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吟诗的天赋,就算背诵下来李白全部的诗句又有什么用?
你跟李白吟诗作对,第一回合,你来了一首静夜思。李白当机立断换了一首诗,两人平手。
紧接着,第二回合,场景从晚上换成了白天,你有足够的才华,现场再编出来一首静日思?
还不是瞬间GG。
【9月23日更新】
本回答与其说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单纯考虑不同情况下,穿越的理性分析。
几种假设,是题主不同身份、知识储备,甚至行为动机、穿越身份的不同,在成为李白之后,可能的大致遭遇。
真实世界是一个混沌系统,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造成未来的千变万化。
我所考量的一些细节,也仅仅只是真实世界影响因素的千万分之一罢了。
主人翁的确并不一定非得去访戴天山,非得去寻找李白的行踪、非得去做模仿李白的行为、建立相似或相同的人脉圈。但对于真实的混沌体系来说,唯有你从内而外,做得越真实,甚至自己真的变成了另外一个李白,事情发展到后期的破绽才会更小(实际怎么都会漏洞百出)。
唐朝社会是一个诗酒酬唱的社会,尚且没有诞生宋朝那种勾栏瓦舍的词曲文化。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回答里,假设的各个场景中,总是在强调社交。
唐朝为什么重社交文化?
因为唐朝作为门阀大族的开端,哪怕经历武则天的科举改革,在玄宗朝时期,社会上依旧无比重视门第出身。(但同时,寒门的崛起,一些大族也在衰落。杜甫的家族,就是在这个时期衰落的)
在这样阶级变动的社会,士人们的诗酒唱酬类的社交是无比活跃的。
评论区有一位朋友就说得很好,李白的诗作再好,也只是相当于“产品”。每一次社交,就是相当于在推销自己的“产品”。你没有足够宽广的人脉圈,是根本不行的。
不难发现,盛唐的大诗人,除了作品无双之外,也往往有着十分宽广的交际圈。
接下来,我就谈谈,李白的交际圈究竟有多广:
李白15岁,就“遍干诸侯”(李白《与韩荆州书》云: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也就是说,年仅15岁的时候,就拜谒了蜀中各大名流。
20岁,李白作为蜀中青年才俊,赵蕤的弟子(与赵蕤并称蜀中二节,是为赵蕤术数、李白文章。),直接半路拦下迁往成都的前宰相苏颋,拜谒投上诗词歌赋。(普通人穿越过去就能直接这样拜谒苏颋吗?)
苏颋是当时名流,还有后来李白见的李邕,那都相当于全国闻名闻名的名士。要知道,要得到这些人的认可,多少人是撞得头破血流。
拜谒是一种交际,那可不是单纯把诗词歌赋送上去就了事了。就随便拿出李白的《大鹏赋》《明堂赋》之类,随便问一个典故,恐怕普通人就招架不住。说到这里,有可能又有人会谈什么知识储备。但凡稍微了解一下《训诂学》的人,就知道,除非你是一个人形图书馆,是不可能查询书籍就能解释所有典故的。(除非你是原作者,因为原作者创作过程中,同时也是自己作品典故出处的整理者。)。
李白其它的交际圈,什么孟浩然、王昌龄、杜甫、玉真公主、唐明皇、元丹丘、元演、司马承祯什么的就不说了。
单纯说一说,李白与李姓宗氏的交际圈:
李白现今留存的诗歌900余首,多达八十首,13篇文章和李姓宗氏有关。
直接涉及大唐皇室人员的10人,其他门阀大族的李姓成员52人。
李白对这些人的称呼是从叔、族叔、从兄、族兄,不限于皇室和其它门阀大族。
无论从现代考究,还是从这些人的历史族谱记录来看,李白即便可能和其中一两个人有血缘关系,也不可能和所有人有血缘关系。
总的来说,这些人基本都是李白的社交好友。
在唐朝有这样的一个现象:联宗。
这是魏晋门阀在大唐的遗留之风。
同样的姓氏,虽然不是一个宗族,关系好,那就可以联为一个宗族。
虽然李白并未和这些人真正联宗,但关系也好到了犹如同族兄弟的地步。
李白拥有这样的社交圈,仅仅只是甩出自己的诗作吗?
