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华为做了哪些恶? 第1页

  

user avatar   a-ha-54-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4月21日更新——————

针对各位的评论,我做个答复吧。我下面写的都是以一个懂点通信知识的普通人作为立足点的,而不是一个华为员工给各位吹牛X。

首先我想科普一下小灵通的概念。小灵通看似实现了移动通信,但实际上还是走的固定电话网络。技术是日本的PHS。

(在这里多说一句,我个人非常不看好日本的未来。因为在正在发生的信息革命中,日本已经完全落后了。日本的传统优势领域正在被韩国急速的吞噬着,日本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 奥丁永恒之枪 说有了小灵通才有了华为的交换机。这个逻辑简直是错到火星了。小灵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前提条件是相应区域有固定电话网络。我之前看到过一张照片,是华为早期的时候任正非的一张名片。那张名片任正非当年是一个县通信主管部门的领导的。那时的任正非,就像一个业务员一样,扛着样品机下县。他当时所推销的正是华为公司的第一件自主产品——CC&08万门程控交换机。

正是这样的自主产品,才打破了外资垄断,推动固定电话网络对于农村的渗透

都梁的《血色浪漫》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主人公钟跃民与日本人做程控交换机采购生意的情节,有这么一段话:

"

我做了调查,这几年通讯器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往往是去年的新产品到了今年就落后了,杜卫东这小子还算有良心,他只是报给我前年的产品型号,而价格却是和最新的产品价格持平,据我调查,他报出的那种型号在日本国内已经落到了新型号价格的一半,我说他有良心是因为他还没拿五年前的产品糊弄咱们。

"

明白吗?三年前的淘汰技术卖你最新技术的价格,已经算是有良心了。

在当时的条件下,小灵通为什么能够存在?

小灵通的运营商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小灵通如果真的好,那为什么中国移动不去做这个业务?

说穿了,还是因为中国穷。中国移动手里的钱,建不起那么完整GSM网络来覆盖农村地区;中国老百姓手里的钱,用不起资费昂贵的GSM技术。而这个时候的华为,在无线通信领域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华为的无线产品线现在在公司内部的昵称是“圣无线”)

然而广大的农村领域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对于移动通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中兴通讯和UT斯达康抓住了这个机会,应用了符合历史条件的技术,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个成绩肯定是值得称赞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今天小灵通已经消失了?为什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让小灵通退网?如果小灵通真的有未来的话,拥有中国最丰富固定电话网络资源的中国电信会放弃利用自己的优势?

因为小灵通只是一个无奈之举。小灵通是一个没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只能凑合一时。小灵通的路线是无法升级到WCDMA、LTE的。这决定了小灵通是个应急的馒头,却永远不可能发展成满汉全席。与此同时,人的需求层级却不断增长,小灵通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小灵通的市场发展起来是在2002年,也就是说2002年的我们还买不起足够的GSM基站。而2002年的GSM技术是个很先进的技术吗?不是的。2001年,日本已经开始商用有GSM技术更新换代而来的WCDMA网络了。明白这个意思吗?也就是说,那些号称华为不做有人做的键盘侠,这就是你们口口声声所说的其他企业对待你们的方式!你们的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的大老爷们,就要把一个即将更新换代的技术,卖给你们一个天价!!

为什么华为不做小灵通?

任何一个公司,都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当时WCDMA技术已经成型,无线通信的下一步发展路径已经无比的清晰。华为的目标不是挣一把快钱,而把资源投入到小灵通技术上,无疑是饮鸩止渴。

华为当时耐住了浮躁,专心投入到WCDMA的技术攻克中。无数华为同事的辛勤努力,才有了3G阶段的起势。下面是2008年的一条新闻:

2 22 日消息,据网络和电信行业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 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移动基础设备市场在 2007 年第四季度的增长高于前一季度,已超过 8.5 亿美元。虽然在实现了增长的业务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 GSM ,但是预计 WCDMA 将在 2008 年表现强劲。

