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解决思维混乱、讲话没条理的情况? 第1页

  

user avatar   duanyongchao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会思维混乱?

首先,我对思维混乱的人报以同情,现在有太多的人讲话没条理,思维混乱。我在某大学参与硕士生答辩十年多了,每年硕士生答辩的时候,学生都很紧张,说话基本都没条理,逻辑混乱。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上来就回答如何解决,如果我们正面回答“怎么解决思维混乱”,往往会说,你要注意修辞,还要注意你的表达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别人。说服别人有两个工具,第一个工具叫逻辑的雄辩力,第二个工具叫情绪的感染力。麦肯锡的芭芭拉·明托写了本书,叫《金字塔原理》,包括了商业写作,如何做presentation,还有SCQA原则,基本上条理化思维就是金字塔结构。逻辑训练在中世纪属于七艺,古希腊的时候西方人就有修辞学、逻辑学,和辩证法。这些方法都很常见。

但这不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主要方面。

我回答这个问题的主要方面是,首先要认识为什么会思维混乱?为什么讲话没条理?很多人会因此而自卑。当然是需要一些训练,但是自己静下心来想,思维混乱和讲话没条理,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分析这种情况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个可能就是想说的太多,事先没有整理,所以没有讲述的主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说了一半以后,马上就跳跃到另外一个话题。这也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了。知道太多,大脑里的线索太多,平行的头绪太多,导致很多头绪杂乱无章地扭结在一起。有很多的想法,因为贴的太近,就会有不可遏制的联想。

我们现在时间碎片化,经历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以至于我们脑海里面所接受的资讯是噼里啪啦的。这些资讯在大脑里装完之后,乱成一团,当你要表达一件事的时候,它又是互相点燃,互相传染。所以自己很难控制条理性。所以碎片化和信息过载,是重要原因。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进入了一个“过载”的时代。“过载”的时代里信息资讯是碎片化的,所以在大脑里,它也是一堆碎片。当人去梳理逻辑的时候,没有一个深加工的、从容不迫的时间能让他这么做。

第二个原因就是大脑的支撑系统,也就是认知结构,不支持现在的解释系统。这两个系统是mismatch(失配的)。如果你脑海里驻留的解释系统是非此即彼、善恶对错,强确定性的两分法,可是进入脑海的原材料杂乱无章,乱成一码,就会失配。

所以怎么解决思维混乱,讲话没条理的情况?首先要知道这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存在是有合理性的。


什么是逻辑清楚?

怎么让自己的逻辑更清楚?这里隐含着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清楚的逻辑?怎么样才叫逻辑清楚?

想解决“混乱和没条理”的情况,基本上是把思维混乱和讲话没条理当成缺点或者缺陷,想去克服它,想回到清清爽爽的状态。但我想说,对这个问题还要再仔细地看:可能你回不去,可能你要慢慢学会接纳或者忍受适度的混乱和适度的没条理。因为在我们脑海内部,我们把“思维混乱和没条理”叫跳跃性思维。从一个场景跳到另外一个场景,貌似毫无条理地跳来跳去,恰恰是联想、类比、创造和感性的源泉。

所以我觉得不要一概地把“思维混乱、讲话没条理”看成一件坏事,急于回到条分缕析,冷冰冰的机器状态。到了冷冰冰的状态之后,你会发现思维混乱是解决了,讲话条理也清晰了,但是创造性没有了。我们只剩下了刻板印象、鹦鹉学舌、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过分地看重思维条理其实也不是一个好事。


建议一

首先要理解,“清澈的思维”,“清澈的逻辑”长什么样子?清澈的思维,特别是“入耳又入心”的表述方法,一定是将理性和感性完美融合

具体方法是可以去看一些这方面的演讲,读一些书。看完之后,会纠正一个我们过去对思维清澈的理解。我们过去的思维清澈是清澈在逻辑,我们希望把逻辑弄得铿锵有力。在这里,逻辑是显性的。但是今天的思维清澈是倒过来的,逻辑在其中是隐性的线条,感情反而是显性的。比如很多畅销书都在讲故事,会把你不由自主地带入一个又一个的情景中,让你做“无痛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情绪跟着书跌宕起伏。等看完这本书,恍然大悟的那一刹那,就是它内在逻辑构建完毕了。

