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贝多芬在复调音乐上是否已经超越巴赫? 第1页

  

user avatar   xxyxxyxxj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难提超越与否,我这里不希望说:巴赫是专业写复调的,贝多芬不是专业写复调的,所以巴赫写的一定更加好一些。的确巴赫很多作品把复调写到了极致,我也有幸瞻仰过,但我同样听过贝多芬的很多复调作品,尤其是贝多芬晚期的作品,对复调的运用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你问我谁的复调用的更好,我只能说无法比较。哥德堡变奏曲和迪亚贝利变奏曲我都百听不厌,但大多数人比起迪亚贝利更喜欢哥德堡,但主观上说我觉得更多的人根本没有听懂迪亚贝利,怎么说呢,这只是我主观的评价。


我希望各位在评价贝多芬的复调之前多理解一下贝多芬的复调,有的时候一个人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只是你们只看到了他们的某一面。你们所认知的巴赫就是一个写复调出身的,而在你们眼里贝多芬有名的就是第三五六九这些,甚至贝九第四也只是听个旋律听不懂织体,那你眼里贝多芬肯定的复调肯定比巴赫还是差一些的。


我曾经也提到过,贝多芬和巴赫同样善于使用复调技巧,但表达的东西却是截然不同的,巴赫利用复调表达的是均衡,而贝多芬恰恰相反,他用复调去追求不均衡与力量的极致。贝多芬发现了,复调通过恰当的运用可以达到乐器最强的音量也无法比肩的动力感,推进感,不止如此,复调可以通过和声的堆叠,造成更强烈的冲突或更戏剧性的变化,无论是想描绘雄伟壮阔的场面,还是恬静美妙的场面都是如此,越到晚期,贝多芬就越钟爱复调描写。不过和巴赫不同的是,贝多芬的复调是一种表现表现音乐的手段。有的时候,你只注意到了这种手段建立起的情绪冲突,却忽视了这种情绪本身就是通过复杂的复调技巧建立起来的,这导致很多人对贝多芬的理解停留于表面,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贝多芬的作品比巴赫更脍炙人口。


比如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这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听过好多次。如果你记不住曲子的话请再听一次,然后从1分47秒开始听,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突然意识到,啊,原来这里贝多芬迅速切入并表现出另一种积极的情绪,使用了一段极快的赋格写法,而且持续了近1分钟。没想到吧?这么脍炙人口的曲子中会有这么长一段赋格,而且会有很多人听完好几遍都注意不到……如果你注意到了,说明你至少有欣赏贝多芬中期作品的水准了。


当然,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证明贝多芬比肩巴赫的复调技巧,所以我简单地举一些例子,各位可以去听一下。我个人也不说自己多么了解贝多芬,我对贝多芬的很多作品,不是单纯能哼唱下旋律,而是能记住整首曲子的音乐走向甚至细节(无聊时自己指挥一下1到9交响曲啊……),按这种标准,贝多芬的所有交响曲钢奏四重奏部分小奏大奏迪亚贝利这些变奏曲,我都算是听过吧,我感觉我至少算是了解贝多芬一半以上作品的人了,贝多芬晚期五首钢奏,每首我至少能弹下一个复调乐章,弹过你就很清楚了,晚期奏鸣曲的复调无处不在,难度也比较高,我接下来例举的只是典型,如果你真的想了解贝多芬,建议广泛地聆听贝多芬晚期的奏鸣曲和四重奏。


标志性的大赋格Op.133,说是复调的极致也不为过的作品,理解了它你就理解了贝多芬的最高境界,但真的不容易理解。

迪亚贝利变奏曲变奏24,赋格表现“柔”的教科书

迪亚贝利变奏曲变奏32,赋格表现“力”的教科书

钢奏32的第一乐章,强烈推荐第二乐章,不过只说复调的话赋格比较典型这里只推第一

钢奏29第四乐章,Op.106,了解贝多芬的应该都很熟悉

钢奏31第四乐章,Op.110,第二赋格的那段三声部赋格我一直认为是钢奏中三声部赋格的典范。8分1秒开始

钢奏28末乐章,Op.101——我真的听不下去了,这个肯普夫早期的录音版本比他晚期差太远了(仅限这个乐章,我真想说我上我也行但还是算了),总之这些录音是我在网易随便找的但并非我认为的最佳版本。当然,肯普夫年轻时有点不靠谱,五六十年代的版本还是十分经典的,那套录音也是我个人及学界很多大佬认为的最佳版本之一。

顺便下面这是我16年弹的,当时我学钢琴竟然快三年了(笑)

第五大提琴奏鸣曲末乐章

升c小调14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

以上算是晚期典型的了(贝多芬晚期这些作品算是有专门的赋格乐段的,赋格是典型的复调,但复调不仅限于赋格,其实晚期的所有作品都值得一听的……)

最后,贝多芬四重奏No.9,这是贝多芬中期的四重奏,总有人认为贝多芬年轻时不会写复调我也是醉了……

总结一下,你说纯粹的复调技术上有没有超越巴赫,我认为是没有的,但也不能说水平不如,两个人都是能看到复调音乐最本质技术的人,没有谁更强一说。但贝多芬对复调的理解和运用进行了拓展,结合了他自己在古典乐派的基础及自身对浪漫乐派上的开拓,使复调音乐表达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音响,这是他的进步和超越之处。简单地说,贝多芬超越巴赫就在于他会写复调但又不只写复调,正因为这样,他的复调作品不及巴赫多,也不像巴赫通篇使用复调音响,但少数作品却达到了音乐史上少有的顶峰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指挥家汤沐海? 
  有哪些具有乡土风格的交响乐? 
  莫扎特被誉为天才,他的哪些天赋令人难以企及? 
  弹奏巴赫的作品时如何体现「严谨」? 
  既然芭乐就能悦耳,实验音乐概念音乐不一定悦耳甚至被称为噪音音乐,那么实验音乐概念音乐存在的意义何在? 
  如果巴赫、贝多芬(没耳聋)、莫扎特还活着,他们会欣赏摇滚乐么? 
  是否应该将巴赫逝世的年份作为巴洛克时期的结束?如何思考能得出巴赫逝世不代表巴洛克结束? 
  有哪一首古典乐撞进你的心,从此让你深深爱上了古典乐!?能分享你爱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吗? 
  如何评价罗伯特·舒曼? 
  为什么一部分听古典音乐的人表现出「人上人」的样子,并且略带鄙视当代流行音乐? 

前一个讨论
996制度下的未来是怎样的?
下一个讨论
素描里干净的排线是什么样的?





© 2024-06-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