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刚好前不久回答过,简而言之,全真教自己作的……
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蒙哥汗命阿里不哥在蒙古首都哈拉和林组织“辩经”大会。 大会以“《老子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的真伪”为题,展开辩论。
蒙哥汗规定佛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徒一起,和道士们进行辩论。全真道士们认为这实在是荒诞不经,但又迫于蒙哥汗的压力,只得沉默应对,以示不服。
因此,是论以少林寺主持福裕法师为首的佛教大获全胜,而败者以李志常为首的全真教,则被迫烧毁“伪经”经版,退还佛寺37处。次年,李志常辞世,将掌教位传于张志敬。
蒙哥汗本人“酷信巫觋卜筮之术”,本来对各类宗教皆来者不拒、一视同仁。但只因全真教祖师丘处机曾面见成吉思汗而“一言止杀”,被成吉思汗称为大宗师,所以元朝初年,全真教颇为泛滥,甚至出现强占佛寺的行为。并且全真道士多宣扬“老子化胡”之说,以至于佛道关系十分紧张。据说全真掌教李志常还曾将‘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及‘老子八十一化图’,拿到少林寺附近散布,被少林方丈福裕痛斥狂妄。蒙哥汗对此类做法极不认可,组织此次辩论纯粹是为了打击社会上日益膨胀的全真教势力。
尽管遭到蒙哥汗警告,但是全真教依然毫不收敛,佛道两派的矛盾反而日益激化,
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年),蒙哥汗再次命忽必烈在开平府的大安阁举行“辩经”,主题依旧是 《老子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的真伪”。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佛道大辩论,佛道双方尽遣精英出席。
佛教方面:以国师那摩为首,另有萨迦派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玛拔稀、河西国师、外五路僧(畏兀儿僧)、大理国师、少林寺主持、五台山长老、圆福寺长老等300余人参加。
道教方面:全真教掌教张志敬、蛮子王先生、道录樊志应、通判魏志阳、讲师周志立等200余人参加辩论。
忽必烈及其手下谋士姚枢、窦默、廉希宪、王盘等200余人负责裁判及公证人。 双方约定各派17人出席辩论,如果道教胜利,则这17名佛教徒要蓄发为道;相反,如果佛教胜利,则这17名道士则要剃发为僧。
然而,全真教依然没有抓住机会。是论,年仅23岁藏僧八思巴大出风头。八思巴不仅精通藏典佛经,还通晓儒学,博闻强识。在辩论中引经据典、口灿莲花、步步紧逼。全真教上下实在难以招架。或“无答”、或“不曾闻得”、或“不敢持论”。只得不停地东拉西扯,以图转移话题。
岂料全真道士们忙中出错,竟引证到了儒学经典《史记》上。结果被八思巴抓住话柄,诘问:“老子化胡”《史记》上有无记载?复问:《道德经》上有无记载?再问:化胡之事老子同代人有无记载?全真教方面全都哑口无言。
于是,忽必烈判定佛教再胜,令使臣脱欢将道士樊志应等17人带到龙光寺削发为僧,焚毁道教“伪经”45部。还令被道教所占237处佛寺,全部归还佛教。
自此后,终元一代,全真教一蹶不振。而少林寺则得益于主持福裕法师辩经获胜,从而得到了元朝官方的重视,有了极大的发展。
因此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大放异彩的全真道士,到了《倚天屠龙记》的时代则再不复闻矣。
全真教遭到了打压,牵连整个道教也陷入了低迷。直到明朝建立后,确切来说是明成祖立国后,学道之风才再度兴盛。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乃北方藩王窃国,为宣扬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乃屡屡假托北方神明真武大帝显圣,以示天命攸归。因而自成祖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祭祀真武大帝之风极其盛行。
而普遍认为,真武大帝的道场,便是湖北省武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