇宙中,引力的传播是超距离的、瞬时的。如果太阳突然消失了,宇宙中每个星球上会一瞬间看到太阳消失,它的引力作用也一瞬间消失。但爱因斯坦认为引力就像一块布,如果有人在布上蹦来蹦去,布的抖动就会在表面形成有限速度传播的波。因为光速是宇宙之间信息传递的极限,太阳消失会产生球状引力波,以光速向外传播,而在引力波到达之前我们看到太阳还在发光。

图8 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来自物质分布引起的时空弯曲(图片来源:t.cj.sina.com.cn)
图9 引力波的动画模拟图

引入宇宙常数,宇宙还是静止不变的

最初,场方程没有宇宙常数项,爱因斯坦鼓捣出他的场方程后终于满意了,于是开始坐下来,喝喝茶,解解场方程,建立宇宙模型玩玩。结果一解,立即发现非常糟心,他面临了几个世纪前牛顿和本利特遇到的同样的问题,宇宙变成动态的。

因为广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的四维时空,由它描述的宇宙大小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时间演变,要么越来越小(坍缩),要么越来越大(膨胀)。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将近一年的时间,爱因斯坦相信宇宙是静态的,1917年,他强行给场方程加上了一个“宇宙常数项”,这一项的效应产生负压强,也就是斥力,从而抵抗住引力而得到一个静态宇宙解。然后他向大家宣布了这个带宇宙常数的宇宙模型。

爱因斯坦的宇宙像一个有一定大小却没有边界的圆球,其半径由宇宙质量密度决定,是一个四维空间中的形状在人类所熟悉的三维空间的投射。如果往天空发射一道光,这束光在一万年后会从相反方向回到地球,就好像地球表面的人绕地球一圈以后回到原处一样。他把模型秀出来以后全地球都懵圈了,没几个人明白,大家把这个宇宙模型称为“爱因斯坦模型”。

下面我们会看到,实际上爱因斯坦宇宙只是弗里德曼解中k=1的一个特解,而且这个宇宙很不稳定,只要稍有扰动就会收缩崩塌或者无限膨胀。

后来到1929年,哈勃发现哈勃定律,证明宇宙在膨胀,“我们不需要用宇宙常数项来抵消引力”,爱因斯坦非常懊悔,认为自己错过了理论上发现宇宙膨胀的机会,引出宇宙常数项是“一生犯的最大错误”,并去掉了这个常数项。

但是生活永远充满了戏剧性,就好像电影中的情节一样,在20世纪末,人们通过对Ia型超新星的观测,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宇宙常数项并不等于零,它和“暗能量”联系起来,宇宙间必然有一种“暗能量”存在。宇宙学常数存在感瞬间爆棚,又重新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温伯格在他的《宇宙学》中说:“爱因斯坦的失误并不在于他引入了宇宙学常数,而在于他认为这是个失误。”[8]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人们对时空的理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静态宇宙的观念实在是太深入人心,即便天才如爱因斯坦,虽然已经站在了动态宇宙发现的边缘,但也因囿于旧有思想,而与新发现失之交臂,最终也没能真正解答本特利的质疑和奥尔勃斯佯谬。宇宙膨胀的发现,将由那些勇于挑战权威的科学家们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加来道雄,《平行宇宙》,重庆出版社,2008.
[2]向守平,冯珑珑,《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梁灿彬,曹周键,《从零学相对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梁灿彬,周彬,《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 上册》,科学出版社,2006.
[5]虞福春,郑春开,《电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俞允强,《广义相对论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向守平,《天体物理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8]Steven Weinberg, 《Cos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第二部分

前一回说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把引力场和时空弯曲的几何联系起来,而时空几何又取决于物质分布的情况。那我们用什么来描述弯曲时空的几何呢?

图1 (左)平面上两点距离;(右)球面上两点距离(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几何(Geometry)英文原意为测地术[1],当我们去测量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对于图1左边的平面,我们只需要一把直尺就可以丈量两点间距离。但要测量右边弯曲球面上的距离,直尺就无能为力了。我们需要一把和球面一样弯曲的尺子,这样在不同空间丈量“距离”的尺在几何上就称为“度规”,即度量规则。

直尺和弯曲的尺子是两种不同的度规,数学上用一个“度规张量”表示。度规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几何量和物理量,确定度规,就确定了时空的曲率、距离、夹角、面积等一切几何性质,所以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研究都集中在确定和研讨时空的度规上[1],场方程实质上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通过不同的物质分布,去解场方程,得到不同的度规,从而了解不同物质分布下时空的几何性质。

例如最早解出来的爱因斯坦场方程精确解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度规,描述一个静态、球对称的物质分布在其外部造成的时空弯曲;Kerr度规、Reissner-Nordstr m度规和Kerr-Newman度规分别描述了匀速转动球体、静态荷电球和匀速转动荷电球外部的引力场分布,这四种度规也分别对应着四种黑洞[1]。而要描述我们的宇宙,则需要弗里德曼等人提出来的满足宇宙学原理的FLRW度规。

挑战爱因斯坦:动态演变宇宙模型

1. 宇宙学原理和FLRW度规

俄罗斯的数学家弗里德曼(Aleksandr Friedmann)在1917年开始利用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建立自己的宇宙模型。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场方程描述物质分布下的时空几何,所以一个宇宙学模型一般也分成两部分:(1)时空几何(2)物质分布。要解这个复杂的张量方程,现代常常借助计算机。为了简化方程,弗里德曼对宇宙的几何做了如下假设: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而且各向同性的。也就是说,宇宙中没有一个地点是特殊的,所有地点都是平权的。这个假设今天被称为“宇宙学原理”。现代大规模星系巡天显示,在数百个Mpc(pc是秒差距,距离单位,1pc=3.26光年,1Mpc=106pc)的大尺度上,宇宙确实是可以看作整体均匀、各向同性的。

