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人民大学几乎是一所纯人文学科+商科的高校。
工科没有;理科仅是“有无”的那个“有”。
(本文显然是在替人大说好话的。有关人大 “有没有工科” 这种如此明显的问题,自行按常识理解语义,不会在评论区解释了)
理科和工科的评价标准,相对要客观得多得多。
全球使用相似或相同的学术语言、逻辑、单位、科学方法论。
甚至直接指向应用 -- 如工科 --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相对而言,更无所谓话语权之争、学术流派之争,等等。
人文学科则不然。
天然具有高得多得多的主观性,模糊性,甚至常常并不具有科学性。
于是,如果你的研究范畴,若与“主流话语权”之间存在矛盾,或仅仅是不符合“主流话语权”当下的刻奇方向,
那么你的各种“客观”(引号指所谓和讽刺)指标,能很好才奇怪。
比如说前阵子讨论的,那个发了PNAS的,有关集体主义环境下,人们更倾向于内部彼此防备的狗屁文章,
以及与此文相关的,竟然能发Science的,论述中国小麦产区/水稻产区对南北方人群集体主义倾向的影响的狗屁文章,
其主要作者,基本上都是美国几大商学院下的,第一篇的几个作者还是中国人。
再比如,前阵子那个通过故意丢钱包来检验不同国家人民诚信度的狗屁文章
......
如果他们身处人大这种国内高校,不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很难想象能最终得出类似方向的结论。
而如果他们用一套类似严谨度的学术方法论,最终得出有关美国或欧洲的什么刻奇结论来,
能在中国以外的学术界产生什么有效影响,那才是见鬼了。
商学院下都是如此,更不用说什么法学或政治学了。
(马克思主义学院笑而不语)
如果还是无法理解的话,那就换个更简单直白的说法:
人大常年被人们戏称为“第二 校”。
既然是“第二 校”,那学术水平总该比“第一 校”更低些吧?
你能想象“第一 校”能刷出什么国际声誉么?
若是你真的想在这些专业领域,依托中国的环境,搞个大新闻,刷出些国际文章和引用来,那总要做出些样子来吧?若是你搞性别研究,话题最好是中国社会如何打压LGBT群体吧。如果你搞种族研究,话题最好是中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如何无处不在吧。若是你搞法律研究,话题最好是。。。(接近不敢说了)。如果你搞政治学研究,话题最好是。。。(妥妥不敢说了)
可能么?
不可能,于是也就这样呗。
最终,我们并不能否认,很有可能,因为国家长期以来的重视方向的必然,相对我国的理工科而言,我们在理工科的补集领域,相比国际一流水平,差距确实更大些。
但依然,就算没有这个因素,我国的广义人文学科,也不太有可能能在国际上刷出什么存在感的。
这些相关学科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撕开一切科学性、非科学性、装着像是科学的伪科学性、通用的学术方法论、通用的学术范式和统计标准......在最底层,或者说,在最大的范畴上,其终究是有关意识形态的,即,终究是有关共识和话语权的。
于是,还是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既要认识到发展的不足,也要时刻清楚这些学科的最底层规律是什么,才能有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