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从小到大画画的各种经验。
素描
大师安格尔说:“除了色彩,素描包含一切,包括了四分之三的绘画。”它是最基础的一部分,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比如,我们可以对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空间以及存在于空间的明暗光影等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培养和锻炼观察能力,形象记忆和感性艺术想象力。在这里的“感性艺术想象力”,我认为是最难自学的。记得我的老师曾和我说画画和摄影一类不同之处在于创造,不是要求画的像,而是有自己的创作。在你可以拿参考书练线条练各种空间的时候往往会忘了怎么画“想象力”。我们有“想象力”,但不知道怎么画才对,自己凭感觉摸索很容易出现画面变灰各种问题……
这时候需要一个老师,给你指路,你就会恍然大悟,产生“还有这种操作”等等想法。
画画的人多数是追求乐趣,但要往更专业更精致的角度提升时,素描又成了可怕的事情。建议找个好点的画室,挑个长点的假期去学一下,不要去那种周末兴趣班,那种没效果,容易走弯路。
素描是由黑白灰以及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和反光(三大关系,五大调子)所构成的,自学要从简单到复杂,但往往没有怎么学的方式。参考书只有过程而没有细节,素描注重整体,一步错步步错,自学会越画越迷茫。
知道了视域的概念,但不知道怎么用・_・?
这些都是学素描能学到的。以前喜欢画动漫人物,但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比如人体比例)画出来的东西也只能孤芳自赏……素描包括了很多个方面,对于想提升画技的人来说是必要学习的。
这个说法可能过于综合,接下来讲讲各种细节。
理论
就是传说中的构图与形式。
各门类都有自己的审美和精神需求,绘画的直觉感与传递感是需要辅助练习的。比如,在画一个苹果时,它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苹果。它有质感的表现,反光的条理,转折的用笔,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画的原因。我的老师说过句话,我觉得比较受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艺术的表现才是难以搞懂的,形式美的判断能力需要逐步认知与纠正,自学是搞不懂的。
我的旧笔记如下。
带有疑问与明确目的性去作画,这是自学者不知道怎么做的一件事。学过的人会先想到各种理论,各种测量一番。你已经想好怎么画了,他还在拿铅笔各种比空间,最后画出来你确实画的一笔不差,但塑型上绝对完败,差距十分明显。
我妈以前看到我的这个笔记,字迹比较缭乱……她看了半天也不敢相信这是绘画方面的东西。
理论知识比较难懂的。“透视聚焦”,“散落式布局”,“人物视线统一法”,“团块式处理法”。
我总结了几个自学缺少的点:
举个例子,画衬布、景物或者衣服的褶皱时有很多轮廓线,但你不用每一条纹理都画出来,要学会捕捉必要的线条,让它更有视觉美感,画面整体更凝意。
大概就是只可意会吧……这种情况自学是会翻车的。
这幅画空间的虚拟,把人带入一种抽象深奥又实实在在的境界里。我们在学画的时候要懂取舍,甄别现实实物与绘画的模仿与提炼,突出的是什么,表现的是什么。
速写
在我印象里,速写是很多自学绘画的大众途径。自学的话人体提高很难,找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难画好。
对于画面取舍和人体构造上速写要求更高,可以用来自学人体结构,但不要过于深度刻画。以学习光影为目的的去探索,画的时候少用弯曲连线和断线,一气呵成或者多重复画几遍。深度是可以多次重叠的,但不能一次性描深。(注意是“描”)画画时保留一定的作图痕迹和草稿是有助于绘画提升和更改的。
做一个随性又随意的画画人,不用刻意擦白细节,下笔时轻一点就好了。(这些都是我从自学画人到受指导后发现的误区)
风景速写是练习线条的好办法。画一些有复杂结构和多重圆的事物来弱化结构生疏感。
笔触
自学的画法会忽略很多用笔的细节,走弯路日常就是这样诞生的。有的人画画时会把铅笔握在手心里,这样像涂色般大面积排线看似流畅实际是没有线条的。
材料运用
通常参考书会告诉你需要用哪些材料,但没有明确的使用方法。
喜欢的几个铅笔牌子:马利、MARCO、uni、辉柏嘉。
另外推荐果冻装系列颜料,在家画很方便。
嘛……还有些大佬自己总结出来的材料运用方法,对学习绘画都特别有用。
CG原画
画这方面很有趣,人数也多。画出来的东西都很好,大量的CG画师不断出现。事实上,绘画不建议一开始使用软件和绘板。绘画更注重于技法与创作,软件并不能对实质的运用有提高。在大量使用素材的情况下,绘画将没有新意,没有思想,甚至作品不能独立。(这里可能存在绝对性,但这里绝对没有否定原画的意思。原画是一种门类,各种门类都有其深度。)
CG原画自学或许很容易,但走的弯路可不是一般的长!(这么说是因为原画在日常中接触多,想学习的人也多,但多数没有基础)透视,空间,明暗到头来还是必经之路。通常都是在一定基础前提下去外面报个班学两个月,学习板子使用和素材运用这方面。走到这一步其实就能画出一个很好的原画作品了。
这里用通常,因为多数原画师都是学过基础(基础指素描类不是随意懂点的意思)的,但不排除从零开始接触原画自学成才……
重点是原画如果零基础自学会很难啊!!!
