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985、211、双一流的名头真的那么重要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e-bu-zhong-yao-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重要!不要被骗了!

实名,极其反对高赞天大那个例子。

先上一个残酷现实:

“招聘时用人单位核心看能力,不是看学历”

是毒鸡汤

事实上,好的用人单位要求名校的,不在少数。

本人也做过hr,说难听点,你的简历可能是假的,面试问你那几分钟,也不见得一定靠谱(实际上只是重要参考),而你的不能做假的硬件,很重要。而你硬件中最硬的,就是学历。

好企业好职位找学历不好的吗?

也有,你要么直接拿出极其直观的强大的能力,要么拿出能直接创造明显价值的产品,否则,等等吧。

而这个前提,还是你的简历没被直接“看都不看就淘汰”的情况下。

毒鸡汤的特点就是,个例。

了解辩论基本的都知道,

没有名校头衔 能 有好前途吗?

这是个绝对命题,能,肯定能,哪怕全世界只有一个,那也是能。

没有名校头衔 容易 有好前途吗?

不容易。

明白了吧?

实际上那些鸡汤也是一样的,告诉你这件事,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你要不要去做,可不是一个“能”字就可以概括的。

摸了电门,也有不死的,但号召大家摸电门,或者告诉大家摸电门也没事,是一件极其缺德的事。

推广鸡汤本质是让你拿宝贵的时间、精力去尝试低概率事件

而有些回答里的例子更甚

它在诱导萌新做出高风险的选择

同学,不要被骗了,如果真的喜欢鸡汤相信鸡汤而不懂得面对现实,我只能说:

传销欢迎你

————————————————————————

想起来了,就顺便补个插曲

其实你就业和知乎回答问题,有些地方很像

比如你某个回答,很尽力,而且质量不低,起码你觉得不比高赞的低,然而并没有人看

为什么呢?

因为你答的晚

为什么答得晚呢?

因为没被邀请,第一时间看不到问题

为什么没被邀请呢?

因为你没有标签和头衔

对,有后来居上的例子,但可以注意到,那些答案想上来,是不容易的

而你刚毕业,你唯一能用的头衔,不是“资深回答者”,只能是学历。用好头衔,并且也积极努力,后面的人就很难超越你。

学历和能力,像个函数关系,学历是常量,能力是增量,早期谁都不信你的能力,学历贼关键,后期还靠常量吃饭,那也多半是废了。

希望各位常数极大,增量指数爆炸吧

————————————————

有人看的话再补充点吧

之前做过一家教育机构的区域管理,人力还没到的时候也做了几个月面试官

现在企业面试,一般就外包完成,要么就自己的hr解决指标,而且很多情况下,面试的一二轮,往往并不是你所在岗位的负责人找你谈,而是“通用”的面试,简历筛选一般也是这样。

所以说白了,简历筛选和一轮面试,你的面试官很大概率是个专业的外行、面试的内行。你不能完全指望他一眼看出来你内在的能力,他最擅长的是看你的工作素养和硬件的真实度、含金量等等。毕竟hr不可能面面俱到,岗位负责人也贼忙。

所以面试和简历筛选时有很大概率卡硬件,因为这个特别有效率。花额外时间给你展示、思考你的深入价值,这对多数企业来说,不够效率,因为对面向大学生的招聘,说白了:

不缺人来

是,错过了人才很可惜,但是这是可以用“量”来弥补的,而走量远比走心来的快。

评论里不少同学问报志愿没去211/985还有没有机会、考研能否改善情况,我做个统一回复:

有机会,可以。

首先明确你的竞争对象不是985本985研的,你有了失误,总不能要求和别人完全一样。

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差别没那么大。除了少数(20%以下)对本科学历有严格要求,多数主要看最高学历,所以你读研去了985/211,依然非常有用,不说逆天改命,绝对对你有所裨益。

所以我的态度是:如果你正在学业中,那么深造、往更好的学校去,值得,而且有效率。

并且绝对不要觉得自卑——你比名校里一部分不够努力的原本科生好得多,你的名校研究生是正儿八经努力得来的,你就是名校的人,那就是你的母校。

评论区有抬杠的,我就说两句吧。

每个答案、乃至每个人说的话都有适用范围,这条答案也是。

这条答案的适用范围就是:

为如何才能做出正确选择或争取更好前途的尚未步入社会的孩子们。

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打算创业不需要应聘的,你的衡量标准是市场,和大多数孩子们不一样。