所以还是要去读、去听,去看一些思维清澈的样板。TED演讲就不错,时长20分钟,有逻辑的完整性,也有故事的清澈,逻辑的清晰,论述也非常好。在看的时候,要把它内在结构解剖一下。


建议二

其实最终来说,一个人是否思维缜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说话有没有感染力,都取决于认知结构,取决于底层逻辑是不是经过了一番重构。如果我们的底层逻辑放了一堆盒子,有数学的盒子,化学的盒子,逻辑的盒子,但这些盒子彼此之间不联通,那么在看外部世界的时候,就是一个简单系统,所以总是觉得说不清、看不明,这是底层逻辑重构的问题。


建议三

如何解决这件事情,还要靠多练习。要尝试学会通过对话、沟通、表达,重新塑造自己的表达方式。中国人的表达训练非常少,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缺乏表达训练。现在我们需要重视口语表达,因为口语表达是有情感,有逻辑的。


user avatar   xmind-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答案中都提到了结构化思维,相信大家都有共识,掌握结构化的思维,基本可以做到思考问题有方向、表达清晰有条理、解决问题有方法。说到结构化思维,不得不搬出的一本书就是《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把结构化思维讲得很透彻了。

用作者芭芭拉·明托的话来说:

“金字塔原理除了能帮助人们以书面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外,还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从具体方面来说,金字塔原理可用于界定问题、分析问题;从更广泛的方面说,金字塔原理可以用来指导组织和管理整个写作过程。”

而在实际运用中,你可以用金字塔原理来解决这些问题:

  • 思考能力:提高结构化思维能力,思考全、准、快
  • 解决问题:学会界定问题和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 管理能力:做到全面、周到、严谨,合理分配任务
  • 口头表达:更高效地进行沟通、交流,汇报成果、述职等
  • 书面表达: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写出逻辑清晰的报告、总结、方案等
  • 课程/演讲:让听众更容易接纳你的观点和内容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非常好的方法论,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结构化思维指南

那么,这本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这本书主要从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这四大方面进行论述,从金字塔原理的道、术和实际运用进行了详细且清晰的阐述。让我们拆解下这本书。

一、表达的逻辑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

1、金字塔原理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为什么这个原理有效?因为人类思维有一个基本规律:大脑会自动将所发现的事物以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也就是说大脑有对事物进行归纳组织的偏好。

也就是大脑善于将信息归类分组,以便于理解和记忆。读者会将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分组和总结概括,以便记住。因而如果你按照大脑的运行规律进行写作,读者将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2、金字塔原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当你在运用金字塔原理的时候,应遵守这四个基本原则:

  • 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 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由此你能做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

3、金字塔内部结构的逻辑关系

  • 序言引出读者最初的疑问
  • 纵向相关(疑问 / 回答式对话)
  • 横向相关 (演绎 / 归纳,MECE 原则)

✪ 序言的结构

在序言的部分,应该让读者察觉到相关性,才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为读者只有在需要了解问题的答案时才会去找答案。因而用“背景-冲突-疑问-问答”的呈现方式,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 纵向关系

纵向关系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可以引导一种疑问 / 问答式的对话。一来可以引发读者兴趣,二来可以让读者按照你的思路产生符合逻辑的反应。

举个例子: 当你要论证一个观点的时候,可以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回答,来推进整体的论述。比如下面“猫适合当宠物”的观点。

举个例子:商务报告中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技巧。这是一份建议购买某公司的特许经营权的上商务报告,总共20页纸,论述了3个原因,用纵向的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关系使整体的论述过程非常清晰。

✪ 横向关系

在金字塔的横向结构中,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想法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演绎推理:是一系列线性的推理过程,譬如最经典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结论。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

举个例子: 比如用这三个步骤去进行推理,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 产生问题的根源 / 原因
  • 解决问题的方案

归纳推理:将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

其中在归纳时,应遵循 MECE 原则

  •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斥,没有重叠。(Mutually Exclusive )
  •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Collectively Exhaustive)

4、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 自上而下法

  • 提出主题思想
  •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 与受众进行疑问 / 回答式对话
  •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 / 回答式对话

自上而下思考,先提出结论,然后不断提供能支持以上观点的思想,紧扣读者疑问进行回答。

举个例子: 当你在向客户提出一个商业建议,可以先提出结论再进行论证。

自下而上法

  • 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 找出关系,进行分类(找出要点间的逻辑关系,利用 MECE 原则归类分组)
  • 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 观点补充,完善思路