图2 2DF巡天得到的星系分布(http://www.2dfgrs.net/)

在宇宙学原理假设之后,弗里德曼立即发现,可以得到很简单的时空几何的度规形式。弗里德曼得到的度规形式后来又由Robertson和Walker各自独立导出,所以这个时空几何的度规今天又称为“FLRW度规(Friedmann-Lemaitre-Robertson-Walker)”,几乎所有的现代宇宙学理论都基于FLRW度规,至少在一级近似是这样[2-3]。

2. 宇宙并非静态,而是随时间演变的

与爱因斯坦开始就设定一个静态宇宙的假设,然后通过添加宇宙学常数来使他的理论符合预期的做法不同,弗里德曼直接从不含宇宙学常数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出发,看看采用不同的密度参数的值,可能产生的宇宙模型。弗里德曼的模型只取决于三个参数:

  • H:哈勃参数,反映宇宙膨胀的速度
  • Ω0:物质密度参数,等于宇宙物质密度和临界密度的比
  • Λ:宇宙学常数
图3 (上)宇宙学原理假设下,不同的物质密度决定了不同的时空几何;(下)不同密度参数下宇宙的相对尺度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膨胀或收缩)[4]

弗里德曼1922年的文章中,他将宇宙学常数设为0,这样就没有力量来抵消引力,宇宙模型就会变成动态演化的。弗里德曼指出宇宙的演化命运可能有三种,到底是哪一种取决于宇宙开始时膨胀有多快以及包含的物质有多少。如图3(上):

  • 第一种可能性,如果宇宙物质密度比较大,Ω0>1 ,引力的拉拽最终会让宇宙的原始膨胀停止,然后坍缩直至崩溃;时间和空间则是有限的,宇宙曲率为正,像个球面。如果有个小虫停留在表面上,会发现平行线总会相交,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我们称之为“闭合”的宇宙。
  • 第二种可能性,宇宙密度太低,Ω0<1,引力无法克服初始的膨胀,最终宇宙将膨胀到永远,宇宙的命运是大冻结;这种情况的宇宙曲率是负的,像个马鞍的表面,如果有个小虫停留在表面上,会发现平行线不相交,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度。这种宇宙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我们称之为“开放”宇宙。
  • 第三种可能性取一个折中的密度,Ω0=1,也就是宇宙密度等于临界密度。这种情况下宇宙仍然无限膨胀,既不会坍缩到一个点,也不会膨胀到无穷大。我们称之为“平坦”的宇宙。

图3下边的图片显示了宇宙从一个非常小的体积开始膨胀(后来称之为大爆炸),具有初始膨胀速度,随后在引力的吸引或引力常数的负压下,宇宙的大小随时间不断演化的情况。底部橙色曲线,表示一个高密度宇宙,最终减速坍缩。中间绿色曲线,表示一个平坦的临界密度宇宙,膨胀率不断减慢,曲线变得越来越水平。中间蓝色曲线显示了一个开放的低密度宇宙,它的膨胀也在减慢,但没有临界密度宇宙那么大。顶部红色曲线显示了宇宙学常数不为0的宇宙,宇宙学常数项是所谓的“暗能量”的主要候选,正是暗能量导致宇宙的膨胀加速。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的宇宙正沿着红色曲线前进。

关于宇宙的模型很多,但正确的只有一个,能够反映现实的那个。爱因斯坦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写了一封投诉信到弗里德曼发表文章的期刊,质疑弗里德曼的工作,并认为他的结论“很难有什么物理意义”。被爱因斯坦这样世界上最优秀的物理学界大佬质疑,让弗里德曼的声誉瞬间跌入了深渊,虽然弗里德曼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但他没有敌过多舛的命运。1925年,弗里德曼还没来得及获得同行的承认,便染上了严重的疾病,在精神错乱中去世。他关于宇宙演变的理论,在很长时间里被埋没了。(另一位大佬史瓦西也是在解出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史瓦西解后几个月染病去世,该说什么好呢?还能让人好好解方程吗?)

弗里德曼对宇宙学最革命性的贡献是,他指出宇宙是一个在宇宙尺度上不断演化的过程,而不是整体上保持静止直到永远。他的宇宙方程,在今天印在了教科书上,作为宇宙学学生的“标准宇宙学的基本方程”。他超越了他的那个时代,那个时候天文学家还没有找到支持膨胀宇宙的天文证据。多年之后,比利时的牧师也是宇宙学家勒梅特(Lemaitre Georges)得到了和弗里德曼类似的结果,但同样遭到了爱因斯坦的反对,他对勒梅特说:“你的数学是正确的,但你的物理是可憎的。”爱因斯坦错过了两次接受膨胀大爆炸宇宙的机会,后来他自己也感叹到:“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命运让我自己成了权威。”爱因斯坦固执地坚持静态宇宙的解,一直到哈勃那个伟大定律的发现。

图4 (左)弗里德曼;(中)爱因斯坦;(右)勒梅特

宇宙膨胀(大爆炸)模型的三大证据

1.哈勃定律: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在铁路旁玩耍,火车呼啸而来时,会发现火车的汽笛声比平时尖锐,而当火车远去时,汽笛声又变得低沉。这是因为当波源一边振动一边朝我们奔过来时,我们一秒钟内接受到的波的数量比波源不动的时候增加了,实际效果就是感受波的“频率”变高了。而波源远去的时候正好相反,我们会感觉声音频率变低了。这种效应就称之为“多普勒效应”。