打算破罐破摔的,只是想听别人说“学历差也没事,学历高不重要”来自我排遣的,你不在这条答案想影响的范畴内。

而其他每一个私信我的、评论追问我的,我看到的是年轻孩子们的彷徨和满腔动力,你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更好的未来。

希望不忘初心,前途大好。

————————————————

有个同学评论很典型,贴出来供参考。恰好我今天有空,多回了几轮。内容刻板,不怎么有趣,对辩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虽然讨论完毕这个同学可能对我有所不满,但我不排斥质疑和反驳,只是效率起见,希望这些声音是几经思考的,这位同学,我不会拉黑,我期待看到他的进步。

其实抬杠抬好了,也是一种本事,我们不太喜欢的,往往是本事不太够的那部分,既影响心情,又耽误时间。








————————————————

评论区和私信联系了很多同学,恐怕总有漏掉没回的,有空的话,请务必私信我,很抱歉,不是故意不回的

评论区和私信有认可我赞扬我的,谬赞了,普通人一个,诸君在自己的领域不知强我多少,诸君的一时善心帮助的人也会比我更多。

评论区也有觉得我“居高临下”教训这位挂哥,“为自己的逻辑水平得意”。

居高临下,有。得意洋洋,暂无。

太多同学见不得学历重要的字眼,跟戳了自己的痛处一样,而这位挂哥,上来就推极端给了我“动乱”的帽子,让我有了些负面情绪,居高临下但不言辞过激,是我的反馈方式,毕竟我没义务忍耐任何不带脑子的指责,我可以忍耐,但我只打算把我的耐心谦和给到更有意义的人那里,而不是浪费在这种人身上,仅仅为了证明“我有素质“。

得意与否,见仁见智吧,多年前读书也算辩论赛拿奖拿到手软的,认为我和知乎上一个思维能力较弱的同学讨论了一番就得意洋洋,我只能说我被小看了。

另外有“狗屁学历”之类的说法,到此为止吧,我也不再挂人了,道理都讲清楚了,剩下来的是语文老师的任务了。

————————————————

挺意外的,答案居然又活了。

补充一句吧,下面评论很多hr在留言,有疑虑的可以看看各个行业的面试官们到底怎么做的;当然各位hr留下建议的同时也希望能提及自己的行业,给孩子们一个参考。

有需要找我的最好私信,评论容易忘记回。我有自己的公众号,也在做咨询的买卖,但这个问题下,我纯粹为了给孩子们帮忙,永久免费,公众号有收费内容,就不打广告了,避嫌。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不能说985、211就代表着它们的学生能力一定强,也不能说双非大学的学生能力一定弱。

但是企业、单位招人有一个成本问题。

从985、211里找他们想要的人是比较容易的,从双非里找就比较难了。因为一般默认985、211大部分学生比较优秀,而双非里足够优秀的是少部分。

大概就是“金里淘金”和“沙里淘金”的区别。

现实中的情况是高校、企业要求本硕985,再如定向选调。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卖货的时候,都要贴标签,有机食品、名特优、USDA认证.....

你的大学,就是你在变现前半辈子苦读的时候,插在头发里的草标。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参加工作五年后,你还是只能强调自己出身于这两个数字,我觉得在别人眼里,它们对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user avatar   joyjoyboy 网友的相关建议: 
      

Disclaimer:不探讨因果性,只陈述相关性。

数据及样本来源保密,其真实性以该账号个人信用背书,不信的人就当答主在胡编乱造好了。


工作之余,出于好奇,统计了一下某湾区世界500强某大组的中国本科出身(排除美本及港本)员工的情况,样本采集过程无cherrypicking,绝大多数为技术岗。为避免侵犯隐私以及Code of Conduct,将统计结果模糊化处理,结果是这样的:


Top2,6人。

华五,7人。

2018校友会排行榜为准,Top30(除前述7校外),共7人。

其他学校,0人。


P.S. 该公司招聘时对本科学历完全不设限,不存在只录取985/211的说法,所以在“湾区就业”这个语境下可以肯定的是,985/211的名头并不重要。

至于重要的是什么,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重要。

我一直跟年轻的朋友讲:

从唐朝科举以来,华夏阶层形成的基础,精英阶层的知识筛选逻辑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变化过。而:

北大清华,相当于“进士及第”

985,相当于“进士出身”

211,相当于“同进士出身”

当然超级聪明或者超级努力的人,类似左宗棠这种,不受统计学意义上的约束。

问题是,你是左宗棠或者马云或者乔布斯或者图书管理员那种级别的人么?