基本上李白走到哪里,就能形成自己的交际圈。
出蜀之前,拜了个名士师父,然后就和师父成了蜀中二杰。
去了山东,就有了竹溪六逸。
入京之后,就组合成了饮中八仙。
……
说白了,李白性格和才气形成的人格魅力,与作品是一体,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完全成为李白,他都不可能复制李白的人生。
李白的人脉圈,你有能力复制吗?如果你不能完全成为李白,拿什么去社交?
也有人说绕过李白的人脉圈,发表李白和他人无关,纯粹抒情状物之类的作品,或者直接修改作品人名。但关键是,你的名声打不出去,你的社交圈是假的。第二年李白,通过自己的社交圈,写出了这些作品,在名流之间传播。偶然间有人看到你的作品,难道世人会判断李白的作品是假的吗?
你要知道,哪怕你有人证物证,证明自己的作品就是自己写的。而李白却有更加庞大的交际圈,证明他的作品是自己独立创作的。那么,天下名士门,怀疑李白还是怀疑你。
你是交代自己是穿越者,被人当做装神弄鬼处死呢?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欺世盗名”呢?
或许你可以完全回避,或者干扰李白的人生轨迹。
但你大概率也是默默无闻的。首先李白天下闻名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社交之作。即便少部分纯粹的与他人无关的,那些名流们,即便觉得你作品还不错,和他们没有关系,你也不和他们交际,凭啥鸟你?(更有甚者,可能看到你作品写得好,又没有名气,直接把你杀了,拿了你的作品。宋之问还杀侄儿刘希夷,更何况你这个穿越无谱牒者。)
者你选择穿越的是某个名士,且你侥幸出名了。那唐朝也只是再出了一位名诗人而已。李白的人生因为被干扰,但因为个人魅力,依旧还是诗仙。只不过晚年的不同,可能会写下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精彩篇章。
的确,你可以用你未卜先知的能力,补上一定的漏洞。
但你已知的甚至连竹篮都不是,仅仅只是一张网,你要如何去补才能让这张网不漏水?
本问题是建立在真实世界的假设,而不是小说位面。
我再强调,哪怕我所考虑到的所有漏洞,都只会是现实中的万千分之一。
小说里,你写一个屌丝穿越过去统一宇宙,都可以逻辑自洽。
但这不是写爽文!
如果你能生存下来,绕过了灭顶之灾,大概率会有一定的名声。
但李白依旧还是李白。
现代人生在了一个好时代,也以为穿越到唐朝,就像在网络上发表诗歌一样,只需要炒作一下,就可以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一下就出名了。
唐朝不是不可能营销,但营销成本,那是一生的付出。
而不是网络上随随便便抖个机灵,就可能火了。
文学作品的流行,往往存在一个评价体系。科举之前,甚至连人都是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之类(例如曹操的: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评价体系对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影响。
例如,一个学生学了一个作品,大家觉得作品不好不坏,但老师走进来,突然把这个作品评定为全班第一。那么,全班学生就会争相找出这个作品的优点,最后会有绝大部分人,真的觉得这个作品就是全班第一了。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权威暗示效应。
而文学作品,实际并不是单纯属于创作者,还有读者的审美创造。文学作品的地位,在后世的传播,往往受到评价体系的极大影响。
关于评价体系和文学的关系,可以看看我的这一篇回答:
总的来说,文学作品的成就,不是普通人说好就是好了的。而是,在一个评价系内,被权威认定。甚至权威来创造这样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说,杜甫在早期的律诗评价体系中,创作律诗,经过自己的沉淀,产生影响,再由后世江西诗派等人的整理,最终形成了成熟的评价体系。
那么,这和穿越李白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一个文学阶层的认同,才往往证明了你的作品,纳入了这个评价体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盛唐的不出名,也不一定就是偶然,可能仅仅只是没有纳入主流的评价体系而已。李白作品大多另类超凡,如果不是因为个人魅力,让一个普通人拿去酬唱,大概率是难以被当世文人纳入文学评价体系内的。
【原回答】
你可以幻想和李白双峰并立,但真实情况,你却可能会很悲惨。
名声亦如沙,随风轻逝去。
场景一:
题主以现在的身份直接穿越过去了,穿越在公元717年(一般认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目前能确定的李白最早的一首诗,大约写于18岁,即公约718年,题主提前一年过去)。
题主悲催地发现,古今语言不同,自己无法和唐人交流,繁体字也似通非通,无论自己写什么,反而被当成装神弄鬼的胡客。
但关键是,题主是没有谱牒的黑户,在户籍管理严格的唐朝,如果像李白老爹李客那样用钱,在绵州弄个附籍也是可以的。
但题主连士农工商任何身份都不能证明,甚至连胡客过关验证身份的鱼符都没有。
题主不得不依附当地的地主,弄些古人眼里的奇技淫巧,生存还是有可能的。
但题主,几乎哪里都去不了。
唐朝山野野兽横行,没有现代交通网络,没有网络定位,题主哪里也去不了,大概率只有卖身为奴。
掌握语言,融入唐朝社会后,你尝试写出李白的诗作,要么被人取笑撕掉,要么被你的主人,拿去欺世盗名。
而古人的作品,除了后半身专门结集,或者后人整理平生的作品,不存在所谓的单篇发表。写出的作品,是直接酬唱、交流的,声名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和现在的作家写出作品,不交流,单纯拿发表是完全不同的。
于是题主与李白没有任何的交际,草草了结一生。
场景二:
经历一次失败之后,题主决定魂穿了。
在公元717年,题主决定写《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要让诗真实,装模作样访一下戴天山的道士,还是有必要的。
但题主悲催的发现,戴天山具体在哪里他都找不到,因为戴天山指向不明。历来不少研究者认为是大匡山,但郭沫若认为是青城山。
而戴天山的道士,究竟是什么人也是未知的。
最终,题主只能硬着头皮写下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然后广泛散播。
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又写了《上李邕》《峨眉山月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玉真仙人词》《安州应城玉女汤作》《酬崔五郎中》《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赠裴十四》《赠新平少年》《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元丹丘歌》《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
虽然历史上记录了李白的行踪,但根本没有详细的时间。虽然题主想要追寻李白,但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有见到。更因为身份的差异,也并没有触及李白的关系网。
不过,提前李白一年发表今天熟知的诗作,基本上做到了。
然而,题主声名将起之时,突然被抓了,判以“欺世盗名”罪。
李邕、孟浩然、玉真公主、崔宗之、元丹丘,以及无数与李白有交际、酬唱的文人墨客,联宗兄弟,甚至坑了李白的张垍,都是证人。
题主的一生,又这样草草结束了。
场景三:
题主深而思之,看来仅仅魂穿还不行,必须详细了解李白一生所有的细节。
题主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就开挂了,脑子里直接获取了李白一生的所有记忆,而且是完全版。
于是,题主提前一年的翻刻版的李白,正式诞生了。
从小到15岁时,题主写了很多当今见不到的李白少年作品,心中很爽,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李白。
但15岁,明显的岔子就开始出现了。
李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在15岁的时候,李白就遍仿蜀中的名流。这依仗的不仅仅是李白的才华,必然有父亲李客的关系。虽然题主提前用李白的作品去开门路,有一些效果,但远远没有达到李白那样的效果。
而且一些需要临场应变的吟诗作赋,题主弄得很糟糕,于是题主和李白渐渐拉开了差距。
到18岁的时候,题主还是硬着头皮,去戴天山访了道士,写下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还算顺利。
题主发现随后的一年多,李白在蜀中奇士赵蕤那里学习,于是提前一年去找赵蕤,结果被赵蕤赶下了长平山。
到了20岁,题主想要提前李白一年,去找苏颋拜谒。结果悲催的发现,宰相苏颋要再等一年,才会被贬到益州当长史,现在去成都是遇不到他的。
随后题主发现,李白大量的诗作都是人情往来,在不对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写下那样的诗。
完全不同的关系网,即便有记忆,也没用啊!