先发散,后总结。用这种方式思考,不仅更容易找到逻辑结构,也更容易培养你的结构化思维。

举个例子: 当一个人在思考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时候,他可以先将思考的要素罗列出来,对要点进行分类,最后再总结提炼出自己的决策。整体的思路呈现一个倒金字塔的形式。

二、思考的逻辑

这部分介绍了如何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细节,以保证你使用的语句真实,明确地呈现你希望表达的思想。

根据金字塔原理的第二条规则,所有列入同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罗列是一种将想法排列出来并审视的好方法,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找出每组中的各个想法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

1、应用逻辑顺序

主要有三种逻辑顺序,分别是时间/步骤顺序、空间/结构顺序和程度/重要性顺序。

✪ 时间顺序: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 举个例子:当你在思考如何举办一场活动时,可以根据步骤顺序进行思考。

✪ 结构顺序: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等。

举个例子: 公司组织结构图

举个例子: 以下是投资回报-企业财务结构示意图。从企业财务结构的组成部分入手,从上向下,一步一步进行拆分。

✪ 程度(重要性)顺序:明确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根据每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等程度高低排序,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举个例子: 当你在思考纽约经济衰退的原因并进行结构呈现时,可以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2、概括各组思想

  •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三、解决问题的逻辑

这部分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框架组织分析过程,使你的思路实际上进行了预先组织,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应用金字塔原理。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不管是管理咨询、战略分析,还是市场研究等。面对难题时如何入手?金字塔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1、界定问题 也就是使用连续分析的方法来界定问题:背景 —— R1(非期望结果)—— R2(目标,即期望结果)—— 实现R1到R2的解决方案

具体有以下步骤:

  • 设想问题产生的领域
  • 说明什么事情的发生打乱了该领域的稳定(困扰/困惑)
  • 确定非期望结果(现状 R1)
  • 确定期望结果(目标 R2)
  • 确定是否已经采取了解决问题的行动
  • 确定分析所要回答的疑问

2、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的标准流程是: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为了有效地找到结论和行动方案,分析人员必须有意识、有条理地去收集事实,提出符合逻辑的发现。而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指导,来分析和指导思维,能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可以从以下这几点来结构化地分析问题。

✪ 从信息资料入手

在收集数据前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

  • 提出各种假设
  • 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
  •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也就是先强迫自己思考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然后收集资料,来证明是或不是这些原因。

✪ 设计诊断框架

根据呈现有形结构、寻找因果关系和归类分组这三种结构化分析的方法去建立诊断框架。根据这个框架去找问题的原因,然后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 建立逻辑树

使用逻辑树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比如用序列分析法来构思:

  • 是否有问题
  • 问题在哪里
  • 为什么存在
  • 我们能做什么
  • 我们应该做什么

举个例子: 当我们在制作个人简历 & 职业发展分析的时候就可以用结构化分析的方式去入手。

首先我们需要先收集一定的资料:

  • 你是谁=自身优劣势
  • 你从哪里来=过往工作经历

然后结构化分析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

  • 你想到哪里去=应聘岗位分析
  • 你能成为谁=职业发展规划
  • 找准自己的位置=岗位是否和能力匹配

分析完后,就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和岗位匹配的自身优势,这时可以运用STAR法则让你的思路更清晰。

总结: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口语表达,或是解决问题,用金字塔原理来帮助我们结构化思考,都能让你的思维更有条理。

这种可视化+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和写作,能让你思考问题更有方向,表达清晰有条理,解决问题更有方法,从而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桌面端(Mac+Win)下载:XMind: ZEN

移动端(iOS+安卓)下载:XMind 移动版 | XMind思维导图


user avatar   gcp0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脑中有货,嘴上说不出是自己的错觉。事实上,只要人们心中有货,就一定能说的出来。

你之所以认为自己心中有货,其实是你学到的都是别人的知识,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当这些知识进入你的大脑之后,你记忆,存储,记录。但人的大脑会欺骗自己,他们只愿意记自己想记的东西。就导致你的大脑记录的都是碎片化的东西,没有形成逻辑闭环。所以你上台讲话,说的是你深思熟虑的碎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自然别人就听不懂,你缺少的是结构性思维。