光线同样也会因为光源的运动产生多普勒效应,因为红光波长比蓝光长,我们把长波端称为“红端”,短波端称为“蓝端”。当光源朝我们移动时,我们看到光频率变高,波长变短,这就叫做 “蓝移”。光源远离我们时,频率变低,波长变长,称为“红移”。假如光波静止时的波长是λ0,我们实际接收到的光波长是λ,那么红移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数量z来表示:z=(λ-λ0)/λ0。波源朝向或远离观测者的速度越快,红移、蓝移数值就越大,因此,交通警察和天文学家都喜欢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速度。

图5 多普勒效应示意图

1928年,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在荷兰和德西特会面(Willem de Sitter),德西特特别关注当时星系观测到的大红移现象。为此他自己解爱因斯坦方程,建立了一个没有物质只有宇宙学常数的空宇宙模型——de Sitter宇宙模型。因为物质密度很小,德西特觉得可以忽略,这个宇宙在宇宙学常数推动下以指数增长。在德西特看来,宇宙就好像一个气球,星系像是贴在气球表面上。如图6所示,随着宇宙空间网格膨胀,网格点上的星系或人会逐渐远离,越远的移动速度越快,他们发出的光到达我们时红移也越大。我们看到其它星系远离我们,并不是我们在宇宙中有特殊的位置,而是每个人都会看到别人在远离。

图6 (上)德西特认为星系红移是因为宇宙膨胀,就好像气球表面的点;(下)空间膨胀示意图

德西特希望哈勃能够在观测中找到上述效应,如果星系距离越远,由于退行速度更快,所以红移会更大。这里要注意区分,此处的星系红移是由于星系和地球之间的空间膨胀引起的,并不是星系自己在迅速飞离地球,膨胀的是空间背景,而不是背景上的格点,这种空间膨胀产生的速度,我们称之为“退行速度(Recession Velocity)”,而星系、小张小李等相对网格运动,产生的速度,称为“本动速度(Peculiar Velocity)”。退行速度、本动速度产生的红移效应在成因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空间膨胀造成的红移,我们称之为“宇宙学红移”。

随后,哈勃利用威尔逊山的2.5米胡克望远镜观测了24个星系,得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如同预计那样,星系越远离地球退行速度越快,随距离成正比,距离d和退行速度 V退行的关系为 V退行=Hd。这个关系称之为“哈勃定律”。退行速度除以距离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被称为哈勃常数H,描绘宇宙膨胀的速度,是宇宙学中最重要的常数[2]。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正比关系?我们可以参看图6(下)的一个大概的示意图,宇宙膨胀以后,小张和小李的距离增加了1米,而小张和更远的小王的距离,增加了2米,在小张看来,小王比小李更快地远离自己,远离的速度和距离成正比。哈勃常数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常数”,它受宇宙密度参数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值也不同,所以我们也称它为“哈勃参数”。

图7 (上)不同距离的星系光谱比较,从上往下距离增大。可以看到标识为“KH”的钙谱线越来越往右边(红色)移动。(下)哈勃在1929年发表的星系速度(纵坐标)与距离(横坐标)关系图[2]。

我们可以利用哈勃关系,从观测到的红移,去估计星系的距离。但这就要求先用“红移无关”的方法先精确测出一批星系的距离,定出哈勃常数。历史上哈勃常数不断修正,一开始哈勃测出来的H=500(单位是kms-1Mpc-1),1936年哈勃考虑了星际消光,改为526。现代,H的测定多样化和系统化,最近综合PLANK卫星、重子声波振荡和超新星数据得到的哈勃常数为H=67.74 ± 0.46 kms-1Mpc-1 [5]。

1931年,爱因斯坦到威尔逊山拜访哈勃,他终于承认了宇宙确实在膨胀,并把宇宙学常数称为自己“最大的失误”。哈勃不知不觉发现了宇宙膨胀理论的第一个证据,从此,大爆炸模型再也不仅仅是个理论。

哈勃定律的第一个含义是,我们已知星系的退行速度,可以求它的距离,或者反过来已知距离求退行速度。而第二个含义是——我们可以用哈勃定理估计宇宙的年龄。

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最开始聚集在一起,哈勃得到的哈勃常数是500 kms-1Mpc-1,也就是说,在1Mpc远处的星系,退行速度是500 kms-1。假如宇宙的膨胀速度不变,我们根据哈勃定律,退行速度 = 哈勃常数×距离,而

正好是哈勃常数的倒数,这个时间代表的宇宙年龄称为“哈勃年龄”。我们可以算出星系用了多长时间从聚集在一起到离开1Mpc距离。我们用哈勃最初的常数得到:

这个结果比当时测到的地球年龄恒星年龄小得多,让宇宙学家们头痛不已。用今天测到的哈勃常数来估计,今天测到的哈勃常数大约是70 kms-1,我们在19亿年上再乘以500/70,得到哈勃年龄是136亿年,这就很接近了。

精确的宇宙年龄需要利用弗里德曼的宇宙演化模型结合现在观测得到的哈勃常数和宇宙密度参数来计算,最近得到的宇宙年龄估计值是13.799 ± 0.021 Gyr[5],大约138亿年。

哈勃定律中,哈勃距离、宇宙学视界(也叫粒子世界、可观测宇宙)这几个概念很容易混淆不清,我们现在来理一理。

哈勃距离

在哈勃定律中,退行速度 = 哈勃常数×距离,如果距离足够大,使得该处的退行速度为光速c,我们就称这个距离为“哈勃距离”或“哈勃半径”。今天的哈勃距离可以用今天的哈勃常数得到(为何强调“今天”,是由于宇宙膨胀,哈勃参数和哈勃距离都在随时间改变):

