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 第1页

  

user avatar   jiao-shou-yi-dui-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论文的第一步是找文献,文献就是在一个浩瀚的数据库中筛选最适合自己的文献。一般我们使用的数据库有如下几个:Web of Science, Scoupus, google scholar等,这些文献如何筛选?一般我们是按照如下几个指标筛选:最近五年文献,高引用次数文献,期刊知名度,作者知名度。

之所以更新上面数据库,是因为前面有个回答里面说的那几个数据库,我除了google scholar其余都没用过,所以我从学术的角度觉得回答很不专业,知乎是分享知识的地方,但至少应该对自己分享的知识负责,不是随便哪里抄点东西就能。。。

参加我论文辅导的同学第一节课就是讲如何运用论文数据库,真是在看不下去乱讲而且荒缪的回答,难道学术也可以乱讲?可以不负责?

正式开篇

最近两年团队辅导了50多位包括国内硕士和海外授课型硕士在内的硕士论文,发现很多同学对写论文还是很迷茫。正好,前不久读到一篇关于如何写好硕士论文的文章,介绍了如何写作商科和社科的硕士毕业论文,这篇文章比较适合授课型的英文硕士学习,国内相关专业的硕士也有借鉴意义。因此,我把这篇文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分享出来,除了简单介绍一下文章内容,也加入了一些我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全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定义研究问题

文章内容:硕士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如何找到一个合格的研究问题,一个合格的研究问题往往需要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Clear 2-Forcused 3-Concise 4-Complex 5-Arguable

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介绍了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并举了一系列实际例子,去说明什么样研究问题是好的研究问题。

本人观点:这个部分我觉得应该加上:Valuable 和 Feasible也就是研究有价值的问题且可行强,这个是选题需要补充的内容。

第二部分:阅读文献并设计实验

文章内容:这个部分作者主要介绍了应该阅读哪些文献和怎样收集数据,数据分类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Primary data ,Primary data 和 Territory data,具体的定义大家可以看看原文。其次,作者还给出了典型的硕士毕业论文的结构图,清晰明了。

本人观点:相比于一手收据(Primary data)和二手数据(Primary data),作者对数据的分类增加了 Territory data,这点挺好,而且作者用了一个图表示,大家可以收藏:


第三部分:论文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文章内容:这个部分作者主要介绍了如何避免论文的抄袭和如何跟踪并记忆文献内容,论文查重部分作者推荐了Turinitin 查重,并给出了一些抄袭的案例,教会大家如何避免抄袭。而文献跟踪部分可以按照如下的表格进行总结:

Author,
Title
Date
Location of research
Sample size
Research methods
Main findings

个人观点:这个部分很有参考价值,比较 detail,适合同学们认真读读。

第四部分:论文写作流程

文章内容:文章从十一个步骤讲述了如何写作一篇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

前五个步骤主要是讲解论文写作的规范包括题目页,摘要关键词,致谢,目录和图表;

第六步主要介绍了Introduction 部分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一共分为7个steps:

Step 1: Introduce your topic

Step 2: Describe th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gap.

Step 3: Establish your research problem and importance

Step 4: Specify your objective

Step 5: Definition of your hypotheses

Step 6: The methodology

Step 7: Map out your research

第七步介绍了如何写作 literature review,关键是如何体现 review的“回顾“和”总结“两大特点。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展示关于某个主题的已知信息以及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和发现。文献的主体应该是全面,有重点的,组织清晰,主题相关的。提供足够但不详尽的细节,因为您的读者是专业人士,并且熟悉该主题。同时需要表现出来你的工作与其他研究人员所做工作的关系。

第八步介绍了实证研究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一共分为6个steps:

Step 1: Setting your methodology approach

Step 2: Describe your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Step 3: Describe your methods of analysis

Step 4: Describe your research model

Step 5: Describe your sample

Step 6: Present your findings

第九步详细讲解了作者对讨论和结论部分写作的经验

第十步和十一步主要介绍了 Appendices 和 Reference 的写作规范。

本人观点:感觉文章中有些章节的前后顺字有点问题,可能不同学校对论文章节的要求不太一样。但是,作者详细讲述的关于各个部分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建议同学们可以精读这个部分。其次,关于文献综述的部分,作者强调了文献综述按时间顺序和主题为线索去写作,我个人觉得有时候不一定按照时间顺序,只要符合逻辑的把文献串联起来其实也可以。

第五部分:论文检查

文章内容: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强调了检查的重要性和检查的流程:

Step 1: Check if you answered your research question and verified your

hypotheses

Step 2: Check the format of your work

Step 3: Check the balance between your chapters

Step 4: Review your plagiarism level

Step 5: Do not forget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of each chapter

