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校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校服。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少女保护服”。
它遮掩了不知多少少女的身材,大大降低了对少男的刺激。没有这层少女保护服,少女怀孕,少女遭性侵,少男入狱,少男少女成绩下降等等都会大为增加。
服务人群不同,设计用心不同。
现在贵族私立学校的校服也不丑吧?民国时期上学穿校服的都是些什么人?现在普通学校穿校服的是些什么人?
对普通人来说,一刀切,肥大运动装,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长身体的时候,一年级发的校服到了毕业的时候勉强还穿得上,所以号码直接跑偏,别想穿着合身。要肥大,因为肥了瘦子和正常身材都能穿,若正常,那胖子就穿不上了,而你永远也猜不出班级里会有几个胖子。所以只能照着差不多最大码去做,最终成就了校服现状。
贵族私立学校,钱到位了,还能多订几套,年年定制,那肯定能按合身的尺码来呀,那穿出来效果就好了呀。
要帮助大多数学生掩盖他不够帅,不够漂亮,身材不够好的事实。
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出现嫉妒,吃醋,自卑,自我厌弃等等问题。
心理学调查显示,80%的人自认外貌中上,貌美如花。
在校服这个问题上,就是80%的人认为被校服掩盖了美。
实际上,一件裁剪合体,设计时尚的衣服,只有极少部分人穿得好看。
她们会吸引所有目光,让其他人黯然失色。
出现几只白天鹅,其他都是丑小鸭,(在座的各位……)。
生活的艰难,早晚要面对。
认识自己丑这件事,不比急着在学校做。
快乐的童年不好吗?
滑稽。
2019-04-11修改:
首先,既然要比较,那得有个比较的对象。一提民国校服,有些人是不是头脑里出现了林徽因这张校服照呢?
但是,假如在民国的时候,题主这样阶层出身的孩子,能上得了学么,即便上的了学,能进入培华这样的私立贵族名校么??
现在少部分人的校服丑且贵,那是问题的另外一个角度,我就别乱解答了,因为没发言权。
个人比较推崇香港校服,传说物美价廉,制度完善,关键还有旗袍。但是,我相信,那也是香港物价水平上的物美价廉而已。
个人观点是,民国的时候,有极少量学生穿的漂亮贵族私立学校校服,大量的学生破校服或者没校服,甚至大多数孩子没有学上。
现在有少量的私立学校漂亮校服,大量的平价公立校服,少量的黑心校服,个别孩子上不起学。
用现在的平价公立学校校服和民国的漂亮贵族校服比是不公平的。用漂亮的私立学校校服和民国漂亮的贵族学校校服比才略显公平。
以上部分观点总结感谢@月下旅人,受到他的启发和完善。。
以下原文:
在民国的时候,题主这样阶层出身的孩子,能上得了学么?
这估计是最著名的民国校服照了,也许题主比较的就是这个校服的设计。这个校服是著名私立教会学校培华女中的校服,如果对比,显然不是现在的常见公立校和它来对比,而是现在的北京上海的私立名校。北京上海的私立名校的校服,和这个比,显然不逊色。
上海某私立学校校服
林徽因与三个表姐妹,从左至右依次为:王孟瑜、王次亮、曾语儿、林徽因。这年的林徽因12岁,王孟瑜17岁,王次亮15岁,曾语儿14岁。林徽因,出身福州林家,她父亲林长民,伯父(其实是叔父@彳亍不歌指正)林觉民(辛亥烈士,与妻书上过教材),要不各位查查百度,看看林长民在民初什么地位,看看自己同学父亲有没有地位和林长民差不多的?
她丈夫梁思成,公公梁启超,要不也比较下,看看各位的岳父母或者公婆阶层有能和梁启超相提并论的?
