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纯理性(或者非常理性)的人像是怪物吗?怎么让他回暖啊? 第1页

  

user avatar   patchouli-exar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首先我不得不说题主你说得很对,纯理性的人不仅是怪物,而且从理论上讲,是被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所排斥的。

历史上纯理性的人大多数终身未婚,如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卡文迪许等人。一生都没有结婚,这些研究哲学或数学或其他纯粹科学的人极富理性,却少有感性,有许多人甚至有人际交往障碍,比如卡文迪许,他一辈子都不敢跟女人说话。卡文迪许很有钱,而且是英国贵族,但是对于除了物理学以外的事情一窍不通,他老爹死后留了一个女管家照顾他,但是他从来没跟他的女管家说过一句话,都是递纸条子。这样的人是不太可能结的了婚的。

不结婚,就代表没有子嗣,这些人的基因就无法流传下来,他们祖传的染色体就在这里断了代了。尽管你会认为,理性的人基因应该很优秀啊,应该流传下来啊,可是事实是,由于自然选择,这些人的“优秀”基因全都留不住,全都跟着这些理性的人进了坟墓。

所以纯理性的人就是怪物,就是这个处处感性至上的社会所不容的。这没有什么好说的,究其原因,尽管这些纯理性的人为社会做了很大贡献,但是并没有很多人愿意跟他们打交道,根本不是一路人。就像谢熊猫君说的人工智能一样,这些人脑子里想的东西我们不懂,我们脑子里想的东西这些人不懂,完全不是一类生物。

所以我们看到《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和amy谈的恋爱令我们感到十分的匪夷所思,两人定下了种种条款,amy为了迁就sheldon在条约中各种割地赔款。我们看着很搞笑,很有意思,很新鲜,但是如果让你去跟sheldon谈恋爱呢?

比如有一天某个新电影上映了,你叫上sheldon去看,但是sheldon说按照条款这周已经到了约会的最大次数了,所以我不能跟你去。你肯定会大喊,赶快给老娘过来!之后你就会收到sheldon发来的分手短信,理由是你没有按照条约来,条约失效了,我们的恋爱终止了。

你跟伊曼努尔·康德这种人恋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sheldon还有弱点,还喜欢星战,喜欢各种科幻片,喜欢地下城桌游,你可以迎合其各种喜好。但是康德这个家伙,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每天上午上课,然后做学术,下午三点半出来散步一个小时,然后回家继续做学术。周而复始,就像一个机器一样,以至于大家每天看康德出来散步就对对自己家里的表。几十年就是这样下来了,唯一破例了一次是因为看到卢梭写的一本书《Émile,ou De l'éducation》,觉得这书太他妈好看了,所以放弃了散步。他这一放弃散步,全城的人都以为自己家表坏了...

跟这种人谈恋爱,你要是想吸引他的注意,你得写一本跟《爱弥儿:论教育》一样好的书才行,成本太高了。

但其实每每看到这里,我总是要松一口气,我看到了康德还是个人类,还是会为了某些喜爱的东西废寝忘食。

看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有点累了,我出个小题目吧,大家猜猜看这个人是谁,是我上面说的那几个没结婚的单身狗之一。如果你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画像很熟悉的话,应该一眼就能认出来。


同时,纯理性的人没有太多生活上的激情。

2011年有一部动画片叫丹特利安的书架

讲的是一个少年从爷爷那里继承了一个巨大的书库和一个哥特萝莉(我的梦想),然后走上了回收各种禁忌之书的道路。

第三集他们收到请求回收一本睿智之书,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获得如上帝般全知全能的智性,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支配世界。

但是他们找到了看过书的那6个孩子后,发现那6个孩子只是闲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干。因为真正聪明的这6个人通过计算发现,无论做什么都是负收益。尽管他们可以支配世界,但是支配世界后又有许多的屁事要忙,所以还不如闲在这里,同样的,像是犯罪这样无聊而又愚蠢的事更是不会干。所以他们每天就闲在那里什么都不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历史上那些做大事的人,除了聪明运气好之外,还要有一腔热血,还要有激情。

我们感受到快乐实际上是一种情绪上的起伏,我们经常会参加一个3个小时聚会其中笑了两个半小时。等到回家之后感到一股莫名的空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们通过起伏来感受到快乐和孤单,如果没有孤单,也就不会有快乐。没有激情没有欲望的话根本不会感到快乐,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孤单。

比如说某个男生,去学校报到时看见一个女神,于是充满希望地去搭讪,结果被无视了,陷入绝望。之后发现跟这个女神在一个班,又充满希望,结果发现女神已经有一个异地男朋友了,又陷入绝望。三个星期后,女神和男朋友分手了,又充满希望,之后追女神跟女神表白被拒绝,又陷入绝望,后来女神被甩跟他求安慰又充满希望,后来女神又跟甩他的那个男生成了,又陷入绝望。(天啊,我居然编了这么狗血的一个故事)

但是如果这个女神压根就不存在,亦或是男生一心一意弄学术对女性没兴趣,或者说这个男生是个Gay,不喜欢女性呢?