据国外媒体报道, Dell'Oro Group 移动通信基础设备研究部分析师 Scott Siegler 表示,所有的迹象都表明 WCDMA 市场将在 2008 年有突破表现。首先, Node B产品 的出货量在第四季度打破了以往的纪录,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0 %;第二,有近 90 %的 WCDMA 网络已升级到 HSDPA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这些网络现在所提供的平均实际下载速度几乎是 GSM EDGE 网络的 10 倍,而这些更快的下载速度将可帮助用户过渡到 WCDMA 服务,以更好的实现他们的 YouTube 、音乐下载和图片共享等数据密集型应用体验。

报告还表明,以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 WCDMA 供应商。华为第三季度的 WCDMA 业务收入增长了一倍多,因此其 WCDMA 收入或可在不久的将来超越阿尔卡特 - 朗讯,而紧随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两大公司成为第三大供应商。

看到了么,都到了2008年了全球GSM业务还在增长。按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甚至是我国都已经完成了GSM建设,那增长从何而来?

还不就是更落后的国家地区掏出的血汗钱?????

1994 年10 月12 日,国内第一个GSM 商用试验网试开通。

2009 年1 月7 日,我国正式颁发3G 牌照。

2013 年12 月4 日,我国正式颁发4G 牌照。

没有华为的日子,外企用GSM 抽了我们10 多年的血。

如果没有华为,难道爱立信和诺西都是傻子,不想用WCDMA 抽你10 年血?为什么WCDMA 过度到LTE 技术仅仅用了5 年的时间?

2014 年的新闻:

设备商瓜分全球244 个LTE 商用网络 华为脱颖而出

全球运营商正在进行的大规模LTE 4G 网络建设,让电信设备商重排利益格局。目前,华为已获得241 个LTE 商用合同,位列业界第一。全球244 个已商用的LTE 网络中华为参与了其中110 个的部署,排在其后的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朗参与的LTE 商用网络数量分别为100 个、56 个和24 个。

不仅如此,华为建设的LTE 网络覆盖全球100 多个首都城市,以及全球9 大金融中心——伦敦、香港、新加坡、苏黎世、首尔、东京、日内瓦、多伦多,显示出华为部署场景各异的复杂网络的能力。

据华为无线网络业务部总裁汪涛透露,2013 年全年华为无线业务在全球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117 亿美元,较上一年的106 亿美元增长10%; 预计2014 年,华为无线销售收入仍将保持10% 的增长,实现129 亿美元的全球销售收入,其中,在LTE 市场将实现收入翻番,达到40 亿美元。
原因就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的产品,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说来大家可能都不信,只到2008 年,华为的无线产品线还是亏损状态。

让我们看看啥都没有的三哥在2013 年是什么阶段:

C114 北京时间 4 2 日下午消息( shine )据国外媒体报道, 沃达丰 印度公司致信印度 电信 (DoT) ,给他们三天时间重新考虑其此前拒绝自动延期沃达丰三张 GSM 地区牌照的决定。

这些牌照将在明年底到期,但如果双方同意相关条款,可以续签延长时限。

在信中,沃达丰表示,由于 DoT 从未提出任何条款进行协商,那么基于双方共同商定的条款拒绝延长牌照时限是不合理的。

沃达丰警告称,需要延长时限的牌照服务着约 50%-60% 的印度电信市场。

沃达丰还驳回了 DoT 关于 即使沃达丰未能在拍卖中赢得牌照,用户也不会受到关闭沃达丰的 网络 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因为用户可以转移至其他网络 的断言。

沃达丰在信的结尾要求当前牌照的 4.1 条款应该得以正确实施,也即牌照应当在基于双方商定的条款下进行续期。

看到了么?三哥到了2013 年还可怜巴巴的用2G 的频谱资源来敲诈运营商呐,注意是敲诈!!!

为啥三哥不用3G 和4G 频谱资源敲诈运营商啊?

因为运营商没有获得这个资源的需求。

为啥运营商没有这个需求?

因为印度老百姓用不起,所以不存在这个市场。

为啥印度老百姓用不起?

