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考研想考到国外,有什么样的基本条件? 第1页

  

user avatar   awliu-xue-ping-tai-zho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一起来看看学姐是怎么弥补短板成功上岸的吧~

学姐背景

本科:

本科上海外国语大学 GPA 3.4

研究生: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TOEFL:

104 (阅读27 口语 24 听力 28 写作 25)

GRE:

316

实习:

中型券商 软件公司数据分析 罗兰贝格 安永

最后录取情况: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Technology Managemen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Systems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Business Analytics Bentley University, Analytics,小奖

在和大家分享我的申请经历之前,我先放上自己的申请背景资料,相信大家在看到我的申请资料后会发现我的GPA、托福以及GRE成绩都不是很高。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同学们往往都十分重视这三维成绩的准备,在很多人看来,足够高的三维成绩才是申请名校的基础。而我的三维成绩相对偏低,尤其在和那些大神级别的申请者比较时,这样的成绩更是会有很大的差距。

可尽管如此我还是顺利拿到了5所高校的offer,今天我也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通过其他的申请准备工作弥补自己硬性成绩上的不足,从而顺利完成留学申请的。

失落中的highlight

和很多同学一样,在决定要申请留学之后,我便开始了托福和GRE的准备,不过因为我开始准备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当时的我压力也是很大的。

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决定留学,所以我当时也没有重视自己的GPA,结果到了大三,我不得不填补我之前留下的成绩短板。

而在我弥补考试成绩的同时,我的托福以及GRE准备却进展缓慢,我的托福考试前两次成绩都不仅如此人意,在进行第三次托福考试备考的时候,我还要忙于实习,所以当时的我濒临崩溃。

我也经常在内心质疑自己是不是没用能力申请到好的学校,我也曾经怀疑自己的决定,而那段时间无疑是我最为煎熬的时光。当时我每天早早起床,却又不知道自己这样努力的意义是什么,有些时候我甚至失去了开始新一天的勇气。

五月初第三次托福考试成绩出炉,而它也险些成为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102分,这样的成绩还是没能达到我内心的预期,我对于托福考试已经失去了信心,更别提还完全没有开始备考的GRE了。

所以那时候我将所有的复习资料丢到了一边,无所事事地度过了几天。

不过已经破罐子破摔的我在几天后却遇到了一件事,让留学申请出现了转机。

那一天我参加了一个学校举办的留学申请经验交流会,在这个交流会上有很多之前成功申请留学的学长学姐前来分享他们的留学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回答其他与会者提出的问题,而一位学姐的回答让我重新燃起了申请留学的信心。

当时一位同学询问这位学姐她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绝望的时刻,进而想要放弃一切。

而这个问题就是对于那时的我的最佳写照,所以我也很期待学姐的回答,而她的回答也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

她表示自己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因为她始终相信凭借她的能力,一定可以拿到好的offer,所以她从来都不会心急,因为她觉得那样反而会让她不能更好地完成留学申请工作,她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节奏。

学姐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之前种种负面情绪也从我的脑海中一扫而空。

之前一段时间,我的脑海中只剩下我的三维成绩,似乎我申请留学就是为了考出一个高分,而这也是让我陷入焦虑和迷茫的主要原因。可是在参加完这个交流会之后,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初衷。

当初我之所以决定要申请出国留学 ,也是为了自己之后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如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管理专业与前沿科技的结合变得十分热门,与之相关的行业也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我虽然在本科期间学习的就是信息管理专业,看似与之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但是随着我对于行业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根本就不能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我们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学习的很多知识都不够深入,只是流于表面,所以我在专业能力上有很大的不足。

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竞争力甚至不如一些传统管理专业的同学,为了让自己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继续深造也成为了我唯一的选择。

继续深造也有两条路可以走,不过我当时在国内读研和出国留学间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后者。

我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一来是因为我本科的成绩并不是很好,所以保研没有机会,而考研竞争压力太大,我对此并不是很有信心。

另外就是我觉得国内该行业的发展和美国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我很渴望见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希望在读研的过程中我可以有一份全新的体验,我也想听到更多的声音,让我见识一个更高更远的世界。

因此在一开始决定留学的时候,我对于自己申请学校的排名并不是很看重,因为我更看重的是留学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成长,我也希望通过留学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和独立。

只是在之前的备考过程中,我被成绩蒙蔽了双眼,我也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在我看来那天我找回初心,重新积极地开始留学申请准备工作,或许就是我失落中的highlight时刻。而在那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坚持完成自己认定的事情,我也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申请计划,既然是自己决定的事情那就不要回头看,只要一股脑向前冲就好了。

