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好多人讨厌儒家?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shuo-c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现代无产阶级一员,简单谈谈我对儒家的粗浅认识,姑且算作抛砖引玉吧,有点长。

一、儒家思想本身

把由孔子创立、由其弟子门徒发展的儒家思想简单的分为人生哲学、宇宙观和政治主张几个方面,再分别评价。

  1. 对于儒家的人生哲学,没什么好黑的,比如:
  • 仁的精神:同情心、人本主义,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伤人乎不问马,民贵君轻;
  • 勤奋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反求诸己,不迁怒不贰过不耻下问,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
  • 中庸的行事准则:真实的世界是复杂的,不要极端化绝对化线性化,甘蔗没有两头甜,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点与道家思想相似,并非儒家独有,毕竟是一根藤上两朵花;
  • 圆融又进取的人生态度:用舍行藏,吾与点也;当仁不让,虽千万人吾往矣。

2. 其次是宇宙观,儒家对自然界并没有兴趣,儒家的宇宙观可以等同为历史观。简单的评价就是乡愿,首先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粉饰和编造三代历史,然后宣布人类历史是退化的,最好回到上古时代去,汉儒在这方面是最无耻的,结果出了王莽。外国学者有这么幼稚和乡愿的历史观的,我也知道一个,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的作者。

3. 最后是政治主张与社会改造。什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无失其时,孔孟两夫子满天下游说,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看不到井田制已经崩溃的历史趋势,反而逆潮流而企图回到文武周公的时代,孔子孟子活着的时候就推销失败,如果因为他们没有实践机会而无法否定的话,忠实信徒王莽的亲自实践和他的下场还不能当做证据吗?为何中国两千年来是外儒内法,因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只能喊喊口号,但法家能提供一套具有高度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如果一定要说儒家在这方面成功的地方,那就是为宗法制农耕社会设计了一套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得到了统治者表明上的赞同,并且被部分遵行。你可以说它是万恶的封建礼教,满本都是吃人;然而,在古代的农耕社会,选择并不多,不选礼教,就选宗教,不浸猪笼,就烧女巫,至今仍有虔诚的教徒说无神论者无道德,因为东亚之外的世界,没有独立于宗教的道德体系,不信神而有道德是不可想象的。

二、儒家思想及其政治地位在历史中的演变

在汉武帝之前,儒家的政治主张由于缺乏可行性,一直无法得到统治者的青睐,直到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一套新的官方意识形态,推行了被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然而罢黜百家是假的,独尊儒术也是装样子喊口号,目的是请儒家为中央集权背书,法家的人照样重用,开启了外儒内法的时代。汉帝对儒家的真实态度如何呢?汉宣帝曾训诫太子:“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儒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就是说让儒家做吹鼓手可以,让他们做事是靠不住的。站在统治者角度批判儒家,可谓非常精当了。

中国古代各家思想,并没有你死我活的宗教冲突,由于统治者的暧昧态度,自汉朝以降的一千年岁月中,读书人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并没有拘泥于一家一派,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哪个有用学哪个,从汉到唐的一千年里,都不乏倾向于道家或者法家的宰相,在汉唐时期,读书人并不能和儒家或者儒生划等号。然而,这种兼收并蓄的思想风气开始颓靡于宋朝,这个科举制度第一次绝对主导官员选拔的朝代。从宋朝开始,士大夫们开始重视所谓的道统,无不视孔孟为正统,法家和道家成为末学,彻底靠边站了。全面的应试教育导致中国的读书人全面的偏科。明清两朝,八股取士,士大夫们偏科更严重,资质平庸的一辈子只知道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连史书都没空读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以为我会用铁血挫宋来黑儒家,那么你就错了,把挫宋的弱和烂归结于一个思想流派,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宋朝之所以挫,是因为它生下来就衰老了。汉唐之所以强盛,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大规模重新分配土地以革新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吸收秦朝和隋朝这两个为王前驱的短命鬼的教训创新政治制度,所以汉和唐都是焕然一新的朝代,自然活力四射。宋朝与汉唐相比毫无新朝气象,只在残唐五代的基础上做修补,不抑兼并,放任冗官,加速堕落。然而宋朝并没有重蹈曹魏两晋和五代的覆辙成为短命鬼,却一度占据大部分中国,延续国祚三百年,可以说是超水平发挥了。这就好比一台汽车,已经被唐朝开得破破烂烂,宋朝君臣接手这台破车,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没换,修修补补又开了三百年,这操作水平应该非常了得。

