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家可以说说 CFA 跟 CPA 的区别吗? 第1页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CPA的核心是会计+税,辅以审计、财管等内容,目标是全方位的财会人才。

CFA也有会计和税,但会计部分只是会计基础+财报分析,内容广度和深度也就CPA的1/5不到吧。税基本上都是围绕财富管理展开的,且依然没什么深度。不像CPA的税,包括全部的税种,且内容足够深。CFA的目标指向首先是财富管理/投资管理和财务规划,其次是金融分析和公司金融。

完全彻底的两回事儿。

如果你的方向是财务相关,CPA自然是首选。如果是金融相关,CFA自然是首选。而如果你是个公司的CFO,那自然既要懂财务,又要懂金融。这貌似是废话。另,如果你想搞数量,或者风控,那么这俩证儿跟你都没啥关系。想搞数量的应该去读数理博士,想搞风控的该去FRM。

但实话说呢,哪怕你是个中型公司的CFO,CPA中的相当多内容,跟你的日常工作不会有半毛钱关系。就算临时有了关系,你到时候拿教材来当工具书查一下就是了。而CFA中的内容,跟你日常工作彻底无关的比例,更是只高不低。

于是再次强调,CFA最适合的还是金融业的所有前端人员,即需要日常与行业内外的客户接洽的人员。即,你需要对金融的全行业体系和知识点有全面的覆盖,才能在合理的话题下,扯出合理的蛋来,以显得自己不是完全不懂,哪怕其实你对某个话题完全不懂是非常合理的 — 客户可能不会这么认为。

但依然,我多次被人问到这两个证书对我的最大用处是什么,我的答案都是确定且坚定的:印在名片上装逼。

即,它们的核心功能,并非让你通过学习和考试来懂得更多,而是,极大地降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成本。所谓金融圈的人,100个人里面有100个骗子,只是骗的程度有高低,节操界限有高下而已。在一个陌生人面前,你会被默认成是一个骗子。然后,你是985毕业的,加几分;你是某大司的,再加几分;你还有CPA和CFA,就再加几分。然后,你在陌生人面前,可能就是变得不正不负了,就可以开始愉快地谈事情了。就这么简单。

衍生结论就是,这俩证书,对学生而言,有用但用处不大。几乎所有知名公司的校招,首先看的都是学校出身、家庭背景、实习经历、面试表现。所有条件都差不多的时候,你有个证书才是个加分。于是,如果你还是个学生,考这些证书又需要占用你很多时间,多到有可能影响你花时间去做其他事情,那么不如三思一下。

可话又说回来,将来只可能越来越忙,金融财会等专业的学生生涯简直不要太清闲。于是倒不如趁有时间先考了再说。仅是说,甭以为自己有了这些证书就能如何就是了。重要的还是,你已经是谁了。当你已经是谁了,这些证书才是个好添头。

最后,有关难度。CICPA的难度不亚于让你重新高考并要求考到五六百分以上。于是,不论你基础和天赋有多高,脱产准备起码6个月都是下限。而以AICPA为例的各国CPA呢,对很会考试或很聪明的人,脱产突击半个月到三个月足矣;对愚钝些的人,认真复习三个月以上也够了。

至于CFA,一级和二级脱产突击 “几天” 至 “几个月” 都有可能,看个人的基础和头脑。三级因为覆盖面太广太杂,全脱产一个月起吧。至于三级里面哪一级最难,因人而异。对会计和数理都不错的人来说,二级简直跟白送的一样,比如我本人准备二级实打实没有超过一个星期,觉得比一级都简单不少。但对于善于记忆和成体系瞎扯淡的人来说,也可能会觉得三级最简单,甚至比一级还简单。总之建议就是,如果你觉得CFA二级巨简单,那就别轻视三级的准备;如果你觉得二级相当有挑战,那么也甭觉得三级会更有挑战就是了。

(以上都默认考试者有等同于本科水平的财务或金融的基础知识)


评论里聊到一个话题,我觉得有必要提到正文里。就是,人们都说,CICPA比其他国家的CPA难得多,比CFA也难得多,这确实是事实,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国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更高,也不是因为中国会计准则比IFRS或US GAAP更复杂,也不是因为“财务”比“金融”覆盖面更广或更深,而是因为内卷。从实际效用和需求来映射回考试难度,CPA理应该像今天的CFA一样简单才是,倒是CFA确实有些简单得过头了,反而该让难度向CPA看齐才合理。中注协的那帮孙子们,你可以理解成是一群圈地自萌的闭门微雕家:抠掐细节个个是好手,但依然改变不了我国财务和审计质量跟狗屎一样的现实,实在是太本末倒置了。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相关话题

  CFA的道德部分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可行性吗? 
  工作几年之后的会计职业规划? 
  考出注册会计师的难度相当于考进什么大学? 
  frm&cfa双证的网课推荐:到底选金程还是高顿啊? 
  你在审计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经历或故事? 
  一个人同时考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法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上市公司是如何通过商誉进行财务操控的? 
  CPA 一次性过六门的人都是怎么做到的? 
  银行柜员考cpa有用吗? 
  年审时期压力很大,你遇到过哪些客户的「解释」令你啼笑皆非达到了瞬间降压的效果? 

前一个讨论
洛杉矶民宿如何,安全性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流浪地球里的“氦闪”是啥?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