你大概率不是。

所以“进士及第”的人大概率比“同进士出身”升迁快/机会多/信息多/同学和关系网牛逼。

————————

但是有破解的办法:

1,读985的研究生/博士

2,寻找没有固化的新兴行业和职位成为专家。例如985毕业生在做快手网红的事情上相比高中毕业在目前没有什么差距(以后也难说)。

3, 出国打拼,再回国。

4,做大学不会教的纯手艺活(包括传统手艺活和新时代的各种技术),做到极致,可以无视精英阶层的知识筛选。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

关键是,“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自带信任光环,自带“专业光环”,自带“聪明光环”,自带“抱团光环”。

人家终身带着圣骑士的各种buff加成,您没有加成属性再高,团不过啊。

人一生的努力,越早,发挥的作用越大,高考本身也是一种努力程度的验证。

所以之前玩了的,以后要pk之前,得还。


user avatar   xun-ge-fir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二本过来人告诉你,十分重要

说看能力的,估计大多职位不会太高,真要往高端职位(总监以上)上走,跟能力关系就不大了。

以我本人为例(本人的答案,全是自身经历,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我有一个朋友”,也不会从网上或书上抄一个),在500强欧企做到top sales ,3年之后就到了中层。这些中层,哪个不是从top sales 出来的?再想往上爬,你的政治实力(关系走动能力、站队选队)就变得至关重要,能力都差不多,谁不选择一个211、985的?高层里面本来211、985就多,老乡都泪汪汪,校友不更亲三分不是?

再说到实力,往往就死在人家一句话上,例如“他背景差了点”“他态度有问题”“他不太稳定”,这种话看似不经意,放到《甄嬛传》里足以杀头了,同样,放到大企业高层之间,不经意就被扎了一针,永无翻身之地。

全国10个大区,你的区连续三年全国第二,没有一个区五年之内拿过两次第一,已经说明你的区已经牛逼的不行了。结果,领导想提拔谁,就等着谁的业绩排第一再提拔。因为你没有拿第一啊!好,我拿了第一,结果没有提我,你找领导?两种结果:

A,领导说你没度量,气度不够,需要再沉淀;

B,领导说这次没有你,下次就一定会是你。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于是你很努力,下次又第一。你再去找领导,领导换了,新领导不认,新领导当然提拔自己带过来的人。

总有人说,肯定你有问题,你情商不够啦,你哪儿哪儿没做到位了......,别逗了,500强公司 top sales又做到中层,会情商不够?说句容易理解的话:不管是不是500强,只要是大公司的人都有体会,公司领导层很乱,整天就知道勾心斗角是不是?整天内耗对不对?这个理解了吧,中层200人,往上的职位一年顶多一个空缺,200人的厮杀比宫斗剧还他们乱。所以,公司只要做大了,一定是内斗,中层是不会冒险做事的,只要不出风险,出了问题找底下人当替死鬼就好,底下人干好了,把功劳抢过来。

新东方的年会:累死累活不如一个干PPT的。为什么如此共鸣?

简单地说,越是往上,就是人才多、位子少,总得有人牺牲,不是比能力,而是比短板。谁看你能力,在一起都是看谁哪儿不行。你看看很多公司高管,并没有过人之处,恰恰就在于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所以不需要能力多突出,别让人挑出毛病就行。你出身的学校,往往就是被人诟病的地方,没办法,放眼望去,和你一个级别的压根不缺北清交复的,研究生还有一堆,大家陈述一下履历,还没讲到能力那一节,就已经输了,当你发现身边所有人都是211/985就自己一个小二本,都不知道自己该骄傲还是该悲哀。

好,我不想往上爬,我一个小二本、农村土鳖,为了保命,我偏安一隅远离是非可以吗?想得美!!你以为你安安分分当个大区经理就能保命?一堆985/211的一线等着取代你,为啥?其他人得通过大区经理往上爬啊,领导想提拔,不得给个理由?他业绩第一就是理由,咱业绩第一怎么办?把地方腾出来,给领导想提拔的人啊!年年业绩第一上不去,这不是给领导难堪嘛!