因为没有键盘侠所期待富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外国大大,来给他们提供价格便宜的设备呀!就连华为,都不干这个学雷锋的事啊!

再看看中国移动TD-LTE 的建设速度,简直就是人间奇迹啊!我毫不夸张地告诉诸位啊,就中国现在的4G 网络,覆盖率之高,覆盖地域之广。世界第一,没有之一。

接下来说说固定网络。

提到固定网络,永远绕不开一个依然强力的肉山大魔王——Cisco,中文名:思科。Cisco是一个伟大的企业,数据通信交换机的开山鼻祖。它巅峰时期曾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企业,2001年估值5000亿美元。

思科的伟大创新,让数据通信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发展,我先向Cisco致敬一下。

然而我们的主题是华为。

我不否认华为曾经山寨过Cisco的产品,这是任何后发企业都会走的道路。华为也为此付出了应付的代价。(2014年,华为针对专利费用的净支出是3亿美元。华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大量专利,也从其他厂家收取专利费用,但依然需要净支出3亿美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科技行业的进入门槛。)

所以我不认为这有任何不光彩的地方。日本、韩国,都一样。关键点在于,你是否一直停留在山寨的层次。

然而今天的华为是什么水平?

NE5000E 集群路由器介绍

NE5000E集群路由器

业界首个通过400G满框极限测试,提供最大容量1Tbps路由线卡,400G集群最大102.4Tbps交换能力;

什么概念啊?通俗点说,就是华为耍斧子的能力在一些核心指标方面超过了鲁班(思科)。

这个产品有多重要?我通俗一点的解释一下。

固定通信网络就好比一棵树,我们每一个台电脑就是树叶。所有的信息数据就如同大树的养料一样通过树干供给树叶。核心路由器就是这个树干。

棱镜门事件我想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但你知道美国国安局监控数据是怎么监控的么?

2014 3 22 日, 华为 公司公关吴林(化名)的电话响了一天,面对众多问询的电话,他重复回复着同样的内容:公司对这件事已经做了声明 ……

就在当天,德国《明镜》周刊和《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提供的内部文件显示,在华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国安局( NSA )对华为已经实施了长达 7 年的监控,获取了大量信息。同时被监控的,还有中国商务部、各银行、通讯公司以及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

美国人是靠监控 iphone 来获取数据的?胡主席应该不用 iphone 吧?

我不是针对谁,我就以一个懂点通信网络知识的普通人的角度来猜测,能做到这种行为的帮凶,在我所知的范围内就只有思科。

据了解,中国电信 163 和中国联通 169 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个骨干网络,两者承担着中国互联网 80% 以上的流量。

  资料显示,思科目前占据中国电信 163 骨干网 70% 以上的份额,同时还把持着其所有的超级节点和绝大部分的普通核心节点;在中国联通 169 骨干网,思科的份额更是达到了 80% 以上,把持着所有的超级核心节点、国际交换节点、国际汇聚节点和互联互通节点。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思科的产品漏洞及后门问题,正是运营商更换设备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固定网络的国家级核心路由器都是思科的设备。

时至今日,@squall 所处的金融领域依然大量使用思科的设备。

这什么概念?大家自己想想,我不多说。

正是因为华为NE5000E 的存在,使得替换思科的设备成为可能。2014 年的新闻:

CNII 网讯 6 16 3:30 ,随着华为设备启动完成,检查配置无误,标志着山东青岛联通顺利完成中国联通 China169 骨干网扩容工程青岛部分的工程割接,割接后该公司城域网出口带宽从 430G 提升至 800G IDC 出口带宽将达到 1480G 。据了解,本次割接是联通集团到目前为止,割接链路数量最多,流量最大的国干二级汇聚节点割接,为后续互联网业务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本期工程是联通集团项目,采用华为 NE5000E 6+2 集群设备替换思科 CRS2+7 集群集群设备,原定 8 月底实施割接。青岛联通根据网络带宽的现状,积极协调集团公司、省公司、及亚信集成商,推动项目实施,并取得上级公司的支持,工程割接提前至 6 9 日。从 6 9 日凌晨开始至 6 16 日,该公司分四个批次对业务进行了割接。

至于手机业务领域,作为一个消费者个体,我想给其他消费者的建议是:

1、 别被忽悠当“X 粉”,而丧失了一个消费者的判断力。

2、 别被“情怀”忽悠,一个没有科技背景的英语老师、一个脱口秀主持人各自拉一波人做手机都能叫情怀?都能让你泪流满面?