承认了自己心中无货,接下来的事就都好办了,主要只有一个字:练

从这4点解决:心态、读书、写作、练习。

1心态:现在人都很忙,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如果不是有推不掉的安排,或者喜欢你,没有人愿意坐在下面听你讲吧啦吧啦一堆没有收获的言论。所以尊重珍惜别人的时间,这一点特别重要。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既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还不浪费别人的时间,这个心态上一定要调整好。你脑中想的都是怎么表现自己的知识,而忽略了听众的心理感受,只有敬畏和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真诚的认同。

2读书:这点不用说,有输入才有输出。但是读的时候要学着去总结重点,提炼出作者的表达结构和核心思想。

3写作:写作是高度概括总结的事情,多写东西,能锻炼你把脑中的知识捋顺了,以后再涉及到这一个话题时,你就能流畅的表达出来,因为这些问题你以前思考过,总结过,自然能脱口而出。

4练习:讲话前,一定要开口多练,如果没有时间,紧急情况下,一定要给自己讲的东西分类,归为几大点,然后讲述这几点的原因或感受,最后进行陈述总结,按总分总的结构性进行去归纳练习。

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总说什么:这个人什么本事没有,只会吹。能真正把话说漂亮,别人愿意听,这就是很强的能力了。演讲能力好的人,一定是在人后下了自己的功夫的。这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强的能力。

我们都要多练习写作和演讲能力,能有机会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看法,交流观点,本身就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多多练习,你一定能说的越来越好,加油!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一段表达:

总结-说明

结论-说明-案例

三段式表达:

问题的定义

问题的分析

问题的解决


四段式表达:

问题的定义

问题的分析

问题的解决

解决的评估


五段式表达:

问题的定义

问题的分析

解决方法的比较

选择的解决方法

解决的评估


六段式表达

我是谁

我发现了什么问题

问题的分析

解决方法的比较

选择的解决方法

解决的评估


七段式表达

我是谁

我发现了什么问题

问题的分析

解决方法的比较

选择的解决方法

解决的评估

我需要哪些帮助


user avatar   xiechunlin02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先给你做个实验:

请你花 10 秒钟的时间,记住以下的 20 个数字:

71438059269250741863

好,我们再来试一组数字,还是花 10 秒钟来记住它:

99887766554433221100

其实这两组的 20 个数字是一样的,但是不是觉得第二组一下子就记住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第二组数据更符合我们大脑的使用习惯,数字与数字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和结构。

我们大脑处理信息有两个规律:

  1. 太多的信息记不住。
  2. 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口若悬河地和你讲了半天,他说的每个字你都听得懂,然而组合在一起,你并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内容没有逻辑,语句没有重点,就像刚才那一串杂乱的数字……

听他说话时间一长,你甚至开始头疼,变得焦躁,心里骂道:「你 TM 到底想说什么?」

你别觉得听着难受,讲的人,他自己也许更难受!

明明心里有很多想法,甚至做了上百页的 PPT,但就是讲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思维没有结构。

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脑子里的想法会不断地涌现出来,看似很多,却杂乱无章,就像是衣橱里的一堆没有整理的衣服,堆砌在一起。

当有人问你,你能说说你有哪些衣服吗?

  • 「嗯…….我有很多衣服(想法)……」
  • 能详细点说吗?
  • 「我有一条蓝裤子,一条橘黄色裙子,一件白衬衫,还有件灰白条纹衬衫,一条牛仔裤,一条蓝色竖条纹的裤子,还有顶黑色的帽子,哦对了,还有一条蓝色裤子(这个刚才好像说过了)……」
  • ¥#%@#¥%@……你到底有些啥?
  • 「我刚才说的都是我有的啊……」

如果你的思维没有经过整理,就会像这堆乱糟糟的衣服,你拥有它们,却无法理解它们!

那怎么办?如何让思维变得既全面又有序呢?

你需要结构化思维。

所谓结构化思维,就像是把衣橱里的这些衣服分门别类地整理好。

比如按季节分类,按穿着场合分类,按服装风格分类……

这时候,别人再问你:你有些什么衣服呢?

你回答:

我一共有 208 件装备,分为:

  • 夏季、春秋季、冬季 3 大类;
  • 每个季节的衣服又分为工作装、休闲装、宴会装、运动装 4 大系列;
  • 其中,休闲装里有田园、淑女、简约 3 种风格;
  • 每种风格的衣服,拥有深色、浅色各 3 套搭配;
  • 另外配了 4 双运动鞋,5 双皮鞋,6 双休闲鞋,7 个包包,8 顶帽子来应对不同需要……

是不是听着清楚多了?

