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预警
又到了数学题的时间了...
雷达或者瞭望哨发现目标后,舰艇会先下令进入战斗状态(假如之前没进入的话)
此时,讲究点的水手长会向广播内吹水手笛,然后喊“general quarters”或者“man the battle stations”之类让人听不懂的话...
再讲究点的会有号手对着广播吹喇叭...
然后打上课铃,全员上钟...
舰桥上的观测人员会拿出来一本识别手册,开始琢磨我要打谁:
然后对比了一下,确认到天际线上那个摇摇晃晃的东西不是什么外星生命体,而是一条长门级战列舰的舰桥:
不过即便有识别手册,在烟雾、风浪中识别目标还是个困难的工作。
(野分号,请你坐下,我知道你有话要说......格奈森瑙,不要这样看着纳尔逊,当时追你的是声望,纳尔逊她跑不了29节......卧槽,怎么栗田君又站起来了?)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胡德号看到20km距离上的德舰时,是懵逼的:
当时她看到的分别是长这样的两条船:
所以她果断砸错了目标...
接下来,会开始进行测距(测向):
此时,火控人员刚爬了十几层楼,气喘吁吁的到了舰桥顶部的射击指挥所就位。
比较low一点或者早期一点的会使用光学测距仪:
结构大致如下:
我们至今仍能在有黄斑对焦或者裂像屏的老相机上看到类似的玩意。
测距仪尺寸越大,测量精度一般就越高,以至于大和级上的测距仪有15m,而美帝衣阿华级也有13.5米。
比较low的像俾斯麦级,只有10.5米,而此时乔治五世级羞的脸颊通红,护住自己的测距仪不让人看...
大和温柔的安慰道:没事,你的主炮已经够丢人了,不要在意测距仪了。
乔五哇的一声跑掉了...
此外还有雷达测距,英美一堆MK13和274直接可以测距并引导射击。(乔五又开心的回来了)
而俾斯麦则把自己的FUMO 23扔在地上,很快被大和宝贝的捡了起来...
我们看看mk.13的雷达界面:
此时雷达界面已经非常直观且人性化了。
测距测向一气呵成,是雷达中的豪杰...
能照多远?
这就是个地理问题了。
(大和环顾四周,发现没人注意她,悄悄的往自己雷达功率后面加了个零,结果发现还赶不上美帝雷达功率的一半...)
不过上面几张图大多是整合了火控雷达、测距仪等设备射击指挥塔,里面长这样:
美军:
英军:
与此同时,上面的大人物已经决定了是打还是跑了,皇家海军可能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并且根据目标类型,决定弹药类型,是打穿甲还是高爆,战舰就主炮砸死,商船靠上去用副炮意思意思。
这时,舰艇会调整完航向,提高航速。射控会让舰桥报一下速度和航向,输入火控计算机。
接下来,火控部门就要开始纠结敌方的航向和航速了。
这就是雷达的优势所在,在这一点上,雷达测量要比人眼和光学仪器靠谱很多。
观测目标航速的参照之一就是目标的舰艏浪(实际上这个能计算):
如图,这是看上去在中速航行,实际上确实正在中速航行的彭萨科拉(彭脆脆):
如图,这是假装高速航行实际上正在蠕动的:
观测航向也很容易上当:
这是俾斯麦:
这是穿了衣服的俾斯麦:
舰艏舰尾涂成深色,如此一来可以融入海洋背景,造成视觉错觉,从远处观察会误判舰体长度,从而使敌方测距测向测速错误。
所以有雷达真是太爽。
但是不管怎么样,观测人员总会编出一个参数给火控。
有了目标航向航速,接下来就是数学问题了。
首先假设己方静止。
目标距离测定后,输入火控计算机,计算得出主炮仰角和飞行时间。
飞行时间得出后,根据目标航速航向测定提前量,得出火炮方位角。
仰角和方位角输出后给到炮塔,炮手进行对针(把火炮方位指针和射控给的方位对齐),而高端点的舰艇会直接随动调整。
这时主炮就可以准备开火了。
当然,这时候还要考虑风速、弹种、装药量等问题。
比如远射时,使用少量发射药,获得更高的弹道攻击水平装甲,火炮初速会较低。
而近距离上可能使用极限装药量,提高火炮初速,获得最大的威力。
(意大利:嗯?)
