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谢邀,说说个人的意见吧。
看先天,变后天,因势利导,成本优先。
首先定调的反而是最后一句,成本优先。人的一生时间真的太短,尤其是个体在身心力三者黄金期更短,所以任何人都是在跟时间赛跑,在做选择时一定要先框定一个时间范围,比如接下来三年内,我要赚100万,选择的时候,如果没有考虑时间要素,必然是一个依赖上帝的选择。
接着,如问主所言,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也即先天,这个呢被人类文化的糟粕糟蹋的不行了,其实是个很简单东西:我的共性是什么,我的特性是什么?问主会问我怎么去识别这些?这个才是关键问题!其实也很简单:我跟谁是相吸,我跟谁是互斥。社会学家统计过说一个人通常能较好的保持与70余人的联系,除了人们时间上的约束,其他的决定因素就是我们的心智大约能快速识别70余种人的特质并选择自身相吸的那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圈子,既而可以知道自己的特性和共性是什么,同时我们也会明确一条边界,边界之外的人成为了我们的排斥对象,这就是自己的基本盘,或者说参考系原点。
再者,问主问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变后天。变后天挺难的,一方面我们的心智需要从雏到成熟,这个过程会消耗我们为数不多的时间资源。另一方面,成本制约了我们的执行,比如女孩子想当公主,理论上可行,但是成本很高,高到英国女王都承担不了。所以通常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可选项不多,超过五个都不常见。这样基于我们的对自身基本盘的认识或者说喜恶,有些选择我们会第一时间划掉,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成本的比较,看看哪些选项自己支付得起。同时有些情况下在这些选项中没有引起充分共鸣的,那么可以适当扩大选项的范围,比如被划掉的那个,看看它在支付一定成本之后,是否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要将选择看成很缥缈虚无的东西,它只是我们自身与周边关系总和的计算,或者说算计也行。它必须是有时间范围,有可比较的结果期望。因此充分认识自己的关系网络至关重要。