留学申请准备

在制定了留学申请的计划之后,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下面我也分别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经历。

标化考试准备

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我的标化考试成绩其实并不是很理想,但是在标化考试的准备过程中,我总结了最主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无论在准备的时候成绩如何,都一定要保持冷静,每天积极地进行备考。像我后来在备考的时候虽然托福成绩不理想,但是我很快就调整心态开始进行下一次考试的准备。

我建议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在进行标化考试准备的时候一定要尽早,首先这类的考试本身就很重视日常的积累,因此用更长的时间去准备也更容易考出一个好成绩。

另外就是大家如果和我一样最后时刻再开始准备这些考试,一旦前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那么后续备考的压力也会很大,容易导致心态的崩盘,这样也会影响到其他准备工作的进行。而且那样的话我们也会没有机会去刷高自己的标化考试成绩,这样也会对之后的申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过对于像我这样申请准备时间比较紧张的同学来说,我们在进行标化考试准备的时候不要过分纠结于成绩,我们也要适当学会放弃。

像我在最后一次托福考试中依旧没有考到105分,但是当时我果断选择放弃继续刷高自己的托福成绩,而是将精力放在了GRE备考以及GRE考试的准备上。

这是因为虽然高校在招生的时候的确会很看重同学们的标化考试成绩,但是很多时候这个成绩只是一块敲门砖,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达到了对方对于这些成绩的要求就不会影响我们后续的申请了。而招生官在后续的考察过程中,也基本不会去考虑这些成绩,所以就算我们刷出了高分,事实上对于我们竞争力的提升还是很小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在这上面纠缠太长的时间。

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在进行标化考试准备之前,最好可以先考察自己想要申请的项目往年的录取情况,之后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分数,这样在达到目标分数之后就可以不用继续花费精力进行备考了,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留学申请准备工作的效率。而在备考的过程中,也最好可以指定复习的时间表,尽量避免因为备考影响其他环节的申请。

CV的优化&对实习的看法

在标化考试备考结束之后,我也开始了自己CV的准备,在这个时候我的各项成绩已经成为定局,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不过我申请的商科专业对于同学的实习经历往往都是十分看重的,而我在大学本科期间的实习经历也是比较丰富的,我也希望这些经历可以成为我申请中的亮点。

但是当时我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我当时想要申请的是商业分析以及信息管理两个方向的项目,但是我大学期间一个比较重要的实习是在一家券商完成的,而这个实习和我申请的项目相关度很低,所以在申请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相信很多同学也会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而当时我面对这个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对于CV的优化,充分发掘我这段实习经历中和申请项目相关的部分,尽量往申请项目上靠,从而使之成为我留学申请中的重要砝码。

我在券商实习时的职位是产品经历助理,不过好在当时我被分到了互联网金融组,所以当时我也参与研究了智能问答方面的功能。所以在写CV的时候,我就以此为切入点,从人工智能、信息系统这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角度来描写自己的这段工作经历。

其中我也主要描写了那些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内容,并通过我在其中的一些经历表达了我对于申请项目的想法,这对于我的专业背景也是很好的补充和提升。

另外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在准备CV时对于工作经历的描写会比较头疼,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类内容的创作,我建议大家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到LinkedIn这样的职业平台上去参考上面写的职业描述以及工作内容介绍,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CV的结构和内容。

另外我们在进行CV部分的准备时,也可以请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帮忙,大家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对于商科生来说Networking是迟早都要掌握的技能,而前辈们一般也都很乐意为我们提供帮助。

这部分我还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实习的看法。

相信想要留学的同学都很清楚实习经历的分量,所以大家也都希望自己在实习中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工作。不过对于本科生来说,我们一开始的实习工作内容往往都是一些很琐碎的基础工作,像我一开始做的就是一些Excel表格的整理和筛选,每天工作十分的无聊。不过无论工作内容是什么,我们都不要眼高手低,而是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因为第一份实习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我们打下基础,从而帮助我们在之后找到更好的实习机会。而而且无论什么企业,都很难直接让本科的实习生接触到核心的工作岗位,所以我们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选择实习的时候可以不看重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那些和我们申请项目无关的实习经历对于我们的申请是没有一点帮助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实习的时候最好可以进入企业的核心部门工作,而不要为了追求企业的名气做一些不相干的工作,要时刻记住我们的实习是为了留学申请服务的。

对于那些转专业申请的同学来说,一开始直接想要找到和自己申请项目相关的实习是比较困难的,我们也可以先找一些相关度没有那么高的实习来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再申请和项目相关的实习,最后就算不能找到完美契合申请项目的实习,也可以像我这样通过调整切入点以及在CV中重点描写相关的工作经历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