而发射药温度也要考虑在内,温度低发射药燃烧慢,反之则快,也会影响初速。(当然战舰上有空调,误差不会很大)
这些参数都会提前算好,编汇成册,装定诸元时可以直接使用。
最终,火控计算机会将所有参数进行计算,假设自身舰艇也在运动,火控计算机也会持续修正。
火控计算机简直是当时工业的奇迹,有兴趣的可以去 @stargazer986 的答案下看一下视频链接,非常好玩的东西。
如果敌舰变向变速,还需要继续观测并修正参数。
实际上在火控计算机的辅助下,主炮群的射击是可以非常精确的,问题大部分都出在观测得出的数据误差上,所以能首发命中(跨射)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早期火控计算机:
现存在轻巡洋舰贝尔法斯特号上的火控计算机(用于巡洋舰、战列舰):
与此同时,相应的弹药会被提升至炮塔进行装填:
记得打完装弹一定要清理一下炮闩,这种丝绸软药包很容易被上一发残留的火星点着,炮塔里的人就可能要见华盛顿去了...
接下来可以进行试射:
此时,主炮会开始半齐射。
包括各个主炮塔各出一门火炮射击,或者单座主炮进行齐射,或者单主炮群进行齐射。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了射击间隔,修正需要的时间更短,更早取得命中。
比如俾斯麦号正在丹麦海峡进行半齐射:
在试射阶段,火控人员会观测弹着点。
包括:远弹、近弹、跨射、命中等情况。
比如沙恩霍斯特姐妹在击杀光荣号时:
如果水柱落点全部在目标前方,则为近弹,需要提高仰角增加射程:
反之为远弹:
落点前后都有,则为跨射:
现实中:
在莱特湾海战中栗田舰队跨射白平原号护航航母:
炮弹内可能会含有染色剂,使水柱呈现不同颜色,以便观测落点归属。避免观测了别人的水柱而进行错误的修正。
跨射就意味着所有计算准确,落点覆盖目标,接下来数学的任务已经完成,就可以交给玄学了。
某种程度上,跨射对于火控而言可以等同于命中,只是运气不好,没有落在目标身上而已。
以当前参数继续射击,或者进一步修正,就极有可能取得命中。
命中:
评论区有朋友说跨射学名叫夹叉射,其实不一样。
跨射是一轮射击覆盖目标,即前后左右都有落弹,只是碰巧没有砸到目标身上,此时再来一轮,炮弹就有概率命中目标。
夹叉是指多轮射击,比如第一轮测距为8000,观测到远弹,第二轮修正为7600,观测到近弹,这个叫夹叉射,那么第三轮修正到7800,就很有可能命中了。
英美雷达校射就很高端了,可以雷达直接测水柱进行修正:
实现跨射后,可以进入效力射。
此时可以齐射,以求尽快命中目标。
当然,也可以继续半齐射,保持对目标的压制和震慑。
如果你观测到这个:
(日常黑胡德1/1)
显然,你已经大功告成了。
与此同时...乔五?快来哄哄你妹妹威尔士亲王,她哭着跑掉了....
当然我这个答案是卖萌为主的,比较简单,实际上战舰进入战斗状态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去B站或者某不存在的网站翻一下美国海军出的一系列军教片,从主炮塔的运作到如何打飞机都有,做的都非常详细且简单易懂(也难怪美军爆兵那么快...)
安利一个新答案:
小船扛大炮: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819 77116/answer/423608591
安利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