Step 6: Verify that your literature review is focused on your main subject

Step 7: Discuss your empirical findings with experts, instructors and supervisor

Step 8: Verify your references

Step 9: Verify your achievement level

本人观点:我挺佩服作者把检查这一步单独作为一章拿出来讲解,让我感受到作者的认真态度,也对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和同学表达了一个严谨的科研态度。

第六部分:准备论文答辩

文章内容:这个部分从以下四个部分介绍了如何准备论文答辩:

Step 1: Prepare the content of your presentation

Step 2: Define the plan of your presentation

Step 3: Use PowerPoint or other software to create slides

Step 4: Practice and review the details of your presentation

本人观点:这个部分作者写的很好,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准备答辩内容和一些基本的答辩礼仪和规范,我自己也重新学习了。

后记:这篇文章应该是2021年发表的,写的非常不错,我有几个朋友也问我要了这个文章给他们的研究生学习。我为了写这个回答,自己泛读了一遍这个文章,强烈给大家推荐。

最后,欢迎有论文辅导,研究计划辅导和学术问题咨询的同学,通过知乎付费渠道咨询:


user avatar   gang-xing-you-k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本科到现在,毕业论文写过,期刊论文也写了不少,唯一的感想就是:想写出一篇毕业论文得靠平时的知识积累,想写出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就离不开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



说起老师的反复指导修改,那就得感谢我写毕业论文那会儿在导师不管、自己也不会的情况下全面指导我完成毕业论文的学长和老师了,选题、找资料、看文献、整理文献到开始定框架、填充内容,多亏了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最后成功完成了论文~

【我感觉最好的一点是可以先找到心仪的老师后上课,在这里分享一下机构的联系方式!】

接下来就是正文啦,下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享一下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

一、看文献

量变会引起质变。当我们写论文思考半天却写不出一个字的时候,可以去看看文献找一下灵感,想写论文首先要学会看文献,想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更是需要大量阅读文献。



(一)查找文献的常用方法

1、直接进行论文关键字搜索

直接搜索某个专题的论文,“关键词”和“摘要”是论文的特征词汇。
如:Google学术搜索:http://scholar.google.com
百度国学搜索:http://guoxue.baidu.com


更新:如果谷歌学术搜索打不开,可以试试这个:

google学术镜像——谷歌学术镜像_Google学术搜索导航

显示【现在访问】的都是可以打开的网址~

2、在论文网站上进行搜索

有部分网站是收费使用的(比如知网),下面分享一下免费的网站哦。

  • Library Genesis
网址:http://gen.lib.rus.ec
下载方便,几乎每天都在更新。


  • DOAJ
网址:https://doaj.org
目前DOAJ除了查询OA(Open Access)期刊外,还可以查询部分期刊的文章内容


  • NSTL开放学术资源系统网
网址: http://oar.nstl.gov.cn
NSTL作为国家战略科技资源保存和服务基地,一直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文献保障服务。


  • BookSC
网址:http://zh.booksc.org
大多数是PDF、DJVU、EUPD格式。


  • cnpLINKer
网址:cnplinker.cnpeak.com/
给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查阅国外各类期刊文献的综合网络平台。


  • Socolar
网址:http://www.socolar.com
旨在为用户提供OA资源检索和全文链接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


  •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网址:https://www.plos.org
PLOS出版8种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开放存取期刊。


  • OALib
网址:http://www.oalib.com
涵盖所有学科,包括科学、科技、医学和人文社科等种类。


或者多看导师的论文、师兄师姐的论文/毕业论文(这样也可以了解一下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再根据他们的参考文献来找文献。


二、阅读整理文献

查找到文献资料后,最重要的就是开始阅读,整理归纳文献。

阅读文献时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篇文章都通篇阅读太浪费时间,而且看到后就忘了之前看的内容。

问题不大,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看文献,看文献的时候每个部分要注意看什么~

1、如何读标题

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来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再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下次自己写时候就可以灵活运用~


2、如何读摘要

快速浏览一遍,摘要部分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我们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就明白了。摘要部分篇幅有限,通常都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不过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出作者这篇论文主要围绕的内容。


3、如何读引言(前言)

当我们对自己研究领域有一定了解后,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一般都是介绍研究背景,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


4、如何读材料及试验

文献看多了以后,这部分内容也很简单了,无非就是介绍试验方法,自己怎么做试验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


5、如何看试验结果

看结果这部分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这样看的快。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描述一些数字的结果)。有时看完以后再想想:就这么一点结果,别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写这么多,如果自己来写,能写多少呢?(教大家一个凑字数的办法:实验部分多写一些,但是可能重复率比较高)


6、如何看分析与讨论

这是一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花时间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不急于看分析讨论。我会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的分析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这样自己的思路就慢慢打开了。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也会出现偶尔看不懂的情况(可以跟他人交流,最好是跟老师交流,说不定一下子就点出了自己不理解的点),这也是情理之中。看的多了,自己的idea也会越来越多。

7、如何看结论

这个时候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主要看这个作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三、撰写、修改论文

文献资料看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动手写文章吧,一定要动手写!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一篇优秀论文作为模板,按照这个模板一点一点填充自己的内容。这样你就会得到一份基本合格的初稿!