用明朝来黑儒家比用宋朝更合适。因为明朝和汉唐一样,是在建朝初始大规模重新分配土地的崭新朝代。但是明朝虽然重新设计了上层建筑,但以其历史成就来看,却略逊汉唐,是不是可以说明这上层建筑不如汉唐精致呢?其中的原因,固然可以指责朱重八文化水平低,导致眼光和格局较小,但是明朝中后期,文官系统尾大不掉,一方面党争激烈,另一方面使得权力格局失衡,皇帝不得不用阉人制衡文官,严重破坏政权的规范与稳定。

前面已经提到,儒家真正拿得出手的是修身哲学,然而到了明朝,僵化的官定理学和八股取士已经让儒家的意识形态腐朽不堪,士大夫阶层的荒淫无耻和虚伪颓废到了空前地步,这里就不展开了,晚明的文艺作品和文人笔记多得很,里面都有生动描述。意识形态腐朽僵化,这些黑锅扣在儒家头上,儒家似乎躲不掉,因为诸子百家只剩儒家了,你不背锅谁背锅?然而是谁不能容“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把孟子搬出孔庙的?是谁继承了蒙古人的廷杖制度大用特用摧折士人尊严的?是谁把读书种子灭十族连学生都不放过的?是谁发明八股取士钦定理学正宗让读书人严重偏科让儒家彻底僵化的?儒家该背锅没错,朱皇帝也应该抱着腐烂的儒家一起背锅

再用满清反向论证一下。满清和两宋一样,同样不是崭新的王朝,但是满清开着明朝的二手车,开得比宋朝还好,是中国自秦以后二手车开得最好的朝代,这是为啥呢?因为关外野蛮人武德充沛?得了吧,八旗兵在吴三桂造反的康熙早期就已经烂透了。我认为满清吸取了明朝翻车的教训,始终没有让帝国权力格局失衡。有八旗贵族压制士大夫官僚,清朝的执行力比中晚期的明朝强多了,雍正朝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种政策在明朝是不可想象的,在满清么,多搞几次文字狱,士大夫就服服帖帖了,毕竟刀把子握在八旗贵族手中。文字狱对文化传承伤害很大,汉人王朝可能会投鼠忌器,但我大清乃关外鞑子,心理负担是不存在的。

于是,儒家作为一个影响国家政治和指导士民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体系,如果说在明朝已经堕落到深渊,那么在满清已经灭绝了,但是腐烂的尸体还在。被现代人实为吃人的封建礼教之典型的贞节牌坊寡妇守节殉夫什么的,事实上与孔孟思想并无直接关系,反而可以看做官方意识形态腐烂尸体的一部分,作为儒家已经死亡的证明。满清最发达的学术是考据学,就是文字考古,思想挖坟。

至于民国时期蹦出来的新儒家,水平有限,只读过一点熊十力的文章,没读懂,似乎引入了佛教的视角和西方的研究方法,不敢妄评。中国古典社会在民国彻底崩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民国的儒学可能也是另一种考古吧。

今天媒体吹捧的所谓国学大师,应该说是国学僵尸。踏实做学问的学者也有,比如北大的李零教授,在下见识浅薄,认为李零教授对儒家的见解是最客观和清楚的,他的学术态度我非常推崇。

