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捡不到猫? 第1页

  

user avatar   g-esth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在自家阳台上放个空荡荡的纸箱子,就会有猫爬进来啦,说不定还不止一只。

这是来自于神秘国度的猫の召唤秘术,欢迎尝试,不灵就算时候未到。

好了我还是正经答题吧。

就在这周,我的宿舍里天降两只小猫,刚出生不久的那种,好摸的紧。

下面我就来向题主展示一下如何接稳天降的猫吧,为防止你们觉得我在编故事,先上两只小猫抵足而眠的图。

咳... 环境可能有点粗糙,毕竟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伙都被它们到来这个事实惊呆了,所以没顾得上安顿。

事实上,我和舍友都住在大学生人手一铺的宿舍楼,再具体点是带小阳台的二楼。

那天,舍友a的快递到了,她美滋滋拆开查收了东西,就在舍友b的建议下把空箱子放在阳台上准备搁书。毕竟宿舍的空间紧巴巴的,一学期一学期下来课本杂书摞得挺高。

这实在是很寻常的操作,我们宿舍的小阳台上早就堆满了各种箱子,几个人的日常用纸,之前摞好的书本和几个装东西的箱子,它们挤在一起正好形成了一个两边不对称的“凹”字。

那个空箱子搁下去,也就恰恰好放在凹下去的那块。

天意冥冥,当天中午我们拎着打包好的午饭回宿舍时,眼瞅着一只黄黑色的猫甩着尾巴大摇大摆的从阳台上走过,她(后来知道的性别)波澜不惊的看了眼愣在原地的我们,又优雅的从阳台另一侧跳了下去。

当时我们虽然惊愕但也都觉得这只是偶然,毕竟我们这栋楼正好处在宿舍楼间的交叉口,常年都能看到一大窝猫懒洋洋晒太阳,即使这些猫主子们晒腻了太阳随意走动走动也没啥。

但是当天下午,还是气喘吁吁赶回宿舍的我们。我熟练的推开阳台准备看看衣服干没干,就看到一只眼熟的大猫趴在舍友搁外头的空箱子里头,惬意的眨了眨眼。

我:“ ! ! ! ”

猫:(继续眨眼睛,我甚至看出了几分慵懒)

难道我们只能这样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了吗?

当然不,这时候我们和大猫还没混熟,她眨眨眼,就飞快跳出箱子,转眼沿着中午的路线消失了。

那时我其实还没认出这就是中午的猫,差点以为我们的阳台成为猫的乐园,直到c的提醒才反应过来。

捏着衣杆迷茫半晌,我终于隐隐约约得出结论,这只猫可能已经把我们阳台作为野生驻点之一,但问题不大,等舍友收拾好书装进去,她自然会另寻地方安扎。

这时的我还是天真的我。午夜时分,我坐在桌子旁看书,舍友们都上了床,宿舍里一片安宁。这时候,隔着帘布,我听到阳台上不住传来扑腾扑腾的动静。

稳稳抓着笔,我思忖道月白风清着,是不会出什么灵异鬼故事的,最有可能就是白天的那只猫了。人家也不是黑猫(我就随口提一下,我觉得黑猫挺可爱的并没有邪祟的意义。)带不了妖魔鬼怪,安心安心。

于是我安心了下来,顺顺当当睡到了第二天。

大中午的,一干人上完课又凑到了宿舍里,舍友a开了风扇后很自然的往阳台走,准备把纱门开会儿给屋子透透气。舍友b也到了门边。

窸窸窣窣一阵,a压抑着震惊和兴奋的声音传来:“小猫! 有猫! ”

不必误会,这家伙就是预备猫奴一只,早就心心念念在自己的未来计划里加上一笔养上家猫。但那是三十五岁的事了,她大白天的又在做什么梦?