并且,当你需要使用这些整理好的衣服时,也会变得很方便。

比如,今天你想要和男朋友晚上去一个 party,那么你不需要再从所有的衣服里翻来覆去地寻找,一件件试穿……

而是直接在已经分类好的衣橱中,找到宴会装区域,从里面拿起一套适合的即可。

把你的想法和思维内容,像整理衣服一样,分门别类地安放好,组成一个结构分明的整体,方便日后的理解、存储、使用。这个,就称为「结构化思维」。

一、学会结构化思维,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能够习惯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思考,你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都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比如,公司的线下门店,生意突然下滑,怎么办?

如果你不会结构化思维,你可能会这样说……

有结构化思维的人会这样表达……

思路清晰,考虑周全。

再比如,你们公司近期要举办一场大型的相亲活动,你是项目的负责人,目前正在召开项目工作会议,老板请你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目前的安排。

如果你不会结构化思维,你可能会这样表达……

有结构化思维的人会这样表达……

是不是感觉整个表达逻辑非常有序,层次分明?

除了表达和思考,结构化的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我问你:过去一年,你都学了些啥呢?

如果你不会结构化思维,你可能会这样回答……

有结构化思维的人会这样表达……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不一样呢?

好,说了那么多结构化思维的好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能力呢?

接下来,我就带你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说起,帮助你快速学会结构化思维。

试想一下,有一天,你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在路上游荡,汽车突然停下,发出轰轰的巨响,无法行驶,怎么办?

是哪里出了问题?轮胎?轴承?发动机?油箱?还是有只猫在车里作怪?

一辆汽车,拥有上万个零件,当你发现汽车的行驶功能出现故障时,如果你不是专业修汽车的,你根本不知道是哪个零件出了问题,你能想到的也是这上万零件里的一小部分……

那怎么办?

你一通乱试后,最终无果,只得叫来拖车,将汽车送入了修理厂……

师傅一看,说:小问题,你稍等片刻……

然后咔咔咔,不到一局《王者荣耀》的时间,就把车给修好了!

为什么能那么快?

不是有上万个零件吗?

如果逐个检查一遍,至少也需要一天的时间啊,这还不算更换和维修的时间!

师傅为什么能那么快?

因为:结构!

在维修师傅的眼中,汽车并不是由上万个零件拼接而成的,而是「结构化」的:

  • 有了结构,师傅就能由局部到整体,快速判断可能导致问题的所有区域。
  • 有了结构,师傅就能由混乱到有序,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整块整组的排查。
  • 有了结构,师傅就能由复杂到简单,将大问题切成多个小问题逐个击破。

透过结构看世界,你就拥有了化繁为简的能力!

结构化思维,关键就在于「结构」二字,如果你能找到复杂问题背后的结构,就能像修车师傅那样,将问题化繁为简,变成若干个小问题,从而更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案。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一个问题结构化呢?

二、结构化思维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目的,找到分解角度

所谓的结构化,是不是就是把问题拆散、切碎,然后再分类汇总就行了?

比如刚才整理衣服的例子、汽车零件的例子,就是把一个整体,拆分成一个个小零件,然后根据小零件的属性,进行了分类汇总。

真的是这样吗?

并没有那么简单……

将一个「整体」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要素」,再将一个个「要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其实可以有很多种组合方式。

  • 比如刚才的汽车零件,你也可以把它们按材质分类,方便垃圾回收;
  • 或者按生产零件的厂家分类,方便返厂维修;
  • 或者按头部、身体、四肢的构造分类,就能组合成一个大黄蜂……

同样的要素,组合成不同的结构,就能实现不同的功能和目的。因此,结构化思维,并不是简单地做个分类汇总,而是要明白分解后,以什么方式组合,要达成什么目的。

所以,我们得在问题分解之前,先弄清楚分解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目的进行拆解与结构化。比如说,对于一个项目:

  • 如果目标是分析进度:那就按时间进度、过程阶段来分解;
  • 如果目标是分析成本:那就按工作项来分解;
  • 如果目标是分析客户:那就按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来分解。

第二步:按 MECE 原则,组成结构

确定了分解目的,然后我们就要开始搭建结构了,先说一种最基本的结构形态:金字塔结构。

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先确认目标问题,再根据分解的目的,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类别,类别下再放入对应的不同要素,这样逐层分解,最终形成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结构。

并且,金字塔的每一层,都必须牢固,不能少一块砖,也不能多一块砖,不然整个结构就会垮塌,这个就称为 MECE 原则。

MECE 是麦肯锡著名咨询师巴巴拉·明托在她的著作《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金字塔的每一层,内容不能有重复的部分,也不能有遗漏的部分。

比如,你把衣服分类为:春秋季服饰,职业套装。

这个就有重叠的部分:有些衣服既是职业装,也是春秋季服饰。

也有遗漏的部分:夏天穿的休闲服应该归到哪一类?