按照目前的观测,宇宙在加速膨胀,在哈勃距离之外的星系,它们今天发出的光,我们永远也无法接收到了,但是它们过去发出来的光,我们还是能看到的。


宇宙学视界(粒子世界、可观测宇宙)

宇宙学视界(Cosmological Horizon)、粒子视界(Particle Horizon)、可观测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这三个名词是同一个概念,它限定了过去的事件可被观测到的距离,定义了过去和现在有因果律联系的区域。具体定义是:有一束光从宇宙诞生那一刻发出,在今天正好被我们观测到,这个时间范围内光走过的距离,我们用它作为半径,以观测者为中心做一个球,这个球的内部就是可观测宇宙,球面就是粒子视界。具体的计算和前面的宇宙年龄一样,需要利用弗里德曼模型,然后结合现在观测到的哈勃常数、宇宙学密度参数计算。根据最近观测的结果,我们现在的可观测宇宙半径约为470亿光年。而且,随着宇宙的膨胀,可观测宇宙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星系不断进入我们宇宙的可见部分。

图8 (上)可观测宇宙(图:Andrew Z. Colvin)(下)光线在膨胀宇宙中传播示意动图

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宇宙中没有什么速度可以超过光速,而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那光最多也只能走过138亿光年的距离,为何是470亿年呢?”这是因为提问者是用静态宇宙的思维,实际上宇宙在不断膨胀(图8),光发出时星系离我们要近得多,而138亿年后当时发光的星系已经随宇宙膨胀跑到470亿光年之外。另外,空间的膨胀,并不违反狭义相对论,空间膨胀是可以超过光速的。而星系和物质相对于空间网格的本动速度,才要受到光速为极限速度的制约。

2. 宇宙的原初核合成

天然的化学元素有90多种,它们在自然界中含量差别很大,各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称为元素的丰度。人们在观测从地球到恒星、星系的化学组成后,发现宇宙中不同地方的同类天体化学组成很相近(表1)。总的来说宇宙中最丰富的的元素是氢,占原子总数93%和质量的76%。其次是氦,占原子总数7%和质量的23%。仅氢氦几乎就占了原子数的100%和质量的99%[2]。

表1 典型星系的氦丰度[2]

宇宙中各处物质元素组成上的统一性,说明宇宙中的元素有一个统一的起源和演化方式。20世纪40年代,伽莫夫(George Gamow)和他的学生阿尔法(Ralph Alpher)对宇宙中元素的来源产生了兴趣。他认为,在宇宙诞生之初温度非常高,就像一个各种基本粒子的大熔炉,随着宇宙膨胀温度降低,中子、质子数量开始稳定,相互碰撞合成2H(氘),进一步合成为3He(氦3)和3H(氚),接下来形成稳定的4He(氦4)。伽莫夫雄心勃勃地认为,4He形成以后,会进一步通过中子俘获和电子衰变过程,产生出化学元素表上的所有元素。通过计算,伽莫夫得到大爆炸产生的宇宙氦丰度为25%。这个理论值和观测结果符合得非常好,是大爆炸宇宙模型最重要的预言之一,而其它任何宇宙学模型都不能给出这样一个和观测相符的氦丰度预言。

但是,在计算中伽莫夫发现了问题,他的理论对非常轻的元素很有效,但是,自然界不存在原子量为5和8的稳定元素,这样就无法通过它们作为桥梁生成更重元素。例如我们实验中可以用中子轰击4He得到5He,但是5He很快衰变回到4He。可以生成8Be,但会不稳定裂变为两个4He。这意味着大爆炸只能生成从氢到氦的轻元素,然后就结束了。实际上,以氦为基础进一步生成的是7Li,它的丰度也与目前观测结果相符。但是7Li丰度太低,无法产生进一步核聚变。当宇宙膨胀温度继续下降,粒子动能不足以克服原子核的库伦势垒,热核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伽莫夫一开始认为大爆炸能生成宇宙中所有元素的设想失败了。

当时,另外一个伟大科学家霍伊尔(Fred Hoyle)坚决反对通过核合成提供的大爆炸的证据。他提出了自己的“稳恒态宇宙模型”来抗衡大爆炸理论,并和同事在20世纪40到50年代开创了恒星核合成理论,展示了宇宙中的元素从氢一直到铁,如何在恒星中合成出来。但是他们也同样遇到了和伽莫夫他们同样的问题——5He和8Be不稳定。从4He生成下一步12C有一个可能性是2 4He →8Be,然后 4He+8Be →12C。但是8Be存在时间不超过10-15秒,且氦铍聚变需要很长的时间窗口,反应很难进行。

后来,霍伊尔认为“既然以碳组成的霍伊尔存在,那这个反应必定存在”。他猜测12C有一个激发态[6-7],比普通12C能量高7.65Mev,如果这样激发态的12C存在,以上反应即可迅速进行。霍伊尔找到加州理工凯洛格核实验室的福勒让他帮忙实验寻找高7.65Mev的激发态12C,福勒的小组用了10天时间,发现了12C的一种新的激发态,正是7.65Mev,和霍伊尔说的完全一样。这样霍伊尔就解决了核合成的问题,他证明了碳是在2亿摄氏度下,由24He →8Be,然后 4He+8Be →12C反应合成。这个过程虽然很缓慢,但数十亿颗恒星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足以产生大量的碳。