3、 想买啥买啥,买得起啥买啥。任何忽悠,都是有人认为你智商欠费。

对于那些口口声声说“华为不做也有人能做,甚至能做的更好”的键盘侠。还有那些拿“日本、韩国没有华为,却依然通信发达”来叫嚣的键盘侠。

我想说的是,如果中国近现代史告诉过我们什么,那它说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来不是理所应当的。

日本、韩国能做的高附加值的事情比我们多得多。所以他们才能用自己的绝对优势,来轻易弥补自身的短板。如果没有华为,中国凭什么?

我所知的浅薄的经济学知识,让我明白中国之前的发展是因为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什么叫“比较优势”?就是你干的事别人都能干,别人干的事你干不了,因此别人去干回报更大的事,而留下你专门干低端的事。

但是,如果中国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去追求干些别人干不了的事,也就是“绝对优势”。否则,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一个永远跨不过去的坎。

如果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我们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需要成百上千个华为这样发展历程的企业。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原答案分割线————————————————————————
要我说,华为做的最大的恶,就是把中国电信业发展推进的太快了,泥沙俱下,导致键盘侠们拥有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动不动就扯什么华为海军的人,真的太low了,连华为到底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这反映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营销宣传竞争还处于一个巨low无比的阶段,谁都不能幸免。

华为的起家,根本就不是靠手机好么?

作为一个华为员工,我原来最烦的就是打车的时候,司机跟我说华为是做手机的。随着手机业务的发展,我已经不再进行任何解释了。通信设备制造业,才是华为的起家之本。老百姓不了解很正常,要么看见了基站也不认识,要么没机会去机房看看核心路由器。

知乎上的精英们估计没几个是在通信行业待过的,对于通信行业的认知,并不比我上面说的出租司机高多少。 估计连为啥手机要装了sim卡才能打通电话的原因都不清楚。

再看看说恶意竞争的那些人,估计曾经都是外企大老爷吧。估计怀念的是当年作为一个普通工程师都能出差住5星级,随意坐商务舱的日子?

我想问问恶性竞争的定义是什么?只要降低了行业利润就是恶性竞争?那所有打破行业暴利的竞争,是不是都叫恶性竞争?难道一个行业的合理利润率,是寡头们钦定的?在你们眼里,电信行业就是请客吃饭?北电、摩托、诺西、朗讯这些当年的肉山大魔王哪一个是华为的阴招干死的?

就是华为这样的企业出现,才有可能让电信服务回归到真实价格。我就这么给你比喻下,如果没有华为,恐怕你10年之后才能享受到今天这般便捷的电信服务。也就是说,10年后你才能抱着智能手机在线看库里的最后一场比赛,10年后你才能没事掏出个手机逛逛淘宝,10年后你才能在知乎上装精英。

“把大脑从脚后跟里拿出来用一次吧……”

20年前,你们家里装部固定电话要花多少钱?20年前,你们家里固话话费多少钱? 15年前,你家装得起100M光纤入户? 10年前,你手机话费是不是双向收费?

20年间猪肉的价格涨了多少?20年间房价涨了多少?20年间电信资费涨了多少?

中国移动是慈善机构,自己成本降不下来,光给你们降话费?

