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觉得 iOS 设备能做到的事 Android 设备做不到或者很麻烦? 第1页

  

user avatar   mei-hao-shi-guang-zhi-zai-zuo-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祖国伟大的防火墙把谷歌抵制在国门之外,使得国行的Android要多难用有多难用。

谷歌没有了,各种混乱的应用系列出现了。试图代替GMS的百度系列,阿里系列,腾讯系列,小米系列,360系列...各个都称得上“业界毒瘤”的名声。尤其是百度和阿里的“开启一个全家驻留”的唤醒机制(简单解释一下,比如你开了百度输入法,过了一会你一看后台,百度手机助手、安全卫士、贴吧、视频、百度云、百度地图、百度音乐、知道、文库....全在后台待着,既耗内存又耗电,把手机整到卡死为止。还有淘宝支付宝这俩货,本身占内存就大,还尼玛互相唤醒....绿色守护都干不掉)反观谷歌,这方面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没有Play市场以后,国内的安卓就是盗版的天下。各种应用市场软件百花争鸣,互相标榜“官方”“正版”,你害不害臊?还敢称自己是正版?也就糊弄小白了。虽然三星试图用三星市场来替代国内没有谷歌的窘境,但基本上root过后精简预装软件往往第一个拿它开刀...而且三星那垃圾质量...

安卓的软件质量也要多恶心有多恶心,很多国内大公司的软件很多都是违反谷歌的应用安全规则的,比如百度贴吧,百度手机卫士,甚至是中国移动的客户端。上述三个软件可以不经用户同意静默发送短信,而这是谷歌不允许的。而各大应用市场也混杂各种垃圾软件,包括小软件加装广告和积分验证的,用积分骗人下载软件的,静默扣话费的...

没有谷歌位置服务,国行Android只能寄希望于百度位置服务达到国内“秒定位”的效果(不是谷歌做不到秒定位,而是你无法向谷歌传送任何东西,也无法接收到谷歌服务器传回来的任何信息...)。且不论百度的业界毒瘤特性,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这手机出了国基本上定位只能靠GPS了,低功耗的网络定位成了摆设。

同样,因为全球最好使的地图谷歌地图废了,国内出现“原生的”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不是说这些地图不好,而是很多国外应用需要调用谷歌地图的时候(比如我相当喜欢的航班查询应用FlightTrack),这时候,要么应用直接FC,要么就是国外的部分全瞎(像FlightTrack的国外航班国际航班地图标识,基本就是在一片灰色之中....)。

(PS:苹果原生地图也换高德了,而且因为苹果原生地图换不了的恶心特性,呵呵呵呵....)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因,在安卓旗舰还是GalaxyS2的时候,1G内存基本上可以说是无论如何填不满,可是当越来越多的2G内存手机出现,安卓应用开始臃肿起来,1G内存开始越来越卡。如今,3G内存烂大街,2G也开始要吃不消了。

春节的时候我拿GalaxyS3抢微信红包,手机一卡一卡的等我打开红包时人家都抢完了。但iPhone4s却能很流畅的抢红包。最后我不得不牺牲耗电量和xposed框架刷CM开ART才能流畅使用手机。(自从开了ART,无论我就到哪里都要连着一个充电宝...)

越来越卡,功能体验不全,没有完整划一的用户体验(不是苹果的跨平台体验,而是连一部手机的统一体验都没有),风格参差不齐(有多少国内常用应用做到Material Design了?)...这些都是造成“安卓不如苹果”的原因。


user avatar   wu-yu-58-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国内没有一个正常的Android生态环境,你所见到的只是多个彼此分裂的向iOS靠拢的扭曲和病态的生态。


谷歌很聪明,把能统一Android生态,制造用户黏性和创造营收的部分做在了GMS而不是AOSP中。只有AOSP没有GMS的Android等于是没有灵魂的,除开Google Now和Google Apps不说,应用市场的良好生态环境、应用的自动更新(增量式更新)和付费体验,WebView的内核更新,GCM的低功耗推送,这些在没有GMS的Android设备上都是体验不到的。没有GMS意味着你的手机不能及时收到WebView的漏洞修复;不能安装购买最新的酷炫的Material Design Apps和游戏;手机上的App必须自驻留航母舰队来保持消息推送,导致你的手机应用在不断启动、被杀死和重启动,导致你的手机的无线电被频繁开启;必须使用动态装配类和资源来代替用户手动安装App的新版本,以实现及时的应用更新,然而导致应用打开要数秒时间。这些都是国内Android生态环境乱象的根源。


原本两个平台的功能除去苹果统一硬件平台能带来的跨设备体验之外(iOS相对少的设备也对产品开发解决兼容性有很大的好处),功能性都是Android领先,甚至苹果的跨设备体验在Android上可以通过系统的API制造出来,PC上则可以使用Chrome插件来实现(Push Bullet)。但是在国内你会看到所有的Android产品都必须长的和iOS一样,Android特有的功能都会被砍掉减少设计和开发成本(虽然接入Android本身的功能开发成本更低,但是这些平台的开放性功能会以不能给自己的App保持流量的原因砍掉),各个服务平台为了控制UGC内容设置各种限制增加了接入成本,降低了用户体验。Android上的应用不过只是iOS上的翻版而已,甚至因为Android的开放性,Android上的App还会有各种恶意行为。既然Android在国内只是iOS的一个体验劣化的版本,对国人来说何以存在Android相对iOS的长处呢?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华为 P20系列? 
  ozmosis引导和白苹果引导有什么区别,求两种引导的具体区别? 
  如何评价腾讯游戏与黑鲨合作推出的新品手机? 
  如何看待杨柘加入小米担任中国区 CMO? 
  从安卓换回苹果是怎样的体验? 
  苹果公司为什么不给苹果配大电池?是不能还是不愿意? 
  今年 618,iPhone 13 会降价多少? 
  如何评价在DxOMark对手机影像的评分中,iPhone XS Max分数依然低于华为P20 Pro? 
  如何看待小米 2 月 5 日公布的四曲面瀑布屏概念手机? 
  苹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 

前一个讨论
哪些演员演谁都像自己?
下一个讨论
如何优雅地用一句话表达对一个人的想念?





© 2024-05-3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