自然这些情绪的起伏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说一个没体验过快乐的人是不会感受到孤独的,这你就不用替他们操心了。

由上面的种种现象看来,我们说纯理性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缺乏感性的人在这个感性至上的社会中是被排斥的,同样的,由于自然选择,自己的基因也无法流传下去,作为一个动物活的很失败。而许多人更是感情上受了极大的伤害,从而投向了理性的怀抱。因为感情这个东西,你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甚至有的时候还是糟糕的回报,而理性不然,理性是一个只要你训练,你使用就会帮助你的东西。

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极个别天赋异禀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披着理性的外壳免受感情上的伤害。据此,我们便可以找到使这种冰冷的人变暖的方法。

而事实上,这种变暖的方法早已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提及,即爱的救赎。

基督山伯爵就一度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复仇。他放弃了人拥有的一切感情,把所有其他人都可以当成工具。同时把自己当作上帝,赏赐帮助过自己的人,惩罚陷害过自己的人,毫不手软。但是最后,他发现自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海蒂,最终放弃了复仇,与其远走高飞。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像康德那样的人,你基本上是无法感化他的,他的大脑结构也许跟你都不一样,但是这样的人也少,历史上这样的人数的过来。如果遇上了一个将自己的感性压在心底,披着理性的盔甲的人,就用爱来拯救他吧(如果你真的想拯救他的话)。对于一个心底渴望爱的人,没有什么比爱更好突破一个人理性防御的武器了。就好比过去打仗一样,里应外合,一击即破。

在这之后,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了,有的人会在两个极端之间不断摇摆,有的人会分辨不清什么时候该用理性什么时候该用感性,有的人却能将理性与感性配合得很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享受到幸福的人生。如果在掌握好理性与感性之前,爱的来源又消失了,理性的盔甲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厚,下次再想攻破也就变得更难了。

以上便是对于纯理性的人是否是被社会不接纳的怪人以及如何暖化这个人做的一番论证。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爱的理性与异质化的理性。

那些急着给我点赞的人,你们很明显没人看出来我上面论证中出现的一个明显的谬误,即我将康德式的理性与基督山伯爵式的理性强行混为一谈。

我之所以要这么写是因为我的文字本身就枯燥无比,如果再将其复杂化很容易造成我写了一大堆没人看的情况发生。所以这一部分放到后面来说,方便看客在理解了文章主体之后再来看这些细节的辩谬,同时我本身也是为了预先应对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对我答案的攻讦。

哲学一词在拉丁语中本意是爱,对知识的喜爱。而康德的理性也正是如此,康德的理性已经替代了他感情全部,也就是说康德也是个有爱的人,只不过他不爱异性,也不爱同性,也不爱钱,也不爱美食,他只爱知识,只爱他的哲学。

我们会为了我们爱的东西付出许多,同样的,我们甚至会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牺牲自己。康德又何尝不是呢?

你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康德全集第一本《活力的测算》的前言,康德足足花了10页为他的这本书做辩护,极尽所能地帮这本书预先排除一切可能到来的责难。而纵观康德的一生,他也并没有十分努力地为其名声奔走过。所以他对于这种对自己知识的保护,更像是康德在保护自己的爱人而不是知识。

如果你去看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你也会发现,费尔巴哈也在费尽心力的保护他的作品,洋洋洒洒一大堆前言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你们这些人攻击我、把我抓起来、绞死我都可以,但是谁也别动我的这本书,谁动我的书我弄死谁。

这么一看你是不是稍微理解这些追逐着哲学数学或者其他纯粹科学的纯理性人了,这些跟我们一样有爱,会为自己爱的事物愤怒,会为自己爱的东西而牺牲自己,付出一切可能付出的代价。这样的例证数不胜数。

之前知乎上有个问题叫,如何看待”不要从事和自己兴趣一样的事业”这句话。

很明显康德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的人,除了哲学对其他的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但是他又什么都不会,只能做哲学。

然而哲学一般没有什么出路,所以只能当家庭教师赚点钱花,给学生们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试想一下,你很喜欢一件衣服,但是有人非得说他丑,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人好讨厌,境界高一点的会觉得是对牛弹琴而懒得理他。因为让别人认识到这个东西的美并不是我的工作,我也不用一天到晚因为别人欣赏不到这个东西的美而发愁。

康德不是啊,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让学生们爱上形而上学,可是有的学生就是不开窍,所以有的学生来找康德做家教康德上了几节直接就拒了,还高冷地甩下一句嘲讽:”不是所有人都得学形而上学。”

也许有的人还是不能理解,试想一下,有人专门来找你请求你讲解一个你最爱的东西,你开心地白话了半天发现完全是对牛弹琴,你是不是想一巴掌扇死面前这个笨蛋...