林徽因的这几个表姐妹,也不一般。其中曾语儿的丈夫叫温源宁。好奇的朋友可以查查简历。他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硕士,是钱钟书的老师。对了,和胡适甚为不对付。徐志摩的好友。
接着八卦哈:王孟瑜的丈夫叫李宣果,说是德国福郡府(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第五医院院长,两人的婚纱照发布在星期日报35期,宣布两人1926年5月9日将于那家花园结婚。李宣果的法兰克福大学同学医学博士赵士卿,是同济大学校长。另外一个同届同学沈来秋,经济学博士(先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攻读机械学博士学位,机械工程的高级工程师。),是沈葆桢的曾孙,同济大学教务长。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人家的真实写照啊。
(1926年)五月九日,李宣果君与王孟瑜女士在那家花园行结婚礼。
这是民国苏州吴江县震泽镇,1948年中心小学的毕业生合影,放在现在,一个镇中心小学,会这么几个人?
苏州在清朝,民国以至现在,都是中国经济差不多最发达地区,在1948年,一个镇的中心小学,毕业生不过31人,其中女孩9人。
(其实是国民学校,初小。)
我爷爷,贫农,三年私塾。奶奶文盲。
姥爷,中农,也是三年私塾。姥姥大户人家小姐,文盲。
老婆的外婆是大户人家小姐,读的初等师范。
老婆的外公也是大户人家少爷,解放前读的大学。
老婆的爷爷和奶奶都是文盲,农民。
民国的时候能上学的孩子,基本家里条件还都不错,基本可以比照北京上海现在的优质私立中小学,这样的私立中小学的校服,一般是不错的。另外,民国所说好看的校服,基本也是私立校,普及的初小,有没有校服还是疑问。80%以上人口还是文盲,中学生那是大知识分子,专科以上每年毕业不过3万多人,还没现在博士生多吧。
大陆解放后有校服,也是80年代之后的事,以前不过要求白上衣蓝裤子白球鞋。小学毛入学率到90%,那是解放之后的事。义务九年教育,是1986年才明文规定的。大学扩招,不过是1999年的事情了。
要是更贵的国际小学,校服就更不错了。
其实这个题目可以改写成:为啥现在的普通阶层老百姓,生活条件还不如民国的上等人呢。
本来就一草民,非得和土豪劣绅比,真是得感谢党,感谢毛主席。
另外,如果校服要真谈得体,那么,要有春秋、夏、冬装,还要分正装和运动装,小朋友运动量大,运动装每周得两套,这样下来,总计就得二十来件。小孩子长得快,每两年就得更换一次,就得接近60件。每件不用贵,算50每件就得3000块,100每件就得6000块,正装西服和羽绒服显然得更贵些。
如果公立校敢这么干,早就被骂死了。。。。
哈哈,刚看到一个收2300的,果然被投诉了。
https:// xw.qq.com/cmsid/2019112 4A0G7J100?f=newdc
另外一个现在普通公立校服丑,其中一个原因是家长怕买小了,孩子穿不了多长时间。大家试想下,林徽因这套校服,大个两号,穿身上是什么效果。一样也是麻袋。林徽因相片上这套校服,从领子大小、合身程度看,估计是按身材定做的,12岁小孩子,这么合身,长得快的话,真得一年一换。
_
2019.04.14增加
觉得贫困人口不多的同学们,要不查查我国贫困人口占比?全是官方资料,可以随便查。
知道人均年纯收入3000是什么概念,全国低于这个收入的贫困人口有多少吗?
我家亲戚,就有月薪900的。这样的人您们觉得买几百块一套的校服会不会买大点?