接下来就是论文的进一步提升~

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跟导师保持良好的联系,写好后也要及时拿给导师修改。如果导师很忙,没时间帮忙改论文也不要慌,开题的时候一定要跟导师确定好选题,接下来就靠自己了,有关系好的师兄师姐就找他们帮忙指导,没有的还可以找别的老师指导,实在不行了还有论文辅导机构,想写出一篇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办法多的是,但是不要找代写!找代写基本上与评优无缘了!

导师、师兄师姐、学校的其他老师,这些只能靠平时的人际交往维系的好,并不适合临时抱佛脚。或者有偿找学校的学长学姐来帮忙看论文、提意见都是可以的,但是有时候会感觉这样就太透明了,而且论文质量其实说实话也没办法保证,如果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既然都选择有偿找人来指导论文了,那还不如找一家靠谱专业的论文辅导机构来辅导,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靠谱、专业;当然,能便宜点也更好啦。

  • 专业方面要看师资、辅导经验:

1、首先,要判断一个教育辅导机构的教学质量是怎么样的,师资尤为重要。

2、其次就是辅导经验了,师资很优秀,但是没有相关的论文辅导经验或者经验很少,教起来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试探,那这样也是比较耽误时间的。


  • 是否靠谱最直观的就是看口碑、机构信息了:

1、看一下对这个机构的评价如何是最直接的判断方法,就跟我们在淘宝买东西一样,先看评价,全是差评的就不要去了,全是好评的也不一定靠谱,好评居多的才是最靠谱的。

2、另外就是机构信息是否真实可查了,这点很重要,正规的机构基本上都是可以去查证这个机构的信息是否真实,这点很重要!


这里分享一家靠谱机构,在他们家辅导、发论文的次数也不少,也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了。他们家好像是做了有四五年了,我辅导时匹配到的老师简介都很优秀,讲起课来是有真材实料,而且优秀的老师也越来越多,很多都是优秀的硕/博士学长学姐,交流起来氛围也是比较轻松的~

联系方式放这里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只要认真对待论文写作,不懈怠,每天坚持看文献、写论文,及时找老师看论文,老师指出问题的时候别害怕,认真修改,经过这样那样的努力,最后一定能像我一样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


user avatar   zhao-wan-xi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世界史(俄国史)为例。


规范篇

一、什么是硕士学位论文?

国内的研究生(Postgraduate)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般称“研究生”指的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集中反映了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是学校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学位论文是学术研究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它的主要功用之一是对硕士生的思考与探索能够做出比较全面而具体的反映。故而论文类的文献更能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学科发展的水平和变革的趋势。然而,它对作者却有着具体和独特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有独自创见。一篇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关键在于理论准确和观点深刻新颖,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对问题的深刻分析,没有区别于前人的新意,好比大厦建立在沙滩上,不摧自垮。但是理论不是空泛的议论,更不是教条的罗列,而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指导思想。有了灵魂再以充分的资料作为依据,正确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语言文字表述通畅、典雅、自然会成为优秀论文。[1]

1 学位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

1.1 前置部分

(1) 封面

(2) 原创性声明和《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

(3) 序或前言(可根据需要)

(4) 摘要及关键词

(5) 目次页

(6) 插图和附表清单(可根据需要)

(7)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表(可根据需要)

1.2 主体部分

(1) 引言(或绪论)

(2) 正文

(3)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注释(可根据需要)

(6) 附录(可根据需要)

1.3 结尾部分

(1)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 后记和致谢

(3) 封底

2 编写规范与要求

2.1 前置部分

2.1.1封面

封面(含扉页)包括以下要素:

论文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可到图书馆查询。

单位代码: 10183。

密级:密级一般设定为公开,涉密级别分为秘密、机密、绝密。凡涉密论文需根据学校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研究生学号:填写由研究生管理处统一编排的研究生学号,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填写由学位办公室给定的学号。

学位类别:按申请专业的学科门类和学位级别进行分类。

学术学位硕士、博士填写为“XX学硕士或博士”,如“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等,即在学位等级前将所获学位的学科门类加上;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直接写上专业学位名称,如“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兽医博士”等(各专业学位标准名称参考各校文件)。

校徽:参考各校文件要求。

论文题目:应准确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论文题目(包括副标题)一般总长度不要超过30个汉字。论文题目需同时翻译成英文,写在汉语题目之下。论文题目在封面中间居中排列。