图9 (左)伽莫夫;(右)霍伊尔

霍伊尔不相信大爆炸理论,1949年有一次BBC广播公司邀请伽莫夫和霍伊尔就宇宙起源问题进行辩论。霍伊尔在广播间不断抨击伽莫夫的理论,他说“这个大爆炸(Big Bang)的想法在我看来并不满意……”从此,宇宙膨胀演变的理论有了新的名字——大爆炸,而讽刺的是这个名字是它最大的反对者霍伊尔给起的。实际上,虽然霍伊尔解决了核合成的问题,但他预言的氦只能在恒星中产生,这样含量远低于实际观测的,而且只能在恒星内核周围才能发现它。而如前所述,宇宙中的氦含量非常丰富,接近25%,而且分布均匀,氦丰度只有伽莫夫的大爆炸理论能够正确解释。

今天我们知道,伽莫夫和霍伊尔都有对的地方。宇宙中物质元素的来源是这样的:

(1)氦、锂、铍、硼这些轻元素,只能来自宇宙早期大爆炸的核合成;

(2)到铁族为止的重元素,由恒星内部核反应生成;

(3)重于铁的元素,主要在超新星爆炸过程中形成。[2,3]

图10 轻元素丰度与重子密度的关系[4]

用宇宙学标准模型计算出来的轻元素丰度,与宇宙中重子密度密切相关。图10中横坐标是重子密度,纵坐标是相应的重子密度下产生的各轻元素丰度,红色竖条区域表示观测到的轻元素丰度允许重子密度变化的范围。宇宙核合成理论和观测结果高度的相符,在天体物理学中是罕见的,有力地证实了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正确性。

3. 宇宙微波背景

1948年,伽莫夫和阿尔法(Ralph Alpher)、赫尔曼(Robert Herman)提出了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假设:宇宙大爆炸早期,温度很高,整个宇宙电离成了一锅等离子汤,只有自由电子和原子核,没有原子。而光线在这锅汤中传播时,没有多远就被散射、吸收或发射,无法传播很远,所以整个宇宙看起来就像一团迷雾一样不透明。这种多次散射产生了“热”的“黑体”光谱。宇宙膨胀到约38万年时,温度降到3000K,这个温度下电子和原子核终于可以形成原子,光线不再被散射或吸收,一瞬间宇宙变得透明了,宇宙产生了第一束光。这个时期发出的光线一直弥漫在宇宙中,随着宇宙膨胀,光线的波长也被拉长,到现在正好在微波波段,表现为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微波辐射,并且这个辐射具有黑体谱。

当时伽莫夫他们计算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约为5K,这么低的温度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仪器能够测量。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的预言被大家忽略了。一直到将近20年后,1964年,美国的两位工程师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威尔逊(Robert Wilson)测试他们新设计的号角天线,当他们测试来自天空的噪声时,发现有一个3.5k的微波噪声无论如何都不能扣除。在认真检查了天线,并清除了天线上的“白色涂层”(俗称鸟粪)后,噪声仍然存在。这个来历不明的辐射与天线的指向无关,也和地球、太阳运动无关,并具有黑体辐射特征,温度为3.5k。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不知道,他们偶然发现了1948年伽莫夫预言的微波背景辐射。因为这个发现,他俩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奖。

至此,关于宇宙来自大爆炸还是永恒静态的争论告一段落了,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是至关重要的。霍伊尔1965年在《自然》杂志上正式承认失败,放弃了稳恒态理论,他被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中富含氦这两个观测结果击败了。

鉴于微波背景辐射的极端重要性,NASA在1989年发射了COBE卫星对其进行专门研究。1990年美国天文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当COBE团队的领导者马瑟(John Mathe)最后一个上场,向人们展示COBE的结果时,会场骚动起来,很快全场集体起立,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几乎所有人都同意温度为2.735K的微波背景辐射确实存在(此时此刻,远在天堂的弗里德曼大概可以安息了吧)。COBE团队的马瑟和斯穆特(George Smoot)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公报说,他们的工作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在COBE的基础上,WMAP、PLANK卫星相继升空,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微波背景辐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图11 (上)宇宙微波背景的探测历史[4];(下)COBE卫星亮度分布谱,特性与2.735K黑体谱惊人地相符,图中方块为所测数据点,曲线是该温度的黑体辐射理论曲线[8]。

回顾奥尔勃斯佯谬

在宇宙大爆炸的背景下,我们再回头审视奥尔勃斯佯谬,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解答了。为什么夜空是黑的?[2,3]

  1. 可观测宇宙不是无限的,而是具有有限年龄,在过去某时刻发生了大爆炸。所以到达我们的光只可能来自最大的视界,流量是有限的;
  2. 恒星仅仅在一段有限时间内发光,所以来自最远的恒星光流量将减小一个因子;
  3. 宇宙膨胀导致大红移时所有频率光都会有衰减。

作为大爆炸的遗迹——2.7k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始终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奥尔勃斯是对的。


参考文献:

[1] 刘辽,赵峥,《广义相对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向守平,冯珑珑,《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 Steven Weinberg, 《Cos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4] map.gsfc.nasa.gov/unive

[5] Planck Collaboration, Planck 2015 results. XIII. Cosmological parameters, A&A 594, A13 (2016), arxiv.org/abs/1502.0158

[6] 加来道雄,《平行宇宙》,重庆出版社,2008.

[7] Simon Singh,《大爆炸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8] Mather et al., A Preliminary Measurement of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Spectrum by the 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 (COBE) Satellite, ApJ 354 L37(1990).