(我是按问题回答,并分享经验,不是批判也不是深究门类细节。此外,情况就个人而定,理论总结常态但不否定用自己的方式学画画)
冷暖色彩
以下是我喜欢的油画家的几副作品,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其中的韵味ớ ₃ờ
开阔的广角视野。
暗处的细节处理。
动态的表现,律动感也是个难表现的方面。这个问题划在“理论里。
色彩的配合往往也是绘画形式语言的内容,什么块面用什么调子,颜色怎么表现冷暖和层次感。
维度转换
提到这个,说的其实就是由三维转换到二维这个概念。
前段时间有个搞艺考培训的老师来画室里参观,他就很惊讶,因为我有一块地方用来画静物写生。他说这种东西现在很少见……现在的画室人数多,一般就拿张黑白图片照着画。
很多人在脱离了临本和图片接触现实写生是又无从下手了,这就是对于维度截取存在问题。写生时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但也很难看懂。比如我最开始画会看到很多明暗交界线,要区分主要的和次要的常常让人感觉头疼;我认为交界在那里老师过来一看又说在这里,我仔细一看自己确实错了。景物写生是能锻炼自己的一个途径,特别有用。
可以试试先用手机拍一张照片,然后自己再画,之后把照片调成各种黑白的观察明暗变化,修改之后把画带给这方面的老师或者专业人士帮你看看有什么问题。
评画
在外学习的话,老师会拿一群人的作品做点评,你能学到的东西会更多,对于自己与他人绘画认知上也会有了解,长期下来还能减少枯燥练习带来的疲惫感。这是自己画完之后难以得到的学习点吧。但是没必要去学同行的画法,画风是不同人钻研后适合个人的成果,容易弄巧成拙。
国画
看到了学习素描对于国画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其实是有需要的,因为统考中没有国画考试,每一个美院出来的专业国画师都是学过素描等基础考进去再专修国画的。
素描是西方绘画里用来练习塑型的一种方式,国画其实也有自己的“素描”(练习系统)。
那就是驰名三百年的《芥子园画谱》。
以下是几张画谱内容。
说到《芥子园画谱》,各大名家都曾用它学过画。
它的画都是用木刻形式呈现,让笔法更清晰明了。
这就是国画的“素描”了……
比较全面的是它能从细节和各个角度不同形态展现画样。
那初次看到《芥子园画谱》的小伙伴会觉得自己参考的是五笔画。自学只能学模板,创新和丰富画面靠自己,怎么去创新和丰富就要靠时间和一个耐心的指导者了。
自学与初学者的日常问题:
自学过程中,国画估计是万万不能轻易尝试的一类,必须要一个老师啊,对不对?!
学习素描对国画的进步有利还是有弊?
以下是鲁迅美术学院张晖教授的观点: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通过素描训练达到造型能力的,有画好中国画的;也有通过素描训练,又学习芥子园中国画造型训练而画好中国画的;更有清末以前的绝大多数中国画大家,他们是通过芥子园的学习方法达到画好中国画的。所以当今很流行素描学习对中国画无用的观点。不管用哪种方法达到了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就具备了画好中国画的条件。”
所以,自学难也有一定道理,国画就更是了。
分享几副我的老师李诗鸿的作品,临摹或许是自学者的开始吧!
紫藤萝是常用的元素。
花枝一向是老师的心头好。
对于层次的渲染上用笔精妙,生动不复杂。
朦胧而错杂,荷叶的水斑是重点。
麻雀也是画中的常客。
对于自学者来说,画画不能心急,多加练习并找到好的练习途径一定会大有提升。
这个回答主要是分享自己对“自学难”的一些看法。在我看来多学总是好的,学画画的路径真的特别多,而且每一个领域都有大不同。自己在原画上也不是什么大佬,但是至少尝试过,知道有功底真的对它很大帮助。然后就是对我所接触和擅长的类别以及一些特殊点(比如用笔)上讲了些“自学难”误区。
改了很多遍也加了很多批注,可能让这个回答有些偏离了轨道。这个回答真的只是提出我认为的“自学难”一些点,然后安利自己觉得好用的方式,至于领域怎么画怎么搞我觉得……或者我不想放在这个回答里吧。
有很多知友觉得我的回答太单一和绝对,我就加了其他方面的问题,然后举了例子。原画上是亲身经历的想法,我觉得没有基础挺难画好,还有“冷暖关系”自学难运用和深入了解。
最后我的回答一定很条理化容易枯燥,想用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跟各位知友分享分享,就差加个颜表情了。希望大家多看几个回答吧,我这里毕竟也做不到全面和领域深入化,回答内容说不定在其他回答里有更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