为了避免“欺世盗名”再次发生,题主最终不得不,推到重新来过。
场景四:
这一次,题主穿越成了李白最好的兄弟之一,或许题主就是魂穿吴指南,而且要活过李白仗剑去国的那一年。
从小题主和李白同步游玩,一直和他在一起,而且要抢先他一步写下诗作。
你是这样计划的:
和李白一起登上戴天山的时候,李白写下“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时,你立马吟出: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当李白在李邕那里受气,李白正想要写诗,你立即喊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和孟浩然一起辞别的时候,你率先写出送别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你或许觉得诗仙,恐怕是要崩溃了,甚至想要拿剑杀人。
然而现实却会是这样的:
因为蝴蝶效应(混沌理论)的原因,题主参与了李白的生活,虽然李白的整体才华和性格变化不大,但在一些细节上,已经和原来不同。
当题主约李白访戴天山道士的时候,题主写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并不见得就一定会觉得题主写了自己想写的东西,反而可能心中构思的是另外一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但可能会觉得题主,和自己心气相通。
但很快,题主就发现,很快自己就和李白出现了岔路。
由于自己参与了李白的人生,后来李白交友了孟浩然、王昌龄、崔宗之、元丹丘……发生各种酬唱,后来的事情随着变数的累加,越来越和你所了解的李白原来的生平不同。
最后,题主悲催的发现,后面的时间线越来越对不上了。
例如,原来的时间线,李白在江夏送孟浩然。现在的这个时间线,李白竟然跟着孟浩然一起去了广陵(扬州)。那么,你是继续跟着李白和孟浩然,还是离开,写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渐渐的,对上的时间线越来越少。
题主最终发现,原来时空的名作,诸如《蜀道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等很多旷世之作,都不可能再出现了。因为创作那些诗作的背景,完全没有了。
不过最后,题主还是抠出了一些没有明显时间背景的作品。但由于题主的交际圈和李白完全不同,在没有网络的唐朝,题主的诗作很快失传。
当然,题主一直跟着李白混,在安史之乱,大概率会被杀头。李白没有被杀头,是因为他是李白,而你什么都不是。
题主最终获得了类似于魏颢的名声,在历史上还算留下了一丝印记。
当然,明清的时候题主还有一定的可能性翻身,成为豪放版的张若虚。
而那个时空的李白,虽然《蜀道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都不在了,但却会出现其它的绝品。当是我们这个时空的人,从来没有见过的诗仙之旷世大作。
无数人想做李白,但却没有人能做李白。
任何一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写出一篇诗文的随机性也极强。
例如,我写下这篇回答,是因为我对李白的热爱,然后恰好昨晚看到有人邀请我。
看到已经有500回答,我犹豫是否再写一篇。
但早上起床后,我最终还是决定写了这篇回答。
这个还仅仅只是短期的时间线,长期的时间线,则还有我最初为什么加入知乎。
积累到现在,我回答的领域和回答的习惯,都会决定是否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以及我是否愿意回答。
总之,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造成这一篇回答从来不会出现。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老板交给你一个文案,你准备构思去写。然后你突然发现,你买的股票大跌了。那么,前后两种情况下,你写出来的文案是一样的吗?
可以想象一下,古代各个时代诗人画家的旷世名作,少了任何一个动机,有任何情绪上的其它因素的影响,那些作品都可能完全不同,甚至不复存在。
李白很多诗都是即兴的,比如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送友人等等
你发了他一样可以写出其它的,倒是你得想想别人找你喝个小酒顺便吟个小诗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想都不用想,即便你有穿越的技术,你还是你,诗仙还是他。
这也是古往今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重要原因。
文化圈里的作品,必须依托在个人IP上才能生效,个人IP是一堆增值服务捧起来的,而且这些服务都不便宜。
李白,家里大买卖人出身,巨有钱,还有皇族的远亲血统,这已经定性成富二代加天龙人了。
有钱有血统就罢了,他还能打!古往今来文武双全的人就很贵,他当时拜师剑法天下第一的裴旻,他自己就成了剑法天下第二。
能打就罢了,他还有机遇,跟着唐玄宗混过几年,给杨贵妃作过诗,搞得皇上和皇上的大蜜都很喜欢他,政治光环和幸运光环都拉满。
运气好就罢了,他还懂运营,脾气好,天下各处名胜大城跑的多,有酒品,所以当年很多大V都爱给他点赞。
还有就是长得帅,卖相好。
所以你看,李白除了核心技术过硬,武勋昭然,背后有家族大资本支撑,有官方背景,情商高,懂运营,而且公关形象出众。
你光是会写诗……总归是差点意思。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当时的科技,根本不给你造就出门的机会。
比如说你某年写了一诗,断准了李白明年才能写出来。
但是,当时可没有4G网,第二年李白的诗已经传遍天下的时候,你内个首发的,连你们村还没传出去呢……因为全村就你一个人识字……
李白的诗却会有大量的名士给他转发。
你怎么赢?