我知道肯定也有人会觉得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我想说的是,为啥科技进步这个老司机没把刚果带上车?凭什么带的是你?科技界这么讲究实力的领域,你手里没牌,还想上牌桌?(你要说电信业不是高科技领域的话,请你先造几个核心路由器让大家看看)

华为公司的成就确实是可敬的。请数一下看看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有多少:

1、成立30年之内,中国企业

2、突破外资垄断的高科技领域,成为主要玩家之一。

3、销售收入600亿美元

4、产品&服务覆盖世界140+个国家或地区

除了华为,没了。

我对于华为的认知也是经过黑格尔的所谓“正、反、和”的三个阶段的。

正的阶段:当时我就跟个愤青一样,觉得华为啊,民族企业,民族骄傲啊,能加入华为真的很高兴。

反的阶段:这特么公司里的人怎么都这么土鳖?这特么公司的氛围怎么这么压抑?这特么接口人吃火药了?这特么月末周六还要加班?这特么刷卡晚个两分钟都不行?这特么要个数据这么难?这特么加班还成常态了?(这点依然偶尔会吐槽)

和的阶段:我苦逼的生活主要是自己能力不够,离开华为挣不到这么多钱,而我又舍不得钱导致的。总想着到点吃饭要公司提醒,身体不舒服了要公司请大夫的人,确实是思想幼稚。人的成熟和年龄无关,自我意识的独立才是关键。我要是接受不了我的工作,肯定就自己离开了,到哪还不能混口饭吃?量力而行的道理初中生都懂。

总想着一年拿大几十万,就别想过的那么轻松。找的是一份工作,不是一个土豪爹。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3个人的薪水请2个人干5个人的活。"


user avatar   tsingr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说我曾经的一个和华为接触的实际经历。
2001年底华为刚刚裁员一批,2002年1月份有人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入职华为深圳,我是2000年11月份从深圳到成都工作的,于是表示愿意。
2月初,面试,技术面试时,从第二个问题开始,面试官对我说的话就变成了,我请教您一个问题,而不是常规面试中的我问一个问题,口气也有很大的变化,因为至少我的技术在当时确实还算是很不错的,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让对方了解了我对这方面技术的积累和深度,随后我们讨论了很多话题。价格上,我开价10k税后,对方给我讲了华为当时的各种福利,最后我接受了10k税前,他还说我到华为后就是跟着他干。管理面试很顺利,结束,让我回去等通知。
结果15天过去了,没有消息,我就问了一下这位姓黄的技术leader,他说立刻就问问hr。
很快hr给我打来电话,口气很硬,说,你不是硕士毕业,另外本科毕业不到三年,所以不能给你10k的待遇,只能给你8k,希望你考虑后尽快过来入职。于是我对他说,抱歉,我不会去华为了。
因为,我感觉我受到了侮辱,对技术水平和能力的侮辱,你不知道我的能力,仅仅用学历和毕业时间来限定,那对于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无论薪资多少,我都不会接受这种理由下的侮辱性的降薪谈判方式。
这件事情我后来和一些朋友提到过,但是,没有正式写过。
问题的根源还是这个hr个人的问题,我这里不做分析了,如果有华为的人也可以分析一下,至少我在华为的朋友都表示这是华为hr团队很大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我很尊重任正非,华为的高层至少他是个很不错的管理者,这是我能认可的不多的国内的管理者,有些人是发财了,但是,却不是能被我们所真心认同的。

————————————————————————————

2017-02-13修改

评论中有人认为我尊重任正非和厌恶华为是很矛盾的。

我首先需要强调一下,我并不厌恶华为。

以人而论,一个让我反感的hr的行为不能代表华为,相反,一个hr和任正非相比,任正非更能代表华为。

我为什么需要去厌恶华为呢?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一年多以后,我不得不追加这样的评论,以便纠正一些人错误的观点和思维逻辑。

我在评论中写有如下类似文字:

