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不知怎地,越长大越不喜欢郭襄这个角色,大家呢? 第1页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有九成九郭襄的出游是黄蓉默许甚至促成的。

父母爱子有很多种,优秀的父母会更在意子女的秉性。你让小龙女去守襄阳城协调城务后勤,领兵打仗,不用我说她做不来。因为本质上她就不是这么一个人,非要如此她自然也是能去做的,可是害人害己。

郭襄号称小东邪,他本质上就不是个中规中矩的人。她对国仇家恨也没有那种深刻的责任感。这种事情是父母想教都教不来的。比如郭靖,从小跟蒙古人长大,跟拖雷是安达,没体会过宋一点好。但就能把大宋当做祖国,一辈子守护。

而郭襄,生于战争之际,自己差点死于元军。亲眼目睹两方不知多少厮杀。父亲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这爱国主义教育按说是杠杠的,简直就是洗脑了。可是她偏偏就是对宋没有那么强的责任感。你觉得这是郭靖夫妇教育的问题吗?我倒是觉得,这个世界就是有人秉性上厌恶战争,厌恶杀戮,不愿参与,哪怕它们是正义的。这种人未必很多,但总是存在的,就好比同性恋,非要说他们同性恋是道德败坏,那就太过于苛刻甚至荒谬了。

郭襄没有跟父母一起赴死,极有可能是出于黄蓉对她的偏爱。黄蓉知道这个孩子如果要求一定是会来帮忙的,也知道她确实不是干这个的材料,来帮忙也帮不上什么,所以支走了她。以我对黄蓉的了解,很可能是找人释放了一个杨过现身的消息,把郭襄支走。临走的时候还假模假样地让郭襄请杨过回来帮忙。这才符合黄蓉的人设。

至于郭襄,她自小就不贪生怕死,也跟父母姐姐关系不错,不谈国仇,临时逃脱绝不是她能做出来的事情。按照金庸小说一个人的属性在十六岁就固定成型的设定,后来的事必然另有隐情。

总之,许多事情是要看事不看人,但相反很多事情要看人不看事。譬如今天还有说法说朱熹跟儿媳妇扒灰,这个事儿已经不可考证,无法证伪,而作为一个有常识的人,大概是可以在这件事上看人不看事。




  

相关话题

  倚天屠龙记前两回是否可以被删掉? 
  为什么《九阴真经》感觉不如《九阳真经》? 
  杨过和令狐冲如果只比剑法谁更胜一筹? 
  五绝的实战能力到底有没有张无忌实战能力强? 
  张无忌能打过美国队长吗? 
  《连城诀》结局狄云没到雪谷之前,没人打鸟,水笙吃什么? 
  当年郭靖一眼就看出黄蓉要杀傻姑,为什么换杨过身上,先有黄蓉提醒,后有杨过杀他的事实,却还反应不过来? 
  如果杨过的师傅赵志敬是个谦谦君子,对他悉心教导,结局又当如何? 
  为什么金庸亲口说张无忌不适合当领袖,却还有那么多人觉得他比朱元璋更适合当皇帝? 
  如果穿越到《射雕英雄传》的世界中遇险,你会向黄药师还是柯镇恶求助? 

前一个讨论
现代人婚姻中,为何有些人要彩礼要得心安理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独孤求败让独孤九剑传承下去,却不愿意将玄铁重剑和修炼的方法教给传人?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