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项民用科技来说,能不能挣钱是唯一的标准。
ps:可能会有人拿高铁来说事,但是我想说高铁至少是能挣钱但是选择不挣。
不请自来
5G并没有被吹过头,不过是大多数人对5G了解不清晰,导致盲目跟风。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2G、3G和4G系统后的延伸。
在“蜂窝”网络中,供应商覆盖的服务区域被划分为许多被称为“蜂窝”的地理区域。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模擬信号在智能设备中被数字化,并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作为比特流传输。
5G网络的首要优势是快。它的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比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同时,它还有更低的网络延迟,反应时间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
无线通信时代的历史表明,领域内的先行者,将在次世代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同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走在技术创新队伍的排头。
更重要的是,先行者将制定标准和规范,其他国家将不得不采用这些标准和规范。相反,在迭代中落后的国家,因为不得不采用“领头羊”的标准、技术和架构,从而丧失了新一代无线技术的开发能力和市场潜力。
3G时代拥有诺基亚和爱立信的欧洲,4G时代坐拥苹果、谷歌的美国,无不是早早抢占竞争先机,并从领先优势里受益匪浅。中国对5G网络的抢先部署,抢先投入使用,这一先发优势可能会推动智能手机、电信设备供应商以及国内半导体和系统供应商的市场大幅增长。
也就是说,中国将在5G时代,重现美国本世代的辉煌。
5G的核心问题,在于频谱的分配。 频谱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容量和延迟。
美国布局的是毫米波,在30GHz到300GHz之间。毫米波的好处是,波束窄,分辨率高,速度快,数据量大,时延小;带宽多,避免低频段拥堵;组件小,可以紧凑布局。缺点是传播距离短,需要大量建基站,保证不间断的覆盖范围。
中国布局的是Sub-6,包括低于6GHz的频谱范围。Sub-6波长更长,穿透障碍物的能力更强,覆盖范围比毫米波广得多。Sub-6可以用更少的资金,更少的基站,同时利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达到毫米波的效果。
而且,在美国,Sub-6频谱大部分都是政府专用,商用被限制。要想重新规划或共享频段,时间成本高昂。如果将现有的用户和系统迁移到频谱的其他部分,再通过拍卖、直接分配等方法释放到民用部门,通常得花10年以上的时间。共享的话可能快一些,但也要等5年以上。
毫米波和Sub-6各有利弊。但是,将最终决定5G的“标准”的,绝不仅仅是技术条件。
2019年4月12日, 美国总统特郎普在白宫讲话:“安全的5G网络将绝对关系到美国在21世纪的繁荣和国家安全……在这样一个未来极具威力的产业方面,我们不能允许任何国家超越美国。”
5G就像70多年来的核技术,令大国逐鹿中原的“九鼎”——得之能号令天下。
目前,公认的5G需求,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
第一是增强移动宽带,支持VR、AR和8K电视。8K电视要求平均带宽高于100M,VR、AR需要的峰值速率更高,所以带宽要不小于20G。
第二是支持高可靠、低延时应用。像车联网,高速公路上的车速200公里每小时,无线接口的延时不能超过1毫秒,否则没法避免碰撞。远程医疗要求可靠性达到99.999%。
第三是大连接。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要求1平方公里范围内,要接入100万个传感器。
中国在5G标准中的专利数量领先。但是,真正发展起来,困难也不小。
首先,5G产业布局不完善,核心器件及技术都依赖进口,如高端数据通信芯片、高速数模转换芯片、高端CPU/FPGA、高性能的射频前端器件等。
其次,商用初期,部署需要巨额资金,终端成本居高不下。另外,整个应用生态还没做起来,下游缺乏产品。
人们一时难以想象,5G来了到底有什么用?仅仅是下载视频的速度变快了吗?不光普通消费者这么想,埃森哲调查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技术和商业高管,他们也表示“怀疑”。近3/4的受访者表示,得有人帮他们想象出5G的应用实例。
关于5G网络潜力的预测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和许多新技术一样,具体如何实践,没人可以打包票。
5G全面部署可能还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今日活跃的互联网巨头,大都得益于4G时代的红利。而5G时代的经济格局如何重塑,也许真的需要我们有一点想象力。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荣智慧