第三部分 宇宙养成日记(前传):亚原子物理的早期历史

在弗里德曼、爱因斯坦等人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揭示了我们的宇宙来自一次大爆炸。如果时光倒流,这个爆炸一定会有一个起点。“大爆炸的起点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今天的物质又是从哪里来?”早期的大爆炸理论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它只能描述“爆炸之后”发生的事。

图1 大爆炸宇宙演化历史(Particle Data Group a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宇宙在诞生之初,就像一个能量极高、体积非常小的原初火球,我们需要粒子物理方面的知识才能描述这个时期的宇宙。而原子核物理,可以告诉我们宇宙中的元素从何而来,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为什么会存在,它为何能够燃烧亿万年,养育着地球上无数的生命;中子星、黑洞这样神秘奇异的天体又是如何形成的……

粒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合称亚原子物理,就是研究比原子还小的尺度上的物理规律。我们可观测宇宙的最大范围,约 米,而我们目前所知的最小结构,约为 米。有人把宇宙比喻成一个首尾衔接的蛇,在最大和最小的两头衔接起来。要了解最大的宇宙从何而来,我们竟然要跨越46个量级,求助于最小的微粒,见微而知著。首先,我们就先来回顾一下亚原子物理发展的早期时代。

图2 宇宙像一条首尾相接的衔尾蛇,要了解最大尺度宇宙从何而来,需要对最小尺度微观结构的理解[1]

摩擦为什么会起电?

我们在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体验——从塑料滑梯滑下来,头发会像金毛狮王般炸开;然后再和别人击掌时,会被 “啪”的狠狠电一下;大家还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水晶,和毛皮摩擦过的树脂、琥珀,会吸引纸屑之类的轻小物体(图3)。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图3 摩擦起电现象[3]。上:四处乱蹭的猫咪,全身吸满了泡沫海绵;下:滑梯的孩子头发带电排斥

一名16世纪的英国医生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仿照琥珀的希腊字,引入“电”这个名字,拉丁文为electrica[2]。玻璃电和树脂电都吸引普通物质,玻璃电也吸引树脂电,但单独携带玻璃电或树脂电的物体之间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

到18世纪,人们对电的本质有两种主流观点——迪费(Du Fay, Charles Francois de Cistermay)等人认为电是两种不同的流体在流动,而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一派认为电是单一粒子组成的单流体。

富兰克林对电的阐述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认为电由“极微小粒子”组成,普通物质如同海绵一样容纳电,当丝绸摩擦玻璃棒时,一些电从丝绸上转移到玻璃棒上,丝绸则留下缺额。这种缺额和树脂电是同一种电。毛皮摩擦树脂棒时,电从棒上转移到毛皮上,棒上留下缺额。富兰克林称树脂电为负电(Negative Electricity),玻璃电为正电(Positive Electricity),而任何物体中电的数量称为该物体的电荷(Electric Charge),富兰克林的这些术语沿用至今。他还提出了一个基本假说 —— 电荷守恒(Conservation of Charge),电既不会创造,也不会消失,只能转移。

图4 上:左富兰克林的闪电实验;下:正负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3]

单流体还是两流体的争论,直到19世纪末发现电子以后,才真正得以解决。今天我们知道,两种理论都有正确之处。

世界上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在塑料滑梯上玩的孩子,由于积累了同种电荷,头发因为互相排斥而炸开。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靠近轻小物体时,它的电场使物体靠近电荷的一端出现异种电荷,远离的一端出现同种电荷,这就是“极化”现象(polarization,图5),轻小物体重量轻,极化产生的库仑力可以把它吸引起来。

以后我们会提到,真空中也有一种极化 —— 真空极化(vacuum polarization),正反虚粒子在真空中不断产生,隐藏了物质创生和相互作用的秘密。

图5 左:无外电场时,有极分子的固有电偶极矩由于热运动无规则排布,相互抵消;右:有外电场时,有极分子电偶极矩在外电场作用下趋向定向排布,宏观上出现电偶极矩、体电荷(介质不均匀)和面电荷,这些电荷称为“极化电荷”或束缚电荷,极化电荷会引起整个电介质电场变化[4]

普通物质的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电子被束缚在致密的原子核周围,原子核集中了物质绝大部分质量。摩擦起电,实际上是因为不同材料得到或者失去电子。由于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当两种材料摩擦时,获得电子的一方带负电,失去电子的一方带正电,富兰克林把“盈余”和“缺额”正好搞反了。

对于固体物质我们通常可以认为原子核是不动的,在摩擦起电过程中,传递的只有电子,这种情况下富兰克林是对的。可是如果把盐之类的电解质溶解于水,可以得到带正电和负电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时流动的就是正离子和负离子两种粒子了。另外,还存在“正电子”,它除了带正电荷外,其它性质与电子相同。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迪费是对的,正电荷、负电荷都是基本电荷。

1752年,富兰克林还在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雷电试验(图4),之后富兰克林致信英国重复实验时写道:“当雨水打湿风筝线让其导电,会发现电流不断流向一旁的钥匙,用这个钥匙可以给莱顿瓶充电。从中得到的电火花可用来进行所有电学实验。”[6]富兰克林证明闪电的本质就是电流,但是用闪电做实验太危险了,后来人们发现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管中加上高电压出现的放电现象,可以用来做电学研究。

阴极发出的射线

1709年,毫克斯比(Hauksbee)发现,如果把玻璃容器中的空气抽掉,当压强降到大气压的1/60时,将容器与自己改造的摩擦起电机相连,可以在容器内看到发光现象,而把空气放进玻璃容器,发光亮度又会减弱[2]。这就是低压气体中的放电现象。

到了1839年,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玻璃管中气体越稀薄越容易出现辉光。他把一根玻璃管抽去空气,两端焊接两根黄铜作为电极,然后通电,发现阳极和阴极之间发出辉光,中间有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后来被称为“法拉第暗区”。因为电和空气总是混在一起,要想知道电的性质,最好是在真空中进行放电研究。但是法拉第当时的真空度只能达到10-3个大气压量级,空气对电流仍然有很大干扰,使得法拉第最终不得不放弃了研究。