我放好我的午饭后循声而去,发现被她搁外头准备装书的箱子里头,真的躺了两只小猫。一只是浅色调的橘黄一只浅黑,两个小家伙身子骨小又轻软,团一起睡的正香。

我们面面相觑,都陷入茫然和惊愕。


我没有弧,我回来更新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周三,今天是周五,也就是说,连头带尾也只过去两天。

但是这两天里,我亲眼见到了舍友的巨大变化,似乎这天降的大猫以及附赠的两只小家伙,激发出了她们埋藏至今的母性,以至于举足之间都变得温柔和小心翼翼起来。

一开始无疑都是被唬了一跳的,我们都凑了过去,排好队挨个看过去。随后就开始了不知所措,大家议论纷纷,最后统一了结论:就当啥都没发生过,母猫不过是来借个地方养养崽儿,等小猫学会爬了自然就都会离开。

猫不黏人,我暗自思忖,但对着从天而降的它们到底也什么都没说。

刚刚看到有答主玩笑道,你们一个个的都在晒自己和猫的缘分,一张张图甩的那么熟练,是纯心气题主吧。

至少我这里没这种想法。单纯分享这件事情的同时,我对曾经和猫的“孽缘”也耿耿于怀着。以至于在舍友因为小猫欢呼雀跃的时候我多多少少掺了几分冷眼旁观。

认真算的话,十年前家里就养过猫。现在还能记得清楚,是两只淡橘色的大家伙。它们几乎是我看着长大的,或者反过来说,我被它们看着长大。

从蹒跚着眼神清灵的小猫咪,到抱起来沉甸甸的两大只,过去了这么多年,当时的心情早就记不得了,但也勉强能把它们的模样记个清楚。

但它们和我的结局不是很美好。我家养起东西来都很随性,知道猫喜欢自在,就尽量给它们创造自在的环境。当时专门给它们辟出房间,晚上不锁窗,以便它们大晚上的出去回来方便一些。也把窝和食粮搬去了。

不得不说,我至今依然惊叹,动物的确有非常灵性的一面,它们可以攀爬腾挪,尽一切力气去到在你眼里觉得不可能的地方。不管是当初它们每天晚上的按时踏窗,还是现在这位猫妈妈费力在周围寻找,最终找到了处于二楼的我们宿舍,并设置出一条可以往返的路线。都非常细节和细致。

当初的两只,由从小养大的家猫变成半散养的猫,最后她们都在外面寻找到了自己的“春天”,于是回来的次数日渐减少,最后再不回来。这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父母平静的就接受了,并且不怎么再去提它们,但小小的我却很难过。我自己的想法就是,施与和接受的感情是该差不离的,不管对方是人还是动物,这种都是让我很难接受的方式。这样的结局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遇到。

当然啦,当时确实小,把它们看成家庭成员才会难过,时至今日早就平静了。

再把话头转回这三只上面来吧,我一开始还分神想了想该叫它们什么,直到舍友a跑去逗弄它们,唤它们咪咪,我悚然,还好,b很快提出反驳:“你干嘛叫它们这么土的名字?”

于是起名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本以为)就这样展开了,a倒也没生气,颠着猫想了想:“那叫嘻嘻和哈哈吗,听起来多快乐!”

我们心知肚明,这是她准备给自己未来的猫起的名字。b也不甘示弱:“花里胡哨的干什么,直接按毛色起不就好了吗,直接叫小黄和小黑不就好了吗?”

我试图让她名字那只乖一点的毛色其实是浅橘,但小黄和小黑虽然接地气了点儿,却确实洗脑。十分钟过后,我们整个宿舍都改口,懵懂无知的两个幼崽的名字就这样被决定了。

零点了,我该去睡觉了,祝大家儿童节快乐,岁岁年青。

有空我就会来补细节,也希望经验丰富的大家来和我交流交流关于幼猫的知识,虽然朋友安慰我说春猫存活率高,但这都六月了,实在让人有点担心。


大家好,我回来更新了!

昨天发生了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忙活的有点晚,也就没来补充细节。现在是六月二日下午四时,在讲述小猫刚来时发生的趣事前,我先把昨天发生的一件让人惶恐的事情梳理一下,希望可以得到你们的建议。

昨天是儿童节,又恰好撞上了周日,所以大家都睡了个饱觉,醒过来后,我洗漱了一下,准备去阳台上拿东西。

但在拉开阳台的纱门后,还没等我走出去,就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我不知道用什么拟声词描述比较准确,大概像是野兽被激怒时发出的嗤嗤喘气声。我当时还没完全清醒,茫然了一会儿,感觉自己被什么东西盯着。

阳台上的活物也只有几只猫了,我看过去,然后就猛地惊住。

那只大猫正趴伏在纸箱口,一脸不善的盯着我,那声音就是它嘴巴里发出来的。我之前一直觉得神色是无法描述的,但是当时真的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以至于我保持着拉开纱门的动作僵在原地。

当时的想法就是:完了,我会不会被它扑上来咬,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这么凶。我明明动作不重的啊。