小结一下: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直到明清的两千年里,汉唐的强盛不是儒家的主要功劳,两宋的衰弱和明清的猥琐也不是儒家的主要责任,因为在外儒内法的政治实践中,儒家不过是中华帝国这家千年老店的一块招牌,店子宾客盈门的时候,招牌自然看起来金光闪闪,店亏损倒闭,招牌自然也残破不堪。招牌亮不亮眼可能会影响生意,但是如果认为店子的生意取决于招牌的闪亮,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唯心主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决定一个王朝兴盛的,主要是经济和税收制度,在古代的农耕社会,就是王朝建立时有没有较为公平地重新分配土地,毕竟在古代,自耕农良家子是主要税源和兵员。而官制、兵制、法律等上层建筑部分,会被统治者选择的思想流派影响,但是与经济基础相比,起到的作用是次要的。

了解儒家演变的历史轨迹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儒家的命运是一个悲剧,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先秦的儒家是一个有点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青年,虽然幼稚,但一腔热血,但后来为了获得政治影响力,不得不与皇权合作,不断对现实妥协,最终堕落,变得虚伪而无耻,可以说儒家的演变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红与黑》。如果一定要给这出悲剧找一个原因,我想应该是儒家不独立,要施展抱负必须依附于统治者,结果反而被统治者完全驯化。但是,人类历史上也有走独立自主路线而非常成功的思想派别,比如穆罕默德和润之。(今天有一些新儒家喊出了“儒家社会主义”的口号,其用意与千百年前如出一辙

三、关于儒家的误解,黑儒家之前必须了解

  1. 儒家并不能单独代表中国传统思想

欧美学者一提到中国或东亚诸国,就说什么“儒家文明圈”,把古代中国文明等同于儒家文明,这很显然是对中国的无知,偏偏这种观点被强势的欧美话语权传回中国,让许多中国人也形成了这种误解。首先,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体两面,一根藤上两朵花,虽有不同,但互相兼容,同样继承自三代的上古智慧。孔子和老子都不是思想流派的独创者,而是总结和继承者。老子为周王室的守藏吏,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一心想继承和恢复周公之礼,孔子也去老子那里做了几年高级访问学者,二者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源的。

直到宋朝,儒家才取得意识形态的绝对主导地位(唐朝的国教是道教),华夏正是从宋朝开始了一千年的下坡路。但是这个锅首先要甩给“独尊”,其次才是“儒术”,因为思想和市场一样,最怕垄断,长期一家独大的垄断,必将导致没有交流缺乏竞争,最终腐朽堕落。欧洲本是膏腴之地,然而在被天主教绝对主导的中世纪,贫困愚昧到了极点,直到十字军东征从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带来新的知识和思想,欧洲才慢慢走出黑暗时代。

2. 儒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面貌,黑儒家之前先定一下历史坐标

  • 先秦儒家,孟子派,荀子派
  • 汉儒,董仲舒的今学,引入一些奇怪的东西
  • 宋儒,吸收了道家和佛家,开始补齐儒家缺乏形而上哲学的短板
  • 明儒,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道学的反动
  • 清,有儒吗?头都剃了,儒家已死

3. 儒家和地主士大夫并不完全重合,虽然后者自明清以来试图成为中国的婆罗门阶层,但是并没有成功。古代的士大夫阶层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意识形态,比如道家,佛家,法家,今天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选择就更多了,比如亚伯拉罕一神教,及其现代衍生变种,比如安利,或者敏珠籽油神教等等。

4. 封建文化糟粕不都儒家造成的。儒家虽然赞成等级制度,但是也强调权责对应。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是正宗儒;君要臣死不死不忠 父要子死不死不孝,这是明清僵尸儒。《弟子规》和各种女学班是僵尸国学的典型代表。从汉唐到明清,中国妇女权利是不断下滑的,这与儒家的堕落与华夏文明的衰朽是同步的过程。

四、儒家对华夏文明的伟大贡献

昨天没空写完最后这部分,所以让读者看得一头雾水,今天写完

  1. 为什么说没有孔夫子就没有秦始皇?

