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的诗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e-a-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补充:

首先感慨一下,当时觉得题目有点荒谬以为会是没几个人关注的超冷门问题,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会看。所以下笔回答的时候就比较放飞随感情,纯粹为了表达观点,为了强行扣题出现了很多不严谨。

其次,关于海子和博尔赫斯的诗对比,有不少评论争论。对此我想解释一下。一是这并非本篇回答的重点,当然这也怨我,我对中国现代诗整体水平怨念痛心已久(连一个尖都没有!),所以忍不住篇幅写多了些有些混淆重点。二是我确实是随手/恰巧捡起这两位来对比的,中外诗歌文学比较,恕我水平低没法几段话写清楚,所以随便选了两人在中国人民大众认知里最出名的一首。之所以选博尔赫斯,纯粹是因为我近几年偏爱他脑子里满满都是他。因此私以为讨论这个没多大意义,可以打住了。

再次,文学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说都挺有理的。个人觉得古诗词在当代就如同汉服、欧洲古典服饰之于现代,穿确实是有人还在穿,甚至影视娱乐里也常见,我认为确实是死了,但有人觉得还算活着我也能理解。标准不同而已。

最后,这回答争议大我是有预想到的,毕竟世间万物都有粉,何况是文学,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会招来一小小撮阴阳怪气人身攻击的,想来想去没什么可说的,只能请佛祖耶稣太上老君保佑他们在此生学会就事论事。

最最后,我并非批评现代诗,也不是贬低现代还在写古诗词的人,只是大势如此,我总结出我的观察而已。原生诗歌这词也是我借鉴原生文明的概念来的,并非学界词汇,就如同这篇回答一样,一家之言而已(其实连“家”也算不上,个人观点罢了)。所以无须对我有什么敌意。其实我偶尔兴致来也写诗呢,现代诗仿古诗都有,也勉强算个古诗词爱好者,水平很低的那种。至今记得高三时学业压抑,一想到春天来了下课了却还只能坐刺眼白炽灯教室里学习就满怀愤懑无处发泄,就写了首:

寒风吹冀北,归雁掠江城。身坐樊笼久,不知花枝横。

还有首控诉更夸张的:

灯刺目淌血,死肉黏冷板。腿积皮下骨,抓笔指打颤。

现代诗就写得更多了。

不懂平仄,字词也不讲究,还打打油。但是诗歌对于我这种凡人就是这样了,能倾诉情感、能自我共鸣,足矣。


--------------------以下原答案----------------------


中国原生诗歌已经死了。诗人是有的,只不过只剩下所谓的“现代诗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三三两两水平不高的古诗词爱好者是没法说继承的。你去随便翻翻正经的中国诗刊,比如《诗刊》《诗林》《星星》,就会发现当代中国诗坛基本只剩现代诗歌了。

原生诗歌死了,原生诗歌的诗人自然也不算存在了。

首先,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是白话文,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区别之大犹如两种语言,词汇、语法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古风歌会写出狗屁不通的堆砌歌词的原因,我们不会古文语法了,课本里学的仅仅是沧海一粟还讲不清楚。

其次,从源头讲起,中国现代诗歌是从西方诗歌嫁接过来的一支,跟中国原生诗歌没有多大关系了。不管是海子、北岛,还是谁谁,都是对西方诗歌翻译体拙劣(你也可以说是稚嫩)的模仿。我以前也觉得他们写得不错,但专门去搜寻拜读了西方和拉美名家诗歌之后,才感受到了其中的差距,那时候感觉就仿佛地球人直接站在浩瀚星空歌者文明面前,十分渺小无所遁形(正是因为存在语言隔阂人的审美天然会倾向于母语,所以觉得这种差距简直大得可怕)。

我可以举个例子,海子最出名的诗和博尔赫斯在中国最出名的一首。(虽然我个人认为都不是两人写得最好的一首)


海子 作于1989(节选)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博尔赫斯 作于1934(节选)

王永年译 ←请认准他的版本,文字最好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落日、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努力忽视语言,会发现不管是意象、结构、情感感染力等,对比都有点惨烈。甚至就算是翻译也可以让人想象博尔赫斯原文字细节处被构建得多么精妙。全诗对比更加明显,因为全诗的结构更长,中国现代诗人很难驾驭这种长诗,让每一句顺下来意境都流畅精妙。我打个比方,如果把诗的意韵比喻为河流,许多当代诗人的诗就是时而奔流,时而狭窄,甚至堵塞,曲曲折折时流时断。而博尔赫斯很多诗就是一条大河奔流到底,甚至当你追寻到尽头蓦然回头时,才发现自己身处汪洋大海。而古诗词很多也是如此,犹以李白为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而且请注意,这首诗博尔赫斯用了堆砌意象的手法,堆砌意象!这原本是中国原生诗词最擅长的方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许多意象堆砌、仔细搭建出一个精致微妙的意韵,犹如河流在全首诗涓涓不断。但是中国现代诗歌已经完全失去/抛弃这个优势了。


比不过是必然的。

书面白话文发展历史才数百年,白话诗歌的出现更晚,目前只是个小婴儿。诗歌是对文字最高级的应用,如果文字不成熟,诗歌也不能很好地发展。何况是中国现代诗歌这种突然嫁接进来的文学载体。

至于现在那些古诗词爱好者,只能说中国原生诗歌实在太过厉害,超越了语法与时空,辉煌不灭影响至今。

前几年有个微博大V拿一瓶好酒悬赏“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的下半诗,引起了一阵短暂的对诗热潮。最后状元为“尽倾江海里,共饮天下人”。颇有汉唐古风。当时无数网友纷纷转发,感叹国人诗性未死。

但这连中国原生诗词的回光返照都算不上,这只是原生诗词尸体的魂灵上幻化的一缕梦蝶罢了。蝶翼轻颤,倏忽而去,消散无踪。

不过也不需要太遗憾,尽管中国原生诗歌死了,但中国民间文学小说有被较为完整地继承下来,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大名著——金古武侠——网文”这样一个渐变过程(这里主要说的民间文学,文人小说就不提了)。当然其中也有受到西方小说的影响,但是主干是清晰的。所以中国文学也不能算完全断代了。

中国文学的重心,也从诗歌转移到小说了,庆幸的是这个过程开始于西方文化强势侵略之前,后来用了数百年,还算平稳。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诗歌已经是一条默默流淌的小支流了。中国文学如何发展、往何处发展,至今仍在西方文学和语言的阴影下,还得靠中国文坛无数先人后人不断探索,真正从自己的文字出发,找寻到独属于白话文的美。

抬眼望去,中国文学的路途茫茫,还有很远。




  

相关话题

  有没有水平确实很高的「老干体」诗? 
  「手扶电梯单边靠站」的规则合理吗? 
  网传俄罗斯东京奥运排行榜中国排第一,是真的吗?如何看待这一排法呢? 
  诗不怎么讲逻辑,可诗为何能打动人? 
  民主化过程中成功避免族群的分裂有哪些成功案例?学界有哪些论文与著作? 
  为什么中国古代传说没有猫精、猫妖? 
  如何评价市面上出现的拉链红领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的时期?如果是,那战争发生的频率有多高? 
  怎么改变国民普遍不认同中华田园犬的现象? 
  为什么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诗的海子都会自杀? 

前一个讨论
到底有没有景王问政于管氏?
下一个讨论
重生之都市修仙是不是说明了只要爽点能够迎合读者,剧情,中心思想,人物刻画,反派智商都没那么重要?





© 2024-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