所以文化圈里的事,根本就不是作品水平能定成败的东西。否则,明星们干嘛没事得蹭红毯做直播?作家们干嘛得炒互推编背景?
莫说当年,就说今天吧,你有时候在网上看见一本书觉得很不错,但是作家名字都没听过;另一本同类的书很口水,但作家是成名的咖。
于是后者的作品,就成了畅销书,前者该不知道的,还是一辈子不知道……
这也是当今文学,影视,音乐这些领域注重炒流量炒IP炒人设,绝对不重视作品本身的最重要因素。
从这一点看,习武的糙人们倒是来的爽利。
鼎盛时期的泰森,谁不服就一拳教他做人呗,高下立判。
哦对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导致你不能超越李白:
传播量。
李白当年的名篇,可以在文坛广为传唱,所以历经一千年种种浩劫,总有几本能流传后世,或者仅凭口口相传,也能了解到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大手子。
你的作品在当年很可能是孤本,官府哪天来抄家,不是用来擦屁股的就是拿去糊窗户了,想出名简直做梦。
你真的有心打败李白,先从打败现在的网文大咖开始,现在有不少网文大咖的作品和名气是不对称的,你纯靠同类作品力压这些前辈给群众看看!
我到时候高低攒一台时光机给你送回去SOLO李白鸭!
穿越到古代变数太多,要重新学的东西也太多。
与其意淫这个,真不如意淫一下你比周杰伦每首歌都早发表一年,看看周董还会不会出名。
毕竟夏洛就是这么成功的。
首先,诗仙并不只写诗。举个例子:
《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写出这样作品的人会出名吗?我想一定会的。
诚然,没有诗歌的李白绝不会是诗仙。诗歌是李白作品最多的题材,也是成就最高的领域,成就高到连李白自己其他的作品也容易被忽略。
所以李白一定会成名,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李白在中国文学中的崇高地位(唐朝诗人如果只推举一位出来,可能答案很多,但如果推举两位并列,李杜肯定名至实归,连杜甫都如此推崇李白,可见李白其人其作皆是民族瑰宝)所以其实这个问题很有趣的一个延伸问题是,抄了李白全部的诗是不是就能替代李白。
恐怕很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李白真的不只是诗仙。
纵使抄了李白的诗,是否也能做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若真能如此,或许李白不会如此孤独,盛唐不会有安史之乱,玄宗不至于晚节不保,玉环免于马嵬坡之难,白居易或成最大输家。
正如另一个答案说的,李白很多诗是有特定背景的。有好的境遇,也有惨的遭遇。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这个穿越者如果真的能复制李白的一切,或许李白真的就是一个孤独的穿越者。
那你要把李白的所有诗全背会,并且这些诗具体是什么意思弄懂,如果有人让你当场作首诗怎么办。
话说题主穿越到唐朝,然后把李白的诗提前发表: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孟浩然:你谁啊?!歪,妖妖灵吗?这里有个变态!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岑夫子:你谁啊?是不是精神病院跑出来的?来人!快喂药,不要停!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你谁啊?!我没送,别瞎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王昌龄:你谁啊?!哦,不认识,那我也寄愁心与明月,送君一句MMP。
好的,那么假设你比李白提前认识了他们。
有一天你和贺知章去春游,贺知章反手就是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你屁都憋不出一个。
有一天你和王昌龄去青海,王昌龄反手就是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而你屁都憋不出一个。
有一天你和孟浩然去建德江,孟浩然反手就是一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而你屁都憋不出一个。
有一天你跟杜甫去登泰山,杜甫反手就是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个时候你突然灵感爆棚,文思尿崩,当场写下了:
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
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哈哈哈哈哈哈
求关注!
最后,推荐一个手机卡套餐,营业厅办不到。
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
也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