选校

当年我之所以可以凭借不算高的三维成绩顺利拿到5所高校的offer,其和我制定的选校策略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当时我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了自己的选校方针,从而大大提升了自己申请的成功率,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当时的选校经历。

一开始在选择申请项目的时候,我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十分憧憬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校项目,不过像这种创立时间长、校友资源广、专业声望高的项目大多数同学都会想去申请。

而如今申请留学的同学数量越来越多,所以竞争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因此热门项目最终的录取标准要远远严格于官网上所写的标准,像加州系大学最终录取同学的GPA往往在3.7以上。

这样热门的项目因为竞争的人数太多,加上同学们各项准备工作相差并不是很大,因此很多时候在最后竞争中招生官也会考察GPA和GT成绩,这对于我这样三维成绩并不理想的人来说无疑是很残酷的。

虽然我知道如果招生官被我简历中的经历打动,我也是有机会成功申请,但是这种概率毕竟还是比较小的,所以我也调整了我的选校策略,我决定避开那些热门的项目。

后来我也对自己申请方向的所有项目进行了考察,我发现除了热门项目之外,也有很多优秀的项目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比方说我了解到了UIUC的Information Management专业是一个新成立不久的专业,专业排名等也不是很好。

不过这个专业被设置在UIUC的Information School下,而UIUC的Information School排名第一,其CS专业以及工程专业专业排名也都很高,所以这个项目即便现在实力并不是那么强,其师资力量以及校友资源也是不输给那些热门项目的,这对于我也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Information Systems专业也是一个相对冷门的项目,它的优势则来源于其地理位置。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主校区位于波士顿,另外在西雅图以及硅谷都有分校,在校区附近也有很多的大型企业,比如亚马逊的总部距离西雅图校区只有几条街之隔。这样优异的地理位置也让这个项目的同学有更多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同时在该专业中还有coop项目。项目中的同学也会有带薪实习的机会,有些同学也会通过实习的机会拿到return offer,这对于那些想要留在美国工作发展的同学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像Bentley的Analytics专业大家也都不是很熟悉,而这个专业被设置在商学院下,在最新的College Factual专业排名中Bentley在商管领域排名第一,其在很多方面也是有其独到的优势在的。

在转变了选校的思路之后,我很快确定了一份申请项目的名单,在确定自己的申请名单时,我选择了不同层次的项目。这里面有一些和我背景条件较为匹配的项目,也有一些要求较为严格的冲刺项目,另外也有两三个保底项目。

我觉得对于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选择申请项目的时候将层次拉开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提升我们申请的成功率,同时也避免我们错过一些我们有机会进入的优秀项目,不过大家在选校的时候不要申请太多的项目,这样我们也会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准备每一个项目的申请,反而会影响我们的申请结果。

文书准备

当时我完成选校以及CV准备的时候已经到了10月底,也算是按照我的申请计划顺利进行,可是在我身边申请英国硕士以及香港硕士的同学都已经拿到了offer,而我的文书还一字未动。

UIUC的Information Management只有一轮申请,截止日期则是在12月1号,所以当时我准备文书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一个月,我的心态又变得急躁起来。

不过后来我思考了一下申请文书的准备似乎并没有什么难度,因为当时我在写文书的时候其实就和做菜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在这个时候我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结束了,而我能做的就是用好自己手上的这些材料,讲好自己的故事。

现在很多同学觉得写好自己的文书就是多多使用一些高级的词汇,但事实上我们在写文书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我们一旦使用这些词汇出错,还会在对方心中留下负面的印象。

所以我们在写文书的时候只要使用一些寻常的单词就好,只要文书可以流畅通顺地表达出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好了。

另外现在在写文书的时候,很多的同学会注重在文书中写自己过去获得了什么奖项、参与了什么项目,事实上高校的老师并不重视这些,他们在考察同学们的申请文书时,最看重的是他们在各种经历中都做了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悟,这些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优势。

在写文书的时候,我们不妨多写上一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细节,这样也可以提升文书的说服力,比如我们可以写上我们成绩比较优秀的专业课成绩、经历过的科研项目、实习项目,或是海外交换的经历。

不过这些经历都是一个个分散的点,而我们在写文书的时候,就是要将这些点全部串成一条线,所以在构思文书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条完整的逻辑线索,这样你之前的各段经历才能相辅相成地展现我们申请的意愿以及自己的能力。