所有大区经理就你学历低、背景弱啊。冷不丁有人在总部说一句“他不思进取,就靠着当地业务混日子”,我擦,一张纸令,调到穷乡僻壤去啃烂市场,美其名曰“考察你,你能把这个烂市场做好了,才说明你能耐”,好好好,我认,老子去哪儿也能打下一片天!提着一腔热血、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2公斤鸡汤上路了,浴血奋战两年之后,你又第一,机会是不是到你了?是不是轮也轮到你了?别着急,还不是你,因为领导说“空白市场,机会大,谁去都能行”,你死不死?

哈哈,以上种种,毕业转战安徽、河南、山西、内蒙、山东,那里需要去哪里,最后提离职的时候,领导说:啊?居然没提你?我忘了,你该提醒我的!

我...........这事儿怪我,怪我咯?苦不苦,满腔鸡汤化作泪水,你说苦不苦?

你没有地方去说:你们知道农村孩子考上二本比一本付出的努力还多!你也没地儿说:你们学习的时候我在放羊!谁看你过程,毕竟怼人并不是门技术活,来一句:农村就没人读一本了?怼地你死死的。

你可以说,可能是你没站好队,可能是别的原因,别逗了,蝴蝶效应好吧,毕竟本人作为人见人爱、对人无害、明察秋毫的团队的领袖,问题出在哪儿我还是有数的,就好像是个把柄似的,不是把柄胜似把柄。

当然了,这么多年,我没有去申辩过,这世界谁爱听悲剧故事?你的凄惨只会让别人心理平衡,没有人会伸出援手,最多是深表同情,你需要这个吗?谁的职场不委屈!

爬上去的高管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更不容易,真的。我的领导来来回回换了3个,做中层反而更安全。有时候向往高处的风景,真到了那个位置,也不一定站得住。更多的不甘心,只是没有领略到那个位置的风景而已。高管压力更大,底下那么多人等着你挂掉才有机会上位。所以,遇到不平事,多安抚自己,想开了,什么都好。

人生就像打牌,起手拿到一手烂牌,就要花点心思,把烂牌打赢,只要努力了,输了也不丢人,毕竟牌力不足嘛;拿到一手好牌,赢了是应该,输了才丢人。出身农村,考了个二本,都挺好,努力就好,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负人生就好。也不必跟211/985去较劲,读了个二本,每天泡图书馆,年年拿奖学金,不负青春啊。我们班也有同学4年每天都在感慨学校垃圾,感慨自己发挥失常,闷闷不乐,这些傻瓜,跟谁过不去呢?过去的,你改变不了,以后的,还有机会把握。

做不了超人,就把凡人做好!


挂一个大神,这种级别的选手就别跟我说话了,以我的水平,我根本不配跟你们交流,我太low。

写在后面:我没有任何情绪,真没情绪,一直看的很淡,只是陈述事实。

还有“能力”问题,我就问一句话:自古至今,论能力,有几人能过“曾国藩”?大概也只有张良、诸葛亮、郭子仪几人寥寥吧。

你知道曾国藩的心病是什么?——‘’同进士‘’

科普一下:

清代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字,其实就是“不同”的意思。 日后成为中兴英雄的曾国藩,每一念及个人档案中这一段不算风光的记录,依然无法释怀。所谓英雄不问出身,一般来讲,专就行伍出身而言;一旦入了文网,对这种出身,就往往讳言之。今日农工商吏,一朝发达,首要之事,即是钻山打洞搞张文凭、补个出身,也算是这种心理的传承。但是,腐朽的旧社会自上而下,却很看重那张文凭,任你使尽浑身解数,依然顽固地坚持“惟名与器不可假人”的封建思想。因此,曾国藩纵然封侯拜相,极尽荣光,却也没办法去掉那个讨厌的“同”字。 一日饭后,曾国藩与幕客们休闲扯淡,出个上联求对,联云:“如夫人”。“如夫人”就是小老婆。“如”者,实“不如”也。引申之,此联其实有七个字:“如夫人不如夫人”。如前所述,同者,即不同也;可以揣想,在座才子脑中闪现的佳对,十之八九都是“同进士”;明摆着,同进士非同进士嘛。只是,李元度口舌伶俐,一举抢答成功,脱口而出:“同进士”。自保和殿传胪(唱名)以来,几历三十年之久,曾国藩从未听人当面说过这三个字。想不到,今天听得如此亲切。自然而然,面色大变,聚会不欢而散。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世界都 credentialist。但是,只有中国人,崇拜官,只认官方分类,这也是没办法的。

在西方,学历傲慢是民间自己定义的,连民间的第三方排名都不认。

比方美国:呵呵,你们看杂志排名的外国人才拜哈佛,我可是Smith College的,懂的自然懂,也不指望你们懂。我前老板加州柏克莱分校的,在中国如雷贯耳吧,他看见那些文理学院毕业生,那个酸啊。中国人还以为所有的 college 都是 community college,地方级的三本呢。

再比方英国:呵呵,你们这些看杂志排名外国人才拜那些“红砖”新大学,我可是XX College 毕业的,别跟我提这是伦敦大学的分校,我们学院跟伦敦大学不熟。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重要的话,

为何大部分网英投诚Google鄙视百度?