作者姓名:姓名所使用的汉字必须与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完全一致。

专业名称:必须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专业名称填写,不得使用简称。

导师姓名:导师姓名后附职称,姓名与职称之间应空一个汉字的位置。

培养单位:填写研究生的具体培养单位,如“商学院”、“古籍研究所”等。

论文完成时间:在论文封面下部,居中填写论文打印成稿的年月。

2.1.2 原创性声明和《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

本部分使用统一的格式,具体内容见各校文件。

2.1.3序或前言

学位论文的序或前言,一般是作者对本篇论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或绪论)中说明。

2.1.4 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概述,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摘要应阐明研究的目的,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学位论文的论点及论据。同时也应客观地阐述成果的创造性及新发现、新见解和所取得的成果在研究领域中的地位、意义及其价值。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以汉字1000字左右为宜,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以汉字2000字左右为宜。学位论文摘要分为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根据中文摘要进行翻译。

在中、英文摘要之后要附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索引而从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选用3-8个关键词,要求所选词汇能准确反映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使用非汉语语言撰写的学位论文,应写出详细的中文摘要,硕士中文摘要不少于3000字,博士中文摘要不少于5000字。

2.1.5 目次页

论文中内容标题的集合,另起页。目次页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主要内容的篇、章、条、款、项序号和标题,小结,(引文)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索引等。

2.1.6 插图和附表清单

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2.1.7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表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如需汇集,可集中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2.2 主体部分

包括引言(或绪论)、正文和结论。主体部分应从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应另起页。

2.2.1 引言(或绪论)

主要阐述选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及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实验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等。

2.2.2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2.2.3 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应明确指出所获取的科研成果的创新点所在,并对论文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做出客观的预测和评论。可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设想等做出说明。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2.2.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表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的规定执行。

2.2.5 注释

当论文中的字、词或短语,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而又没有具体的文献来源时,用注释。注释可作为脚注在页下分散著录,也可集中著录在“文后”。

2.2.6 附录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2.3结尾部分

2.3.1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学位、职称;学历、工作经历(职务);著作与成就;联系方式等。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的学术论文、取得的专利、出版的专著及获奖情况等。

科研成果按照“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专著”、获奖等分类,以公开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并依次注明:排序编号,作者,成果名称,出处,年份,卷期等。

2.3.2 后记和致谢

对相关组织和个人给予记述和表示感谢。可以包括资助研究工作的基金、单位和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等。[2]

写作篇

一、如何阅读与翻译文献

1 阅读文献

1.1 为什么要阅读文献?

文献是选题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写好论文的原材料。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水平。没有文献,就相当于造房子没有砖块一样;同时,没有文献也像在空中造房子一样没有基础。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也能体现学术发展的脉络。因此,文献在论文撰写中至关重要。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于使用文献。(梳理文献与使用文献)

1.2 梳理文献的目的

1.2.1 梳理选题的历史发展脉络。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发展脉络,要通过对前人既有研究的追溯和分析,表现出对该问题的学术发展脉络的把握,从而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2.2 充分肯定前人所作的学术贡献。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学术的传承就是要尊重历史,不尊重前人的学术贡献,就难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不尊重历史,很可能会陷入盲目自大的学风之中。

1.2.3 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这也是梳理文献的最终目的。重大学术问题多不是一代学人就能彻底解决的,且任何人的研究都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存在着一定的疏忽和漏洞。因此,后辈学人就是要反复不断地阅读、比较和分析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从中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这样,自己的选题就有可能或者延续前人的研究而深化,或者发现前人研究的漏洞和不足而进行弥补,或者在原有的问题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处女地。这样才真正体现了选题的研究价值

1.3 如何梳理史料?

无论研究什么课题,都要知道去哪里找资料,找什么样的资料,用什么方法鉴别找来的资料,怎样运用要害的史料说明关键的问题。这方面的经验,需要不断实践,逐步积累,才能不断丰富起来。提高史料能力的另一个含义,是舍得花很大的力气去积累史料,收集史料,挖掘史料。“一部历史新作有两个看点:一是史料,看看有什么新的史料;二是观点,在研究新史料的基础上,看看有什么新的观点。写历史就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3]

如何认识史料的重要性:

1.3.1 积累史料是指日常读书的时候尽可能多读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勤检索,做目录、做笔记、做卡片、做专题文档,不断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加强知识储备;

1.3.2 收集资料是指在实施具体研究计划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把有关资料收集齐全;挖掘资料是指面向基层,深入生活实际,寻找新的问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1.4 如何利用史料?