对于一家优秀的企业,却有如此无厘头的理由来漠视技术人员的价值,而技术人员又创造出了如此惊人的成果。

我只能说,华为内部的冲突和矛盾一定不少,而且有些还会很激烈。

是的,这展现了华为内部的矛盾冲突,我相信,优秀的技术人员都不能容忍这种hr拙略策略对人的评判方式,这是对技术的不尊重和对高水平技术人员的侮辱。

另外,我坚信的一句话:得不到尊重的程序员是没有办法做出最优秀的产品的,但是,一样可以做出合格的产品。

所以,华为很少有特别优秀的产品,但确实占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虽然他给出了比其他公司高的薪酬待遇,对比国外的竞争对手而言,还是有成本优势的。

而这种优势在不断减少,当然,华为的积累在不断增加,只是同样看看类似的通信类企业,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朗讯等等等等都有过很辉煌的过去,后来也都纷纷走向没落。

华为是否会如此,我不知道,这需要华为里面的诸君的努力,更需要任正非以及后续能够为华为做真正的战略引导的人的带领。

作为一个中国的技术人员,我尊重华为获得的成就,我恭喜华为的朋友和同学的获得,但是,我确实不欣赏我曾经遇到的那位hr的言行,但是,也不要因为厌恶一个人,就要说厌恶这个人所在的一切,如果是那样,你们为什么不直接说,我厌恶中国更好呢?毕竟那个hr也是个中国人,有意思么?没意思,明显没意思。

要区分出个体和整体,要区分出局部与全面,要区分出客观与主观,要区分出人与社会,这时候,你才会真正成长。

补充于2017年10月11日:

昨天是双十节,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不知道这是什么,与话题无关,就不说了。

大家可能看到了前段时间华为一系列的文字和宣传,任正非希望找回一个曾经很牛的技术人员,亲自下令副总出面保护一个提出异议的低层员工。

这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前面的话的内容,华为在选材和用人上出现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酵已经深入到华为的骨髓里,让他失去了最开始的创造性,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容量也因为近期的通信行业的整体萎缩而受到影响。


user avatar   soft-soft-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欧洲某些发达国家,对本地中国人重度歧视,甚至暗自规定拿中国护照的非外派不给转正,对,是护照,拿绿卡的都不行,只能做合同工,待遇也压到最低,同时在业内以高薪招聘白人,待遇通常超过本人应得,基本上必须是白人,黑人也不行……出差给外国人安排酒店,中国人住脏乱差的宿舍(本地中方同一个项目)。还有强制会讲中文的加班,老外可以例外……

公司的外国人都知道华为对自己人不好,觉得匪夷所思,作为中国人,觉得好丢脸..

(本地中方的定义:本地招聘,在华为的要自行解决签证华为不提供工签,这些本地中方可以是拿了绿卡的也可以是拿某种签证,比如英国前几年的技术移民以及PSW,或者另一半在英国有身份的拿陪伴签证等等,还有台湾的work holiday 对本地中方的压榨也是包括台湾的。不转正的意思是不属于正式员工,没有福利和奖金,通常六个月为期续约,跟中介签合同而不是跟华为签。以前本地中方是可以享受正式名额的,现在没有关系基本很难)

更新一下

当然我早就已经离开这家企业了,而且我在的时候至少还没有护照的歧视,其实就算是换了国籍的也不等同于跟白人一样的待遇,亚洲脸就是硬伤。我倒是希望本地在华为的华人能为自己争取权力而改善这种状况,结果却越来越严重,每次听到老同事的抱怨还是觉得很气愤。

介于很多人不把答案看完就问问题,在这里说一下我一年半以前已经离开这家公司,既然不是华为员工这么久了,我回答此问题仅仅是提供客观事实,另外当年我在的时候是正式员工,对本地华人限制正式名额是最近一两年收得越来越紧的,这些跟我目前生活工作无关,我只是身为海外华人觉得悲哀和丢脸而已。一些人总觉得批评一件事情必定是目前自身利益受损,并不是。