为何喜欢星巴克而鄙视其他文青咖啡馆?

人是生活在各种圈子里面的。

校友圈子知道吗?

师生圈子知道吗?

同年圈子知道吗?

这三个圈子统治了中国几乎1500多年,从进士制度开始。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出差原因去过几次,就我看起来真挺落后的,虽然我不知道我们新闻怎么说他们。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事情。当时我们去的是印度最发达的城市孟买。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地铁地图,我很高兴的问同事说,我可以坐地铁去机场。同事很尴尬的说,这张地铁地图10年前就在这儿了,但是现在地铁还是没修好。原因是因为在一个民主制度的城市,一任政-府所能决定的很多重大项目,如果在他任期内完不成,下任就往往会推翻了重来。因为立场上要反对上一家就必须反对上一任治下的重大项目。以此类推,所以落后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的重大落后。当时我还是蛮震惊的,因为印度人经常自信满满的说多少年多少年要赶超中国,但即便你有再多的程序员,基础设施水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永远赶不上中国的,要知道这可是印度最发达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民主制度好处在于公平,而最大的问题是效率。而落后国家的民主游戏往往只收获了低效。

当你和印度人谈发展问题的时候,印度人当然也会给你展示孟满市内那些高楼林立跑车云集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贫富差距非常大的国家,贫民窟和高楼林立只有一街之隔。

另外,印度街上无家可归者很多。关键他们呈现出和中国乞讨者截然不同的状态。乞讨在中国是一种职业,就算那个人不是骗子,是真的乞讨,他多半不是真的没有家,他家可能在某个贫困的地方,或者外地,他只是不愿回去,而选择在你我居住的地方乞讨。

而印度的乞讨者是不一样的,他们还带着床,有破行李箱,甚至还有一面镜子,然后带着这所有的家当住在人行道上。早晨上班的时候,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在公交站等车,两米外的人行道上,就有一家人住着,床就放在人行道,还在墙上挂面镜子……这和中国乞讨者的区别是这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生活状态(中国的很多乞讨者是选择不回家,把进程乞讨作为一个职业,这是不同的)。而且从他们带着床和行李的状态看,很有可能是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家…

印度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制度影响(见修地铁的例子)种性制度,教育水平,而更是源于种性思维和长期殖民地的一种惯性的“认命”的态度。比如,你在印度很少看到盗版,即便这么穷,但用不起就是用不起,我也挺满足,我也不会想一些变通的办法去改变生活(虽然盗版并不提倡,但我国一开始的盗版不就是大家穷则思变的无奈之举么)。人们会努力,但不指望改变阶层。只求努力的更好的遵循现行规则,哪怕规则本身不合理。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印度人是中国人的最大竞争对手。大家争奖学金,争就业机会,争工作签证……但最大的一点不同。中国学生大多数都有回国计划,只是大家对何时回国有不同的打算。有的想马上回去,有的想功成名就再回……但印度人,没有一个想回去。都是一副胜利逃亡的样子,并且对中国学生的回国计划并不理解。我想这就是差别吧。




        

相关话题

  既然同一所大学的一本和二本的毕业证没有任何区别,那大家为什么不都去考二本呢,为什么还要那么拼一本呢? 
  如何看待湖畔大学改名湖畔创研中心 ​​​,湖畔大学这几年的成就又有哪些? 
  宣扬「读书无用论」的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宣扬这种观点? 
  你认为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吗,为什么? 
  同学走后门进好大学如何举报? 
  知乎是否需要校园大使?怎么实行?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为什么杭州师大出了马云,而清华没出马云? 
  如何看待上海交大博士生宿舍改造计划(套间客厅改为寝室)?以及强制选定两栋女生楼作改造试点? 
  现在的大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的论文写作训练,应该如何写论文? 

前一个讨论
秦赵长平之战陷入漫长相持时,其他列国为何一直观望?
下一个讨论
阿里巴巴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可以到多大?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