1.4.1 要分清核心史料与边缘史料,根据研究议题来确定核心史料,并精读核心史料,按图索骥,尽可能穷尽史料中提到的每一处线索。在写作过程中也应谨慎使用数据库,因为数据库只是辅助性的,无法替换史料精读。(多用一手史料,如原始档案)

1.4.2 要注意孤证不立,慎重择取史料;注重对旁证的取舍,切忌史料的堆砌罗列;厘清文本关系;对反证可以用排除法和合理解释法进行处理,同时要认清反证存在的合理性。

1.4.3 要注意版本,俄国史史料的版本较之前代史料虽不复杂,但也应充分注意到同书异本、追改、隐讳等问题,写作时尽量广泛搜求异本、寓校于引,并慎用数据库文本。

2 翻译文献的注意事项

2.1 丰富的语文知识

语言贮存着民族的共同记忆,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一门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的活历史。北京师范大学郭小凌教授甚至认为,“语言是历史产生的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语言文字,就没有历史学”。在掌握尽量多的语种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仅有语言还不能用好材料。“要透辟、彻底地了解材料的含义,恰到好处地使用材料,还需要借助于丰富的知识,还要用相关理论来做透镜。”研读专业文献,准确解读和运用材料绝非易事,尤其在翻译专业文献时,学者不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便很难胜任。

2.1.1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现代汉语中省略号一般位于段落中间“……”;俄语中省略号可以是三个点“…”,且位于段落的下方。

俄语中破折号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汉语,可以表示词语的省略,包括主谓结构中的系词﹑句子成分的省略、两个表示时间、空间和数量意义的词之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有名词之间、表示相同词语的省略等,可见其用途之广。

俄语中常有双重破折号,主要用于标示句子中的插入结构、嵌入结构、独立同位语、加确语等成分。但是汉译后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往往要调整或者打乱语序,某些结构汉译后就变成了倒装句,需要重新梳理,或者干脆“编译”。

2.1.2. 熟习俄文惯用表达方式

成语、熟语、谚语、俚语、格言、文学常识;

俄罗斯国情学,俄—拉丁字母转写对照表、俄汉音译表、俄汉计量单位对照表(长度、面积、容量、重量、液量、干量等)、俄汉历法对照等国情和实用知识。

由于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及人的思想的复杂性,一些特殊表达方式(代号、代称、绰号等)、语言现象(断句、形动词、副动词、无人称句、泛指人称句、不定代词、语句倒装、语音交替、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等)及历史人物自创的新词新语等只有当事人才能心领神会、曲尽其妙,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1.3. 语文知识对俄国史研究的意义

语文知识的丰富程度对解读和利用专业文献具有重要意义。如苏联政要莫洛托夫(Молотов), 他在谈判中常常否定西方国家代表的提议,因此被称为“涅特”先生,这里的“涅特”就是俄语“нет”的音译,意思是“不”。 俄语单词中字母“е”和“ё”往往是“雌雄同体”——“ё”也可写作“е”。个别外来词中“йо”和“ио”也可表示“ё”音。如,人名“约瑟夫”(Иосиф)和契诃夫小说中的“姚内奇”(Ионыч)便是这种构词法。 如果不懂俄语,一旦遇到汉译本文献中的误译、漏译和错译,如果我们连基本的辨识能力都没有,就很可能被误导,将错就错,错误解读信息,影响研究质量。

2.2 提高翻译水平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中介手段”。翻译能力也是世界史研究者解读和利用外文材料,开展学术研究的“看家本领”。事实上,许多世界史研究大家同时也是优秀的翻译家,由其译介的译著也为学界了解国外优秀研究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翻译水平是提高世界史研究水平的必然要求,以下简述笔者对翻译俄文文献中词汇处理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2.2.1. 充分熟悉文本

一篇文献在动手翻译前,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简要通读全文,大概掌握文章的写作题材、主要内容、成文年代、作者简介等信息,据此判断该文需要用何种语体来翻译,选用何种色彩的语言来行文等,为通篇材料定下总体基调。

我对选用译本词汇的主要原则是尽量选用雅词,避免陋译劣译;词汇使用上坚持术语化与规范化;统一翻译标准,避免一词多译;注意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和使用规范调整语序,避免倒装;酌情增减字词,补充缺失成分;求信与求雅相统一,既要尽量还原原文,忠实文本,又要考虑到适当修辞和变通,使文义通顺流畅而不失简洁博雅。