那么,什么才是不重叠,不遗漏,符合 MECE 原则的呢?

你可以按季节分:春秋装,冬装,夏装。

除了这 3 类之外,没有其他季节了,这个就是「不遗漏」;春秋的衣服差不多,所以归为一类,夏天的衣服,春秋冬穿不了;冬天的衣服,也不能归类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里,因此「不重叠」,符合 MECE 原则。

是不是有点听晕了?

不着急,下面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问题:如何在未来 3 个月完成 100 万销售业绩?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构建金字塔结构:

方式 1:自上而下使用「演绎法」设计结构。

要完成 100 万的业绩,关键是客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类别进行划分,对不同客户类别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完成业绩。

根据 MECE 原则我们发现,客户无非来源于三类:


user avatar   ri-yao-s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咱俩握个手吧……

我曾经搞砸过最重要的竞选,也曾经随口一言,博得满堂喝彩;

我曾经用一次糟糕的晚餐,赶走了一个暗恋我半年的女孩;

我也曾经靠着一句话,让一个对我举棋不定的姑娘彻底卸下铠甲。

在我看来,说话无非是三件事:“心态”,“方法”,“经验”。


1. 别预支后果

你被打过脸吗?赤裸裸的那种。

那年我飘洋过海,带着十二万分的虔诚来到她的城市;

翻遍了所有恋爱手册和情话诗集,半年的精心准备,凝结成一次堪称完美的表白仪式。

然后,我被打脸了。


女生的回应,堪称经典:

你想追,就继续追吧。只是别太认真。要是遇到更好的,你就别追我了。

这不是重视,也不是蔑视,这是赤裸裸的无视。

心灰意冷的我回到宾馆,胡乱冲了个澡。

再也不必担心失去,那一夜反而睡得格外安心。

第二天早上,也许是出于一点点愧疚,她主动提出给我买早餐。

我反正已经不再想追她,也就一点也没客气,让她给我送到宾馆房间来。


在那间狭小的屋子里,我不再是一个冲锋的骑兵,也不是一个求爱的信徒,我只是一个马上要走的故人,和另一个故人随便说说话。

真奇怪,离开表白的仪式,很多话反而说得出口了。

我聊到很多事:相识,相处,共同的朋友,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经历……完全没有目的,信马由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想得那样简单,说得那样轻松。


说着说着,她哭了,又笑了。

再后来……

正式在一起后,她总说我那天一开始就居心不良,否则不会让她进房间。

其实我知道,那天恰恰是我无心插柳。

表白,演讲,沟通,可以有目标,但不要提前预支后果,提前让自己兴奋/感动/受挫。

如果你那样做,首先就是在给自己压力,严重约束你的临场发挥;

其次,预支后果的人容易一厢情愿,一旦事实和预期稍有偏差,就会陷入失望的恐慌当中去,从而自乱阵脚,昏招频出。


2.语言,不止话语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想必每个领导,都想对下属吼一句类似的话:我不要听你诉苦,我只要结果!

可同样一句话,林彪说了是军令如山,你单位那个有权无实的小科长说了,那就是扯淡。

同样的“狼性文化”,能给高薪的华为老板说了是实至名归。换了小企业老板,那就是逼下属辞职。

语言,从来不仅仅是话语。


你的身份,地位,气质,涵养,穿着打扮,乃至动作神态,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说话效果。

所以,要提高自信,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你必须在上台以前就反复演练,你的衣着/神态/动作都必须传达这样的观念:你是一个可靠的演说者,值得他们在你身上投注精力。