值得高兴的是,我孩子觉得爷爷奶奶小时候挨饿是不可思议的事儿,我也希望所有的孩子们以后没有饥饿的经历。
_
20190422修改
最近和几个杠友聊天,突然想到以前的一个笑话:
一农夫和农妇在田间干活,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皇帝陛下现在在干嘛?农夫说,老婆,皇帝现在一定在用金锄头铲地吧。农妇说对啊,皇后娘娘一定在树下躺着,喝蜂蜜凉水,还吃柿饼。
再过了几十年,到了社会主义的幸福农村,农夫说,皇帝以前一定用金拖拉机耕地。。。。
一个人的看法,显然是脱离不了他的社会经历和背景啊
219.06.10更新:有位同学提到周总理穷的交不起学费。
周总理自述:周恩来自述 周总理自述:
“我的祖父名叫周起魁,生在浙江绍兴。按中国的传统习惯,籍贯从祖代算起,因此,我算是浙江绍兴人。
绍兴社会除劳动者(农民、手工业者)外,中上层有两种人:一种是封建知识分子,一种是商人,这两种人都是向外发展的。读书人的出路照例是中科举。而绍兴人则大批地当师爷,在全国各级衙门里管文案,几乎包办了全国的衙门的师爷。”
资助周总理上学的伯父,名周济渠(又名贻谦),妻子钱馥兰,钱馥兰的哥哥钱能训,祖籍浙江嘉兴。光绪24年(1898年)中了进士,在清末和民国年间曾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1918年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同年12月任国务总理,直到“五四运动‘爆发才被迫引咎辞职。
周济渠与钱能训的妹妹婚礼时正好是在钱能训去南方有事,就顺道去参加了妹妹钱氏的婚事,并且还在淮安小住上了一阵子。当时,钱能训也曾经多次去妹妹和妹夫家做客,当时的周恩来年幼,只有六岁,钱能训见他聪明伶俐,十分喜欢,特意去周家辅导年幼的周恩来学些书法,给当时还是幼年的周恩来同志留下了十分深的记忆。
另外另外一个资助周恩来的伯父,名周贻赓,无子,也不是白身,周恩来1913年于沈阳东关模范学校毕业后,恰逢周贻赓调到天津长芦盐运司任科员及官银分号总稽核员。住法租界33号路清河里17号,周恩来也随之南下并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顺义妈妈这个家境的(),也许才有资格和林徽因家比较下,一年教育投入100万,还是这个层面的普通人家。
“两个孩子国际学校一年也就50万,其他课外班夏令营加起来业五十万。整个家庭在教育上每年投入超百万,她云淡风轻地说,这不算太痛苦的。
对她来说,最痛苦的事,就是做教育投资永远不能预测结果,太多时候都是钱砸进去了,“看不出什么特别大的成果”。”
别瞎想了,现在的校服是在保护绝大部分人的尊严。
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颜值:大部分人还真没资格嫌弃校服丑,没有校服你更丑,大多数人应该感谢校服这么丑,才能让别人关注的重点从脸、身材转移到校服。中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丑的阶段,身材颜值均处于历史低谷,不要看宣传片,随便找个中学看看,自己什么样心里没点数吗?身材各种奇形怪状,脸跟月球表面似的,没有了小时候的可爱也没有二十岁以后的成熟和气质,更谈不上化妆。宽大粗陋的校服掩盖了身材的基尼指数,缓解了颜值的贫富不均,你还想怎么着?真给你剪裁得当做工上乘色彩时尚的校服,你都丑的不好意思出门。
民国、日本、韩国、美国、台湾的校服,特点是剪裁好对身材外表要求高,容易造成外表两极分化,造就了个别仙女(90分)和大多数歪瓜裂枣(40分),造成了大量的校园矛盾。中国的校服可以掩盖大多数身材缺点,造就了大量中不溜秋的人(60分),缓解了大量的校园矛盾。
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经济情况:中国的校服便宜到即便贫困户也能负担的起,缓解了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促进了社会和谐。要是一套校服几百块吃瓜群众早就把学校和教育局骂吐血了。
那个民国时期啊,土匪打破县城啊,最喜欢一锅端的肉票,有一类就是学生.... 手无缚鸡之力不说,家里有钱啊,家里多半能赎啊...
至于建国后的校服....
这样的校服好看不? 我觉得挺好看。
后来都要求白衬衫,黑裤子。 除却绿军裤那段时间。要求白球鞋,家里不宽裕的还得偷学校粉笔涂...
