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该条约的主要原因,是打破中国在亚太的导弹优势,同时,俄罗斯研制的陆基巡航导弹系统进一步坚定了美国毁约的念头。
我在别的回答里说过,中美未来的区域性较量,将直接围绕关岛进行,如果美国无力保障关岛的安全,则有一定概率跨越核门槛,而中国如果无法以常规手段压制关岛,也有一定概率跨越核门槛。
其中自2009年起,中国大量建设的弹道导弹部队已经表明,在现有条件下,中程导弹是中国压制关岛的主要常规手段——如果短程导弹可以压制台湾,令台湾的空军和指挥系统无效化,那么用中程导弹压制关岛将是一样的效果,甚至效果更好,因为关岛只有3个机场。同时,这里还存在一个美国人一直在怀疑的可能性,即中国可能会使用携带小型核弹头的导弹在关岛空爆,用电磁脉冲来破坏当地的通信和雷达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真的使用了小型核弹,美军的反击手段几乎只有轰炸机空袭一种,很明显是存在很大劣势的。因此美军做了两方面准备,一方面将小型核攻击关岛等同于核攻击美国本土,提高中国的决策犹豫度,但这里存在白宫拒绝使用战略报复手段的可能;另一方面则强烈要求取消中导限制与核武器使用权限限制,使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在自己的权限内就可以进行对等还击,在目前中导条约即将废除的背景下,可以肯定核武器使用权限也会下放——但实际中会有数量与当量的限制。所以美国废除中导条约就是战区核武器化的前兆。
但是,中导条约的废除与核武器权限的下放必然导致亚太地区的紧张化。
因为这两种手段极大地增强了太平洋战区反击中国导弹部队的能力,尤其在美军干预未来的台海战争时,会极大地限制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使用,而且可以肯定,一旦美军对中国本土进行了核打击,哪怕仅仅只是战术用途的对军事目标的打击,都会直接导致中国的核报复升级。
所以从这个过程来看,中导条约废除、尤其是核武器使用权下放后,中国将不得不扩大战略武器库存——因为无法判断美军的战术核打击仅仅是战术目的,还是大规模毁灭战争的前兆,美国高层不可能不知道在中国本土进行核打击的后果,因此极有可能在战区实行了核打击后先发制人,主动消灭中国的战略核力量。这样会毫无疑问的刺激中美核军备竞赛,更重要的是,存在因为地区冲突而引发世界核大战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甚至超过了古巴危机,因为中美之间没有重要盟友的地面联系,双方使用战略武器将更加肆无忌惮或没有选择。
因此,退出中导条约并不仅仅只是美国可以研发部署导弹那么简单,而是为性质更严重的核武使用权下放铺路。
实际上,中国为了压制关岛,是在以弹道导弹为支撑的形势下逐步增加常规空军与海军的打击能力,用这两种常规军力去打消美军关于“导弹劣势”进而使用核武器的冲动。在中国谋求手段非核化的现在,美国倒开始进行了核武器的泛用准备,这才是最值得注意的。
1958年,美国在反复权衡了美苏战略打击力量对比占优势后,确定了以世界性核大战为基础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这一战略一直到1964年苏联建立起庞大的导弹部队后才变更为“有限战争战略”,直到这时,冷战才真正开始。
废除中导条约到建立中美战略平衡,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未来的格局就是冷战式的国际格局。
和平依赖于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