最近更新:昨天跟老同事聚会又听到一些兢兢业业在华为做了好几年的本地中方,能力出众,最后还是失望离开,走的时候只留下了一句话,华为海外员工分三等,本地中方是三等公民。又听到华为在某发展中国家代表处,印巴种族的人不满长期待遇上的压榨,集体抗议最终为自己的种族争取了权益,集体加薪。之前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提到华为的性别歧视(招聘明确只要已婚已育)的时候,有人说为了公司发展,为了公司利益。。。今天我又说起华为海外把对本地华人不公平对待的时候,也有人居然说了一样的话,为了公司发展,从公司利益的角度。。。所以并不奇怪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不团结,为什么从来没有平权意识,一部分人愿意站出来发出声音,但是如果另一部分人甘愿为奴,愿意站出来的人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争取权利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一心。

-----------------------------------------------------------------------------------------------

评论里的一些人似乎没有理解到我的意思,我仔细又看了一遍我的答案,我丝毫没有提到本地中国人和外派人员待遇的差别,这个差别本来就是应该有的,多出来的待遇是外派人应得的,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人冒出来为外派的人辩护,我在答案里真的不是在讨论你们外派人员的 X 3,重要的事说三遍,我只是说在本地中方跟本地老外同样合同同样职位的情况下不要有差别对待这样有错吗? 如果你下一步还要为老外洗地的话我就无话可说了,我曾经在一个号称高端的团队里,80%都是所谓的老外专家,我真的很清楚他们中的某些人是不是应该拿那份钱,包括过来骗高薪的印度人,我拿着只有他一半的待遇在他刚来的时候甚至还在教他。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团队中稍微年轻点的能力比较好的(35-40岁)的人即便拿着不错的待遇在认清这个企业的状况以后还是离开了,剩下的基本都是年龄50+甚至55+的人在这里养老,甚至有一位擅长吹牛的本地白人,简历内容基本虚假,简历上甚至没有写任何高等教育经历,此人酗酒,在办公室骂脏话,跟不止一个同事吵过架,其中一个还是孕妇,被他气的差点流产,有一次喝多了说自己曾经贫困潦倒在街头卖唱。然而,在他快50的时候幸运的进了华为,突然变成了所谓的高级咨询师,于是觉得这是个骗吃骗喝的天堂,无论同事(包括中方和本地白人)有多么不满,这个人居然还升职了,当然这个跟此部门领导的昏庸程度有关系,而且此人也拍了不少马屁(私底下贿赂也是有可能的),为了拍领导马屁本命年按照中国习俗经常穿红裤子的人,但是实际上他做的项目都搞砸了,最后还是需要中方同事去擦屁股。听起来有点像素质差在中国混日子的白垃圾,这个例子稍微极端了一些。


其他企业怎么做?


如果三星在欧洲的分公司员工当中有部分本地招聘的韩国人,他们会不会区别对待本地韩国人和本地白人呢,答案是会,但是是-反-过-来-的情况,有时候因为人情的因素对自己人更保护一些,在待遇上更不会亏待自己人,同样的我也看到本地的白人在韩国企业并没有那么嚣张,没有在华为的老外那么恃宠而骄,反而非常安分,非常重视自己的工作输出以及工作质量,甚至有时候志愿加班也没有太多抱怨,人员上本地化程度很高,能把这些老外管的服服帖帖,也是让我佩服的一点,只有这样,那些白人才会真正尊重这个企业甚至尊重你的国家和你的民族。而且我更加看到,他们对中国人也不差,公司寥寥无几的华人当中,其中有两个是管理层。

只是听说联想海外会好一些,毕竟公司文化偏西化,没有实际经历的我不会多说太多;

中国电信在海外的办事处虽然对老外和中方也不是完全没差别,也会压低中方的工资,但是他们至少会为本地中国员工提供工作签证(华为不为本地中方提供工作许可),会在中国员工拿到绿卡以后大幅度加薪以留住员工,也有认识的华为本地中方跳过去待遇涨了不少的。

之所以中国企业在海外都有压低本地中国人待遇的现象(程度是不同的),这里有一个人员供需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就是留学生供大于求,而且很多人想留下,很多人为了想留在这个国家会给人造成-能留下就不错了还考虑什么待遇这种的地位上的弱势,比如华为三个月一分钱不给的实习生,即便不合法,也分分钟都能找来这样的留学生,大不了签志愿者合同这样就不触犯英国法律。