2.2.2 根据文章特点选用合适的词汇

由于某些术语名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在组成句子时还要考虑其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从该词的若干义项中择取一个比较符合文义的义项来填补空缺。在翻译实践中,词汇的选择还存在“色彩”问题。翻译实践中对句子的理解主要体现在词汇义项的斟酌选用上,尤其是对一些敏感词汇在细节方面的处理上最见功力。如翻译“покойник”、“мертвец”等词时,要根据上下文、具体语境和不同场合变通为“死者”、“遇难者”、“先人”等;翻译“труп”、“тело"等词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翻译成“遗体”、“尸体”、“遗骸”等不同义项。另外,与“死”有关的词组和句子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区分性质、褒贬等。如“перед смертью”形容烈士时要译成“就义前”,形容僧侣则可译成“圆寂前”,中性化形容方式则为“临死前”。翻译“после смерти”时则有“死后”、“去世后”、“仙逝后”、“遇难后”、“驾崩后”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根据具体死者身份和时代的差异,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 举例:口号类文字的翻译

翻译口号类文字,一般采取语言的经济原则即在能够清楚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越简洁、越短越好。另外考虑到口号类文字具有大众宣传,口头使用的特性,文字一般都要求朗朗上口,倾向于口语化而非书面化,尽量避免同音异义字和生僻字等。另外,尽量采取公认的通行译法有利于节省时间,减少歧义。如,“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соединяйтесь!”通行译法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2.3. 厘清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

《苏联核计划:文献资料》第三卷第一册第11页第6号档案题目“Из протокола № 5 заседания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овета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комитета при Совнаркоме СССР”中译名为《选自苏联人民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技术委员会5号会议笔录》。 [4]这句话中竟然有三个连续的“委员会”!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个“委员会”是平级并列关系,还是上下隶属关系呢?根据相关史实判断,当为上下隶属关系,即“苏联人民委员会”下设“专门委员会”,而“专门委员会”又主管“技术委员会”。虽然三个“委员会”的俄文原词“совет”的中译名都是“委员会”,但其在具体机构中的指代作用却是完全不同的。那么这三个“委员会”在俄文中是如何区分关系的呢?“技术委员会”与“专门委员会”是通过第二格表所属关系,“专门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则通过前置词“при”表示隶属关系,这是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汉译后加注说明三个委员会的隶属关系,才能尽量减少理解偏差。

2.2.4. 几个案例:翻译水平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常凯申”。在2008 年10 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某学者(you know who)将Chiang Kai- shek 译为“ 常凯申”,成为中国名校制造的又一起学术笑料。

“门修斯”。吉登斯的《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译本中孟子(Mencius)的不规范译名,因译名极不规范且广为人知,所以,“门修斯”就成了一个典故,专门用来指代错误的译名。

“桑卒”。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2006年3月第一版)在译本的第105页上,出现了对于孙子译出“桑卒(SunTzu)《战争艺术》”的字样。

“双鸭山大学”。一本名为《惊心动魄的17天》的书中作者将“Sun Yat-sen University”译为“双鸭山大学”。

2.2.5. 精通俄语——俄国史研究者的自我修养

对俄国史研究者来说,首先要打下扎实的俄语基础。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具备足够的俄语词汇量,系统地掌握俄语语法知识。如果从事俄国古代史研究,除了要精通现代俄语语法,还要了解正字法,在阅读古俄语文献,想要了解“俄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业已消失了的语言旧质”时,还要熟悉俄语历史语法(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a)。在研读和翻译专业文献过程中,除了注意学术观点和最新材料外,还要留心不断积累文献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因为,“俄语作为一种屈折语,有比较明显的词形变化,而且变化的规律性比较强。”通过语言的类推规律建构起个性化的词汇知识库,形成词汇语义场,利用语文知识,解读和分析史料,有时会收到触类旁通,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如何组织篇章结构

1.题目。应简短,尽量总结出最核心的内容,并且明确时间断限和问题指向,如果用主副标题,需要相互契合。举例如下:

张广翔.外国资本与俄国工业化[J].历史研究,1995(06):144-157.

张广翔.十九世纪俄国村社制度下的农民生活世界——兼论近三十年来俄国村社研究的转向[J].历史研究,2004(02):160-173+192.

张广翔.伏尔加河大宗商品运输与近代俄国经济发展(1850——1913)[J].历史研究,2017(03):114-136+191.

2.摘要。需要简要交代研究缘起、主要结构与观点,但不可与结论文字相同。写摘要是传统学术训练的重要方法,可帮助我们重新梳理思路、审视文章的框架结构。举例如下:

有关伏尔加河水运的研究需进一步明确水运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状况以及其在俄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过程中所起的综合作用。研究缘起在近代俄国铁路运输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之前,伏尔加河在干支流货流及其结构上体现了大宗商品运输的优势,粮食木材等大宗商品运输最大限度地推高了原料和原材料的商品率,水运专业化指数显示其撬动的市场规模效应。商品流通所形成的市场及其专门化促进各地相关产业发展,这些内在要素与造船业更新换代结合在一起,构成水路沿线城市兴起的根基,其中阿斯特拉罕等更是从小渔村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主要结构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伏尔加河水运大宗商品流通、专业化市场与产业发展是俄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提出观点 (张广翔.伏尔加河大宗商品运输与近代俄国经济发展(1850——1913)[J].历史研究,2017(03):114-136+191.)