这句话当然不可从字面意义理解,这里的秦始皇其实指代废封建置郡县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自秦始皇开始的以中央委任的文官统治取代世代分封的贵族统治的大一统中华帝国模式,而孔夫子指代的是有教无类而不语怪力乱神的大规模非宗教化的平民教育。这一变革的首要因素,那必须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农具的应用、种子的改良、水利技术的进步等等农业技术大发展。除了生产力的发展外,上层建筑的更新也需要社会力量提供独立的准备,那就是文官从哪里来

孔子之前,官师一体,知识为封建贵族垄断,作为统治阶层的分封贵族是不可取代的。虽然无法考证孔子是否是民间办学第一人,但孔夫子绝对是第一个有大规模影响力的民间教育家。孔子之后,儒家弟子在天下广泛施教,另外也激发了其他思想流派如墨家的有组织办学。到战国时代,平民出身的游士已经遍及天下,他们成为了郡县制的人才基础

“秦始皇”和“孔夫子”都是华夏文明独有的。世界其他文明中,知识要么被贵族垄断,要么被宗教人士垄断,要么需要引入异族知识分子。英国创建于12世纪的牛津大学,最早是教会用来培养神父的地方,在20世纪以前中东,平民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去伊斯兰学校,在东南亚是去小乘佛教的寺庙。这种局面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家权力长期被宗教势力把持,比如中世纪欧洲,很多国王不识字不会算术,税收、立法等权力完全被教士垄断,教皇开除国王教籍,国王就得下岗,这种形态的蛮夷社会是无法和华夏相提并论的。

2. 为什么华夏文明可以散而复聚,罗马却一蹶不振?

在西元三世纪到四世纪,东方的华夏和西方的罗马都遭遇了相似的危机。在东方,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之后,迅速陷入八王之乱和随后的五胡乱华,然后衣冠南渡,华夏世界分裂为南北两部分,而南朝前期保持了相对的政治稳定,延续了文化道统。在西方,罗马帝国在中国八王之乱时期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罗马只惨淡经营了一个世纪,就被蛮族摧毁,和中国北方一样,蛮族建立的政权旋起旋灭,兵连祸结,混乱不堪。那么为何华夏能再次统一,而欧洲却永远分裂了呢?我认为,这里儒家还是有功劳的。

在西罗马原有地盘上建立的蛮族政权,刚开始并无文法制度,不能称国家,只能算部族政权。作为统治者的蛮族军事贵族,大多是文盲,维持稳定的行政和收税算账这种事情,他们干不了。这时,天主教会趁着混乱局势,凭借对知识的垄断,帮助蛮族政权建立稳固统治的同时逐渐渗透,乃至把控世俗权力,攫取经济资源,形成了欧洲中世纪传统,直至近代,比如帮助路易十四称霸欧陆的黎塞留,是一名红衣主教。在中世纪的欧洲,罗马教宗的地位比国王更为尊贵,绝不仅是因为精神领袖的身份,而是天主教组织深刻影响欧洲诸国的行政和经济,对诸国分而治之,仿佛周天子未衰之时。正如周天子无法欢迎秦国一统六合,罗马教宗也不会喜欢欧洲再次统一,即使意大利半岛的统一都要阻挠。与此相反的是东罗马帝国长期维系统一,东正教大牧首,一直老老实实做东罗马皇帝的辅弼,而无法凌驾于皇帝之上,是天主教会的绝佳对照组。

而在中国南北朝这一绵延近两个世纪的大分裂时代,宗教势力也同样扮演过重要角色。这一时期,佛教随着侵入中原的胡人大肆扩张,不仅疯狂兼并土地控制农奴还不交税,与国家政权争夺经济资源,在南朝导致了梁武帝的政权和人生双破产,在北朝,胡僧勾结军阀护法,大肆打压儒道,侵染政治,终于引起警觉,历史的三武一宗灭佛中,发生在南北朝时代的就有两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和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现代中国人是很难想象如今看似人畜无害的佛教在当时有多么嚣张。