睡意一下子全被吓跑了。因为猫咬人不是没有先例,就在上个学期,学校里有人被学校里的猫抓伤了,当时全校对到底该怎么处置和对待猫产生过激烈的争执。

但我还是有侥幸心理的,和它对峙、也就是一动不动的互相盯了一会儿后,我觉得好歹也朝夕相对了好几天,它应该知道我是没有危险的。就试探着往外走了一步。

且慢,我的脚还踏在门坎上没完全出去,它目不转睛的盯着我,嘴里发出更响亮的威胁声,身体也更紧绷的伏下去,感觉下一秒绷不住就会冲上来扑我了。

我当时整个人也“炸毛”了,被吓得。所幸我取东西的箱子就在门口,我战战兢兢飞快取完东西就把纱门关死。它一下跳到地上,朝屋子里头“嗤嗤”叫了几声后,从老路线飞快跳下去。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楼梯口蹲着,紧紧盯着我们宿舍的动静。

昨天之前我大概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被一只猫吓成这样,但这又真实发生了,这世界真的好奇妙。

倒不是什么小打小闹,那时候它的野性真的完全展示出来了。毕竟是风里雨里闯过的野生猫,我甚至分神想了想,现在两只软嘟嘟的小猫长大后的模样,是不是也随了它们妈。

回到那时候,我关严纱门后心有余悸,看着阳台发呆。a坐在桌子前突然笑了:“怎么,你也把它吓跑了?”

因为母猫每次都是看到我们宿舍的人准备出去就直接跳出去,所以才会加上一个也。当时我的心真是拔凉拔凉的,没好气的回了句:“哪轮得到我吓它?我明明才是吓得够呛。”

这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开始的两天算是相安无事。第一天,a和b给原来空荡荡的纸箱子垫了层旧衣服,第二天开始,她们开始盛小碗水放外头,虽然到底有没有被喝至今仍是一个迷。

第三天开始,a和b分别都被吓,但分别是因为没带眼镜探近了去看小猫和……我忘了。感觉都是因为触到了母猫的敏感点。

我之前一直暗暗以为母猫挺喜欢我的,一开始两次最先看到它的都是我,当时,见别人转头就走好不拖沓的它,每次看到我都会原地呆会儿,和我对视一会儿再走。那时候它的脸上从来没有过这份戾气。

所以昨天发生这件事情我也真的惊愕,既茫然又生气。明明我才拉开纱门,和你是最遥远的对角线距离,为什么就冲我凶成这个样子?

这里再补一句,一开始垫衣服和水的时候,我保持了中立态度。一方面来说猫妈妈既然已经选择了阳台做驻扎点,那她估计踩过很多次点,对这里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是我听说过有动物在发现人类动过幼崽的窝后,会惊惶甚至遗弃幼崽。

按理说,猫和人的距离挺近,尤其是学校里,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学生走来走去,它们应该不至于因为人的介入发出过激情绪。虽然它们对人的态度各不相同,但能把窝选到宿舍阳台的应该不是不喜欢人类的吧。

至于拍摄,我一直没去用手摸的原因,一来小猫太小了,现在还没和我们熟悉起来,招呼它一般都没啥反应,所以拍正脸照有点难度。还有一个是我一开始开玩笑和c说过,万一我们手上有啥细菌,传染到它们身上可怎么办。毕竟它们小的时候是很脆弱的。

呼,叭叭了这么多,如果大家猜测到有可能的原因请给我建议。毕竟阳台是每天都要去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来说好玩的开心一点的事情吧!

猜猜看其他小猫的驻扎地点?你们一定猜不到,猫妈妈们把新生下来的小猫塞到了下水道里。应该是叫这个,就头上有井盖的那种管道。

是在四五月的一个午后,准备去上课的时候,看到几个女生围在那里。喜欢凑热闹的b跑去看了会儿,回来告诉我们里头是小猫。

所以,一开始发现小猫的时候,宿舍里有个很无厘头的揣测:该不会是下水道满了,这个猫妈妈才临时把小猫挪回来的吧。于是我调侃,按照猫的繁衍速度,还不如把它们统计统计去做个结扎。

小黄小黑出现在我们宿舍的第二天就下起了雨,在因为下雨怏怏不乐的同时,我开始纠结大猫回来时会不会满身雨水,会不会在阳台上抖水,又会不会把窝弄得湿漉漉。a开始纠结我们摊开晾晒的伞会不会挡着大猫回来的路(这个真不会,毕竟中间空隙很大)。b开始纠结管道里的小猫怎么样了。于是我们纠结到雨停。过后我去看了眼,窝里很干燥,除了衣服表层变脏了一些一切都好。

第一天小猫来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纷纷通知自己的亲朋好友。我快乐说完后被亲友轻拍了,她快乐的回复我:“喔!你可以被此起彼伏的喵喵喵叫醒了,这下赖不了床了吧!”