3.研究综述(学术史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作。研究综述旨在建立学术史脉络,需要全面梳理前人研究,分析其得失,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议,避免有述无评。与既往研究的对话应该贯穿全文,而非只是笼统体现在文首的综述部分。举例如下: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J].世界历史,2000(04):92-106.

张广翔.三十年来国内俄国史研究的简单回顾[J].史学集刊,2008(05):10-12.

张广翔.俄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的争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5(06):137-146+175.DOI:10.15939/j.jujsse.2015.06.016.

4. 正文写作。要有内在逻辑与层次性。章节间或递进或并列,需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可以在有充分史料的基础上审慎推论,但要避免“推论之推论”。举例如下:

沈志华.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东亚冷战格局形成的三部曲及其互动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5(05):172-188+208.

沈志华.“无条件援助”:租借与战时美苏经济关系——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05):1-59+208.DOI:10.13613/j.cnki.qhdz.003087.

三、如何提高文字表达

  1. 词汇积累与运用

1.1 名词

(一)学术类:概说,智识结构,历史书写,原初形态,问题场域,话语符号,话语追随,路径依赖,地域变更,呈现方式,社会化弥散,现代化样貌,过程性分析。

(二)经济类:首位度,信效度,配给地,带状份地,本土化红利,渔获,暖洋出海口,植造绿化地带,一致行动成本。

(三)同位语连用:前辈与时贤,建构与解构,共性和特质,自生性与外附性。

(四)其他:先入之见,二律背反,荣名,进境,范弗里特用弹量,同侪(chai),拥趸。

1.2 动词

发轫,滞碍,表征,衰歇,管窥,龃龉,探微,考释,考辨,探略,整饬,指归,史料爬梳,颟顸,持守,辨正,圆融,进益,融睦,体认,视瞰,恸(tong)哭。

繁赜:精妙,深奥。

干禄:钻营当官,追名逐利。

执简驭繁:删繁就简。

胪列:列举。

獭祭:獭摆放鱼的现象,含有堆砌的意思。所以后来就有人用獭祭鱼来形容文学上喜欢多用典故的现象。

框缚:用条条框框来束缚。

1.3 动词和副词短语

端赖:全靠。

脱逸出...

不啻为…

无关宏旨,笼而统之,揆诸所示,彰往察来,久久为功,敬颂研安,顺颂撰安。

1.4 形容词

丰赡翔实

墓木已拱: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后指人死了很久。

煮字疗饥:旧时读书人对生计难保的自嘲或揶揄。

老吏断狱:形容有丰富经验的人,判断是非又快又准。

浇漓:指社会上人情淡薄,缺乏真诚感情。[5]

* 俄文语料库私藏版

表示“根据、基于、因为”意义

На основе+2,Наличие+2,В наличии+2,В соответствии с+5,Обоснование+2,В ходе+2,По причине+2,С учётом+2,В качестве+2,Опора на+4,Опираться опереться на ∕обо что,В свяси с+5,В результате+2,В условиях +2,При+6,В случае+2,Исходя из+2,Следовать+3,Состоять в том, что,Ложиться на какую базу,По адресу+2,Руковотствоваться+5,Произойти от+2,согласно+3,по причине чего,вследствие чего,Ввиду чего

表示“提出、指出、得出、阐明、揭示、发表、付梓”等含义的动词

Заявить,проявить,поставить,задать,отметить,конструировать,определить,выйти ,насказать,высказать,создать,выступить ,выдать,провести,прийти к,показать,указать,Сделать,фигурировать,раскрыть,принять,изложить,вести к,подойти к,установить,осуществить,породить,осветить,охарактеризовать ,предложить,опубликовать,обосновать,отнести к ,выдвинуть,оказать,обнаружить,обозначить

论文常用短语

не способствовать无助于

отличаться от有异于

сослаться на援引

отождествиться с 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в определённой мере在一定程度上

встроенный в 囿于,затронуть涉及到,заострить внимание на重点关注

посвящённый чему 有关……的,упомянутый,указанный,следующий 上述、下列

при прочих равных условиях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6]

2. 提高文字表现力

《抗日战争研究》2020年第2期组团安排了一组“笔谈·史学论文的文字问题”,分别邀请了四位作者和编辑来讨论该问题,分别是韩东育、吴志军、王笛和桑兵。其中桑兵教授的《如何提升史学论文的文字表现力》一文非常有趣。