像我在写文书的时候,因为我本科学习的就是信息管理专业,这也是我申请中的优势,所以我也以本科的学习经历作为文书的主线索,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GPA的提升来体现我的进步与成长。

在这个主线之外,我也将自己参加的很多校园活动、海外交换项目以及实习经历写了进去,从而将我的所有申请准备工作呈现于文书之中。

在记录这些经历的同时,我也表达出我对于信息管理、商业分析兴趣的逐渐加深,以及展现我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这种真诚的表达也更容易打动招生官。

总之我们想要让文书在申请的过程中更有竞争力,最重要的还是在写文书的时候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对于内容进行优化。这也要求我们在准备文书的时候要对于自己申请的项目足够了解,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在准备文书之前最好可以到官网上查询项目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咨询有过留学经验的前辈,他们也会给出一些建议,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申请文书。

网申环节

在文书准备结束之后,所有的申请材料都准备完成,不过这之后的网申环节也是十分让人头疼的。

当时我一共申请了7个项目,而这些项目的要求以及截止日期都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不同高校的网申系统也有很大的差别,这让我不得不在不同的官网设置了不同的密码。很多时候我都不得不找回密码,这也让我十分的抓狂。

后来我为了更好地完成网申的工作,我也建立了一个Excel表格,之后把所有我要申请的项目都列在了里面,其中不仅包括了项目中的各项具体要求,同时我也会将自己的准备工作进展记录在表格之中,这样我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申请工作,确保不会出现疏漏。

在用表格记录网申工作需要之后,我再也没有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我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步工作,所以申请项目比较多的同学,一定要使用这个方法。

另外在网申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些技巧要告诉大家,首先我们在网申开始之后,可以将所有需要用到的扫描文件整理好,这样我们就不用每次申请的时候都专门去进行扫描。

另外像家庭地址、申请人联系方式等在申请所有项目的时候都是要填写的,我建议同学们可以提前将这些信息写到电脑的备忘录中,这样每次填写的时候我们直接复制就可以了,也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

虽然不同项目的申请截止日期会存在差异,但是我建议大家不要等到临近截止日期再来提交申请,最好提前集中进行网申。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集中处理一些网申相关的工作,不容易出现遗漏。另外我们集中进行网申的话,推荐人也会批量收到上传推荐信的邮件,这样也方便他们进行推荐信的上传。

在1月中旬的时候,我完成了所有的网申工作,之后我就只能等待命运的审判了,虽然当时我在申请中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做到了最好,但是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且我坚信我身上有别人不具有的优点,因此我对于申请也是充满了信心。

不过这段时间我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因为很多项目还会有最终的面试环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进行面试的准备,我针对不同高校的面试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也到网上查找了面经,为的就是稳稳地结束整个留学申请的过程。

总结

在完成所有的留学准备工作之后,offer如约而至,虽然我也收到了一些拒信,但是我最想去的UIUC Information Management发来了offer,所以我的申请总体来说也是十分圆满的。

回顾我的整个留学申请经历,不到3.5的GPA、低于105的托福成绩以及不足320分的GRE成绩,曾经让我无比绝望。

但是在我转变了心态之后,我意识到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你为了留学申请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丰富的实习、精彩的校园活动以及真挚的文书同样可以体现我们的能力,帮助我们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

回顾我的留学经历,我觉得之前我对于成绩太过看重,导致我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其他的申请准备工作。而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当时对于留学申请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相信当时如果我可以尽早着手准备并进行合理的申请规划,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到更好。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只有我们对自己保持信心,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相信大家都能顺利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

导师背景 UIUC(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信息管理专业,数据科学与分析分支硕士在读,上海外国语大学信息管理学士。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信息管理、商业分析。 收到包括UIUC, GWU, NEU, Bentley等硕士录取,专注文科转工科、低三维的留学申请,实习经历丰富。





  

相关话题

  考研复试中有哪些话是老师一听就很讨厌的? 
  请问考研学长学姐 如果是跨考 但是下学年课程还是很多 怎么平衡时间分配呢? 
  若国内考研与出国只能择其一,出国真的会比考研更好吗?大家认为在线上课马来西亚一年制的在职硕士怎么样? 
  为什么我的努力都没有得到结果和回报。? 
  准大一生,绝对会考研,要提前做些什么呢? 
  如果放弃考研会怎样? 
  请问日本留学已经发了录取书,可以不去直接二战吗? 
  你们觉得学历和能力哪个重要?真的有必要考研吗? 
  考研时一个人能有多努力? 
  跨专业保研还是考研? 

前一个讨论
在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下一个讨论
一个人出国留学会是什么感觉?





© 2025-02-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