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新喜剧之王》被黑的那么惨? 第1页

  

user avatar   gao-qun-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问题,就是观众,尤其是路人观众,对周星驰的不满累积


自西游降魔篇以后,周星驰三部片子,美人鱼、伏妖篇(虽然是监制,但是宣传上周星驰全部是C位,比主演和导演还靠前)、新喜剧之王,票房是33亿,16亿,6亿。票房阶梯式腰斩的背后,是口碑血崩、观众信任崩塌的现实


为什么?因为观众对周星驰这个名字有一个不满累积:美人鱼这部片子,票房虽然冲到了周星驰生涯最高,但口碑相比之前的降魔篇是有个非常明显的回落的,甚至在热度冷却后的今天,颇有毁誉参半的感觉,豆瓣6.7分也不过是及格分往上走了一点点;


而到了伏妖篇,16亿票房的背后是豆瓣5.5,猫眼7.7的标准不合格分数,以及以启用吴亦凡为标志的向资本妥协。影片毫无诚意,质量低下,流量鲜肉吴亦凡不合格表演,都让观众开始觉得周星驰可能已彻底走下神坛,成为芸芸众生中一个单纯为钱奋斗的铜臭电影人。


所以到了新喜剧之王的时候,实际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周星驰只是一个不再有诚意的电影人,是一个连续搞出两部不怎么样的片子的导演。这种观点,随着“两月出片”“3000万成本”等标签的舆论发酵,被进一步固化。于是到了最后,很多普通观众实际上是抱着类似“我看你周星驰能不能改过自新”的不信任态度去观影的,最终就得到了一个极其负面的反馈。


另一方面,普通观众对周星驰的不满不仅仅来源于周星驰电影本身,更多来自于周星驰粉丝日复一日的无逻辑吹捧操作。周星驰的电影兴起源于“解构”这个概念的盛行,无论是大话西游还是其他影片,周星驰的片子都是解构或者“过度解读”的专业户。但这种过度解读式的解构在日复一日的反复操作中已经逐渐被普通观众厌弃——明明你周星驰这部影片的内核并不复杂甚至并不深刻,但你们周星驰粉丝总能解构出完全超出影片原意的内涵,那我到底是看电影呢,还是做高考阅读理解?更骚的操作是周星驰粉丝往往在过度解读后反过来认定自己的过度解读是电影本意,并认为“没有看出这些解读的人不配看周星驰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普通观众的恶感。


所以总结来说,新喜剧之王的负面评价和负面舆论,主要还是来自于普通群众对周星驰、周星驰粉丝长久以来的不满。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算算从西游降魔篇到现在忍着没骂街的人憋了几年。可算是能说实话了。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网上用VIP看一下,新喜剧之王还是想走小人物励志故事.

这种故事最重要接地气,能引起观众感同身受的共鸣.

星爷发达已久,对小人物生活的理解大体停在二十年前.

喜剧之王的小人物生活状态,语言,环境,你完全可以理解二十年前一个香港元朗屋村少女闯香港片场的励志故事.


别的不说两个戏痴直接在竖店门口尬戏, 分分钟出戏 还真不如抖音自拍视频接地气.


这种东西,比起药神,无名之辈一批电影,从生活体验上就差一大截. 更不要说引起大多人共鸣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而是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冲击。

泡沫经济可是是任何东西,可以是房价,也可以是郁金香。


user avatar   li-bia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真会类比啊,花着男足赚的钱,还在装作受尽委屈。

小仙女根本没把男足当兄长,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用完就踹两脚的供养者罢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吴孟达病重 周星驰随时准备帮忙」,对于他们的关系你怎么看? 
  《功夫》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如何看待周星驰现身吴孟达葬礼? 
  为什么我觉得周星驰的《功夫》特效特别好,而别的国产电影特效就特别差? 
  如果再过100年,大家还会记得成龙、李连杰、周星驰吗?为什么? 
  为什么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在当时有那么大的影响? 
  如何评价电影《西游·降魔篇》? 
  如何看待周星驰被曝抵押豪宅贷款? 
  很多网友把查理卓别林和周星驰归分自己国家的喜剧之王我想问周星驰真的能和查理相提并论吗? 
  周星驰的《食神》,讽刺了哪些社会现象?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演员可以演出衣冠禽兽/斯文败类的感觉?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上海堡垒》第一支预告片?





© 2024-06-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