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6 最后更新完
2015-10-29 18:00看到新闻,已经全面放开二胎。中共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喜大普奔呀。
大家的赞没有白点哈!
===========================================================================
边做奶爸边更新,挤时间持续了几天,总算基本更新完了,欢迎点赞支持:)。
这问题我不吐不快,这两年因为工作关系拜访了大量制造业工厂,从体会工厂招工难开始,阅读了大量的人口方面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加上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
用数据说话,看看我前两天从国家统计局上拔下来的一组简单数据。
下图是过去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的数目:
下图是过去20年中国15岁以下的少年的数目(这里根据评论申明下,这个图是由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控件生成的,不是我导入到excel里整的。我也觉得比例尺有问题,可是Y轴的数据是没有问题的。统计数据在2000年、2010年发生大的改变和国家进行人口普查的年份有关。):
大家看完什么感觉?
过去20年,90后比80后少了快5000w,00后比90后少了快5000w。20年少了一亿的少年。一亿人呀,对面的坏邻居霓虹国也就一亿人吧。要是10后再少个5000w,15岁以下的少年直接在短短30年减半了。而与之对应的是,65岁老年人的人口逐年增加,现在是1.3亿!
咳咳,插嘴一下,我爹有7个兄弟,50后,再过五六年也要加入这个数据了。50、60后的婴儿潮老了,到时候65岁以上老人的数据估计要破3亿。
这些都是国家统计局数据,不是什么国家机密哦。
对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就是家庭的负担重了,整个社会的“暮气”重了。
拿我家来说,双独家庭,现有一儿一女。我爹8兄弟,我妈4兄弟,他们一对养0.75个老人加1个小孩,总数1.75,我养4个老人加2小孩,总数6。
对80后的这代人来说,对50、60年代的人抚养比肯定要大的多,当年独子化的代价,总要有人来买单。
不要问我这么累为什么要生两个,我就是喜欢小孩。
至于“暮气”这种感觉性的东西,大家可以联想下现在的家庭大聚会和前20年,我们小的时候的家庭大聚会,年轻人占多少,老长辈占比多少。想想我爹老了,一聚会,真是一大帮子老头子。
突然好失落,我们70后,80后感觉晚景凄凉……要1.5亿的10后养我们3亿的80后,估计65岁退休都悬。
那么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还是感觉到处都很挤,人很多呢。根本原因是过去20年中国人口在向城市集中。前几天我一个同事说:他的老家在三明下面的一个县城,原来他上学的时候初中有200人。他自然是NB哄哄的从小县城高考到二线城市的一本上学。而前几天他回老家母校,已经只有有10个学生。他也在城市买房,自然不会回去生活。
下图是近20年中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比例,同样来自国际统计局统计数据:
可以看到从2010年开始,城镇人口就已经超过乡村人口。来自小乡村的小伙伴们应该可以很明显的感觉自己的家乡在衰退!明显的衰退,只有老人和未成年的小孩。一些原来只有几户人家的自然村更是加速的消失。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相关报道:
村庄正在消失 10年间我国自然村减少90万个(图)。
山东约2万个自然村空心化 废弃农宅成老鼠窝
昆山共有1386个自然村消失 被载入史册
中国过去10年近百万个自然村消失:回不去的家(图)_湖北频道
人们集中居住,对乡村的环境保护或许是一件好事,很多乡村会重新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或者叫”无人区”。到房价上看一线城市的房价估计跌不下来还会大涨,二线城市微涨,三线四线能够保持现状就不错了。
从招工难这点来说的体会上来说,年轻人口的减少,制造业的痛苦一定首当其冲。下图是2014年,国家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中,关于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分布情况:
可以看到,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是最强的。至于国富民强靠的不是房地产,而是工业化和制造业这些,我就不再这里啰嗦了,大家都懂的。
对用工最密集的制造业工厂来说,现在即使只招一个什么技能都没有的普工,月薪也要3000+。拿深圳来说,一个制造业普工的月薪大概是3000+,年成本大概是年薪的两倍,基本是6W一年。因为工人除了工资还有住宿、吃饭等各种成本。沿海其他二线城市,拿福州来也要5W。人力劳动成本的上升已经不可逆装。
如果细心一点你还会发现,中国劳动力成本,也就是大家的薪水答复上涨是在2010年开始的,而2010年也是人口红利的拐点。
可是工人的素质却在下降。动不动就离职,拿工作当做游戏的大有人在。以前几天我刚刚拜访的深圳某工厂来说,本来这个工厂是每月月底发工资,今年10月份,却故意推迟10天发薪水,不是因为工厂没钱发布出来,这家工厂效益很好,是其细分行业的第一名。而是怕月底发了钱,经过长假工人就不来了,没法开工。长假结束工人到工厂拿了工资,因为人的惰性就可能留下来。可见工厂怕工人离职怕到什么程度。