所以本地招聘的中国人整体的职场价值被中国人自己拉低,一些留学生英文很差也可以在中国企业谋个基础的职位,但是出去其他公司找工作几乎很难,这个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吃亏的是有身份在此国家定居并且学历能力都不错的人,久而久之,这批人外面有好机会就都毫不犹豫离开了,时间久了,优秀的华人人才就从华为流失了,但是华为本地化程度又不够,实际上很多职位又都需要优秀的还会讲中文的员工。

华为本地中方并不期望雇主对他们有多好,只求个公平合理即可。本地中方气愤的并不是自己跟外派的区别而是大部分人在本地职业市场上是underpaid的状态,我当初跳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原有待遇,因为说出来跟我的经验和职位完全不相符,还好并不是每家猎头和企业都追问所以才得以跳槽以后待遇提高了50%+,而加上这部分以后也不过是我的工作在Job market上的正常水平。虽然我感谢华为给了我让我在这个国家的职场上立足的基础以及跳板,但是不应该因为这个就忽视了这个企业如何对待本地自己人的问题。现在这些都跟我无关,我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回答的并不是以华为人的角度来回答的。其实当时我跟同事说过,如果华为能适当提高我的待遇,不要把区别对待做的那么明显和无耻,也许没有50%那么多,我是愿意留在中国企业的,而且我入职华为的时候我赶上了华为还为本地中方留有正式员工的名额,也是非常幸运的,所以心慢慢变凉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慢慢逐渐变凉的。我的情况不算是最糟的因为我伺机而动就跳槽了,一些在华为干了五年以上的本地中方,不停的被企业画饼,到最后说好的升职加薪都是一场空。

再次重申,我这里没有提到中方外派员工的任何 你们拿的任何外派补助都是应得的收入,这是毋庸置疑的,三星的外派员工子女上私立的费用都包括的,比起他们实际上你们拿得还不够多呢,你们拿的不够的原因是你们来的是发达国家,企业觉得外派发达国家沾光了,觉得你们本来在发达国家就比较舒服了。在很多世界五百强跨国企业中,都有外派的概念,但是在大多数企业里,外派的待遇是要把你的生活弄到最舒服把顾虑降到最低,在cover住你背井离乡的成本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你的家庭不要分离,如果造成两地分居见不到孩子才是最大的牺牲,如果携家带口,老婆需要辞职,孩子需要转学,这也都是成本,这是各大跨国公司外派待遇高的根本,所以各大五百强都是尽力本地化减少外派,华为本地化程度不够,所以派了大量人员到海外,成本必然要有所降低。就这样很多华为外派人也都非常感恩,因为中国还在发展当中,还没有到真正的每个劳工都可以正当争取自己权利的阶段。华为如果要加强本地化就必须好好培养和吸引本地的华人作为过渡以及作为企业与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


所以各位华为外派拜托你们不要出来歪楼了,读完再评论,我这里还在替你们说话呢


user avatar   cenjoys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屌大的朱先生,自负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简直是儒家完美圣人的代表




  

相关话题

  审理孟晚舟案的加拿大法官表示,所谓欺诈案「至今未有实际损害、并不寻常」,这对案情意味着什么? 
  不写代码只解bug,有前途吗? 
  华为对于中国的意义是怎样? 
  如何看商城不允许p10系列7天无条件退款? 
  现代C/C++编译器有多智能?能做出什么厉害的优化? 
  妈妈觉得华为没有vivo好用,这是为什么? 
  如何看待华为发布的关于规范 HarmonyOS 沟通口径的通知? 
  如何看待华为新款笔记本将支持超声波操控?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华为是不是那种为了成功而没有底线的类型? 
  是否存在在知乎上口碑不佳的华为和OV,实际中的销量和口碑却非常的好的现象?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应该考虑清楚些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果评价董明珠的“十种人拿不到高薪,更不值得培养”的观点?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