除了东亚之外,在古代,宗教组织垄断平民教育是普遍现象。如果我们开个脑洞,假设中原儒道传承断绝,平民百姓想受教育,只能去宗教组织办的学校,就像东南亚国家,寺庙学校一体,灭佛行动能成功吗?即使侥幸成功,皇帝任用的官吏都是宗教输送的,宗教势力迟早又会死灰复燃,和晚唐太监势力一样。如此一来,宗教组织控制经济,垄断知识,深度渗透政治权力,扮演和中世纪天主教一样的角色,它会乐见中华一统吗?如果不同宗教都来争夺中原,比如佛教在北朝灭佛后全力支持南朝,北朝为抗衡南朝全面引入祆教,中华大地会不会有宗教战争和绵延千年的宗教仇恨?

通过垄断知识和精神洗脑,攫取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是世间一切宗教组织的本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大一统的世俗政权,正是宗教组织甚为忌惮的。儒家兴办世俗化的教育,培养了大量敬畏神而远之的知识分子,为行政系统独立于宗教组织提供了必要条件,为中国大一统的维系做出了贡献,使中国免于像欧洲那样永远分裂的命运。

~~~~~~~~~~~

小结一下:

儒家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在各家各派中最重视教育,为古代中国培养了大量不语怪力乱神的平民知识分子。正如犹太人很厉害,不是因为犹太教有多先进,而是因为犹太人在西方社会中最重视教育。

五、一点有立场的私货,可以不看

1949年一个逆天改命的奇男子带领华夏世界开启了全新的千年大循环,彻底告别了秦始皇,不论立场,儒家崇尚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全部做到,但他自称是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取代了秦始皇没错,但是马克思能完全取代先秦诸子吗?我觉得只能说部分取代吧。从道家的宇宙观来看,人类社会哪会有什么终极形态?不管这种终极形态称作COMMUNISM也好,还是敏珠籽油也好,都有一股浓浓的亚伯拉罕一神教的熟悉味道。未来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任何的神或先知钦定的。

六、当我们批判儒家时,到底在批判什么?

儒家,只剩下思想价值,文化价值,作为古典意识形态的儒家,早就死了,再也没有一丝一毫复活的可能,只剩下尸体任人鞭挞或悼念。在如今的舆论场上,有一股势力打着复活儒家的旗号,我看他们的目的是借儒家的尸还婆罗门的魂,这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

另外,还有一类,严格的说应该是两类势力,打着批判封建礼教的名义,实际上仇恨华夏文明。不光黑儒家,只要和华夏沾边的都黑,这种人在知乎好像特别多,请大家在黑儒家的时候和这种人保持距离。不信的话,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你讨论继承和发扬华夏思想的精华,赞扬民族英雄,A跳出来说这是封建思想,不够现代,应该和国际接轨(国际是什么,你知道的),B会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反对民族主义;
你说好吧,我们讲天下大同,均富理想,A又跳出来跟你讲自由化市场化才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高效方式,B又说要民族团结要尊重宗教传统;
你跟他讲管子,韩非子,政府本来就应该拥有干预市场和宗教的权利,而liberal capitalism的内在缺陷不仅不公平,而且妨碍社会效率,必然不可持续,A又说这是通往奴役之路,B说虽然补贴是极好的,但是你没有信仰,没有灵魂,竟敢染指神的权力。

怎么样?是不是挺眼熟的?跟你一起黑儒家的,不一定是你的战友。


本回答有点长,说的不过是寻常道理,如果你想对儒家有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想黑或者想粉,我推荐你读一下北大的李零教授的文章和著作。我所知道在研究儒家的现代中国学者中,李零教授对儒家的批评和理解,最符合一个现代的新中国人(区别于古代、民国时代和港台地区和外国)的视角,他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我非常推崇。

贴几篇李零教授短文的链接,看看什么叫做犀利:


user avatar   lei-ting-z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儒家,农业文明大平原集权制国家的良方,也是唯一一张千金良方。在一条长河和河两岸无穷无尽的平原生存的文明里必然会诞生儒学。儒学既可以诚恳的把农民地主绑到地里,又可以做士大夫们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标杆,更可以让集权者做到那张椅子上名正言顺的牟取国家利益。儒学制定了规矩和顺序,最大程度上确保有地的人,有地而且有知识的人和有军队的人三拨人直接达到利益的平衡。

但我们现在的国家,是那群想要把地分给每一个人,让军队保卫每一个人而且有知识的人建立的。旧的,恶心的,死板的利益分配方式不能满足他们对生产力和利益的渴求,所以,儒家失去了他生存的土壤,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合该去死。如今的儒家,应该以万人尊崇无比高贵的形态死在它的神座上,而不是继续被某些心怀恶念的投机分子打着它的名头在阴暗鬼祟之地苟且偷生。

我尊重儒家,我讨厌那些拿着这具尸体摆弄成他们想要的姿态的人。


user avatar   EMWF-Record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联合观察日韩这两个国家的各种社会问题/特征,来分析儒家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套系统产生的思想钢印使人注重宏大叙事,将个人作为工具和手段,却使集体/外部世界的反馈成为目的。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这套系统常常压制个体去追求/强调个人的自由快乐与生命品质。

它让个体为了集体/外部世界的反馈存在,而不是反过来。

这种情况下,你要是讨厌,说明你是个脑子清醒的正常人,因为这玩意儿反本能/人性且干扰你追求自由/快乐和生命品质。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会真心喜欢资源长期约束下的精神高度自律呢?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夷代夏,是德运兴替,天命所归。

以下犯上,是乱臣贼子,得而诛之。

这种侵略征服正义,内战夺权可耻,联虏平寇光荣的逻辑,跟现代民族主义逻辑完全是不可调和的。元清二朝修史时千方百计抹掉曾经臣服于金朝和明朝的痕迹,做这种在今日逻辑下不可理喻的行为,原因正在于此。

比如说按照儒家伦理,李自成万恶不赦,努尔哈赤十恶不赦。而丰臣秀吉如果侵华成功的话,倒是得天下古今至正。。。。

还有儒家法律观,跟现在的法律观完全是两个极端。中国古典法律是基本不存在平等主体的。君臣,官民,良贱,父子,长幼,尊卑,男女等等,皆在法律层面上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涵盖从定罪到量刑间所有程序。可以说是以不平等为常态,以平等为例外。

这种逻辑下,老实说,别看现在皇汉和民族团结党天天撕逼民族不平等。其实在当时根本没啥意义,因为老百姓根本感受不到有什么特殊性。。。。

儒家是一种动态种姓制,今日鼓吹儒家者,非蠢即坏。。。。。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对于基督教进行了如下评价:

基督教之所以引起这样强烈的仇恨,并非因为它是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政治制度;并非因为教士们自命要治理来世的事物,而是因为他们是尘世的地主、领主、十一税征收者、行政官吏;并非因为教会不能在行将建立的新社会占有位置,而是因为在正在被粉碎的旧社会中,它占据了最享有特权、最有权势的地位。

这个评价对于儒家同样适用:

儒家之所以引起这样强烈的仇恨,并非因为它是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政治制度;因为他们是尘世的地主、缙绅、特权者、行政官吏;因为它占据了最享有特权、最有权势的地位

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事实,作为“最享有特权、最有权势的地位”的儒家在人民强烈的仇恨中已经实际死亡,如今的中国也没有了其生长的土壤,任何学说都是需要社会土壤的。如今我们谈论的儒家,只是作为历史和思想史研究对象的儒家,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儒家。就像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所说:

儒教已死,儒教万岁,我现在也可以是儒教徒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作为意识形态、现实实在的儒家已经死亡,客观的研究作为历史实在的儒家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今我们人人可以做儒家徒,这种儒教徒并不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是为了知古今之变,因为谈中国历史,却对儒家没有深刻了解,注定是盲人摸象。

现在“儒家”这个词,只是一种历史概念。如果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对任何一种历史概念怀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将会极大的影响自己看待历史的深度。例如,就像红茶魔术猫所说的

知乎有个“儒家大师学派”,代表人物就是荒木彦吕飞,动不动就把各种历史屎盆子往“儒家大师”身上扣——仗打输了是因为儒家大师,科技不发展是因为儒家大师,政治腐败是因为儒家大师,经济不发展肯定也是因为儒家大师……

这种论调,除了哗众取宠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可以说是垃圾。

至于说如何看待作为历史概念中的儒家呢?

一言以蔽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明儒中的阳明心学,动不动就非常轻蔑的一句“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坦白来说,除了满足自己的阿Q精神和逞一时嘴舌之快以外,没有任何用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

阳明心学为何能够在明中后期风靡天下,它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没有社会基础的学说,注定只是空中楼阁,即使阳明先生再立功立言立德,也注定是无源之水。此时的我们,应该仔细了解张居正一条鞭法实施对于社会消费力的释放,马尼拉大帆船运来的美洲银元对于明朝白银准货币化的巨大推进,以及一条鞭法和马尼拉大帆船两者结合所产生化学反应让明朝“士、农、工、商”四个“阶级”产生的“纵乐的困惑”。此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提倡“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人皆可以学圣”的阳明心学会在明季成为风靡天下的显学。

儒家是一种思想史。

PS:怕大家对我说的现在没有儒家有误解,说一下我对如今所谓的打着“通三统”口号的中国新儒家的看法:挑梁小丑,不值一提,打着为天地立心的幌子,骨子里还是中国人的“国师情节”;说的是圣学,玩弄的只是“魂兮归来”的那一套会道门假把式。

钱穆、牟宗三、余英时这一脉非大陆的新儒家人物才是真的胡适口中的“我现在也可以是儒教徒了”,蒋庆一类的人只是站在儒家尸体前装神弄鬼的尸祝。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要转移自己愤怒和无能的情绪。这很正常,可以理解。

把近代落后推到儒家身上去,幻想假设是“西方先进思想”,那么中国可能就不会这么惨。近代落后不是近代人的锅,而是儒家的锅,然后有些人脑洞开的比较大,就干脆一口气否定到中国文明的源头了,创造出什么河殇之类的。但是你不要和他谈被大英帝国殖民了几百年的印度,因为他会长叹一声:中国人为什么不反省啊。

这种推卸责任式思维,不是只有中国人有,全人类都有,美国人觉得我失业,不是我的问题,是中国人的问题,是墨西哥人的问题,是中国人“偷窃”了美国人的工作,然而当富士康把工厂开到美国,死活都招不满人,我在美国人回帖下又看到美国人责怪当年和富士康签约的威斯康辛州州长,觉得前州长给富士康的待遇实在太好了。反正都是中国人的错就是了。

所以你要明白这种思维,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儒家被讨厌。

有些人抨击儒家完全不是为了抨击儒家,而是为了宣扬自己的观点,比如说女权吧,孔子生活在比耶稣还早四五百年的时代,你跟孔子谈女权,不客气说一句:纯粹吃饱了撑的,你还不如去谴责为什么李世民汉武帝不搞工业革命呢。你去把旧约读一下,动不动种族灭绝,孩子都不放过,上帝整个一个希特勒好不好?现在不天天还有基督徒要传教?

还有些人,纯粹是无知,恕我说一句,屁都不懂,就开始胡乱批判,我还见过有人狂吹“清教徒”如何如何好,什么创建美国精神,然后踩一脚儒家,有几个人知道当年这帮清教徒在北美大陆建立的政权是政教合一的政权?不知道是吧,不知道吹什么?

我就说了,现在中国自大的问题就是穷,要是是发达国家,保证没人说三道四。毕竟鸦片战争都能被吹成“给中国送来西方文明”,亏得希特勒没成功,成功了保不准是为了清理地球多余人口绿色环保呢?毕竟像海盗这种货色,都能做成娱乐产品供大家消费,“海盗精神”,我能说啥?