我也给这个快乐的家伙撒了把盐:“你想多了,它们到现在一声都没吭。”

c的爸爸妈妈开始忧心:“这些小猫都没打过针吧,那可得小心点,说不定会生螨虫,往屋子里钻。”

好真实的爸妈,鉴于现在的天气已经让夏日的虫蚊嚣张起来,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当头一击。

好啦,准备去吃晚饭,我继续遁,你们的评论我会认真阅读和回复的,提前预祝周一快乐!


对了,鉴于你们说想看猫,附上昨天被吓后气哼哼的我去拍的两张:


大家好,我如约回来了。

今天是芒种,大早上刚刚起床就听到窗外雨声很大。这其实是件好事,这周的前几天气温持续飙到了35°以上,这场雨一下子就把最高温度砸回了二十五度,清爽了不少。

但我在上课和做作业的间隙里回复评论的时候,总觉得隐隐约约多了份牵挂。雨如瓢泼,不知道大猫和两只小猫怎么样了。

新的驻扎地挡阳蔽雨吗?

大猫变回慈爱的母亲了吗?

小家伙们会跟在妈妈后头走路了吗?

如无意外,这些我都不会再知道了。因为上个周末,它们已经悄悄搬走了。

现在我在这里,凭着记忆还原它们在我的宿舍阳台上短暂驻扎的些许时刻。或许并不好玩,但确是我对它们难得的记忆啦。

如果你知道了结局仍然愿意看下去,那就和我一起来吧。

首先要感谢评论区里一些提出建议的朋友,他们细心说明了猫生育幼崽后的一些习性。让我知道了即使是家猫,在幼崽沾染上不熟悉的气息后也会呈现攻击性,会对人有攻击倾向甚至遗弃幼崽。

只有在很长很长的日常相处后,如果处的不错,大猫才会有可能接纳你。

这和我上面的胡乱猜测不谋而合,我知道自然界里有些生物会有这种倾向,但没有意识到猫这种很“家常”的动物也会这样。

这么看来,舍友在一开始的上手摸揉,后面的日常吸猫,可能都让猫妈妈越来越紧绷。她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对我们展示出了越来越多的攻击性。

最后,像是来时那样,悄悄的叼走了自己的孩子。

站在客观角度上,这个结局其实算不上意外。

一宿舍的人虽然有爱猫却没养过猫的(a、b),小时候和猫相处很久但没有亲手实践过、一直看家人喂养的(我),还有不怎么触碰小猫的(c)。

但我们竟没有一个人搞清过它们的习性。也是啼笑皆非。

当初母猫开始暴躁后,我揣测过她在外面遇到了不愉快的冲突,比如被人伤害或者亲眼看着别家小猫遭遇意外或者不幸死掉,所以才会这么充满戾气。

后来冲突逐渐发生,宿舍和猫不再能和谐共处。搬走,可能是对我们对它们来说最后的结局了。

那天我大概见过她最后一面。

午饭后,我和c踱回宿舍,闲聊着走到宿舍楼下,我看到大猫正在背对着我甩尾巴,我们的阳台悬空,下面一长条都是绿化的树木和野草,大猫就在绿化带的旁边。

我心想那么巧,它回来看它的孩子们了。随后准备上楼。它忽的冲我看来,短暂的一两秒后,它朝着反方向走了,我继续上楼。

半小时后,吃完午饭的b习惯的先去阳台撸猫。然后一声惊叫:

“小猫没了!”