现在的运动服嘛,好收拾,也都宽裕点了。
题主问的问题是“是不是现在校服的设计还不如民国,为什么?”,
这是废话,因为现在的运动服基本没有设计,工业化下流水线,通用的版型尺寸,变变花纹罢了。老师应该还会要求不要自己改。一套衣服三年起步,能合身才怪。
那么民国呢,件件量体裁衣,这是私人定制的待遇。照片上这么个个个规整,那肯定是一年一套啊...啧啧。
两者是关公战秦琼,没啥好比的,
===========================
上面随手回答于1029, 没想到不少知友点赞
看了下回复
发现还有回复表示,
土匪能打破县城?能打破县城的还叫土匪?
这事儿吧,其实在民国挺正常。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党人碑 的微博,这位老兄作为河南土著,前阵子发了不少材料。
随便找找
1922年11月, 土匪"老洋人" 打破安徽阜阳县城:
你看, 打破县城很常见嘛。
其实全国到处都是这样,遍地土匪, 白天为兵晚上为匪,说是兵就是兵,说是匪就是匪的也多的是。
山东:
河南
湘西
至于四十年代为啥土匪听起来似乎不多啊, 因为都被国民党收编了啊....
你看魔都繁华吧, 不客气的说,解放前,直到五十年代初, 如今的东方明珠,浦东, 还是土匪窝子....
当然,这些土匪,最后,全都被剿灭了,和民国无关哟。
以上资料出自<民国匪祸录>
呸!民国的校服设计也好意思拿出来?
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没有从校服开始!!
实名反对那些所谓“难看”校服是为了防止早恋早熟论。你们这是以自己猥琐观念套广大出小学娃娃们。
对绝对多数出小学孩子穿啥衣服都无所谓,对于那些早熟的就算穿了大黑袍也照样早熟。伊朗沙特这方面搞的更全面,照样组织不了骚动的年轻人,冒着死亡威胁早恋早那个啥,甚至跑到埃及约旦谈恋爱。
国内校服是现在这个样,主要原因是省钱省事。我初中时咱学校也改革过校服,效仿日本男生短裤短袖衬衫打领带,女生不过膝盖的短裙还打领带,面料纯棉而且十分的合身,父母们还集思广益相出了很多传统刺绣。男生一整套300多,女生的370多。
你们说的早恋倒是没有蔓延,也没有人早孕。反倒是这些衣服不耐脏不耐磨,需要每天洗一次,还经常撕破。学校专门请来了八个裁缝阿姨住校补衣服。每节课班里就有两三个人去补衣服。
纯棉的衣服的布料容易撕破,修补了还太难看。在老师和家长的反对声中,第二学期我们又换回了原来那个又长又松的难看校服。
也可能是我们新疆娃太闹腾了
修正主义思想作祟。
谁说宽松剪裁、舒适面料、长高不用换号的校服就不能做的既实用、又好看、还便宜、最后还可以防走光兼顾保守。
不至于不好,但不够好是肯定的。
你不参与,只是以后简历更难写一点,和人打交道比别人更要费精力一点。
也就一点罢了。
因为决定以后好不好的,还是你自己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够硬,这些就是锦上添花。
专业技能没有,那那没有舌灿莲花的水平也不过杯水车薪。
当然啦,为自己着想,还是参与一个吧。
也别太勉强自己,一个不那么巧言令色的人让他面对这么多黑压压的人头,把心态搞崩了也不行呀。
想交真朋友就去真心喜欢的社团(真朋友爆率不低),想提前学话术进学生会,想填充简历干货去当班委。各有各的好,就看需要什么。
没有顿悟的能力,那么提前积累经验是很重要的,这样走出学校,才不至于彻底一无所靠。
反面例子在此。我骑着鲲溜了四年,啥也懒得参与,爽是爽,只是溜到最后,发现自己身无长物,情商为负,还心高气傲,一度自我厌弃到哭。
现在学乖了点,在人前慢慢磨炼我那负无穷的情商。
我没什么经验可以提供,反正就是告诉你无论如何不能像我这样。可以不参与社交,但不能无技傍身。
总要有个嚼透了的东西。揣在怀里,才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