我们今天知道,根据量子力学的知识,原子的能量由绕核运动的电子的动能和势能决定。而电子运动的轨道不是任意的,它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所以原子能量只能取一系列离散的值,这些离散的能量就构成了原子的“能级”(Energy Level)。

换句话说,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

如图6,这些不同的电子轨道能级(或称为电子壳层),用字母K、L、M、N……标注,K表示最内层也是能量最低的能级,越往外层能级能量越高。我们同时还给这些能级分配量子数1、2、3、4……。K能级分配的量子数为1.每层能容纳的最大电子数为 ,n是该壳层量子数。这样K层能容纳2个电子,L层 个……原子的外层称为“价电子层(Valence Shell)”,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9]。

图 6 电子轨道能级及填充规则[5]

因为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之间是吸引力,把电子从原子内部移走,我们需要额外的能量,把一个轨道电子从原子内移到无穷远处所需能量称为“轨道束缚能(orbital binding energy)”。无穷远处的束缚能为0,所以原子内电子能级值总是负值。对同一个电子壳层,原子核内的质子越多,束缚能也越强。质子的数量我们通常用Z表示,如图7,钨(Z=74)的K层轨道能量是 -69500eV(eV是能量单位,称为电子伏特,表示一个电子经过1伏特电压加速后获得的动能)比氢(Z=1)的K层电子 -13.5eV 束缚得更紧密[5]。


图7 氢和钨的能级图[5]

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我们称为“基态”(Ground State)。在气体放电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是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价电子。当价电子从外界获得额外能量时,可以跃迁到更高的能级(图8),我们就说原子处于“激发态”(Excited State)。电子停留在激发能级的时间很短(约 秒),就跃迁回到基态或另一个能量较低的能级。并以光子的形式辐射能量,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所跃迁的两个能级的差[9]。当电子从量子数为n的高能级 跃迁到量子数为m的低能级 时,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和频率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对应关系(右边等号适用于氢原子):

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ν是光子频率,c为光速,R则是著名的里德伯常数(Rydberg Constant),最早是18世纪时由里德伯(Johannes Rober Rydberg)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常数,后来由波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根据量子理论成功从理论上推导出来。

频率决定了我们看到的光的颜色,所以特定能级之间的跃迁,我们会看到气体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如图7,氢原子的主量子数n≥2的电子跃迁到n=1的能级,产生的一系列光谱线称为“莱曼线系(Lyman Series)”。此系列谱线能量位于紫外波段。而主量子数n≥3的电子跃迁到n=2的能级,产生的系列光谱线则称为“巴尔末线系(Balmer Series)”,就是我们熟悉的可见光波段了。

图8 左:原子中轨道电子在外来高能带电粒子库伦作用下激发(Excitation),跃迁到高能级;右:去激(De-Excitation),激发到高能级的轨道电子很快跃迁回较低能级,并发射一个光子[5]

当电子获得的能量大到一定程度时,电子就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原子则变为正离子,这个过程叫做“电离”(Ionization)[9] (图9)。当法拉第的玻璃管两端加上电场后,空气中的电子与气体原子相撞,把部分能量传给原子,电离出的电子又发生次级电离(图9),最终使气体电离或激发发光[9]。

图9 电离(Ionization)和次级电离(secondary ionization)[5]

因为通电玻璃管中的高能电子和空气原子分子会发生上述的激发、电离等相互作用,要研究电子的性质,需要尽量排除管内空气的影响,所以真空技术至关重要。粒子物理实验的进步,一方面取决于真空技术,另一方面也依赖于高能量的获得。

当时最重要的仪器之一,就是1850年鲁姆科夫(H.D.Rühmkorff)设计的感应线圈(图10),这是一种早期变压器,用来产生高电压和长的放电火花。鲁姆科夫线圈有两个绕在圆柱形铁芯上的线圈,两线圈之间互相绝缘。初级线圈由几匝粗线绕成,次级线圈用几公里长的细线绕了很多匝(通常是30万匝/米[6])。电池在初级线圈中产生电流,而断路器不断切断电流,从而在次级线圈的两端产生电势差。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还保存了一个大鲁姆科夫感应线圈,次级线圈有450公里长,可以产生约1.1米长的火花。当时,火花放电的长度就和电池功率一样,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实验室的级别[7]。

图10 鲁姆科夫线圈[3]

高效真空泵的发明,使真空气体放电研究迎来了转折点。

1858年,德国玻璃工人盖斯勒(Johann Heinrich Geissler)利用托里拆利真空实验的经验发明了一种水银真空泵,可以使玻璃管内达到 个大气压左右[2]。他把两个金属铂电极放在玻璃管内部两端,抽空管内的空气。然后把鲁姆科夫感应线圈接上,产生几千伏的高压电,管中稀薄的气体发出了紫红色的辉光。这就是著名的低压气体放电管——盖斯勒管(图11左),它可是今天霓虹灯、日光灯、电子管、显像管的老祖宗。人们在盖斯勒管中充入不同的气体,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例如氖发红光、氙发蓝光、氦发黄光。然后弯成各种花样,通电后就显示出五彩缤纷的光的图案(图11右)。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霓虹灯。一百多年来,真空技术在物理学实验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今天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真空度达到 个大气压,比盖斯勒能达到的真空度高了10亿倍,和月球表面的真空度相当[8]。