以上论证了就算是纯理性的人也是有爱,只不过这种对于知识的爱是常人没办法理解的。

因为理性的定义就是用来批判知识的存在,为了验证知识是如何得以可能的存在,他们为了能够爱知识,拼命锻炼自己的理性以求自己能够拥抱更多的知识。所以显得异于常人,显得冰冷无情。

接下来我们谈谈异质化的理性。

基督山伯爵的理性明显是异于康德的理性的,康德的理性是源于爱,而基督山伯爵的理性是源于仇恨。这两种完全对立的情感导致这两种理性必然在本质上就有所不同。

在感情受到挫折的情况下,盲目的训练理性,不过是以理性为借口,让自己能残酷地对待这个世界罢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知乎上建议受挫的人训练理性一定不要盲目地训练,而是要配合大学的逻辑学教材,之后再看三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如果单单源于这种苦闷、愤怒与仇恨,训练出来的必定是那种异质化的理性而非爱的理性。

而这种理性的异质化会导致人自我膨胀,最终导致自我毁灭。这种冰冷的理性也许一开始能给你带来许多利益与好处,但是一旦膨胀到了极大,就会一个不小心堕入无边的深渊。历史上这种人我们见得太多了。

我是相信人性本善的,当你在残忍地对待周边的一切时,你的心会因不忍而疯狂的跳动,但是异质化的理性会镇压住你的心让你看不到自己的本心,当这种冰冷与残忍成为了习惯,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以上是对异质化理性的阐明。

接下来再来说说异质化理性与爱的理性是如何互相转化的。

转化条件还是自己的心,如果你用着仇恨的心去训练你的理性,无论如何都只会训练出异质化的理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德格尔。

知乎上有个很别扭的人叫黑色笔记本,他的这个名字的德文是Schwarze-Hefte,也就是海德格尔全集的第94、95、96三卷。之所以称这三卷为黑色笔记本,是因为这三卷中包含着海德格尔对于屠杀犹太人的哲学解释。他的这种反犹的态度自然不能为人所容,连他的母校都把他的教席取消了。但是我们从侧面也可以看到海德格尔这种发自仇恨的理性是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尽管我也很讨厌犹太人,因为这帮犹太人经常坑我爸爸在的医院,但是我从来不会因为讨厌犹太人而动用我的理性,也不会为我讨厌犹太人而寻求理论上解释,因为我知道,这种寻求必然是谬误的结果。但是我可以因为喜欢我爸爸,喜欢我爸爸的医院而帮他们出谋划策来帮他们免于这群犹太人的欺骗,并且寻求理论上的支持。

我在上面提出爱的救赎,针对的也是那些陷入异质化理性而不能自拔的人,因为无论你训练出何等高的理性,甚至是上帝般的智性,也会仅仅因为这份理性不是源于内心最真诚的爱,而变得越来越扭曲,越来越痛苦,和训练理性让自己得到救赎的目的反倒背道而驰了。

最后再来谈谈我自己。

我回答的问题下,有许多人说答主我跟你一样理性,答主我正在前往纯理性的道路上。

你确定你跟我走的是一条路吗?

我从四岁开始读书,从那时开始,便对知识抱着疯狂般的热情。

我从四岁开始之后每年我的生日礼物都是书。只要没事干我就看书玩,小学别人都是偷着带玩具带着游戏机上学被父母发现然后打一顿,就我是背着一本8cm厚的书带到学校看然后被父母打一顿的。

以至于到了初中第一个语文老师写论文,要给我打电话问一些内容在这本书的什么地方,第二个老师我天天上课给她挑毛病就为了不写作业。

后来我要的书都太贵了,我父母根本买不起了,我又陷入了一阵书荒期,开始看我爷爷留下的遗物,一大堆建国初期的工科教材,什么都有,主要是能源和锅炉设计方面的教材。

还有一大堆建国初期的练习题,以及建国前的大学工科教材。或者在我爸医院的图书室看医学期刊。也是在这个时候看了第一遍《纯粹理性批判》,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没错,按照我爷爷那个年代来看,你也应该猜到了,我看的那本是蓝公武翻译的文言文版的《纯粹理性批判》,1927年翻译的...

我当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其冲击在于,其他书包括工科教材和医学期刊,就算再偏再难,我好歹还是能看懂那么一点点的,只有这本书,我一个字没看懂...嗯...一个字没看懂....

真是日了狗了...

但是这并没有打消我对知识疯狂的渴望,反倒是碰到了我的G点,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时我手里也有电子书阅读设备了,于是我高三一年看了200+的书。

所以说我现在继续在对知识的无限热爱中锻炼着我的理性。

而你们是吗?

我希望你们是,就算不是,也希望你们是基于爱来锻炼自己的理性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如同愤怒绝望或者仇恨来训练自己的理性。

祝你们找到自己的爱

以上




  

相关话题

  理性分析白敬亭和赵今麦在一起的可能?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中医黑和中医粉互相说对方不理性没逻辑,到底哪一个更不理性更没逻辑?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中医黑和中医粉互相说对方不理性没逻辑,到底哪一个更不理性更没逻辑? 
  你身边有绝对理性的人吗? 
  2021年,你认为大众会更加理性吗? 
  程序员对待社会问题的观点是否相对比较Liberal? 
  如何评价在宁波老虎伤人案后嘲讽死者的行为? 
  如果人类变得绝对理性,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随大流」通常是理性的吗? 
  《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如果这是宋史》?
下一个讨论
如何改变与异性交流障碍的现状?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