不得不说中国话有时候很有歧义,我们心里一惊,以为小猫出了什么意外,冲去阳台看了才知道原来是猫妈妈把它们带走了。

最初准备被用来装书的纸箱子恢复了空荡荡,只留了件已经灰扑扑的蓝衣裳。

就像那天它们悄无声息来到这里一样,它们离开的也无声无息。

一切都是有轨迹可循的,那几天的蛛丝马迹足以指向这个结局,只是来到的时候心里还是空落落了一瞬。

无论怎样,那些痕迹我就不回去细数了,记住开心的瞬间就足够了。

今天回答前,把自己的这个答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从一开始按捺不住的活蹦乱跳,到这次更新里语无伦次的沉重感,心情果然还是会影响输出的。

那在最后,我还是说点儿开心的小瞬间吧。

发现它们走的瞬间,我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

“该不会是下水道又有空位空出来了,大猫干脆就把崽子们接回去和姐妹们一起玩耍了。”

小黄和小黑听起来虽然随性,但也是经过不靠谱舍友的“认真”对决后决定的名字。

我们一直没去研究它们的性别,但小黑是只特别活泼的小猫,在为数不多的醒着的时候,它喜欢蹭来蹭去,小爪子抓啊抓的,有时候甚至还会踩着小黄的脑袋往上面爬。

自然了,它们还太小,出是出不了箱子的,只能勉强在箱子里耍玩耍玩来维持生活的乐趣。

但不靠谱的大人(a)的乐趣就是,每天下课冲去箱子前,然后大叫:

“小黑你怎么又在欺负小黄啊!!”

“它们怎么还在睡,一天到晚睡睡睡还要不要运动了?!”

对于这种无聊且不切实际的人类思维,小家伙们表示:这觉真香。

大猫的日常活动就是观察我们的宿舍,一开始它只是路过的时候瞥我们一两眼,发现箱子里多出来历不明的衣服后,它开始一看就是好久。

c被它的这个习惯吓得够呛,以至于每天不敢去阳台,晚上每次出去前都会拜托我们随便哪个人帮她先视察一下。

离开的前一天,也就是我被吓到的十分钟后,它又摸了回来,端坐在纱门前看着屋里的人。

当时我坐在床上,它看着视线正前方的椅子上的人,倒没怎么注意到我。

但当时我正在气头上,没有拍照,只是观察了几眼就撤开目光。

她仔细盯着屋里人的样子,仿佛小躯壳里装着一个灵魂,在冷冷的观测评估。

所以我一开始就说了嘛,猫啊,真的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它们来的第二天,我在屋里看着她们逗弄,突然询问道:“大猫是爸爸还是妈妈呢?”

然后得到了疯狂嘲笑和带着怜悯的回答:

“你蠢不蠢,猫一般都是露水姻缘,只有猫妈妈会带孩子,更何况这还都是野猫。”

喔,好吧,是我脑袋短路了。

但我还是要忍不住瞎想,谁说每个个体都得有一样的心态。说不定这就是一只不走寻常路的猫,一位暴躁又温柔的新手爸爸。

不是有很多人说来生愿做一只校园里的猫吗,这只猫的眼神这么轻灵,说不定真藏着个人的灵魂。(我在胡说八道)


它们走后的这几天,我没怎么在白天见过猫,虽然附近的猫有一大群。

可能是最近的天气太热,它们都找了凉快的地方歇息去了,自然不会轻易出来烤大太阳。

只是有天从别的宿舍楼绕路回来时,倒看到一只通体雪白的猫颠颠的路过,每一步都踏在房屋和绿化的阴影里,倒很安宁。

我抱着快递一边走一边回望,心里怅怅的。

无论如何,在这小半周里遇到它们,是不可多得的事情。过程有惊有喜,但总算有头有尾。

我今天在这里的记录,至少能把这些故事携进心底,不让它们在记忆风暴里丢失。

作为在知乎的某种意义上的第一次答题,我的这场经历能被那么多人喜欢,真的很意外也很开心。因此我在这里向所有留下评论或提出建议的人致以美好祝愿:

你们会有自己的猫,也会和自己的猫们发生独一无二的故事,毋庸置疑。

故事还长,慢慢走下去就好了。在最后,我还是默默返回去修改我的第一句:

在自家阳台上放一个空空荡荡的纸箱子,说不定会有猫爬进来喔,甚至不止一只。

但是啊,这个秘术存在着期限,如同所有美好的存在都会有自己的保质期。

在一切的开始和最终时刻的到来之前,我们不妨认真对待一切,过好自己的生活,并且认真感受现下的快乐。


端午愉快。


端午那天我大半夜深刻感慨,最后还煽情又多余的写了一大段心理描写。那时的我真以为这个故事以及告段落了,不会再有更新,但谁知道我又来了呢。

首先向大家报喜,两只小猫不出意外已经度过出生后最稚嫩的时期,它们已经学会走路了,看着矮墩墩的,窜起来轻盈的很。

这是我前两天晚归的时候看到的,路灯黯黯,却足以照亮这一堆猫。

没错,隔了不知有多久,终于又看到一大堆猫在铁门旁歇息了,我懵了一瞬,随即轻手轻脚的踱近,隔着一扇铁门端详它们。

其实不需要这么慎重,铁门两侧已经围了几个女生了,日常日常的喂猫和撸猫已经让大猫们不怎么避人了。

但我轻手轻脚的走近不是害怕惊走这些大猫,而是在它们中间,有几只小家伙正在探头探脑。

之前提到过的,井盖下有窝小猫早于小黑小黄出生,所以算上它们这附近有至少五只小家伙。而很轻易的,我找到了小黑小黄的身影,它们的妈妈蜷趴在前爪上,看上去已经消去了所有戾气,悠闲自在了起来。

小黑不愧是日常好动踩着自家兄弟的脑袋长大的野蛮派,它离开了母亲和兄弟的那侧,绕过铁门到了我这侧,歪着脑袋在我眼前的石板上抓挠了几下,又一骨碌蹿了回去,到母亲身前绕了一圈,就上了铁门旁的几阶台阶。

在那里我终于看到了小黄,还是懒懒的不好动的样子,任由小黑从身前略过,连个眼神也没甩给自己兄弟。

照亮它们的路灯微微泛黄,在深夜里铺出老照片的质感。我呆立了半晌,才终于醒悟该拍几张形象照。但机会总是可遇不可求的,有人拍它们时没关闪光灯,等我找好角度准备悄悄来几张时,小猫们都已经攀上台阶遁入树影了。

(所以这次更新没有照片,以后有缘再补2333)

当时我背着书包站在门旁,看着它们一只一只溜走,心情却很平和。

包里搁了三本书,《夜里老鼠们要睡觉》和《猫的遗产》上下册。前者有趣的名字让我产生了好奇,后者我早就已经阅读过,这次看到纸质版的时候分外惊喜,毫不犹豫的抱了回来。

那是一个关于温暖和爱的故事,适合有猫一族和云撸猫的人观看,推荐给你们。


----

这篇会持续更新,因为猫和我的、我的你们的故事都还没到结束的时候。

就这样啦,下次见!


user avatar   cheny-hs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需要注意的各个因素都是,其实都是相互关联的:

路程。如何安排行程,多少天,路况如何,补给如何,危险性,是否要在外过夜。这需要考虑到食物、装备、衣物的携带。

装备。如何挑选,哪些带,哪些不带。这又涉及到徒步线路的难度,也和天气、负重有关。

天气。决定了你要携带的衣物、装备、负重是哪些。如:预计晴天较多,注意防晒和补水,避免中暑;雨天较多,注意防滑、保暖、防水等等。

退路。无论线路多么简单、安全,都需要有后备计划,有备用的饮水、食物(迷路后能坚持一段时间)和衣物(打湿后有替换),有人能够知道你的计划和去向,在你遇险后能够联系救援。

第一次徒步,建议选择有后勤保障的、发展成熟的简单线路。和有经验的同伴同行,是最好的。

“后勤保障”表示沿途有农家,有补给和水源,如果需要下撤和返回,不会特别困难。如果需要救援,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帮助。“发展成熟”表示已经有很多人走过,在网上能够找到较为完整的资料,你徒步的时候,也有其他人在这条路上。大家虽然不认识,但是万一有个什么,能够相互照应。


关于从许昌出发的徒步线路,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你可以在孤独星球的城市书籍、徒步书籍或者各大户外网站(8264、Max户外)找一下。


如果你对户外感兴趣,而且希望循序渐进的越来越好,不妨看看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户外运动,如何省钱、有效的入门及进阶?


以上。




  

相关话题

  猫是否知道自己有尾巴? 
  怎么控制自己撸野猫的冲动? 
  我一个朋友被流浪猫咬了,然后他把流浪猫掐死了,请问他做的对么? 
  这是中华田园猫吗? 
  为什么没人遛猫呢? 
  二舅吃了我的猫,我一气之下把他打进了医院,我怎么办才好? 
  如果舔一下猫,猫会有什么反应? 
  猫咪有哪些奇葩的坐姿? 
  五个月布偶猫开价1.2w值不值? 
  你的猫怎么得来的? 

前一个讨论
你人生的第一件珠宝首饰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在珠宝行业工作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