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他那个时代,他说的那些话,是想要人做个好人,社会有秩序,如此而已,你非要强行以现代人标准去要求两千年前的古人,我能说什么好?我就不是两千多年前,就几十年前,种族歧视还是对的,几百年前,种族灭绝还是没问题的。

然而你却来要求孔子这样那样。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谈政治,谈哲学,谈思想,谈诗词,谈来谈去无非就是在抱怨自己的才华,自由和美好的生活都被这些,政治,哲学,思想和诗词给坑害了!

儒家没啥可讨厌的,两千年前的孔子不需要为两千年后的闭关锁国背锅。要埋怨儒家,为啥不埋怨老子没发现《相对论》,墨子没造出机关枪?为啥不埋怨诸葛亮为啥没造出坦克车?

祖宗留下的儒家学说,是适应当时情况,解决当时问题的东西,你说它不好,那到底是强汉不是儒家?还是盛唐不是儒家?还是富宋不是儒家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有人中黄(人屎)入药,那个时代吃这东西也就吃了,今天科技发达到这种地步,谁要是还拿着《本草纲目》去吃人中黄,那这到底是《本草纲目》的问题,还是那个人的责任?

啥问题都要推给祖宗,最好自己不劳而获,一生下来就富有四海,做春秋大梦吧!咱中国的祖宗不欠子孙后代的,别的不说,能守住东亚最好的这么一片地盘这个功业就已经了不得了。埃及的人种都不知道换了几轮,巴比伦文字这世界上能认识的也就几十个人,印度被人殖民了一百年,现在都是附属于西方国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厉害啊,古希腊文明断了一千年,古希腊民族造不知道融合到哪里去了,古罗马也牛逼,日耳曼人早就给他们换种了。

你看原发性的文明,种族和文明并存的有几个?不就中国一个吗?君臣父子再不堪,在低下的生产力下,这就是种族壮大的法宝,诗书礼仪再束缚人,它就是文明延续的载体。落后生产力,儒家这一套就是最优解,有啥可埋怨的?

你说它束缚了人的思想,说它导致工业革命没发源在中国。我跟你说,没有儒家的地方多了去了,非洲怎么样,美洲怎么样,大洋洲怎么样,中东怎么样,南亚怎么样?工业革命了吗?原住民都是啥状态?你倒是说说?儒家跟这些地方的思想比比,你觉得它怎么样啊?

对!近代中国是固步自封,但那是儒家的错吗?你倒是跟我说说为啥日本这么快就迈入现代化了?它不是儒家思想的国家吗?那问题是儒家思想还是运用儒家思想的人?


user avatar   alan_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讨厌绝大部分儒家思想和儒家人(姑且称为A),我只讨厌极少数的儒家思想和儒家人士(姑且称为B)。只不过在我“恶毒”的敌视B的时候,A总是站在B后面,这就很无奈了。自己不割裂,那就别怪别人一并打击了。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君君没了,父父没了,只剩臣臣子子,

源自先贤的完善律法与道德,用来律己那是第一善法,不律己只律人那是第一恶法。

所以好多人讨厌儒家。其实讨厌的,是专制。




        

相关话题

  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该怎么理解? 
  孔子会如何回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何评价易中天说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严重阻碍科学发展? 
  儒家主张守孝要三年,对此如何评价?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和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都阻碍社会发展吗? 
  孔子所提的“大同社会”有可能实现吗? 
  儒家文化圈得到长足发展,是因为尊儒的结果,还是因为是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桎梏才得到的结果? 
  如何看待“没有儒家就没有中华文明"这种说法? 
  有人说儒家在今天的中国早已名存实亡了,你同意吗?什么样才是儒家已经亡了? 
  孔子和牛顿谁对人类的贡献更大呢 ? 

前一个讨论
如果曹操统率100,诸葛智力100,吕布武力100,那日本战国名将大概什么水平?
下一个讨论
香港大学为什么在全球排名比北大、清华还高?香港大学比北大、清华好在哪里?三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