2.1 文章不厌百遍改

史学须用清晰的文字表现复杂的内容。历史文章太过顺畅,就难免夹杂作者自己心中的逻辑,而非完全依照史事重现本相。所以一出手就下笔如有神,很可能是自洽主题,未必能成为好的史家。好的史学论著大多是反复修改出来的,这样的琢磨过程,不仅使得论文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驾驭文字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会写一篇好论文,也就等于学会并且掌握了写好论文的技艺。攻读学位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写多改。

按:史料来源应具有多样性、代表性,避免过多引用同一种档案,造成单一性。在“薅羊毛”时更加注意控制其疏密程度和适时地择羊另薅,避免“葛优化”的竭泽而渔。同时,在叙事技巧上丰富描写和叙述手法,把白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顺叙、插叙、倒叙和补叙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就是克制史料方面的炫博倾向和冲动。金景芳先生治学主张“四不”、“四贵”,即不自欺欺人,不枉己徇人,不立异,不炫博,贵创,贵精,贵平实,贵客观。

2.2 力戒几种“常见病”

“提高文字能力的重要一环,便是高声朗读,但凡佶屈聱牙的拗口处,文字必定存在问题。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则大体可通。”桑师总结的学位论文中问题比较集中的几点,包括:意思不清、表述太急、主语频繁更换、冗言废字过多和好用判断句等。

意思不清。治史应当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史学论著当然不能没有道理文采,可是治史首在求真,第一步要将事情讲清楚,清晰准确,恰如其分,是起码的要求。在此之上,才能说理形文。所以应先将自己要说的意思充分捋清楚,然后尽可能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宁可失之直白,不可伪饰文采。

表述太急。一句话的意思尽可能简单明了,不要加入太多的成分,模糊主旨。历史上的人与事都不能脱离相关条件,往往牵扯广泛,相当复杂。(注意罗列定语的“翻译腔”)如果需要表达的意思较多,可以逐层分句渐进表述,不要试图在一个句子之中说多个意思。即使是需要加入各种相关条件的限定,也应该分句说明,否则搅和在一起,枝蔓过多,主干不显。

修改学术论文最好的起始办法就是强制性压缩,不动结构,不删段落,单凭修订具体文字或句式达到整体上大幅度压缩。删繁就简的原则是只要不害意,则可删尽删,以最大努力删到极限,即无法增减一字,全文没有废辞。通过删削调整,不仅篇幅显著减少,而且意思更加清晰明确通畅。

背诵和仿写。自己主动选择若干篇自认为写得好的史学专门论文,如果拿捏不准优劣高下,可以征询师友的意见。一般而言,选那些写得好的作者的文章,把握相对较大,不过要适合自己的程度和习性好尚。有的文章虽好,未必适合自己,或是不易学,不能一味慕名,以免东施效颦,画虎不成。选定范文之后,务必抛开博士生的面子,改变看他人研究不是取其所长而是专挑毛病的恶习,老老实实从头至尾背诵,背诵过程中不断揣摩作者如何谋篇布局以及论理、修辞、达意,遇到相似相同的事情如何举一反三,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文字表现力自然大幅度提升。

最后,桑师总结道:

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虽然并非易事,却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难问题,好的史学论文未必是写得好看的文章。对于初学者而言,首先要写出适合历史表述的合格文字,才有进一步追求提高文字表现力的牢固基础。现在史学论著的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缺少个性化的独特风格。仅就文字而论,林林总总的众多论文著作,隐去尊姓大名便很难知道作者为何方神圣。诚然,史学论著的文字风格未必不可或缺,可是但凡做得好的学人,大多文字也会独具一格、 特征显然。可见文如其人,才有助于载道。[7]

为文路漫漫,学人长戚戚,惟有心之痴人共勉之。

亲测有效,仅供参考。

参考

  1. ^ 王晋新:《朱寰教授访谈录》,《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 ^ 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装帧规范 (2016年3月)
  3. ^ 刘祖熙:《〈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评介》,《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
  4. ^ Рябев Л. Д.( общ. ред. ) Атомный проект СССР: Документы и материалы. Т. 3. Кн. 1. Москва; Саров: Наука, 2008. С. 11.
  5. ^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的文献阅读笔记。
  6. ^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的文献翻译笔记。
  7. ^ 桑兵:《如何提升史学论文的文字表现力》,《抗日战争研究》2020年第2期。



  

相关话题

  作家是怎么给小说里那么多角色起名字的? 
  北京协和医学院陈鑫逆袭的那本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什么水平? 
  10 个字可以写出什么样的微小说? 
  如何看待对于「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的提议,教育部表示「意义重要,将充分采纳」? 
  你为什么要写作? 
  怎样用最短的文字写出孤独? 
  哪部小说的开头堪称神来之笔? 
  发表顶级论文是怎样一种体验? 
  毕业生如何优雅拒绝导师让写小论文的要求? 
  已毕业还被导师压榨发论文怎么办?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