要知道,很多演讲,在你上台之前已经就结束了。


3.增加互动,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放松

很多演说者都知道要增加互动,以此吸引听众注意力,活跃气氛,同时避免自己走神。

但倘若使用不当,或者遇到刁钻的听众,演说者就很容易被听众带着情绪走,从而分散注意力,丧失主动性,把精心准备的演说搞得一团糟。

他们的错误在于,把“互动”的主体默认为“沟通对象”(这就是你的听众)。


实际上,互动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你自己的紧张,方便你自己更好地演说,主动权必须牢牢把握在你手里。

所以在互动时,应该少提可能引起误解的问题,以免弄巧成拙。

如果遇到故意为难你的听众,不要在他那儿浪费时间,尤其不要失去冷静。

要微笑着请他坐下,同时礼貌地表示“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希望在演讲结束后再回答。”

——相信我,只要你接下来的演讲够精彩,除了杠精,大家很快就会忘掉这件事。


4.注意语速

当你语速过快的时候,你的思路很可能跟不上,一次次“脱口而出”的后果是,总会有一句不过脑的话让你当场出丑。

你要做的是,控制语速,不要太快,要保证句子与句子之间有足够的停顿,让自己缓口气,也让听众整理一下思路。


5.别乱带情绪

“啊!朋友,你去过黄河吗?你见过黄河吗?你可知道……下面请听,《长江之歌》”

这样令人喷饭的口误在演讲中屡见不鲜。

带情绪固然可以增加气势,制造效果,引起听众共鸣,可更容易让演讲者自己头脑发热,话不过脑,脱口而出,以至于弄出笑话。

本想露脸,谁知道把屁股露出来了。

从另一方面,带情绪犹如戏曲里的高潮,多了观众就厌倦了。

要是你前头总在做呼告带情绪,等到演讲真正的高潮,你累了,观众也累了。


6.三句干货加一句俏皮话

我一位师兄有个习惯:每与人说三四句话,必带一句俏皮话。

用他的话讲:你总说老实话,没意思,大家听不下去;

你总说笑话,大家总听不到干货,听着听着也就不愿意听了。

而几句干货加一句俏皮话,对方防不胜防,搞不清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这样对方不但来了兴致,还要集中精力,生怕一不留神就中了你的套路。

你自己也缓解了紧张情绪,得到了休息的空挡。

等对方注意力完全被你吸引以后,你再把你精心准备的“核心观点”说出来,对方往往都能听进去。



7.经验,重要的不是次数,而是变数。

有没有注意到?同样一个人,在台下练了无数遍,高谈阔论,滔滔不绝;

可一上台就坐立不安,左顾右盼,甚至连话都说得不顺畅了?

原因很简单,当他脱离了自己的安全领悟,来到一个不适应的舞台,必然会产生各种紧张和不安。

之所以演出前往往都要到演出现场彩排,还要请观众来,就是为了让演员尽快适应。

在你的演讲中,有一些因素是长期积累的产物,基本不会改变,比如知识水平,气质,衣品等,这些可以称为“不可变因素”;

而像演讲场地,观众素质,还有可能出现的各种临时要求(比如规定必须穿什么衣服),每一场演讲几乎都不一样,可以称为“可变因素”。


由此可见,所谓的“积累经验”,不能只重次数,更要重变数。

通过不同场合,不同规则,不同受众的各种演说练习,适应各种可变因素,同时巩固自己的不可变因素。

这,才是真正的“熟能生巧”。




user avatar   mcbig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user avatar   zhuan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朝鲜战争之后……到了21世纪

兔子:我的火力不足恐绝症可能已经癌变了



鹰酱:我的夜间作战恐惧症可能已经癌变了


图为夜视仪效果


图为夜视仪效果




  

相关话题

  不考虑薪水你最想从事什么工作? 
  如何训练思维的深度和缜密度? 
  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许多发表恐育情绪的年轻人都是女生,那么男生会恐育吗?恐什么,又是因为什么而恐呢? 
  临床躺学到底是什么? 
  林俊杰花 78 万买虚拟地产,有公司在 19 个元宇宙里囤地 2500 块,如何看待炒房团攻占元宇宙? 
  武志红靠谱吗? 
  在精神病院住过是种怎样的体验? 
  经常搬家的人,心理上是否会缺乏归属感、觉得像无根的飘萍? 
  擅长运动的人会在运动过程中会感到舒服吗? 
  如果对路边执勤的交警竖中指,会有什么后果? 

前一个讨论
半身麻醉手术状态下你都听医生聊过什么?
下一个讨论
人工智能现在的发展前景如何?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