对工人素质降低的抱怨大多落到了90后身上,我觉得略有不公。我去年为了调研产品、体验生活,曾经跑到富士康的工厂线上当过一线工人,交了几个农民工朋友。这一段经历,我想独立的梳理出来。下图是富士康有名的防跳楼网实景,有了这网,跳楼估计是挂不掉了。想想这个企业也被舆论逼得蛮苦的。
90后的农村年轻人遇到的迷茫、困惑和挫折感比70、80的尤甚。特别是当年轻的他们看到网络上理想生活,和现实的巨大差距的时候,及时行乐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毕竟不管是3000还是4000块的薪水,对于一二线城市动辄上万的房价来说,差距实际也比前十年更大了。这里深入去聊,一定会说到基尼指数呀、阶级固化什么的,所以就此打住。
至于评论中提到的血汗工厂的道德问题,我觉得那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工人的工资自然来自企业的利润,也就是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在血汗工厂中打工的工人也不傻,如果有更好的去处他们自然会去。你能想象河南农村的农民家庭种一年的玉米,收入只有一万块不到还是丰收的时候么,要是年景不好还可能赔掉化肥和农药的钱。对工人来说,自然是在工厂稳当的拿着薪水比回家种地要好。以上河南农村的情况就是我的富士康工友们和我说的他家的真实情况。
所以血汗工厂的根本问题是我们无能,我们的行业竞争力差,我们的劳动效率低,我们的人均产出低(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我们整个国家)。
在这样的劳动力背景下,企业能够怎么选择呢?很简单,要不然搬去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要么倒闭。而这些都是我心目中不够NB的企业,真正NB的企业不是强在懂的用更便宜的劳动力,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一整套生产方法把成本降下来。把工人的福利搞上去,摘掉血汗工厂的帽子。
在我拜访的众多企业当中,那些野心勃勃的企业家自然要用自动化、用机器人取代人,提高生产率,才能给工人发更高的工资。比如上周我就有幸拜访了RRS(雷柏机器人系统事业部),参观了RRS的生产线。因为信息安全的关系,下图是网图。
链接:揭秘雷柏机器人
总的来说,RRS对整个生产流程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改进,能够用机器人节省成本的地方就用机器人。这样,原来2010年需要用3000个工人的产能,现在用1000个工人就搞定了,而且产能还翻倍了。
总的看下来我的体会蛮震撼的。因为机器人NB的国家,往往汽车工业都NB,机器人的发展是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所以世界四大机器人厂家,两家在日本、一家在德国、一家在瑞典。而把机器人用于3C领域,是比用于汽车要难的,更精细,流程也更繁琐。
而雷柏从事的鼠标制造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雷柏算是目前走的最前面的一批中国制造业企业之一,从此可见一斑。因为本回答重点不是机器人,所以就说到这里打住。
上面说的都是现象,并没有展开讨论原因。对于计划生育,有的人喷,有的人点赞。在我看来应该基于两个基本点去思考这个问题:一个是人、一个是资源。
人本身,到底是消费者,还是一个生产者和创造者。一个人生下来,就要吃喝拉撒,就要消费商品,就要消耗资源,所以首先是一个消费者。可是所有的财富,就是靠这么一个消费者来创造的。所以这两点都对。可是一个人要创造资源,首先需要接受教育,需要消费资源。也就是需要点投资,才能有回报。
资源本身,是不变的,还是会变的。石油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但被生下来的某个人发明了一种方法,把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到了90%(现在好像只有20%左右),这是有可能的。石油一下子就会变得不重要了。所以能源是变、还是不变的,本身随着科技发展,好像也说不清楚。另外科技树也自然需要人的脑子去点。
所以计划生育对还是错,本来就是说不清楚的东西。当时在国家资源有限,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计划生育应该是有利的。知乎上就有独生女为计划生育点赞,她的理由是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在重男轻女非常严重的她的故乡,她可能就没法上学,今天也就没法在知乎上回答问题了。
如果资源本身是有限的,而人更趋向于是一个消费者,那么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自然是对的。如果认为资源是不断扩展的,几乎可以是无限的,人更趋向于是一个生产者和创造者,那么计划生育肯定就是错的。
最后用一个知乎计划生育的问答图来结束这个回答吧。这两张图都取自网易的看客栏目,看客是一个很好的用图片说故事的栏目。第一张图是一个典型的新疆家庭,第二张图是中原某计划生育示范县的现状图。
我们热爱的中华文明走向何方,发人深思。这里把相关链接找出来大家方便大家查阅:
谢谢大家,欢迎评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