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些现代人接受信息越多,越失去了明辨是非,理性思考的能力? 第1页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厘清两个概念:信息,知识。

比如美国对伊朗将军实施了斩首行动。这是信息。

而这条单独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你能从中推断出什么?是美军在德黑兰走失了一名士兵?还是特朗普讨厌大胡子?

想弄明白整个事件,你就需要了解:
美国的国家战略是什么?在中东又有哪些利益?美军在中东影响力如何变化?新总统对中东各个国家态度是什么?伊朗在中东什么位置?国家主要人口和宗教信仰?跟周边国家的关系?伊朗为什么受到美国制裁?等等。

将这些信息横向对比和交叉验证之后,你会有一个自己的结论。
这个结论虽然不一定对,但它至少算作知识。

地心说是知识,日心说也是知识。
但“太阳东升西落”,只算是信息,不算知识。

知识 = 多种相对独立的信息 + 对比,验证,总结。

“现代人”丰富的是信息,而不是提炼信息的能力。

信息丰富对于有能力的人,当然是好事。但对于认知程度不高的人,反而是有害的。

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意思是:
你仅仅愿意接受那些你本来就相信的信息。
你就像一个蚕宝宝一样,用本来就相信的信息把自己围起来。你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反而就把自己围得越牢。

你如果相信美国/苏联的登月是个阴谋,那你总能轻易找到阴谋论的信息来证明他就是个阴谋。
你如果相信地球是平的,也总能轻易找到支持地平说的论据。
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二十年前的信息渠道太少了,几乎不可能找到这些小众的信息。

你心中有偏见,你就总能找到符合你偏见的信息,从而让偏见越来越深。

并最终让你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外话:



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的《失控的真相:为什么你知道得很多,智慧却很少》

是一本关于互联网时代许多人不会质疑,因而让虚假大行其道的书。

他关注的首先不是经济欺诈、身份盗用、不实广告或兜售假药这样的事情,而是虚假信息被人们在不加警觉和验证的情况下,轻易当成了可靠的知识。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7508674278

商品重量: 358 g




徐贲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互联网是一个真相论争的战场”

“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是可以通过人们共同认可的规则来得到验证的可靠信息。林奇本人是一位哲学教授,但他并不把信息和知识的区别只是当作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他是从民主公共生活离不开真实可靠的知识这个角度,来讨论网络信息不可靠和不真实的问题。他要强调的是理性、真实和思想自主(人的最基本的自由)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虚假成为对自由的威胁和侵害。当然,其他形式的公共传媒也存在虚假信息,这并不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才有的问题,但互联网让这个问题前所未有地暴露出来,变得更复杂,也更不容回避。

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传媒,如林奇所说,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独立寻找真相,而不是由政府或科研机构来主导真相。……可以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的国家发生了什么。”但是,互联网也是世界上控制和扭曲真相最强大的工具。谁控制了信息或知识,谁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来加以扭曲,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但互联网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我们无法防止别人扭曲真相,也无法阻挡别人说谎,但我们自己可以变得更为警觉,更加努力地不上当受骗,或者至少不那么轻信盲从











  

相关话题

  男女交往中男性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该不该删除屏蔽自己的人? 
  你存在这世间的意义是什么? 
  假如给你五个亿,但是让你闻到的所有气味都是臭的,尝到的所有味道都是苦的,你愿意吗? 
  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不为现在大部分人所知的宗教? 
  怎么看待“incel”“非自愿独身者”群体? 
  为什么现在部分年轻人生育的欲望越来越低? 
  如何能够养成自律的习惯? 
  男女交往中男性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为什么国内幼师虐童事件屡屡发生?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罗志祥都这样了有人说他未必会糊,却个个都说肖战会糊?
下一个讨论
分期消费越来越流行,是一种社会进步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