图11 上:博物馆中仿制的盖斯勒管[3];下:五彩缤纷的霓虹灯

鲁姆科夫线圈使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证实了电磁波,并发现了光电效应;使伦琴(W.C. Röntgen)在1895年发现了X射线;使塞曼同年发现了塞曼效应;使汤姆逊(Joseph Thomson)在1897年确定了电子的荷质比。伦琴和汤姆逊的发现还利用了盖斯勒真空管,真空和高能,这两项技术对粒子物理学的诞生都是不可或缺的。

德国波恩大学的普吕克(Julius plüker)对盖斯勒管非常感兴趣,他利用盖斯勒管研究不同真空度时气体放电情况。普吕克发现当管内空气几乎都抽成真空时,辉光现象消失了,仅在正对阴极的玻璃管壁上有浅绿色的辉光[11]。普吕克认为,应该有一种射线打在玻璃壁上产生了荧光。他用磁铁在管外晃动,荧光也在晃动,好像被磁铁吸引着,这意味着射线是由带电粒子组成的。

1868年,普吕克去世了,他的学生希托夫(Johann Wilhelm Hittorf)在放电管中装了一片金属障碍物,通电后,阴极对面的玻璃壁上不仅发出荧光,还出现了障碍物的影子[7]。这说明放电源是阴极,富兰克林关于电的流动方向是错的,电不是从阳极流向阴极,而是从阴极流向阳极。几年后,戈德斯坦(Eugen Goldstein)把这种神秘的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Cathode Ray)[2,6,7]。

图12 上:普吕克;下:希托夫 [3]

1878年,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对水银真空泵进行了改进,获得更高的真空度。他把新真空泵装在气体放电管上,通上鲁姆科夫线圈产生的一万伏的电压,然后开始抽真空。当气压降到0.01个大气压时,气体开始发光了。继续抽,0.001大气压时,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阴极附近出现了一段不发光的黑暗区域(图13、14,克鲁克斯暗区,该区域电子能量大部分用于电离碰撞,由此产生的大量电子从电场重新获得激发能,与气体碰撞产生最明亮的负辉光[9]),原来连续的光柱断开了,仍旧发光的一段光柱也像鱼鳞一样闪烁不定。再抽下去,黑暗的区域越来越长,好像由阴极伸出来一股暗流,把发光区域越压越短,最后,10-5个大气压时,暗区压到阳极上,整个光柱就全部消失了。这时候,放电管已经抽成高真空,管中的气体不再发出辉光,只看到阴极对面的玻璃壁上,闪烁着微弱的绿色荧光[10]。

图13 克鲁克斯的阴极射线管实验示意图[9,13]

克鲁克斯制成的这种高真空放电管就是——阴极射线管,人们也把它称为克鲁克斯管,它是当时物理学家研究阴极射线的重要仪器,X射线、电子的发现,都是围绕阴极射线管的研究开展的。

图14 上:阴极射线管(克鲁克斯管).来源:维基百科;下:辉光放电的不同区域及名称[13]

阴极射线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当时有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克鲁克斯、瓦利和舒斯特指出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偏转;在玻璃管中放上小风车,阴极射线打到风车上会让风车转动,说明它具有动量;阴极射线汇聚处会让手感觉灼热;种种这些特点意味着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微粒。因为他们三位都是英国学者,所以被称为“英国派”。

另一派则是以赫兹、戈德斯坦等为代表的“德国派”,他们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以太波。赫兹让阴极射线通过带电的金属板,如果它是带电分子或者原子,应该被同性电的金属板排斥,异性电的金属板吸引。但观测结果阴极射线并没有明显偏转。戈德斯坦用一根又长又直的玻璃管进行气体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 个大气压的阴极射线管中,射线至少飞行了90厘米,而普通分子在在相同气压的环境只能前进0.6厘米[1],如果阴极射线是分子流,不可能飞行那么远的距离。

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英国派和德国派争论了二十多年,一直到电子的发现。终结这场旷日持久争论的人,叫做约瑟夫·汤姆逊(Thomson,Joseph John)。

参考文献

[1] 村山齐,《镜中的宇宙 消失的粒子与幸存的世界》,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2] 斯蒂芬温伯格,《亚原子粒子的发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en.wikipedia.org/

[4] 虞福春,郑春开,《电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 Jerrold T. Bushberg, 《The Essential Physics of Medical Imaging》,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3rd,2011.

[6] 阿伯拉罕·派斯,《基本粒子物理学史》,武汉出版社,2002.

[7] 赛格雷(E.Segre),《从X射线到夸克——近代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8] home.cern/

[9] 徐学基,诸定昌 ,《气体放电物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0] Linus Pauling,《General Chemistry》,Dover Publications,1988.

[11] 刘筱莉,仲扣庄,《物理学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一部分作者:蒙尼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第二、三部分作者:蒙克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科学大院是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的中科院官方科普公号,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相关话题

  以人类现有的科技,研究一光年以外的东西有用吗? 
  宇宙里会存在两颗一模一样的星球么? 
  假设外星文明将他们的科技全部传授给人类,以人类的智力能够理解吗? 
  NASA 宣布发现七颗与地球大小相似并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意味着什么? 
  地球的水会不会越来越少最后变成金星? 
  让人类和平地发展一百万年,人类有可能统治银河系吗? 
  为什么NASA的第一个项目会叫做“水星计划”? 
  中国为什么不重新设计一套像Space X那么科幻的航天服? 
  在宇宙中,除了太阳的引力,还有那些力作用在地球上? 
  为什么科学家们不考虑暗物质可能来源于真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的酒吧里没有中国酒?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欧洲和俄罗斯的 ExoMars 火星探测任务又推迟到 2022 年了?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