以下是个人观点:
除了现代文明,以及纯粹靠着偶然建立现代文明的西欧之外,全部都是人类文明的幼年期。
我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两个节点,三个阶段。
第一个节点是人类这个物种正式从基因进化改变为模因进化。
什么是模因?模因就是文化基因,通过非遗传而是学习的方式传递的信息。
这一步是一个纯偶然,需要同时具备:发达的新大脑(即学习脑),灵活的肢体(工具制造能力),以及优秀的发音器官(信息传递)。
地球生命圈30亿年的历史里只出现过一次。
在这一节点之前,人类属于胚胎期,在这之后,人类出生了。
第二个节点,就是“科学”取代“文化”成为模因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科学”取代“文化”,就是理性取代感性,实证取代先验。
要知道理性和实证其实是反生理的,人类的大脑在数十亿年的进化里,为了保证以最低的能耗实现最大的功能,尽可能多地采用了“预先编程”式的思考模式,这就是感性和先验。
但这对模因的进化是巨大的制约和瓶颈,这也是为什么人类最初数百万年的模因进化,却远远比不过现代文明区区几百年的进化。
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幼年期。
第二个节点的出现是纯偶然的,因为“科学”这个事物在最初发展的早期对生产力的进步是无益的。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古文明都发展出过朴素古老的理性实证思想,比如古希腊的哲学与数学,比如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墨、儒等哲学。
但这些哲学毫无例外地全部走向了先验主义和唯心主义,因为这才是符合统治与生产力短期发展的,纵观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发展历史就一目了然了。
欧洲也是如此,昙花一现的古希腊哲学之后就是漫长的宗教统治。
直到“科学”这个事物偶然地从西欧诞生。
我们通常认为伽列略——牛顿是现代科学的创始人,从他们起,科学的逻辑实证主义就隐约成型了,并成为后世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方法论。
但这并不是什么必然,只是纯粹的偶然,最初的科学对统治并没有帮助,事实上对统治还有害,但正是英国皇室的“个人爱好”,使得皇家学会得以成立。在官方的鼓励下,才有“科学”这个事物在襁褓中不被扼杀。
而且,中国的古代文化的“强度”是远超欧洲的,儒家和皇权对社会有极高的控制力,在这种环境下,“科学”想要取代“文化”成为模因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高度困难的。
跨过了这一步,人类文明正式进入少年期。
下面再谈谈我认为的下一个节点,
下一个节点应该是在人类拥有全方位改变人类身体和大脑的技术之后,那时人类可以彻底摆脱如今人类的大脑这个效率极低的模因载体的制约,模因进化效率将达到一个顶峰。
那才是人类文明的成年期。
我刚做完癌症手术治疗,就遇到三个严重问题:
一
在山东省立医院做宫颈检查,检查完医生啥结果也不说,过了几天来取了tct报告,显示正常就回家了。
一个月后阴道流血来找医生,医生才告诉我还有一张活检结果没取,取了后发现是特殊类型,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生存率低。
我才发现当初门诊医生就知道有菜花状肿瘤,却没告诉我。医院既然发现特殊类型癌一个月了,竟然不通知病人!这种癌一个月就有可能从早期变成晚期,而且取报告的病理科小姑娘态度非常敷衍,你多问一句都不想搭理你。
如果当初门诊医生告诉我可能是癌,如果病理出来后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做手术,生存率不至于这么低!脉管已经有了癌栓,浸润超过2/3
二
我在山东省立医院做的手术,病理的免疫组化p53结果竟然是错误的!已经过其他医院多个病理科主任确认。这么大的医院,免疫组化都能搞错,真是不敢想,到底是不是关系户在里面混啊? 这是我的p53照片,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野生型
另外,我的病理拿到山东省肿瘤做会诊,也没有看出来p53有问题,呵呵。
三
我到山东省肿瘤医院找一位妇科主治医生做放化疗,我很谨慎的不敢多问他问题,生怕烦到他,即使这样他也不怎么搭理你。
中间因为报销的原因要去另外一个城市打免疫再回来继续治疗,已经提前跟他说好了,但是回来后短信也不回,电话也不接,资料也不给你(我的一些资料他还拿着,比如基因检测报告等)。
这医生脾气真够大的,连我的p53错误都没看出来,去另外一个医院人家一眼就怀疑有问题(基因检测tp53无突变)。
既然医生不接我了,我只能到妇科其他医生继续放化疗,可是人家一看是冯医生的病人都不接我(说怕影响不好),让我只能回去找他,被迫无奈,我只能转院放疗。
得了癌症,才知道现在的医院有这么多问题。如果当初门诊医生就告诉我有菜花状肿物,可能是癌,我可能提前一个月手术不至于这么重。
加了病友群,发现不少病友的病理报告分期不对。比如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应该是三期,但上面却写一期,病理科不应该是很严谨的工作吗?无力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